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摸不透的巡邏隊
魏行遠完全沒有意識到兇險将近,仍然帶着巡邏隊,優哉游哉地行走在山路上。與此同時,隊伍己經有些渙散了。
忽然,走在最前面的一個叫劉響的隊員,慌裏慌張地跑過來說:“報告!前面……前面……發現……”
魏行遠立刻拔下手槍道:“準備戰鬥!”
劉響終于喘勻了氣,這才說:“發現一群野豬。”
魏行遠笑罵道:“你看你,還說要打鬼子的部隊呢,一群野豬,就把你的魂吓掉啦?不過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你帶人去打幾只野豬來,給弟兄們改善改善夥食。要是再空手回來,小心老子炖了你!還不快去!”
孫建設提醒道:“排長,讓戰士們去打野豬不好吧,我們正在巡邏呢。”
魏行遠卻沒好氣地喝斥道道:“你是排長還是我是排長?要是再多嘴,我就把你炖了吃了!”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魏行遠越發地威風了起來。
劉響帶着幾個戰士,連忙領命而去。
魏行遠見他們離開,便帶着隊員們,走到一個陰涼的低窪處,擦了擦臉上的汗,松開皮帶,敝開上衣,扇了扇風說:“這鬼天氣,真是要熱死個人呢!大家原地休息。埋鍋燒水,別一會兒等野豬扛回來,手忙腳亂的。”
孫建設再次提醒道:“排長不可!以前徐隊長他們巡邏時,可謹慎了,就算臨時決定休息,也會向四周派出警戒,或是占領附近的制高點,不可以讓敵人,有任何可趁之機!”
魏行遠沖他揮揮手,不耐煩地說:“你一口一個徐隊長徐隊長的,我看他那不是謹慎,是膽子太小了。這馬陵山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還怕幾個小日本嗎?傳我的令,原地休息!”
……
野中從望遠鏡中,雖然看不清八路軍的人臉,但人數還是看得比較清楚的,大約百餘名人,馬上就要進入自己的包圍圈了。可是,卻突然停止了前進,原地不動了。甚至于,有的坐着,也有的躺着,甚至還可以看到,有不少人還抽起了煙來。
這讓他十分驚訝,放下望遠鏡,不由疑惑起來:“難道對方發現我們了?或者,這只是他們的一個圈套?”
龍口試探地問:“我要進攻嗎?”
Advertisement
野中沉吟片刻,搖了搖頭說:“先搞清楚他們的意圖再說!”說完這話,他再次舉起了望遠鏡看了看,越發郁悶了起來:“奇怪啊,這股八路軍,就差那麽一點點,就進入我們的包圍圈了。可他們就是不過來,是不是對我們,己經有所察覺?”
龍口也舉起望遠鏡,看了看說:“他們目前的位置,正好在我們步槍的射程以外,是軍事上的臨界地,按常規推斷,應該是有意識的。看來,這個八路軍的指揮官,很有些來頭啊。“
野中老謀深算道:“所以我們必須搞清楚,八路軍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對這個問題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八路軍是無意的,那我們就可以繼續‘守株待兔’;如果是有意的,那我們應該考慮的就是,馬上組織部隊撤退,避免被敵人反包圍。”
龍口不解地問:“如果是有意的話,那為什麽周邊,沒有發現八路軍的大部隊呢?”
野中想了想說:“可是,如果是無意的,為什麽他們在步槍的射程以外,突然停止就前進了呢?”說完這話,他再次舉起了望遠鏡,極有把握地說:“我看八路軍,并沒有緊張的跡象,的确是非常輕松地在休息着。”
龍口疑惑道:“他們是不是,有意在表演給我們看?”
野中搖搖頭,果斷地說:“一個人、幾個人的表演容易,但是幾十、上百個人,要保持着同樣的表情,是絕對表演不出來的。”
忽然,他的眼晴,一下子瞪得好大,因為竟然從望遠鏡中看到,八路軍開始埋鍋點火了。
他放下眼鏡,不由冷笑起來道:“我終于明白了,這夥八路軍,只是偶然的停在那個位置之上。”然後把手一揮,發號施令道,“各就各位,準備戰鬥!”
……
魏行遠完全沒有察覺到任何的異樣,正帶着巡邏隊,在熱火朝天地埋鍋燒水。
孫建設眉頭緊皺,忽然想起了什麽,疑惑地問:“排長,是不是這周圍有什麽敵情?要不,為什麽這麽熱的天,會有野豬出沒呢?”
魏行遠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與敵情無關!這裏野豬本來就多,天熱出沒也沒什麽不對。因為《水浒傳》裏提到的野豬林,就在這馬陵山之北十裏處。”
孫建設原本是有些疑惑的,但被他這句話一堵,只好閉上了。
一個小戰士驚訝地說:“原來梁山好漢,也曾經到過咱這馬陵山啊?”
魏行遠得意地說:“何止是梁山好漢,早在戰國時,齊魏兩國大将孫濱、龐涓,還在這兒打過馬陵之戰呢。”
小戰士急急地說:“排長,那你給我們講講馬陵之戰吧。”
聽了這話,又有好幾個戰士圍攏了上來,異口同聲地說:“對,排長,你給我們講講馬陵之戰吧。”
魏行遠點點頭,眉飛色舞地講了起來!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大将龐涓聯合趙國伐韓國,韓昭侯向齊國求救。齊國以田忌等為将,孫膑為軍師,率軍進入魏國。魏惠王以龐涓為将,太子申為上将軍,誓與齊軍決一死戰。
孫膑見魏軍來勢兇猛,且敵我力量懸殊太大,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鈎。于是,他命令軍隊向馬陵山方向撤退,并且在第一天,即挖了10萬個做飯的竈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
龐涓一見大喜,認為齊軍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過半,便親率精銳之師兼程追趕。天黑時趕到馬陵山,命兵士點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見一棵大樹被剝去一塊樹皮,上書“龐涓死于此樹之下”8個大字。
龐涓頓悟中計,剛想下令撤退,齊軍伏兵已是萬箭齊發。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龐涓自知厄運難逃,大叫一聲:“一着不慎,遂使豎子成名!”随拔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