第17章

第三十三章

那時候,黎蓁已經快三十歲了,大學畢業好多年,她都快忘了蔡敏這個人。

只是G市對她來說總是不一般的,看到信上寄件人的地址,她想也沒想便打開了。

“黎蓁,希望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你過得很好。”

這字跡……

黎蓁皺了皺眉,她直接翻到下一頁,落款處的兩個字,讓她有一瞬的恍惚。

蔡敏。

她花了一點兒時間才從記憶深處挖出這麽個人來,卻已經連她的樣子都記不清了。

當時她心裏大概只有一個想法:哦,是那個女生啊,她為什麽寄信給我呢?

黎蓁又翻了回去,“可能你已經忘記了,畢竟這麽多年了,當時一時意氣,害你遭受困境,我事後已經後悔了,但那時年紀小,拉不下臉道歉,這事一拖就是這麽長時間,我寫信給你是真誠地想為自己做過的錯事道歉,還有,也是真的希望你過得好。”

……

“季瑪是我這輩子都不會放手的人,你可能不知道,大學畢業以後,我只在G市呆了一年,之後就獨自去了意大利,你想的沒錯,我去找季瑪了。”

黎蓁大吃一驚,她繼續往下看,“你不要驚訝,我這輩子也只會瘋狂這麽一次了,在那裏,我追到了他。”

黎蓁不由懷疑起蔡敏寄信的目的來,但踟蹰不過一瞬,她又往下看了,然而下面的內容卻讓她久久無法回神。

“是啊,我追到了他,多麽令人開心啊!你不知道,我那時候天天跟過節似的,每天都在為我們的未來做規劃,你知道的,我是個凡事喜歡計劃好的人,季瑪是我唯一的意外。”

……

Advertisement

“我們有過如膠似漆、恩愛不已的日子,我現在都不敢想。”

信紙的這裏有幾塊水浸過的痕跡,黎蓁摸了摸,硬硬的。

“我曾經對于他喜歡你一事一直耿耿于懷,甚至為此跟他有過口角……”

黎蓁摸着紙面上的褶皺,心不禁提了起來、

“後來我才明白,我多傻呀,一直以為他不夠愛我,可我不知道,他到底為我做過什麽。對不起,說着說着都不知道說到哪兒去了,黎蓁,嘿,我們今年春天結婚了,在梵蒂岡結的。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什麽?黎蓁趕緊看了下去,然而蔡敏跳過了這個話題。

“你知道嗎,黎蓁?我有很多話想說,卻不敢向任何人說,這段時間整理以前的照片,發現一張你跟季瑪的,我這才想起,自己還欠你一句對不起。”

黎蓁從字裏行間感覺出,蔡敏的情緒穩定了許多。

“你知道嗎,我,我想過要不要跟他一起去了。”

黎蓁的心沉了下去,手裏的信仿佛有千金重,她想了想,合上了紙頁,裝到信封裏放好,讓自己去忙其他事了。

後來她等自己平靜下來,再次拆開信看的時候,裏面的內容正如自己預料的那樣,是一個悲傷的結局。

季瑪,死了。

得癌症去世的。

蔡敏說她有過一段時間的抑郁。

“但我被查出來懷孕了。”黎蓁分辨不出蔡敏這句話裏的情緒。

“我打算把它生下來。”

信到這裏就結束了,黎蓁不知道蔡敏後來的生活是怎樣的,不知道她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後會不會開心許多。

只是在這個女孩身上,她看到了太多的磨難和艱辛,這也是她打從這輩子醒來,就決定重新接受她的原因。

勝利日那天,她們先是去了俯首山,觀看勝利廣場上舉行的馬術表演,一行人被表演者精湛的技藝震撼得回不過神來。

到了特維爾大街上,戰争英雄的家屬組成的“不朽軍團”引來各方的注目,很多人自發在胸前畫着十字,為戰争中犧牲的英雄們祈禱。

黎蓁也被這莊嚴的氣氛感染了,默默在心裏祝福。

之後的禮炮和飛行表演更不用說,各種機型在天空中滑過,地上的人一片歡呼,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國家驕傲。

