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洪武大帝

明朝都城,金陵,亦稱應天(今南京)。

皇宮,禦書房。

禦書房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正端坐在龍椅上,并沒有穿龍袍,只是穿着一身繡有金盤龍紋樣的常服,略顯蒼老的臉上英氣勃勃,盡透着一種王者的威嚴。

此刻,站在朱元璋面前的還有兩個人。

一個是體貌雄偉的中年人,此人身穿黃色飛魚服,腰板挺的筆直,正是錦衣衛指揮使蔣桓。

另一個則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少年,大約十五六歲年紀,稚嫩的臉上略帶有幾分書生氣,此少年是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注一】。

朱元璋一雙黑得深不見底的瞳仁正靜靜地注視着前面的兩個人,也不言語。

偌大的禦書房中充滿了一種冷峻威壓的氣氛。

蔣恒、朱允炆兩人均是面色緊張的立在那裏,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知道朕叫你們二人前來,所為何事嗎?”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

蔣恒、朱允炆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雖然能大體猜測到皇上所指的事情,但誰都不敢先于對方提及這件事情。

“微臣不知。”

“孫兒不知。”

兩人幾乎同時說道。

朱元璋深邃的雙眸看了他們一眼,仿佛是要把他們看穿了一般。

“蔣恒,對那個孩子的調查結果如何了?”朱元璋向蔣恒問道。

Advertisement

“回皇上,經過微臣多日調查,那個孩子的蹤跡現已查明。”蔣恒恭敬的回答道。

“朕不想再讓他活在這個世上。”朱元璋淡淡的說道,看似平淡的話語卻有一股不同尋常的威嚴。

“微臣遵旨!”蔣恒躬身說道。

剛說完,嘴角不禁一陣抽搐,蔣恒有些敬畏的望着朱元璋,神态有些恐慌不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朱元璋淡淡的瞄了他一眼,沒理他,反而對一邊的朱允炆說道。

“允炆啊,這次皇爺爺讓你來,是要讓你随蔣恒指揮使一同前去,出去歷練歷練,幫皇爺爺訪查一下民情,你可願意啊?”朱元璋一改先前的威嚴,親切的說道。

“孫兒願意,孫兒領旨。”朱允炆恭敬的說道。

“嗯,好,允炆你先退下吧,在外面候着,皇爺爺還有幾句話要和蔣恒指揮使說。”朱元璋和藹的輕聲道。

“是,孫兒告退。”朱允炆躬身說道。

随後緩緩退出了禦書房。

此時偌大的禦書房裏就剩下了朱元璋和蔣恒兩人,太監、侍衛早被朱元璋趕了出去。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蔣恒,緩緩道:“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朕恕你無罪。”

蔣恒不敢直視朱元璋,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那個孩子的身份不同尋常,經過微臣多日的調查,發現江湖上的各方勢力均有所涉及,那日微臣挑出十支精英隊伍前去刺殺,可結果,其中九支隊伍還沒到達預定地點就被不明身份之人全部殺害,剩下的一隊,最終也被救他之人殲滅。而且……而且最近藍玉的事情使得民怨沸騰,江湖上也是議論紛紛,只怕,只怕……”

“只怕什麽!難道他們還反了不成!”朱元璋一拍桌子,大聲喝道。

蔣恒吓得面目慘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顫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蔣恒,藍玉的案子可一直是由你辦理的吧。”

“微臣該死,微臣該死。”蔣恒吓得磕頭如搗蒜。

朱元璋沉默片刻,緩緩道:“你先起來吧。”

“謝皇上。”蔣恒又連忙向朱元璋磕了個頭,站起來立在那裏。

“朕要讓你不惜任何代價去完成這件事情,誰要敢阻攔就一并殺了!”

“是,微臣遵旨!”蔣恒鄭重的說道。

朱元璋像是在對蔣恒說話,又像是在自言自語:“整個天下朕都能打下來,陳九四【注二】和北元蠻子都敗于朕之手,還懼了江湖上這些烏合之衆不成。”

作為一個憑真刀真槍闖過來的開國皇帝來說,是不會畏懼武力的。

但之前的朱元璋對宇能控術這一套卻不以為意。畢竟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玄牝石還未曾重現江湖,第一宇控期留下來的宇控遺族依然在偃旗息鼓。

直到朱元璋坐穩江山,登基稱帝之後,随着玄牝石的重現,釋放了千年宇能,才算進入了第二宇控期。

所以朱元璋并不了解什麽宇能控術,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龐大的軍隊和強大的武器才最可靠。

但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一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擁有軍政大事了然于胸的能力,和垂拱而治的政治天賦。

朱元璋一直敏銳的嗅着天下的風雲變幻,這幾十年來,表面上對江湖上的事情不管不問,但暗地裏,他早就有所準備了。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朱元璋不是不做,他只是在等待,等待那道“東風”。

他要借那道東風,清除掉一切對大明政權不利的因素,哪怕是星星之火,也不允許存在。

特別是最近這群烏合之衆居然明目張膽的大規模聚集,這是朱元璋決不能容忍的。

整個宇控江湖是他大明江山的最後一個隐患,必須除之!

