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村民的疑惑】
國內的食品安全實在是太過糟糕,質量原本就比較低的食材在加工過程中,又摻進去各種亂七八糟的化學品添加劑之類,讓張漢揚感到苦不堪言。
相較而言,家裏的飯菜更好一些,抛開家裏的味道和親情因素,至少做飯時沒使用那麽多調料,偏偏在家又不敢吃飽。
在張漢揚的壓力下,趙延這次也用出了十二分的心思和努力,親自将第一道菜送上來後小心翼翼的道:
“請張先生品嘗一下這道草堂八珍,多提寶貴意見。”
張漢揚先夾了一塊香菇嘗了嘗後微微點頭,然後又将其他幾樣先後吃了一口,就在趙延松了一口氣時,張漢揚卻平淡的說:
“這道草堂八珍,可以看出趙師傅是用了心的,只是……用溫水浸發野生幹香菇稍嫌不足,如果用冷水浸發,香菇的鮮味和香味才能完全散發出來…...!”
趙延的腦門上浸出點點汗珠,他自然是知道幹香菇用冷水浸發會更好,只是用冷水浸發幹香菇至少要一兩個小時,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再說了,酒店裏平時都是用溫水浸幹香菇的,作為高高在上的總廚,趙延平時也不會關心這些小事,剛才急着安撫張漢揚,根本就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浸香菇用溫水還是冷水,差別也并不是很大,趙延怎麽也沒想到,張漢揚的味覺竟然如此敏感,連這點兒細微的差別都能吃出來。
剛才趙延從王琛那裏已經知道了張漢揚的名字,急忙解釋道:
“張先生,這是我的疏忽,剛才有些心急了,沒注意到送過來的香菇……!”
這種程度的震懾已經差不多了,再震下去效果只會适得其反,張漢揚也就見好就收。
事實上,要是張漢揚繼續挑毛病的話,這盤草堂八珍還能挑出三個問題來,微笑着擺擺手道:
“趙師傅不必這麽客氣,倉促之間,能将草堂八珍做得如此美味已經很了不起了。”
“謝謝張先生包涵,我去幫您準備下一道菜。”
趙延自然也不是笨人,聽到張漢揚的意見後,随即就想起來草堂八珍裏的幹筍,同樣也是學徒準備的。
不用問,幹筍肯定也跟幹香菇一樣,是用溫水浸發的。
人家既然能吃出香菇的味道沒有完全發散出來,幹筍自然不會吃不出來,只是人家給他留面子而已,這個人情可是送的不小。
身為酒店的總廚,要是一道菜被人挑出兩個甚至是更多的毛病來,趙延還怎麽在豐錦園呆下去?
有了這個教訓,趙延在做下一道菜時完全是戰戰兢兢,所有食材的加工全都自己包辦,以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來。
“張先生,請再指點一下我這道松茸蛋餃……!”
“嗯…..!趙師傅這道松茸蛋餃真是絕了,松茸和竹荪的濃香既相輔相成又層次分明,菌中之王和菌中之後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你,我是我,真是妙啊……!”
品嘗了一口後,張漢揚一身拇指,既點出了這道松茸蛋餃的精妙之處,又将趙延的廚藝狠狠誇了一番,讓忐忑不安的趙延松了一口氣。
得到了張漢揚的肯定,趙延頓時精神大振,謙虛的幾句後再次回到廚房忙活起來。
兩個多小時後,張漢揚在趙延和王琛等人的熱情歡送下,帶着兩瓶高檔紅酒和一些其他禮品,優哉游哉的離開豐錦園。
在家住了一晚,張漢揚第二天上午又故技重施,來到南豐市另外一家頂級飯店珍味樓,将豐錦園的戲碼重演了一遍。
珍味樓沒有自己的種植基地,食材的問題更多一些,張漢揚的震懾,更是讓珍味樓認識到了食材安全的緊迫性。
後面的情況跟豐錦園大同小異,白吃白喝了一頓的張漢揚,再次被珍味樓的主廚林有為和董事長許奇然禮送出門。
順利拿下了豐錦園和珍味樓,張漢揚對回鄉的前景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只要他種出的蔬菜能進入豐錦園和珍味樓這兩大酒店,再向其他飯店推銷就有了底氣和優勢,根本就不用為銷路發愁。
搞定了銷售的問題,張漢揚又利用一下午的時間,買齊了清單上的家電和生活用品,這才搭乘家電城的送貨車返回白湖鎮。
農場現在是草創階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父母那邊在早上出門時已經打過招呼,倒也不用回去告別了。
回到農場的第二天,張漢揚訂購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就送到,經安裝人員調試合格後,張漢揚再次進入了電器時代。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每天吳善民回村時,都會送來很多張漢揚郵購的東西,讓在農場工作的吳同林等人驚訝不已。
張漢揚的一舉一動,在吳同林等人下班後很快就會傳遍整個鏡湖村,這次也不例外。
吳全領和吳輕雨等兩代村幹部們,對張漢揚的這些舉動自然是樂見其成,但張君羲和吳鳳閣夫婦就很不舒服了。
一下買了這麽多東西,這分明是要在鏡湖村安家落戶的節奏啊!
就算是種地失敗,這麽多錢已經投進去了,再想扔下,損失也太大了一些。
張漢揚的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是爺爺奶奶不理解,就是村裏的其他人也覺得有些迷糊。
不是說回鄉種地麽?但這個張漢揚卻很少出谷口大院,種植的事情全交給了吳同林等人,他對種植的貢獻,僅限于提供種苗。
不僅如此,張漢揚還在承包土地的最外圍,讓吳同林等人留下和十幾米寬的空地,用來種花和果樹,還有一些誰都不認識的藥材。
對于農民來說,種菜還可以理解,可種花、果樹和藥材又是怎麽回事?更讓村民們對張漢揚有了一絲懷疑。
張漢揚剛回鄉那幾天,村民們可是對張漢揚有着很大的期望,再怎麽說,張漢揚也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啊!能在種植上闖出一番局面也是很正常的。
要是張漢揚成功了,村民們也能搭一下順風車,種菜可是農民的拿手本事。
可惜,張漢揚的表現讓所有村民都大失所望,原本極高的期望值直線下降,連到葫蘆谷看稀奇的興趣都提不起來了。
作為張漢揚手下的工人,吳同林等人更是有些提不起精神來,本來還覺得能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好工作,現在看來有點兒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