行程滿滿,除了觀看這些大型的活動,黎蓁她們晚上還跟馬琳娜約好了一起去友誼大學。

那裏今天有項獨特的活動。

各個國家的學生表演契诃夫的獨幕劇《婚禮》。

在看表演之前,黎蓁先見到了一位師姐。

這是個東北女孩,是黎蓁上一級的師姐,現在在友誼大學讀研,黎蓁所有關于代購的消息都是從她那裏了解到的。

說起來,倆人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面。

這個師姐不僅人長得漂亮,學習更不是一般的好。

下學期,師姐都該讀博了。

馬琳娜早就告訴師姐黎蓁她們今晚一起來,因此,她們還沒到友誼大學,師姐已經在外面接了。

蔡敏跟她比較熟。

忘了說,蔡敏現在應該還算她們班班長,說是算,因為部分同學在國內,部分在國外,這個班長的職務,也就分成了兩半。

蔡敏負責的就是國外那部分。

因為經常各處跑,上一級的師兄師姐就沒有她不熟的。

而黎蓁,則是一個都不認識。

師姐叫鄭文倩,帶着她們到演播室坐好,表演也基本上開始了。

對于俄羅斯的文學家,黎蓁一直挺納悶。

可能不止她一個人有這種想法。

很多人都不是專業出身,但半路出家的他們卻超越了無數人,站在了世界文壇的頂端。

像契诃夫本來是學醫的,後來才從事了小說創作。

從第一部小說問世起,契诃夫這個名字越來越為人所熟知。

今晚她們要看的節目,就是契诃夫創作的一部獨幕劇——《婚禮》。

舞臺上表演的同學雖然不是專業的,但不管從臺詞還是表情、動作,都看得出他們精心準備了這個節目。

黑人同學扮演的馬夫,中國小姑娘扮的老婆婆,俄羅斯女孩扮的貴族小姐……說這是一場服裝盛宴也不為過。

也不知道這些同學花了多少時間精力來排練,光是那長長的臺詞就需要反複記憶才行。

這一天的安排真的是滿滿的,看完獨幕劇還不算,舞臺上的表演謝幕後,黎蓁就追着陳倩倩她們跑了。

蔡敏訂了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的票,馬上就要開始了。

所以說,在莫斯科,每天都可以體驗藝術的生活。

這裏的博物館數不勝數,可能你随便走走,說不定哪個小房子就是名人的故居博物館。

普希金的故居她們已經參觀過了。

之前和張昶去聖彼得堡夏宮,那旁邊有一所古老的學校,普希金就曾在那裏讀書。

這是個天才的詩人和作家。

在莫斯科,黎蓁感覺自己離那些人都近了好多。

《葉甫蓋尼·奧涅金》,怎麽說呢,黎蓁喜歡裏面的塔季揚娜。

忽略別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些人對她的高度評價,黎蓁單單從一個女性的角度出發,她欣賞塔季揚娜喜歡奧涅金就大膽地告訴他,勇敢地去追逐、即使處于那樣一種背景,也有足夠的魄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的勇氣。

雖然她并沒有成功。

最後,演員手裏捏着奧涅金寫給塔季揚娜的信,淚如泉湧,聲音顫抖時,任誰都能感受到那種無奈。

塔季揚娜喜歡奧涅金的時候,奧涅金拒絕了她,但當她早已嫁為人婦,只打算背負責任而活時,卻得到了奧涅金的心,這是怎樣一種諷刺啊。

表演最初,舞臺上有四個似雕刻而成的人像。

每個觀衆心裏都清楚,他們分別是奧涅金、連斯基、奧爾嘉、塔季揚娜。

故事就在這四人中展開。

這家劇院的表演別出心裁,一開始的雕像差點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

她們坐下的時候,離演出開始還有整整半小時。

舞臺上的幕布拉開後,四個雕像動了。

仿佛被施了魔法,雕像突然活了過來。

“砰”地一聲槍響,連斯基倒下了。

這是普希金濃墨重彩渲染過的一幕:奧涅金和連斯基決鬥,開槍殺死了自己的好友。

舞臺上一片白。

白色的柱子,白色的人,白色的背景。

給人以悲涼的感覺。

之後場景突然轉換,小橋、花園、身着華服的少女,與剛才形成鮮明的對比,觀衆們還沒從連斯基之死中回過神來,少女歡快的嗓音已經響了起來。

塔季揚娜唱道:“我喜歡上了一個男人,他是那麽優秀,以至于令我深深着迷。”

無疑,這時的她是歡快的。

黎蓁聽得入了迷,少女時期的愛戀總是充滿夢幻,那麽美好。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看文愉快!謝謝小天使,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