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期望
這句話一出,權機兩人均是一愣。良久權機朝權思點了點頭,權思這才沉聲說道:“阿涵,你可記得,當日在天機閣中你曾找到一枚玉柬,這枚玉柬上的內容,你可還記得?”
權思真人的這一問,勾起了高庸涵塵封已久的記憶,當即回道:“怎麽不記得?那枚玉柬上,提到了我們天機門的開山祖師,道號是上道下一。”
“不錯,我正是在看到那枚玉柬之後,心生懷疑才下山尋訪真相。沒想到十餘年的苦行,終于被我找到了一些線索——”
當初權思下山,并不敢将此事對任何人言及,怕引起極大的誤會,故而找了個很常見的理由:雲游。下山之前,他曾查遍了天機閣的所有典籍,發現九界坍塌之後,有大約十餘年的記載,前言不搭後語,細想之下更覺矛盾重重,所以他把尋訪真相的切入點,定在了這十餘年的歷史上面。
當年的高手,如今都已化作了塵土,而且都被放進特制的機關之中,安置在天機峰底部。天機峰高聳入雲,其底部卻深埋于九地之下,有一股天然形成的禁制,常人根本無法抵達,所以被用來埋葬列位先祖。而權機真人所說的面壁之處,其實在山門下不過幾裏的地方,并未深入到底部。
為了探尋真相,權思下山之後特地繞了個大圈子,從那條密道回山,想悄悄進入到天機峰的底部。在他看來,既然記載中有那麽多的疑點,惟有設法查詢當年那些師門長輩的遺骸,興許能從他們的遺物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想法沒錯,可是那裏的禁制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根本就進不去,只有作罷。
但是還有一條線索,就是九界坍塌之後的第三任宗主,神果真人的下落。在所有的典籍之中,都說神果真人病逝于外地,後來屍骨運抵天機峰,葬于峰底。在一次閑談時,藏默真人無意中說起門中的典故,談及當年的一段秘辛,恰好就是關于神果真人的。據藏默的描述,他的師尊曾言及,神果真人的确是死于外地,不過卻是遭人暗算,而他的屍骨,至今仍沒有找到,毫無下落。權思一再追問之下,藏默才勉強回憶起,當初神果真人似乎是去了北洲大陸的簾川。
徹底放棄搜查天機峰底部之後,權思真人就踏上了尋訪神果真人之路。事隔六七百年,俗世間早已物是人非,尋訪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起初幾年,根本沒有任何進展,權思幾乎都想放棄,無意中聽到一名苦行者說起了一段往事,似乎在數百年前,天機門曾有一位無機上人,行走于世間。這在權思來說,簡直是難以置信。因為天機門近幾代的輩分排名,是取自《天符經》中的一句話:“萬象天成,神機難藏;權靜觀始,悉化當往”,根本就沒有“無”字這一說,所以這個無機上人又是從何而來?
幾經周折,他終于可以肯定,這個無機上人真是要找的神果真人。有了這種近乎奇怪的道號,可以想見其背後的确隐藏着一些秘密,權思大感振奮,又花了幾年的功夫,歷盡艱險,終于在天塹山脈的一處峽谷之中,找到神果真人的遺物。遺物中最珍貴的,是刻有神果真人神識的一塊指骨,權思欣喜若狂,粗粗探察了一下,果然發現了關于道一真人的記憶。只是要再往下探尋,卻被指骨中的禁制所阻,這才連夜趕回天機峰,希望能借助師門的力量,将其中隐藏的真相給揪出來。
“後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只是有一點我很不解,一路上我都小心翼翼,從不敢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丹鼎門又是如何得知?”權思真人雖然脾氣有些暴躁,但是心思卻十分細膩,這其中處處透露出一股陰謀的味道,所以他越往後越小心,自虞不會洩露出去,所以對丹鼎門的舉動百思不得其解。
追查洩露出去的原因,已經沒有什麽意義,關鍵是神果真人指骨內,倒底記載了些什麽內容,這才是真正的關鍵之處。
權機真人接過話題,為高庸涵作解答:“這塊指骨中記載的,是事關天機門興衰的大秘密,也可以說為後世留下了諸多真相。可以說,這些隐秘,是神果真人用性命留下的,所以我們豈能交給外人!”
