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魚幹

往日裏忙碌慣了的阿珠不過是在家裏當了一日的米蟲,就開始覺得渾身不自在了,什麽事兒都不讓幹,不是劉白氏包了,就是阿貝在收拾,弄得阿珠除了躺着,吃飯,就在沒有別的事兒,這讓她實在是難受的緊,索性拿了兩人的衣裳出來,看看有沒有需要打補丁的地方,好歹讓自己有點事兒做。&樂&文&小說 {.{}{}.{}

衣裳多是年頭上置辦的,單衣也好,夾衣也罷,雖說不如棉衣是過年前新作的,泰半是舊衣鋪子買來的,可到底時間短,都有七八成新,好幾件還都是厚實的粗布,耐磨的很,自然沒什麽需要補的,倒是家裏往日的舊衣裳,那補丁厚實的都有三件那麽厚了,眼見着是不會再穿,阿珠索性開始拆,準備做鞋子,海邊的人因為靠海和常年走在沙灘上,船板上的關系,習慣了光着腳,偶爾穿鞋出門,也不過是草鞋,正緊的鞋子,也就棉鞋有人要,單鞋幾乎不見。阿珠這會兒就想着是不是做上一人一雙的千層底單鞋,好讓阿貝出門的時候看着更齊整些。

“你怎麽又在做事兒了,阿珠啊,不是姑姑說你,真不是個會享福的,難得能空閑一天,還這麽到處的尋活計做,哪有你這樣的。”

才做了一會兒的功夫,正巧遇上劉白氏過來,阿珠又是被一頓的數落,好在這一次或許是看到阿珠真的不像是身子不成的樣子,所以劉白氏說歸說,并沒有真的阻止阿珠手裏的活計,反倒是走過來幫着将那些拆下來的布頭一層層的往板子上糊。

“這是要做鞋?千層底?怎麽想着做這個了?”

“阿貝總是跟着去城裏,還要去書鋪尋碎紙,總穿草鞋也不像個樣,他也大了,弄雙好些的鞋子,免得他出去讓人笑話,再有隔壁阿海,這一次冒着危險出海救人,怎麽也不能一點表示沒有,人家往日就夠照顧我們姐弟兩個了,做雙鞋子,好歹也能表示咱們沒有忘記人家人情的意思。”

阿珠一邊手裏不停,一邊說話,家裏的碎布不少,除了自己和阿貝的,還能湊出一雙來,阿珠不知怎麽下意識就選了阿海,可到了劉白氏這裏卻不能說這樣的話,好在理由總是尋的出來的,不過她這麽一說,劉白氏倒是有些犯難,忍不住問詢阿珠:

“說起來,這次咱們家是欠了大人請了,你姑父他們跟着阿海出去的時候,就他那個半殘廢,還有石頭媳婦,能有多少力氣?這船大半都是阿海出的力,如今人救回來了,阿海這裏自然也不能不表示一二,只是你也知道,姑姑這裏真是拿不出什麽好東西來,給銀錢也不合适,你幫着姑姑想想,有啥能送的?”

人情往來這東西最難處理了,她雖然是長輩,可也不能大大咧咧的光是受着而不付出,人家阿海雖然也是孤兒,可到底有兩個叔叔家呢,就是為了不被這兩家小看了去,也不能小氣,可這送東西真是不好送,海邊人家家裏能有什麽?就是有點好的,多半也是大家都有的,真心尋不出什麽一看就讓人歡喜的來。

就是能想到做鞋,這阿珠都已經在做了,想到了前頭,她也不好搶了自家侄女的主意,這樣一來越發的犯難了。

好在阿珠還是很給力的,想了想說道:

“不成就做一件衣裳給他呗,我這裏上次買布還剩下一塊粗麻布,姑你再添上一些,就能做一身了,這樣也算是重禮,送給阿海也合适,畢竟他就一個人,即使他家嬸子什麽的能幫着做衣裳,那總也是先緊着他那幾個兄弟的,他兄弟又多,輪到他自然少些,有這麽一身,都能穿出去長體面了。”

劉白氏一聽也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狠狠的點頭,只是想到還要占侄女便宜,她又有些老臉發紅。

“這,這怎麽好要你的布,留着給阿貝就是,姑姑自己去買。”

“不用這麽麻煩,家裏衣裳是盡夠的,就是留着,只怕不到明年是不會動針做了,還不如姑姑先拿了用,大不了明年你在給做就是,阿貝如今正是張身子的時候,這一年比一年長得快,明年的時候,今年的衣裳只怕是小了,到時候正好。”

這臺階給的,劉白氏連推脫的理由都沒有了,忙點了點頭,随即又說起了別的:

Advertisement

“今兒天又有些小雨,昨天好些人家做的魚幹,都沒法子拿出去曬了,這可好,一家家的都只能在屋子裏用火熏,弄得全是魚腥味,屋子也熱的沒法子呆人,剛才我過來的時候村子裏大半的人都在院子裏呢,一路都是腥味,往年可沒有那麽多人做魚幹,你猜為什麽?”