“皇、皇上,微臣以為此事太過危險,讓皇長孫前去會不會有些不妥?”蔣恒小心的開口問道。

“允炆天性溫和仁慈,不懂得人間險惡,朕想借此事讓他見見這人世百态。不過,具體的事情就不要讓他插手了,蔣恒啊,允炆的安危就由你負責了。”朱元璋威嚴的臉上竟有了幾絲哀怨,可以看得出,朱元璋對這位皇長孫是非常疼愛的,甚至已經到了一種無可附加的程度。

“微臣明白,微臣定當誓死保護皇長孫的安全!”蔣恒鄭重的道。

“嗯。”朱元璋緩緩的點了點頭,兩只深邃的眼睛看着一旁的雕龍刻鳳的青銅香爐有些出神。

禦書房裏安靜了片刻,朱元璋略有些蒼老卻極具威嚴的聲音再次傳出:“蔣恒,你退下吧,朕想一個人靜一靜。”

“微臣告退。”蔣恒躬身行禮,緩緩退了出去。

朱元璋坐在金椅上沉思着他的心事,即使是貴為天子,也有許多不盡心意的事情。

“标兒啊,你為何要離朕而去啊?”朱元璋低聲自喃道。

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令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震悼不已,生痛欲絕。正是處于對自己長子朱标的喜愛,朱元璋才将儲君的位置有意留給了朱标的兒子朱允炆。

可是朱允炆不管是年紀還是資歷都太淺,難以服衆。

所以朱元璋要在生前把所有的禍患都鏟除掉,要讓自己的孫兒安安穩穩的繼承皇位,将大明江山傳承萬代。

朱元璋要行動了,其實他很早就行動了。

只是,能夠看透朱元璋一切行動的人,又有幾個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朱家手中!

……

日昏時分,暮色似血,彤雲如絮。

有兩個人聳立在數十丈的城牆之上,暗黃的殘陽照在兩人身上,獨添了幾分神秘與滄桑。

其中一人高大魁梧,盛氣淩人,穩穩地站在高高的牆頭之上,仿佛鐵塔一般。正是錦衣衛指揮使蔣恒。

此時他已經換了一身便裝,但那雄偉之态卻未因此減少半分。

另一人則是長的青面獠牙,甚是醜陋。不但身材矮小,而且還有些腰弓背駝,站在蔣恒的旁邊更顯的瘦小可憐。

但是只要仔細的看過他的眼睛,任誰都不會有半點的輕視之心了。

那是一雙異常兇狠的眼睛,是一雙能令人産生恐懼的眼睛,在黯淡的皇城牆上,猶如兩顆明珠,明亮奪目,但這是一種充滿殺氣的明亮,就像是一只四處覓食的孤狼所具有的眼神。

“貪狼,你先去查看一下情況,記住,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個孩子的命!不管用什麽樣的方式。”蔣恒突然開口,打破了先前的寧靜。

“屬下明白!”那個叫貪狼的人簡單的應道,聲音裏透着一種蒼涼,讓人不寒而栗。

“還有,別太低估那群小孩的實力,他們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弱,随後我會讓七殺和破軍前去接應你,你去吧。”蔣恒背對着他,望着西側的斜陽,淡淡的說道。

“是!”貪狼快速的應了一聲,便像一陣風般離開了此處。

貪狼短小精悍的身子穿梭在黯淡的大地上,兩眼放着熒光,如同一只追捕獵物的餓狼,兇猛無比,快如疾風,向着他的目的地飛奔而去……

高高的皇城牆上只聳立着蔣恒高大挺拔的身影。

蔣恒低聲自喃道:“皇上啊皇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微臣還是懂得的,這天下一日不平,錦衣衛一日就不會倒。微臣眼瞅着一個個開國名将功臣死于非命、不得善終,臣蔣恒不想成為下一個。”

【注一】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因早慧、孝順和正直,深得祖父朱元璋的鐘愛。太子朱标病逝後,朱元璋将朱允炆視為儲君。

【注二】陳九四是陳友諒的小名 陳友諒為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黃蓬山人。曾被朱元璋視為最大的對手,後于鄱陽湖之戰中敗于朱元璋,随後下落不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