神果真人曾親身經歷了那場變故,由于不得已的原因,無奈之下修改了相關典籍,但是卻故意留下種種瑕疵,就是希望後人能從這些前後矛盾中,尋找出真正的答案,可謂是用心良苦。本來他還有一個計劃,準備一點一點把真相流傳下去,但是在天塹山脈遭受到一夥修真高手的伏擊,重傷之下被打落山崖。臨死前,将神識灌注到自己指骨之中,由于擔心死後屍骨被毀,以至于真相泯滅,又用符篆将其封印,想的極其周到。
權機真人特地講了一下神果真人的這些往事,就是為了要告訴高庸涵,天機門的歷任掌教,都是何等的大智大勇,所以後人更應珍惜前人的心血。
高庸涵肅然起敬,看到權機真人取出那塊指骨,晶瑩剔透,宛如珍珠一般,當即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好了,起來吧!”權機真人一擡手,繼續說道:“九界坍塌之時,幸賴仙界布下萬仙大陣,才保住了厚土界,保住了九界生靈。當時——”
當時仙界之主為了厚土界衆生的安危,稱得上是費盡心思,嘔心瀝血,随後運無上神通造懸空島,并将懸空島作為九界道祖的道場。
“原來每到甲子年,懸空島道祖崖上祭典,是這麽來的。”高庸涵此時才真正明白,難怪丹鼎門在修真界中地位如此超然,原來是由仙界定下來的規矩。
“丹鼎門确有其獨到之處,可是我們天機門也毫不遜色,絲毫不比他們差!”權機真人十分自豪,語氣之中自有一股豪邁:“這且不去說他,我們繼續。”
仙界于厚土界以及修真界,有莫大的恩情,而且一直為世人所敬仰,随後厘定修真界一事,自然也受到了各方稱頌,可是到了天機門這裏,卻情形大變。其他門派雖不知仙界作何處理,但是均喜氣洋洋,一望可知得了仙界許多好處,而在天機門內則是驚恐萬狀。因為仙界不知為何,把天機門許多修行法門收繳一空,并将所有修習了這些法術的天機門弟子,全部廢掉其修為;同時,清除關于道一真人的所有記載。
天機門時任宗主天閱真人為此數度苦求仙界,幾欲泣血,一位負責處理天機門事務的仙人,實在看不過去,悄悄告訴天閱真人,日後不可再提道一真人四字,否則會引來滅門之禍。天閱一驚之下就此病倒,沒幾天就已不治,臨死前命弟子将道一神殿,改名為萬化神殿,神殿內供奉的神像,自然也被改稱為萬化真人神像。
“我明白了,所謂‘道而一,一而二,二而三,三生萬物’,道一便是萬化,萬化便是道一!”
權機真人點頭稱是:“不錯!不過後來為了這個稱呼,還是起了一些風波,幸虧有仙人從旁疏導,‘萬化神殿’四字才沿用至今。”
“同為修真門派,為何仙界厚此薄彼,做出這等處置?”聽到這裏,高庸涵對于仙界的敬意,不由得也減輕了許多。
“這也是頗費思量的地方,我和一衆師兄弟閉關,除了參詳指骨中留下的一些修煉法門,最主要的就是想分析出仙界這麽做的原因,也好做個防範,以免日後再觸及禁制,遭到不測。”那些修行法門固然重要,但是在沒弄清楚原因之前,權機還是憂心忡忡。
“仙界既然這麽做,莫非是祖師在仙界惹下了大禍?”
權機真人知道高庸涵畢竟剛修煉不久,修為雖然不弱,但是對于修真界和仙界的關系,還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于是耐心地解釋道:“自古以來,只要一踏入仙界,俗緣便了。無論那個仙人在仙界中做出什麽事情,都不會殃及修真界,反過來亦然。仙界的層次太高,他們都是突破心魔桎梏之人,哪裏會做出什麽株連的事情?”
這話說的極其透徹,就像高庸涵和智宇真人之間有了過節,難道還會沖到星河嶼,将與智宇有關的普通百姓,拿來出氣麽?連修真者都不屑做的事情,仙界又豈能連修真界都不如?可是這麽一來,就愈發顯得事态嚴重了,究竟道一真人做了什麽,以至于仙界如此不顧身份,這般對付天機門?
