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衣錦還鄉(一)
薛琳的父親出生的村子叫郭莊, 由此可見郭是這個地區的主要姓氏,據說此姓來源是郭絡羅氏, 此已不可考, 絕大部分村裏姓郭的人,戶口本上的民族一欄都是漢族, 這也是歸化之後的普遍現象,沒人提及舊族和舊姓。
薛家是闖關東過來的一戶人家,在郭家莊繁衍至今,再加上遷徒之類的因素, 現在占了全村四分之一的人口, 也算是大戶,餘下的還有其餘姓氏的,總之姓郭的人還是占了二分之一強。
在農村, 人多力量還是很大的,郭家一度在郭家莊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薛家雖不弱,卻也要讓郭家三分, 幸虧薛家的人不知道是遺傳基因比較強還是別的什麽原因,都非常會讀書, 薛琳的父親兄弟五個, 除了大哥和二哥還在農村之外, 剩下的全考出去了, 薛琳的父親行三,中專畢業後一路鎮中學的老師, 高升到中學校長。
也算是在地方上比較有話語權的,再加上薛琳的另外兩個叔叔,混得也相當不錯,一個在銀行系統做到了主任,一個魔都外企工作,說起來薛家也算是有名號的人家了。
可再怎麽樣,也沒有繁盛到如今的地步,在這個村子裏,雖然已經撤鎮并市,成為市裏的一員,并且不斷有消息說要拆遷建工業園,讓村民變市民什麽的,但這些消息永遠沒有薛家的那個叫薛琳的丫頭有多發達更受村民歡迎。
從一個月前薛家的人就大冬天的破土動工了,用薛家老宅的空地蓋起了“祠堂”,又請陰陽先生看祖墳,又翻縣志續族譜什麽的,聽說薛大老板過年要回來祭祖,這下子全村都轟動了,不用說別的,大過年的回來了,看見孩子,晚輩什麽的,不得給個紅包啊?
更遠一些的在外地打工的,甚至做白領的也都回來了,不為別的,就為了能沾一下薛總的光,那怕合張影弄到博客上也是不錯的。
更讓這些人沒想到的是,區裏的領導也關心起了這件事,薛總在全省援建了一百所希望小學,區裏雖然不怎麽貧困,但因為是薛總的老家,還是得到了二十所的名額,做到了人口比較多的行政村村都有薛氏希望小學。
現在薛總回來了,區長怎麽可能不來呢?
做為平時看見鄉長就覺得官很大很大的村民而言,區長,簡直是大得不能再大了,更不用說人家參與進來了,各種設備都帶齊了,小學生放寒假也從家裏挖出來歡迎薛總,光節目就拍了半個多月,小孩一個個小臉凍得通紅還挺高興的。
一大早到現在迎接薛總,連區長都親在車上等……
薛琳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面,她覺得頭皮有些發麻——倒不是說她沒見過這些,上輩子她也曾經“衣錦還鄉”過,派紅包,援建小學,風風光光的,心情激動萬分,可仔細想想有什麽意思?他們哪個不知道她實際上是沈樾的棄婦?
