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祭海2
阿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可以值得信賴的好孩子,更不用說他如今話已經二十歲了, 是個成年且有擔當的年紀, 做起事情來自然更加的利索和周到, 在阿貝家,不過是坐下和姐弟兩個說了一會兒話,基本上就已經将海祭的事兒理順了思路, 雖然臉色依然有些不怎麽好看, 可神情卻十分的鎮定和平穩,直到走出阿貝家,回到自己的家裏,躺到了床上,嘴角才露出了幾許的苦笑和意味不明的釋然。喜歡網就上
“海龍王的祝福嗎?果然啊,阿珠也不是一般人。”
說話間擡起了手, 手臂上那個單單的海螺印記在月光下隐隐的閃動着銀色的光芒。
阿海一樣從小沒有了父母, 那個時候他感覺世界都崩塌了, 不知道該怎麽辦, 所以總是忍不住去海龍王廟,對着海龍王的塑像祈求,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跡, 自己的父母能回來, 可惜一次次的求告什麽用都沒有,自己依然是那個沒有了父母,被所有人可憐的孩子,到後來, 被二叔帶走,養在二叔家,他才徹底放棄了那個自己也知道有些不可能的荒唐念頭。
只是世界上的事兒總是那麽奇怪,當你不再去求了,反而容易出現一些奇怪的轉折,這個海螺印記就是那個轉折,某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能隐隐的感受到一些什麽,就像是海浪的大小,就像是潮汐不一樣的變動等等,他不敢告訴別人,或許他心裏也清楚,這樣的事情告訴了別人也未必會相信,所以他只是一個人承受着,默默地觀察,體驗,一直到弄清楚了這海螺印記的作用--感應海中的危機。
因為這個印記,他總能躲開不必要的麻煩,無數次海中的風浪都因為他的預判而輕易的避開了,雖然這對于出海打漁什麽的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不能定位魚群,不能像是阿珠那樣下海無顧忌,更不能讓他發財,甚至到了陸地上立馬啥用沒有,可到底減少了出海的危險,降低了出海的難度。另外,也是因為這個印記,因為他下意識的保護這個秘密,所以讓他學會了多思多想,做事兒越來越周全,人也變得越發的穩重。
他以為他一輩子或許都會這麽默默地帶着這個秘密,直到老死,因為他想不出這世上會有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人,也不希望被人當成妖怪,更不想因為這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複雜,可沒想到,世界還是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其實有同類,還是一個能力比自己更大的同類,一樣是海神的賜予,卻比他更加的周全,或許這是當初他們求告的內容不同帶來的結果吧,他求告的是和平安有關的事兒,所以海神滿足了自己的願望,雖然不能帶回父母,卻讓自己免去了遭受同樣命運的可能,順帶還幫助自己護住了家人,而阿珠求的卻是怎麽能養活自己和弟弟,所以給了她能讓她更好的靠着大海生存的能力。
那麽現在他該怎麽辦?告訴阿珠一切?說實話對阿珠他有點妒忌,感覺自己的本事和阿珠簡直不是一個檔次,自己莫名又低了一頭,這一輩子估計是沒法子趕超了,可同時又隐隐的感覺歡喜,這個世界自己不再是異類,或者說即使是異類也不是一個人,這種有同伴的感覺很讓人舒心,放心,甚至是安心。
帶着這樣的矛盾心理,阿海不知不覺中沉沉的睡去,夢裏他的嘴角還依然帶着笑,一種莫名的,舒心的笑,這是他這麽些年來睡得最是滿足的一個晚上。至于是不是告訴阿珠自己的那種能力?這個等她嫁過來之後再說似乎也成啊!真是期待啊,他也将成親了!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有一個和自己一樣是同類的媳婦,這樣的感覺太好,太美,簡直像是做夢一樣啊!
當然第二天,阿海依然是阿海,他繼續着自己的生活,繼續着他應該做的事兒,比如去姜太公那裏,為海祭的事兒做準備。
大海邊上的漁村對于海祭還是很重視的,阿海的理由也很不錯,這幾年村子裏的日子越發的好過了,就是周邊的村子裏也有一定的改善,這樣的情況對于所有的漁民來說不是海龍王保佑還能是什麽?為海龍王辦一場**事,做一次海祭,告訴海裏的神仙們自己的感激,并且祈禱來年繼續順順當當,這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所以姜太公很支持阿海的想法,甚至手腳利索的召集了村中的幾乎每一家的當家人,開始确定具體的計劃,比如出錢的問題,要知道道士也好,和尚也罷,香火的費用,出場費用可都不低,沒錢誰來?