還賣關子?阿珠都想笑了,你想說就說呗,這姑姑,怎麽一下子變得促狹起來?阿珠是不知道啊,自打石頭和大樹躲過了一劫,劉白氏就難得揣着幾個銅錢去了隔壁村有名的神婆那裏,想着問問好歹,不想人家神婆說了,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後有的劉白氏的好日子過,可不就把她樂着了嘛,這兩天就沒有正常過,一天天的精神百倍,樂呵呵的。

到底是長輩,阿珠也願意配合一下自家姑姑難得的興致,微微側着頭問道:

“姑姑可是聽說了什麽?”

“可不是嘛,聽人說,昨兒那幾個去縣城的人不知怎麽搭上了一個南北貨鋪子的掌櫃的,那掌櫃的正要往內陸去,就準備收魚幹呢,什麽魚幹都要,說是如今不知道哪裏出來一種吃法,用魚幹炖肉,很是受歡迎,這樣一來,這魚幹難得比往年價錢也好些,有三文一斤,比往年的兩文比起來,一百斤那可就多了一百文錢呢,這樣一來,誰家還想着磨粉啊!都鼓足了勁做魚幹了,一船漁獲怎麽都能掙出三百文呢,若是多的,有個四五百文,那感情好,一家子一兩個月的稠粥就有了。”

海邊的人家,若是閑時能有稠粥喝,那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自然這樣的價錢吸引了不少人,畢竟這做魚幹可占不了什麽壯勞力的時間,就是老人孩子也一樣能幹,誰不想多掙點。就是阿珠聽了都有些心動,可惜了,她家沒有漁船出海,也得不到這樣的收獲,只能聽聽而已。

“難得有這樣的好事兒,若是這菜譜真的火起來,那以後咱們日子也能好過些,年前蚝貝就讓各家多了點活錢,如今有了這事兒,我瞧着咱們村子如今運勢估計是起來了。”

“可不是,不單是咱們的運勢,就是這沿海漁民的運勢看着也比往年好些。”

劉白氏跟着點頭贊同,她想的更細,想想如今能賣錢的東西,想想今年的收入,确實比以前好,日子也松快些,若是再想想隔壁漁村的事兒,心裏也覺得自家這村子似乎是比旁的村子好些,最起碼這次沒死人,至于這掙錢的事兒,他們村尋摸到了,別家漁村也跟着分潤的事兒,雖然感覺有些利益被分潤的糾結,卻也善良的不去計較,只是把自家的優勢好處多想了幾回,自然又是高高興興的了,說的話也好聽的很。

阿珠不知道劉白氏心裏那些個彎彎繞繞,只顧着自己手裏的活計,聽劉白氏說什麽都往下接。

“若是都能好那更好,咱們這周邊幾個村子大多都是有姻親的,他們好了,咱們自然也一樣能好些。”

本是無意中說的閑話,不想這一說,劉白氏倒是一愣,随即立馬狠狠的點了點頭。

“可不是,百年來嫁出去的,娶進來的,算算那些村子和咱們還真都算的上是親戚,轉上一圈,估計都能沾上五代以內的關系。”

說道這裏,劉白氏忍不住想,若是這樣算,自家這裏,是不是也該把這魚幹的事兒告訴一下其他村子?趁着人家正好高價收的時候,讓其他人也跟着掙上一筆多些的錢?

若是不往這裏想,劉白氏還沒怎麽樣,這往深處想了想,她就怎麽也坐不住了,忙不疊的起身,準備回去,和自家男人,兒子好生商量商量,若是真的可行,那晚做不如早做,好歹讓人家也多見點情。

“得了,你既然沒事兒,姑就先回去了,一會兒別做飯啊,姑姑給你們送來,再歇歇,明兒在忙就是了。”

說完人就風風火火的走了,阿珠一時倒是有些愣神,怎麽說走就走了?那今兒她到底是為了什麽來的?

“阿姐,姑姑怎麽走了?”

“啊?哦!姑姑說讓我們別做飯,一會兒她一起做了拿來,對了阿貝,你也別忙了,有功夫幫阿姐去找阿海一趟,把他鞋子大小量了拿來,我給他做雙鞋穿。”

“做鞋?我的呢?“

”放心,你的最先做。小醋壇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