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疑案重重
“死者的這種祭拜行為,并非是出于懷念或者愧疚,而是害怕。他面對祭臺日夜向神明禱告,祈求着曾經的夢魇不要再找上門來!”袁雅的手指尖不自覺地敲打着桌沿,伴随着清脆的嗒嗒聲,她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也就是說,”陳慕天皺眉,“他們都認識當年的死者,也知道真相?”
袁雅沒有說話,她的內心已經隐隐約約有了一個判斷,只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不知道怎麽的,她面前又飄過了直播間的那句話。
你的直播,會殺人!
真的是這樣的嗎?就是因為她當年的過失,才會導致現在這一系列的事情。她也知道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她應該做的,就是努力挖出事件背後的真相來。
陳慕天看她這個樣子,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案子都既然已經發生了,找出兇手是誰就是我們唯一能夠做的。你現在說不定已經落入兇手給你設下的思維圈套,再這麽思考下去只會越來越糟糕。換一個角度,我們先來查查死者生前和誰接觸過。”
袁雅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很快就恢複了平時的清冷:“你說得對,先把這起案子當成普通刑事案件來查,或許收獲更多。”
一旦确認了案子的性質,就會順着之前的猜測查下去,那樣反而會讓他們更加迷惘。
話是這麽說,但是從哪裏開始查起,他們一點頭緒都沒有。
“我記得你和我說過,”陳慕天雙手環抱在胸前,眼睛緊盯着面前的報告,“死者當年涉及的案子,你在直播裏面說過。”
“對了!”袁雅眼睛一亮,沖出了辦公室,來到檔案室面前。她雖然已經離職,但多虧了陳慕天這個專案組組長的身份,順利地拿到了想要的檔案。
“這四個案子,”
她的手指一一劃過面前四個檔案,上面的紙張有些許泛黃,不過裏面的內容她都一清二楚。
“我都在直播間裏面說過,只不過依照慣例,我沒有公布任何有效信息。經常觀看我直播的粉絲們可以排除,那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就只有當年的受害人家屬以及兇手!”
“這幾個案子,我也還有點印象。”
Advertisement
陳慕天沉吟了一會,這才開口。其中三個是他當年袁雅搭檔的時候共同偵破的,還有一個是袁雅憑借着一己之力找出兇手,讓事情真相大白。
正是這個案子,徹底讓那些質疑袁雅的人心服口服。
第一起是一場墜樓案,死者和兇手在天臺發生争執,最後被兇手給推了下去。最後由于死者認錯态度良好,所以被判過失殺人。兇手在獄中表現良好,前兩個月就被放了出來。
第二起案子更是離奇,兇手是一家電力維修公司的員工。死者居住在兇手負責的區域,某天的時候被裸露的電線電死。巧的是那天的事故正好是兇手導致的,只不過不是有意為之。法院判決最大過失方是兇手,因而判決他入獄。在監獄裏面,他還不依不饒,到現在都沒有放出來。
第三起案子的性質和第一起差不多,兇手是KTV裏面所謂的公主,在和自己老板争執中用酒瓶子敲破了對方的頭,從而導致死亡。
最後一起案子,和袁雅的未婚夫楊靖有關。本來楊靖才是嫌疑人,可是袁雅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術,幫自己未婚夫洗清了冤屈,還一舉成名。至于真兇蘇木文,也于兩個月前出獄。
“老實說,我實在想不起來這四起案子的共同點是什麽?”
陳慕天深邃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報告上面,這些都是他經手過的案子,唯一沒有參與的就是蘇木文的那一起。
“不對,有的,”袁雅苦笑道,“這些案子都是我負責的,肯定是當年出了什麽纰漏。”
“不關你的事,你是法醫,驗屍破案本來就是你的指責。你還記不記得當年師父說過,我們手裏面的手術刀,是為死者沉冤得雪!”他的話铿锵有力,還刻意地模仿了幾分師父的語氣。
他也看出來了,因為這兩天的案子,袁雅心裏面其實很不好受。
她點頭回答:“我記得,但是當年師父還沒退休的時候你怎麽就不能多聽聽他的話,沒用的東西倒是學了這麽多。”
還有心情損人,就證明她現在并沒有自亂陣腳。
兩個人又在這間辦公室裏面對着檔案分析了半天,還是沒找出來什麽不對勁的地方。按照法律的規定,這四起案子的死者都已經火化,想要再次檢驗也不可能了。
再說了,屍體上的痕跡會根據時間的推移而消散,再次化驗的結果,誰都不敢保證。
“那就是說,我們只能夠從四個兇手上面下手了。”陳慕天又調侃了一句,“真的想不到,當初我們費了那麽一番功夫找出真兇,現在卻還要去保護他們。”
“還在監獄裏面的兩個人應該沒有問題,我對監獄的安保有信心。我們先去找找已經出獄了的那兩個。”袁雅沉默了一會,提議道。
至少先把那兩個人保護起來,要是讓兇手早一步找到了他們,那就又是一幕慘案。
“等一下。”
陳慕天揮手示意,然後從口袋裏面掏出了手機。電話那邊傳來的消息讓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挂斷的時候,已經是一片鐵青。
“馬大壯死了。”
他搖頭嘆氣,懊惱地捶了一下面前的桌子。
袁雅驚訝地起身,語氣都有些控制不住:“你說什麽?”
馬大壯,也就是第二起案子的兇手。
他在被判決之後,還不服氣,幾次上述都被駁回。聽說在監獄裏面的時候也是這樣,很多次都尋隙滋事,原本不長的刑期硬生生地被他給拖到了現在。
袁雅對他也有點印象,是一個滿臉橫肉的胖子。那樣的人,怎麽看都是忠厚老實,不像是個殺人兇手。
不過人不能夠依照表象去判斷,她當年也只是盡了自己的努力,最後的判決是由法院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