三人都沉默了,想了諸般可能,但都經不起推敲。
過了不知多久,高庸涵悚然心驚,澀聲道:“師伯,師父,難道這次丹鼎門的舉動,竟然是受了仙界的指派?”
這個道理很簡單,一點就透,要不是仙界下令,以兩派、兩族的淵源,丹鼎門豈能做出這等事來?要不是仙界下令,如何各派都派出了高手參與其中,甚至連幾百年前就已成名的狂君上人,都抛棄成見,也置身其中?否則,以狂君上人之能,又如何說出“不便插手”的話來?
這麽想着,高庸涵不禁對風如鬥大生好感,他的那句“需不需要我出手相助”,可以想見是何等的豪邁、不羁。
權機等人是當局者迷,他們均沉浸在神果真人指骨內的記載,對于突然出現的智宇真人等修真者,出于對背信棄義的憤怒,以至于忽略了這個如此淺顯的道理。現在想來,智宇真人的某些話,似乎也隐含了一些意味。
明白了這一點,權機和權思二人,不但沒有那種恍然大悟的酣暢,反而愈加的沉重了。權思想了片刻便有了決斷:“師兄,還是我拿着指骨投到懸空島去吧,是死是活都不重要,只要他們能放過天機門!”
權機真人一陣苦笑:“這怎麽行?要去也是咱們兩個一起去!”
高庸涵大急,但是卻沒有絲毫的辦法,要是出言阻攔,那麽其餘的同門又該怎麽辦?情急之下大喊着:“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麽?”
“有!”權思真人說的斬釘截鐵。
“是什麽?”高庸涵急得已經忘了叫師父。
“就是你也修仙,把那個仙界之主的位子搶過來,就足以保住天機門上上下下數千名弟子!”
高庸涵震驚之下,一個踉跄,顫聲道:“師父,你說什麽?”
“仙界之主有什麽了不起,別人做的,你也就能做的!”權思真人依舊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高庸涵一自指,猶自以為自己聽錯了。
“阿涵,你真正開始修行,還不到一年,就有了這等修為,放眼天下,有誰比得上你?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精進的速度堪比當年的道一祖師,只要你苦心修煉,成仙指日可待!”
權機開始還對權思的話有些不以為然,可是一句一句聽下來,覺得也并非不可能,當即高呼一聲:“祖師在上!”跟着一指,說道:“靜璇,天機門未來的生死存亡,就靠你了,你過來!”
高庸涵依言走到權機身邊,權機将一個玉柬塞到他手裏,用不容推辭的語氣重重說道:“神果真人指骨中記載的所有內容,我都錄了一份藏在這個玉柬裏,裏面還有天覺雲龍的心法,你下山之後,要勤加修煉,不得懈怠!”
“這幾日,我處理好門內的事情,就和你師父親自去懸空島。你趁着這幾天,可以任意從天機閣中挑選一樣法器,同時好好參詳一下玉柬內的各種心法,有什麽不懂的,可以向你藏默師祖請教,我會特別叮囑他,這幾天不準任何人來打攪你!”
“我們走了之後,你不要久留,盡快下山去吧,日後切記要小心謹慎!”
權機和權思離去時,都知道這個願望雖好,但是實現起來實在是太難了。他們發現高庸涵之所以精進如此之快,是因為他一直背負着沉重的壓力,不管這種壓力來自何處;既然如此,就不如再多加一層,這樣對于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天機門值此大變,無論高庸涵是否真的能修仙成功,這麽做總算是留下了一個希望,無論如何,有一個希望總是好的!
看着琳琅滿目的法器,高庸涵百感交集,想不到一步一步走來,無論是哪一方面,救葉帆,救七蟲族,尋訪目桑,一直到今天的師門重擔,全部彙集到一點,就是拼命修行!修仙之路何其艱難,除了需要不斷提升修為,提高境界順乎天道,最重要的一點,還要看機緣!
機緣可遇不可求,否則千年來,怎麽會只有玄元、重始二位道尊成仙?但是高庸涵并不氣餒,他知道,只要一心向道,苦心修煉,就算不能成仙,也至少可以為至親、好友、師門,乃至天下蒼生,盡一份心力!
高庸涵心中突然湧出一股豪情,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
第三卷 史筆标名畫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