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前奏

臘月二十六封筆,百官休息,瑤光也得以喘息。

宮中的小皇帝已經能走能跳了,牽着小石榴的手搖搖晃晃地走來,一團紅色的衣裳,喜慶極了。

“娘親……”一見着瑤光他便甩開了小石榴的手,倒騰着小步子跑向她。

“慢點兒。”瑤光展開雙手,溫柔地笑着看他。

小皇帝撲入母親的懷裏,像只念母的小豹子,蹭着母親的脖子不擡頭,雙手牢牢地箍住她,聲音軟軟地:“娘親。”

瑤光一整顆心都化了,如冬日枝頭上的雪花,旭日一照,立馬融化開來。

“乖乖,和石榴姑姑去哪兒玩兒了呀?”瑤光抱着他起身,母子倆一同坐到榻上去了,暖暖的被子蓋着,四周還彌漫着一股瓜果的清香,給這煩悶的冬日帶來一縷清甜。

“雪。”他伸手往外指。

“看雪去了呀,好看嗎?”瑤光解開他的外袍,将他塞入被窩,他撲騰着不願進去,只想抱着瑤光的脖子賴在她的懷裏。

“不可以,娘親要做事情的。”瑤光嚴正地拒絕他。

他委屈地癟癟嘴,像是要哭。

“太後娘娘,王太尉求見!”高公公匆忙進殿,神色有些慌張。

瑤光擡頭看去,有些疑惑:“這個點兒,是有何要事嗎?”

“奴才看太尉心事重重,像是有重要軍情要報。”高公公道。

“宣。”

王太尉不過四十的年紀,将門出身,為人踏實肯幹,雖政治敏感度低了些,但勝在做事細致,對瑤光也是忠心耿耿。

Advertisement

“臣冒昧求見,還望太後恕罪。”

“王太尉假期進宮,可是有何要緊事?”

“正是。”王太尉擡頭,一臉焦慮,“方才得了軍報,突厥王率部侵襲我北方重鎮少陽,城破之後他們不僅洗劫了城內的財物,更是擄走了不少青壯年,邊境危矣啊。”

一入冬,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會因為少糧少物而對邊境小鎮發起侵襲,輕微的不過是劫一些馬匹糧食,嚴重的便是大舉進犯,有意挑起争端。

瑤光思慮片刻,立馬道:“即刻召秦相國、宣王、豫王以及大司農觐見。”

“諾。”高內領旨前去。

王太尉上前一步,欲言又止。

“太尉不必顧忌,有什麽話就直說。”瑤光看出他的猶豫。

“娘娘,之前因着平息南疆的戰亂,宣王已經在軍中樹立了威信,若此次再請他出兵,臣擔心對朝局不利。”王太尉是瑤光提拔上來的,自然一心為着她考慮,若是她和小皇帝有了什麽差池,他這還沒坐熱乎的太尉的位置恐怕要被人挪動了。

“宣王一心為國,不會生出二心的。”就算他要做什麽,應該也會明着來,不會暗地給她使絆子,這點兒信心她還是有的。

王太尉更加不安了,連太後都不防備着宣王,那他在朝中可真算得上是一手遮天了。

瑤光知道他想的是什麽,但她此時還不到防備朱照業的時候,戰事當前,她還要用他。

半個時辰後,三人聚集在了宣室。

“方才王太尉得了軍報,突厥大舉進犯我邊境,擄走數百青壯年,諸位如何看?”瑤光道。

豫王許是生病了,面色有些蒼白,率先說道:“老突厥王三個月前就病故了,新上任的突厥王是他的侄子,興許是為了樹立威信,所以鬧得動靜大了些。”

“看豫王的意思是要主和?”王太尉轉頭看他。

豫王點頭:“如今四處冰封,天寒地凍,不宜動兵。況且敵人流動性太強,不好追擊。”

“臣不這樣認為。”王太尉擡手面對瑤光,“太後娘娘,敵人都打到我們鼻子前來了,難道我們還要裝作沒有看見嗎?有一就有二,新突厥王既然是為了立威,那咱們也給他立立威,讓他知道厲害!”

“王太尉真是坐着說話不腰疼,冬日領兵出征,又是關外,勝算能有幾成?今年的收成算不得好,糧食從何處來,兵力又從何處征集?”大司農站了出來,明顯也是持不同意見。

兩邊争鋒相對,竟然當着瑤光的面吵了起來。

瑤光坐着聽了一刻鐘,見宣王和秦相國的眉毛都未動一下,這才知道自己還是太嫩了些。

“好了,争執無意,哀家想聽聽宣王和秦相國的意見。”瑤光出言制止。

朱照業言簡意赅:“臣的看法與豫王相同,不宜出兵。”

瑤光的眉毛稍稍揚起,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一向逞兇鬥狠的人竟然放棄用拳頭說話了,真是稀奇。可轉眼一想,她又覺得他是不是打着什麽其他的算盤?

“秦相國呢?”

