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使投資(二)
盡管認識了龍泉, 薛琳卻沒想好要怎麽跟他認識, 兩人萍水相逢,暫時擦肩而過。
跟鄭蘭喝完了飲料之後又去逛了京城幾家名店,走到腿疼腳也疼,又情不自禁的各自買了不少東西之後互道再見,各自回家。
薛琳車剛開到一半, 就被全庸用電話召喚到了出版社,做為一個作家, 半資深出版人士,全庸對薛琳的眼光有一種迷信一樣的崇拜,有了獵雕英雄傳的傳奇式走紅和大漠英雄傳的逆襲, 新武俠像是雨後雨筍般湧現,每天他都會受到大量的投稿,他在衆多短篇投稿中發現了一塊璞玉, 卻有點拿不準要不要發表, 想要薛琳幫助參考一下。
薛琳翻看那篇短篇, 說是新武俠,不如說有點像西方的科幻, 兩個人比武,比着比着其中一個說暫停,兩人又聊起了哲學, 聊着聊着又比武, 讨論的全都是新武俠的內在邏輯精神內核什麽的, 總之很有趣也很怪。
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荊棘, 哦,不奇怪了,這人未來是科幻巨匠。曾經寫過數十篇科幻短篇,三篇科幻長篇,他紅到什麽程度呢?薛琳這種“家庭主婦”都知道他,因為她追的小鮮肉主演了他原著的電影,被罵得狗血淋頭,她跟黑子對罵了足有一個月。
“這個有點像西方的科幻類啊,這人投錯雜志了。”
“他在投稿信裏說之前投過科幻雜志,人家說他寫的像武俠。”
“刊在雜志裏吧,給新人稿酬。”未來荊棘以稿酬高又任□□拖稿聞名,給他新人稿酬的感覺怪好的,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全庸笑了,他并不知道自己替自己找了個怎麽樣的一個冤家,未來兩人相愛相殺幾十年,由此開始。
出版社租用了《俠客行》雜志社的樓上,方便全庸兩邊管理,現在兩邊都運轉良好,新武俠的風潮帶動了整個市場的繁榮,出版社和雜志社都欣欣向榮,只不過數字化的水平一般。
“網絡架設情況怎麽樣了?”
“只有兩臺撥號上網的電腦,用的也不是很多,作者還是寄手寫稿件的多,不過寄軟盤的也漸漸多起來了。”
“注意一下,用一臺不用上網的電腦,專門打開外來的軟盤。”這個時候的人對計算機病毒還不是很熟悉,薛琳印象裏已經有一些破壞性很強的病毒存在了。
“嗯,網絡公司的技術員也是這麽說的。”全庸将薛琳送到了門口,薛琳轉過頭看着雜志社的所在地,這是一間位于帝京老城區的灰磚四樓,大部分是一些商業雜志社、出版社之類的,這種地方就算是保留下來了,以後房租也會很驚人。“全先生,您有計劃搬家嗎?”
“搬家?這裏挺舒服的啊。”全庸不明白為什麽要忽然提起搬家的事。
“周圍很多地方都拆遷了,這樓的歷史也很長了吧?我記得你說過冬天取暖也不是很好,這種老樓早晚會拆掉,我想趁現在房價不高買一個合适的地點,将雜志社和出版社都搬過去,最好離沙海唱片近一點。”
Advertisement
全庸對薛琳奇異的屯房癖多少有些了解,“這樣啊,我沒什麽意見,您看着辦。不過我覺得帝京的房價也就現在這樣吧,能漲到什麽程度呢?現在人工資才多少錢啊 。”
“工資會漲的啊,你看現在全國人民都往帝京來,人只會越來越多,人越多需要的房子越多,您家裏是兒子吧?我覺得應該多買一套房,現在的年輕人個性多強啊,結婚什麽的沒房子跟您二位住一起互相幹擾總不是個事兒。”
全庸點了點頭,“嗯,這倒也是,我現在手裏有兩餘錢,我跟我愛人正商量着是買房還是買車,聽您一說還是買房對,就是出租也不少賺錢呢,現在外地人确實越來越多,車也越來越多。”
全庸現在手裏豈止有兩個餘錢啊,他現在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名作家,錢途遠大,不用薛琳提醒,未來對他來說什麽時候買房都不難,薛琳也不過是偶爾提一嘴,“以您的財力,大可不必在買房和買車之間兩難,都買又能怎麽樣呢?”
