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張珍坐在李越和的床邊,她輕輕咬了咬下嘴唇,半天說不出話來。她的胸口急劇起伏,最後深吸一口氣,終于下定決心,“我接受你的過去,我依然保留對你的所有要約。”

這次驚詫的人換成了李越和,他的表情凝固了瞬間,随即恢複如常,他笑了笑,說,“你能這樣說,我感覺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我時常會覺得年輕人缺些底蘊和氣度,而你正巧彌補了他們的浮躁與輕佻,我想,如果是你的話,就算有一些歷史,我也願意嘗試,願意學着忘記。”

李越和搖了搖頭,“可你知道麽,就算這段歷史不全然是美好,有着這樣那樣的痛苦和煩悶,失望和心酸,可那已經是我一生當中擁有的最美好的一切了。你可以忘記我的往事,你可以不在乎那些刻骨銘心,可我卻不能。我大概,不會再愛別人了。”

張珍是個倔強的姑娘,從小到大争取二字深入骨髓,可面對人間情愛,卻再難堅持。她強撐着自己的眼眶,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眼淚掉下來。

李越和摸了摸鼻子,覺得有些尴尬,又有些難為情,他從口袋中摸出一張皺皺巴巴的餐巾紙,展開,遞到張珍的手裏。

張珍接過那張餐巾紙,蘸了蘸眼角溢出的淚滴。

“其實我沒什麽好,你看到的都是表面光鮮而已。我長到四十多歲還不會照顧別人,也不會照顧自己,離了戀人的照料連襪子都只能穿一次性的了。你不要難過,你很好,是我不好。”

張珍擠出一個笑容,盯着李越和的眼睛,“不,別說自己不好,你真的很好,很好很好。”

李越和的思緒飄的遠了些,“很多時候,人們都在說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你肯定也不陌生。你知道,我是個做技術的,不懂這些,也對這些玄之又玄的社會學概念不屑一顧。可直到這些時日,漸漸從這段感情中抽離出來,再理性回溯,我才明白,大概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傷害和痛苦,直到此刻我都沒能釋懷吧。”

張珍點點頭,複又搖搖頭,她利用互聯網查到過李越和父親的資料,也偶然間檢索到了李建安的花邊新聞和不良傳聞,只是那段往事已經太久,無論怎樣回顧都帶着時代的遮蔽,看不真切,讀不明白。

李越和沒給張珍将疑惑問出口的時間,便兀自說下去,“我少年喪母,獨在異國,沒有人告訴過我,正常的夫妻關系、親密關系該是怎樣的。直到現在,我都想象不出一個健康的家庭的模樣。”

“我會的,只是豎起全身的尖刺,一遍遍用傷害愛人的方式确定自己是否被愛着。大概,很變态,對麽?”

“所以,跟我在一起,會很累,很痛苦。這對你這樣的姑娘,是個災難。”

“禍害一個人十幾年便已經夠了,我得讓他看到,我也會慢慢變好,我得對他負責。這輩子啊,我再也不會這樣禍害第二個人了。”

張珍心中有幾分動容,她向來不是鑽牛角尖的女人,此時得到明确的拒絕便不再糾結,“你愛人會等你麽?”

Advertisement

李越和心中不帶有一絲遲疑,“他一定會的。”

張珍笑了笑,心中很為他們開心,卻猶有疑問,“你們相戀這麽多年,到底為什麽沒結婚?”

李越和向來不避諱自己的愛人是同性,此前未明說只覺得沒有必要,此時他真心把張珍當做朋友,又覺得自己須得為陳遠正明身份,便直截了當的說,“你可能存在一些誤解······”

“小珍,我的愛人是個男人啊。不過這也不是我吊着人家這麽些年的理由,結婚的機會有很多,是我總想些有的沒的,又總想找個最合适的時機。”

張珍的嘴巴再次張成一個o,她說不出話來,也不知該作何表示。

李越和見她這副樣子便揉了揉她的頭發,低聲說,“這本來就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等你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餘生的人就會明白,只要是對的人,無論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貧是富,都無所謂的。”

張珍撇了撇嘴,嘟囔着說,“我都30歲了,還有機會找到這樣的人麽?”

李越和笑了,拍拍她的肩膀打氣,“當然有了。你看,哥哥都40了,也才剛剛明白很多愛情裏的道理啊。”

送走張珍後,他心情好極了,所有的執拗、糾結都在這場寬人寬己中平複展開,他放下了那些礙人的包袱和驕傲,露出最真實的模樣。

放下這些包袱後,他整個人都輕松快樂了許多,也終于接地氣起來。他開始頻繁在人前人後提起自己遠在北京的乖巧的兒子,言辭裏全身幸福和驕傲,與最平凡的中年人無異;他開始将愛人時時挂在嘴邊,好的說壞的也要說,惹得張珍大罵虐狗還不知收斂,像陷入婚姻枷鎖的油膩男人一般模樣。他會在每月休班的檔口坐着大爺的拖拉機搖搖晃晃的一路颠到縣城,為他的家人挑挑揀揀,置辦些沒什麽用處的禮物。

他不信鬼神,從不将願望與幸福寄托于虛無缥缈的宗教,他既不指望命運會慷慨饋贈,也未曾做過需要神佛寬恕的虧心事,一輩子只知争取二字。可當他目睹了布達拉宮前一路跪拜的信徒,卻不由震撼動容。

于佛前,他第一次彎腰合十,心中默念:陳遠幸福快樂,陳越健康成長。

人生前四十年都未曾做過,也不屑去做的事情,這些日子他統統做了個遍,可他竟覺得這一切都還不賴。

他本就愛慘了陳遠,愛極了陳越,本就時時将自己的小家庭放在心裏,又何苦來遮遮掩掩,故作姿态。

在藏區最廣袤的天地中,他終于明白了無論怎樣,愛都不是羞恥這個再簡單自然不過的道理,也學會了順從內心,順從萬物刻在人基因和靈魂中的法則。

他變了很多,卻又什麽都沒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