“我出五兩,這是我打獵來的銀子,我姐說了,家裏最困難的時候,她靠着大海養活了我,雖然爹娘沒了,可咱們不能不知道感恩,再一個,我們出了錢,也好有臉祈求神仙讓爹媽能順利投胎,投個好人家。”
阿貝真是實在,這話說的和好像要花錢疏通關系一樣,不過你別說這說頭還是很有市場的,比如阿海就借用了這個說辭。
“我也給五兩吧,保佑我爹媽在下頭一切都好。”
“那我給一兩,我不是你們,家裏老老小小的不少,可不敢這麽大手大腳,不過也不能沒表示,求海龍王保佑,明年順順利利。”
“對,保佑出海平安。我給二兩。”
“我也是,我給五百文,這可是我全部的私房錢了。”
“。。。。。。”
好在如今村子裏還算是有幾個錢財還不錯的,所以不過是一會兒就湊齊了足足三十兩,這其中阿海和阿珠就付出了十兩之多,占了三分之一,姜太公也出了五兩,一般搞定,剩下的一家多的出一二兩,少的給五百八百文不等。
姜太公不用硬性規定誰出多少,因為按照約定成俗的規矩,這出的錢多少最後會寫成祭文直接在海龍王廟裏燒掉的,那麽也就是說這賬單最後是給神仙看的,誰都不想讓神仙感覺自己小氣,自然每一個都會衡量好自己家底後,給出最合适的數字,來表明自己的心意。
至于祭祀的東西?一般要準備三牲,比如牛羊豬一頭,不過這個有點大,沒有大財主支持一般是搞不定的,就是牛這生物也不是随便能殺的,那可是大牲口,是農業國家的絕對壯勞力,官府管的可緊了,沒有路子,想買都不成。
所以阿海和阿貝很識趣的表示他們會在這幾天去林子裏看看,盡力弄頭野豬和野羊來,這樣的話,就能有兩個了,若是運氣好,有頭鹿,那就啥不說了,檔次絕對不錯,若是沒有,那麽兔子,野雞到時候也一樣能湊合,想來神仙看到他們這樣努力,也能理解。
這個表示大家都滿意,誰都知道村子裏論說在林子裏求財,就這兩個小子最本事,關鍵時刻他們不上誰上啊!當然他們也不可能不出力,所以表示了,其他的東西就不用他們了。
有錢了,還有人負責打獵準備祭品,那麽剩下的事兒就是些簡單瑣碎的事兒了,比如聯系道觀,比如請戲班子,這都能有姜太公出面去找,對這個他有一定的路子,而村民們則負責打掃和修繕龍王廟,該翻新的翻新,該刷石灰水的刷石灰水,該補漆的補漆,出力将這祭祀的準備工作做好,争取當天鮮亮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至于當天的戲臺子,需要的桌椅板凳,這個到時候直接從各家搬出來借用,妥妥沒問題。
等着這些都安排妥當,阿海和阿貝開始往山林子裏走,順路還帶着準備去采摘蘑菇木耳,為海祭當天全村吃大鍋飯的食材努力的村民們,海邊的婦人孩子也開始努力的積攢海菜,貝殼等食物材料。
是的,作為吃貨國的一角,即使再偏遠,這樣的大場面,沒有個宴會是壓不住陣腳的,就是打獵回來祭祀的牲口,在割下了頭顱做祭品之後,那身上的肉也是這一次大宴必備的食材。更不用說這附近必不可少的海邊吃食了。
除了他們,其他幾個周邊的漁民村子知道了他們的動作之後,忙不疊的表示也要來參與一下,雖然到時候實在這邊的海龍王廟祭祀,做法事,可只要他們參與了想來海龍王一樣也能記得他們的虔誠,在他們不可能自己獨自承辦這麽一場大事兒的情況下,參與進來,盡一份力是最好的法子。
所以姜太公陸續又收到了十二兩銀子的辦公資金,就是當天用的到的食材也多了好些個種類和數量,這妥妥越鬧越大的節奏,姜太公嘴巴都要笑歪了,在他有生之年,能有這麽一次大活動,還成為周邊幾個漁村的中心,就是立馬死了,在姜太公看來,也是能對得起祖宗八代了。
“興旺啊,咱們村子這是徹底興旺起來了。”
除了這個感慨,姜太公已經不知道怎麽形容自己如今的興奮了。整個人的狀态似乎都年輕了不下十歲,天天的臉泛紅光。
無論是什麽時候,商人,貨郎永遠是消息最靈通的一群人,在這事兒剛開始操辦,這些人已經發現了商機,最靠近村口的幾處人家已經開始被頻繁的光顧,要求借房子,挂牌子,準備做零時的鋪面了。不過是幾天的時間,雜貨鋪,油鹽醬醋鋪子就挂上了招牌,就是做糖葫蘆,賣湯面的都來了,還有就是有點閑錢的附近的學子,聽說這裏會有海祭的大場面,忍不住過來問具體時間,想湊熱鬧還美其名曰與民同樂。周邊村子的人也已經做好了當天拖來湊熱鬧,看大戲的準備,幾個村長裏長更誇張,順帶還商量了一番當天在附近山路邊最寬闊的地方開個零時集市的決定,這是要把一場海祭徹底全方位的利用起來啊!
所以喽,海祭還沒有開始,這村子已經變得熱鬧的不行了,每一天阿海和阿貝回家都會感覺自己村子似乎人又多了幾個,過上幾日就發現村子附近熱鬧的都能直接變成商業街。
等着阿海和阿貝順利的擡回來一頭野豬,一只野羊,還有半扇帶着腦袋的鹿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祭品已經準備好了,海祭即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