“臣認為,該出。”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倒是來了點兒直脾氣,“突厥人狂妄,竟敢擄走我邊境百姓,實在可惡,若不出兵讨回,恐怕會助長突厥人氣焰。”

如此,便是一半人贊成出兵,可一半人不贊成,最終的決定權依然落在了瑤光身上。

正在頭痛之際,忽然背後傳來窸窸窣窣地聲音,一顆圓乎乎的腦袋從被窩裏鑽了出來,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衆人。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衆人先是一愣,然後才毫無防備、參差不齊地下跪請安。

“咯咯咯咯!”見着人朝他下跪,榻上的小人兒一下子頂開被子鑽了出來,拍着手掌笑得開心極了。

瑤光扶額,她怎麽忘了剛才抱了這祖宗上榻呢。

“罷了,你們都先回吧。”商議不出來個答案,只好先作罷。

“臣等告退。”

朱照業走在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後方,見她佯裝生氣地抱起小皇帝,虛張聲勢地拍了拍他的屁股,以示教訓。

“娘親——”小皇帝扯着脖子喊道,似乎是在求饒。

朱照業迅速回頭,他将拳頭收入了衣袖中。無人知曉,他是多麽希望那榻上的小人兒真的是他的兒子啊,這樣他就不必傷害他們母子了。

瑤光擡頭,見他背影蕭瑟,竟品出了幾分沉沉暮氣。

“宣王。”

朱照業将要邁出門檻,又被她喊住了。

“太後娘娘還有何吩咐?”他轉身看她。

“無事,你走吧。”瑤光扯了扯唇。

她本想問他,若她命他出兵,他肯嗎?可話到嘴邊發現有些暧昧不清,便又吞咽回去了。

他點了點頭,對着她微微拱手,轉頭大步離開。

“哦~”小皇帝張圓了嘴巴,好奇地看着那人離開,像是見到什麽了不得的生物一樣。

“傻子。”瑤光嫌棄他這副傻樣子,卻還是疼愛地親了一口他的大腦門。

接下來的幾日,瑤光不停地接見大臣,從兵力的估算再到糧食的估算,再深入了解了一番新上任的突厥王,心底始終下定不了決心。從感情上,這仗該打,突厥王竟敢擄走大魏的百姓,這簡直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點。可從實際情況來看,兵力足,糧草不足,宣王不願出兵,主帥有待商榷。

深夜了,瑤光還坐在案桌前揉太陽穴,眼前有些昏花。

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朱照業為何不同意出兵?以他的領兵作戰的能力,縱然會有些辛苦,但得勝不是難事。可她又在反問自己,為何一碰到難事就要依靠他,難道她手中已無可用之人了嗎?

她閉上眼,整個人被撕扯成兩半。無端地,她開始産生了自我厭惡的情緒。

“娘娘,平陽将軍在外面求見。”高內抱着手走進來通禀。

瑤光睜眼,一時适應不了這光線:“五兄,他今日當值嗎?”

“興許是。”

“他又何要事?罷了,讓他近來說吧。”

秦平陽因之前救駕有功,早已升做禁軍副統領,可謂是年輕有為。因着避嫌,他嫌少出現在瑤光的周圍,今日倒主動請見,實在意外。

他身着一身禁軍盔甲進殿,利落地給瑤光見了一個禮,然後道:“臣無狀,想請太後娘娘下旨讓宮裏的太醫去一趟秦府。”

“怎麽?家裏有人生病了嗎?”瑤光皺眉。

“大伯娘病痛數日,多方尋找良醫未果,今夜又嘔吐昏迷了起來,府裏派人來給我傳口信,想請娘娘開恩,讓許院判走一趟。”秦平陽眉眼夾着擔憂,但臉上還是一派沉穩的,想是歷練了這些日子的結果。

“自然可以。”瑤光擡了擡下巴,高公公立馬就讓人請去了,瑤光責怪平陽道,“大伯娘生病了你怎麽不早些告訴我,若是有什麽三長兩短,你讓我如何安生度日?”

“娘娘身上的擔子重,家裏人都不想用這等小事來讓娘娘費心,想着宮外的大夫也能看。”秦平陽解釋道。自先帝崩逝後,她所做的一切秦家人看在眼裏,他們并未因為家裏出了一位位高權重的太後而飄飄然,反而比原先更謹慎了起來,生怕給瑤光惹禍,讓她在百官面前難做。

瑤光鼻子一酸:“大伯娘的事怎麽是小事,咱們兄妹都是她看着長大的,她若是有什麽不測,你真是要讓我怄死啊!”

平陽擡頭看向妹妹,雖如今兄妹二人尊卑有別了,但在她的泣音中依然能讓他看出那個跟在他身後跟他說說笑笑的丫頭的模樣。

“太後勿要擔心,大伯娘的病雖有些棘手,但總歸是沒有性命之憂的。”

“你趕緊回去看着去,今日就不要值夜了。”瑤光抽出手絹沾了沾眼角。

“家裏兄長們都在,不差我一個,值夜乃是職責所在,平陽不會擅離職守的。”說完,他雙手一拱,“多謝太後恩典,若無要事臣便退下了。”

他大步離開,身姿可見魁梧。

瑤光還記得他将自己扛在肩上的模樣,那時候他的肩膀還很瘦弱,搖搖晃晃地載着她,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

“妹妹,抓穩了啊!”

耳畔,似乎還有他咬着牙流着汗水的聲音。

如今時過境遷,兄妹倆早已不可能重現當日的情景,連說一句話都要再三斟酌,唯恐讓別人聽了誤會去。

這便是嫁入帝王家的悲哀吧。她淺笑低頭,撫平奏折,長夜漫漫,能無怨無悔地一聲不吭地陪着她的,也只有這些不言不語的奏折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