“話雖這樣說,我這種自己出來單幹的,心裏總覺得不落底。”
“瞧您說的,出版社正當經營照章納稅,您一樣交着養老保險,怎麽就覺得心裏不落底了呢?您的書就是您的底氣啊,到什麽時候您的版稅都是少不了的。”
全庸笑了,“借您吉言了。說起來還有一件事。”
“您說。”
“我呢一直在考慮,是專心做出版還是繼續寫書,過去呢這件事不是問題,我想要慢慢退休了,可自從寫了新武俠,我覺得我還能繼續寫……”
“您想找個合适的人幫您的忙?我覺得您可以慢慢找,您對這一行業了解比我深,不拘什麽,第一條人品要好,別的都在其次。”
全庸怕什麽呢?他怕薛琳把手伸進來管,薛琳現在除了偶爾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幫着拍板,決定一些誅如搬家,設備更新之類的事,具體業務大撒手,實際上出版社業務繁雜,不是一個外行能明白的,現在看薛琳完全沒那個心思,也就放心了,“我有一個老同事,他現在的雜志是國辦的,但也開始自付盈虧了,您知道的,那些個雜志讀者群就那樣,不死不活的,他還年輕,想出來做點事。”
“行,您看着辦,決定了人選有時間咱們吃個飯認識一下。”
薛琳跟全庸告別了,這才開着車回到家裏。
到家裏又是一聲嘆息,鐘點工正在用普通的抹布擦桌子,問題是這個抹布薛琳明确的告訴過她是廚房用的。
強壓下火氣之後,薛琳把鐘點工叫了過來,“大姐,你在我這裏做了有一周了吧?”
“嗯。”鐘點工沒吭氣,只不過把抹布向後藏了藏。
“我之前明确的說過,我沒有過高的要求,在家吃飯也少,只要求衛生達到一定的标準,您是怎麽做的呢?”
“我不幹了不行嗎?”鐘點工直接把抹布摔了,“整天事兒真多。”
薛琳張了張嘴又把嘴閉上了,對這種她這個主人家還沒說話呢,就發脾氣要走人的鐘點工她能說什麽呢?鐘點工賺得多,從來不缺活幹,有脾氣也正常,但這态度也實在讓人憋氣,可惜這時候不能給她打差評,“既然您不想幹了我也不挽留了,到時候結工資吧。”
送走了鐘點工,薛琳躺在沙發上自己運了半天的氣,這是些什麽事兒啊,在外面忙了一天想回家安靜的呆一會兒,就遇上這麽個棒槌,生完氣還得起來自己收拾屋子,零碎東西丢沒丢不知道,值錢的東西她早按前世的習慣鎖保險櫃裏了,她比較心疼自己的實木家俱,沒個可靠的人保養怎麽辦?
請保姆?她雖然目前常駐帝京,未來肯定免不了到處走,請保姆就是把家給保姆住,自己還要付工資,關鍵是人品不敢保證,到時候她十天半個月不回家,回家一看屋子被人搬空了怎麽辦?
擦完了家俱,薛琳躺在地板上連生氣的勁兒都沒有了,上輩子她就沒這些麻煩事兒,家裏的家政人員全都是沈樾的家政公司派出的,工作能力不差人品也算可靠,除了給沈樾當耳報神之外沒別的毛病。
說起來當年替沈樾主管家政公司的人叫什麽來着?
薛琳一直想不起來了,索性給春麗姐打了個電話,“喂?大姐,幫幫忙啊,我想請個可靠點的保姆或鐘點工。”
“我還想請一個呢,我都把我媽家的保姆挖來了,我媽都快跟我絕交了。”春麗說道,“你老家有沒有親戚啊?實在不行請個親戚來吧,總比外人強點。”
親戚?可靠,幹靜,事兒少,關鍵是不會把主人家的話到處亂傳,薛琳一直沒找老家那邊的人就是顧及這一點,隐私什麽的在老家那邊不存在的,一家出了事全村、全鎮街知巷聞才是常态。
“系統,家政服務類人才。”
“啓動家政服務類人才探索雷達。”系統差點兒沒哭,有他這樣閑的系統嗎?什麽事都讓宿主一個人幹了,平時一直被無視,只有在這種時候才被想起來。
“共發現一萬六千名家政人才。”
“目前需要工作,比較适合我的。”這麽大的城市才一萬六千名家政人才?缺口太大了。
“王金玲,女,三十八歲,原紡織廠女工,目前失業在家,丈夫……”系統報出具體參數。
“她沒有相關經驗?”
“有的話不會現在還沒有工作。”
薛琳是了解帝京人的,做為一名帝京人,之前還是一名光榮的工人,變成一個“伺候人”的鐘點工落差不是一般的大,光是心理建設就需要時間。說起來最殘酷的下崗潮到來了啊,将會有很多勞動力被“釋放”到市場上。“怎麽樣能遇見她。”
“她和丈夫每天上午八點準時到人才市場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