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于元帥冤死

“以前母後跟你所說的,忠烈祠裏的于元帥牌位,就是這位這位玉兒的父親于元帥,他确實是一位忠臣良将,是你父皇錯殺了于元帥。”

周立皇帝聽了,十分有趣也十分緊張的問:“,母後,這些都是為什麽?”

蓉蓉聽了接着說:“這件事情,還是你父皇沒有瘋狂的時候所發生的,事後,把你父皇後悔的一場大病,卧床百日不起險些送命,多虧禦醫精心護理,你父皇最後才醒了過來。”

“你父皇清醒後,派人找于元帥的家人,結果杳無音訊,就在祠堂中給他立下牌位,還了于元帥一世的清白,過後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皇上周立聽了,急忙追問:“母後,父皇是為啥錯殺了于元帥?”

太後聽了周立的問話,她低着頭說:“此事說來慚愧,那時,于大元帥年輕氣盛,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立下了赫赫戰功。”

“是你父皇要嘉賞于元帥,把他招回了京城,賞給他黃衣馬褂,金盔金甲,還有頂戴花翎,戰袍一身。”

這時,蓉蓉娘娘嘆了一口氣繼續說:“唉!由母後在大殿上親自給他戴上頂戴花翎,那時母後我年輕貌美,二十五六歲的芳華。”

“因為,于元帥是馬上的将軍,不知道宮裏的規矩,我給他帶花翎時,于元帥看了母後一眼,才遭此殺身大禍……”

太後繼續敘述者這個時隔多年的故事:“那時候朝裏的規矩,皇後給大臣戴花翎時,是不準擡頭看的。”

“如果擡頭看了娘娘的容貌,是該殺頭的,這個事情,被朝中的文武大臣都看見了,這時有一個大臣就是賀薩望的父親。”

“他的名字叫賀奎,早就有心想除掉于元帥這個忠臣良将,連忙上前奏本說,于元帥偷窺娘娘的花容月貌該斬。”

“這時,你父皇大怒,讓武士将于元帥推出午門、午時斬首,文武百官都跪下求情說,于元帥是馬上的将軍,年輕氣盛。”

“他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不懂得宮裏的規矩,求你父皇網開一面,不要殺于元帥,這時,你父皇左右為難,于是就赦免了于元帥的死罪。”

誰知賀奎在朝堂上又奏到:“皇上,宮裏的規矩是先皇立下的,皇子犯法與民同罪,于元帥犯了罪就該斬首,如果赦免了他,以後怎能服衆。”

皇上聽了,這件事情原來也是賀賊家作為,看樣子他的爹爹也是個個奸臣,與賀薩望同時一丘之貉。

Advertisement

娘娘繼續講解:“那時,你父皇左右為難,也舍不得斬于元帥,因為他戰功顯赫,怎奈,賀奎說前朝的規矩不能更改,于元帥偷窺娘娘該死。”

“就這樣在賀奎的催促下,你父皇當着滿朝文武的面,不得不将于元帥斬了。”

“你父皇斬了于元帥,釀成了大錯,因為于元帥在軍中,十分受将士的愛戴,軍紀嚴明,賞罰分明,愛士兵如子,威望很高。”

蓉蓉停頓了一會繼續說:“那時,皇兒你還沒有出生,于元帥被斬後,邊關衆将士,齊聚京都。”

“都來為元帥伸冤,讨個公道,為元帥報仇雪恨,在那次風波中,險些兒斷送了我們皇家的萬裏錦繡江山。”

“多虧了前朝衆位元老出面,好不容易才平息了這一場亂局,你父皇臨癫狂前,還念念不忘着這一件非常揪心的流年往事。”

“他錯斬了于元帥之事,這件事的确讓你父皇和母後後悔了一輩子。”

皇上周立聽了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半天不語,過了一會皇上說:“難怪他的女兒在奇山上,聚集人馬,想殺害于我,原來是為她父母報仇。”

“前天,孩兒答應他的女兒,等朕回來問問母後,如果于元帥是冤枉的,就還他一個清白,母後你說,我們是不是還要調查一番?”

皇後娘娘聽了連忙說:“皇兒,此事不易大張旗鼓,恐怕再一次傷害了我們皇家的尊嚴,的确是你的父皇冤屈了好人。”

“于元帥是一個性格耿直,沒有一點壞心眼的忠臣良将,也是我們歷代朝中最年輕的帥才,孩兒你如果想給于元帥平反。”

“那你就把他的墳墓修造一番,立上碑,刻上碑文說,于元帥是一代英豪,忠烈之士,為皇家忠烈雙全,讓世人知道就好了。”

周立聽了,對娘娘說:“皇兒聽從母後的建議,要不我先問一問六王爺如何?”

娘娘蓉蓉說:“皇兒,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吧,朝中之事還是由你做主,你問問六王爺也好,顯得我們沒有皇家的大度風範。”

次日,皇上上朝,文武大臣山呼萬歲已畢,皇上問明了六王爺和前朝的元老們,前朝的于元帥之事。

六王爺聽了說:“皇上,确實于元帥死的冤屈,使衆将士險些造反,衆将士罵你父皇是昏君,錯殺忠良将。”

“事後,你父皇後悔莫及,在忠烈祠中給于元帥立了牌位,以表對于元帥的愧疚,這就是民間所說的,伴君入伴虎。”

“自古以來,大臣在皇上面前有話不敢說,就形成了,話到舌尖留半句這一說法,皇上沒有知己,沒有朋友,所以,就變成了孤家寡人,皇上我說的這些,你不會生氣吧?”

皇上聽了慎重的說:“六王爺有話盡說,我不能走父皇的道路,讓我也變成孤家寡人,讓天下人指我為昏君,我要在這一世中,做一個有道的明君。”

六王爺聽了,心裏跪下說:“好,恕我直言,于元帥的事,他沒有一點的非分之想,是我們皇家欠人家的,也是咱皇家的恥辱。”

“皇上,我們應該給于元帥修造墳墓,立上碑文,貼出告示,昭告天下,封于元帥為忠義之士,給于元帥平反,讓世人知道皇上是一個明君。”

皇上對六王爺說:“于元帥有一個女兒,現在在奇山,要不封他為孝女。”

六王爺聽了大喜說:“好、忠良之士還有一個後人,也不枉于元帥忠義一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