什麽澤被鄉裏,什麽善暖人心啊,薛琳只覺得累。
就算是這樣,還是打起精神該握手的握手,該應酬的應酬,聊了一會兒家鄉的大好形勢,了解了一下希望小學的建設情況之後,薛琳對區長告辭了,“這次回來是為了探親祭祖,要上香……”
“當然,當然,那我就不打擾了。這是我的辦公室電話和私人電話,保持聯系。”區長怎麽樣也沒堕落到幫薛家人上香的程度,當然了,如果他知道董甜甜平時給薛琳拎包的話,也許他會去上一柱香的,可惜他不知道。
“保持聯系。”薛琳微笑着把區長同志送上了車,這才在薛家人的簇擁“保護”下,到了新蓋好的,還有油漆味兒的祠堂。
Advertisement
不得不說祠堂蓋得比她想像得好,完全的仿古建築,不是世面上那些唬人的東西,蓋得很講究,很像她在膠東祖地那邊看見過的薛家真正的祠堂。
是的,在上一世,薛琳是尋過根問過祖的,在經過查找尋訪之後,真的找到了薛家的來源,他們這一支是一百多年前闖關東來的,當年三兄弟只留下了長兄一支,拜別了高堂,帶着家庭闖關東。
二哥留在了遼寧那一帶,他們這一家往更北邊走,到了黑龍江。
不過這些薛琳現在應該是“不知道”的。
因為年代久遠,除了薛琳的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有名有姓有照片之外,餘下的全都是些名字。
薛琳的大伯父不知道從哪兒找來的稿子,對着稿子念了一通薛氏子孫薛長智之長子薛鋼,長女薛琳,事業有成,致祭先祖之類的話——
薛長智帶着一大家子人,擺上了之前拿來的水果和同族準備好的整只豬、整只羊、整只雞之類的三牲祭禮,很簡單的儀式之後,祭祖完成。
到底是偏遠地區,關內的絕大多數規矩已經沒人記得了,也就是給活人看而已。
祭祖之後就是宴席,按照規矩殺了三頭大肥豬,另預備了酒菜等等,在村裏最大的宴席廳備下了流水席,全村人都可以過來吃,不要禮金,發紅包。
薛琳對這些因為經歷過,早有準備,年過六十的,一人五百的紅包,十八歲以下的一人一百的壓歲錢,村長發錢,薛家大堂哥記帳,領收的人簽個名字。
大家吃得滿嘴油光,數着錢,別提多樂呵了,背地裏免不了議論,薛家本家的人能得着多少。
薛琳則在薛家大伯的炕上蓋着腿,感受久違的熱炕頭,“太舒服了,還是我大爺家的熱炕頭最舒服。”
薛琳的大爺樂得嘴都合不攏,“喜歡就多住兩天。”
“不行啊,那邊一攤子事兒呢,我就請出一天假來,”
大娘笑了起來,“你是大老板,還要跟誰請假啊?”
“跟員工啊?我現在是替他們打工,事兒多。”
張秀薇坐女兒旁邊替女兒解釋,“你們不知道,今年三十兒晚上有三名歌手是薛琳公司的,還有電視劇要首播,還要買地皮蓋樓什麽的,裏裏外外一大堆的事兒。我們能多住幾天,薛琳幾個小時就得坐車去機場。”
“那也得吃了飯再走,我讓他們上菜。”薛琳的大娘說道,“這回請的是大廚師,專門單給咱們自己家人做的。”
不管內情如何,在這種時候親人永遠是帶着笑臉的,大家在一起也是合樂融融的,雖然都有些心事,但誰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表露出來。
薛琳坐下沒吃幾口飯,一個個的就帶着人給薛琳認識了,有新娶進門的媳婦,新結婚的姑爺,新生出來沒多久的孩子,一個個的都要認識一下。
薛琳是新媳婦,新姑爺一人一千紅包,新生兒一人一個金鎖。
剩下的什麽的,張秀薇負責,總不能把聚餐搞得太金錢化。
直到薛琳的四叔帶來一個二十出頭的姑娘,“還認不認識妹妹了?這是你小妹薛菲。”
“認識!我怎麽不認識啊!”薛琳牽着薛菲的手,薛菲長得圓乎乎的,現在還是胖的階段,後期減了肥,超級大美女。
“菲菲過了年就去英國。”
“已經定了啊?拿了哪所大學的offer?”
“曼大。”薛菲小聲說道,因為胖,她有些自卑。
“很不錯的大學了。”薛琳印象裏薛菲好像上得不是曼大,可能是蝴蝶效應吧。
“嗯。”薛菲偷看了一眼薛琳,又飛快地低下了頭,連回答的聲音都小聲極了。
“你坐我旁邊。”
一見薛琳喜歡讀書的,五叔家也把兒子拎來了,“還認識你強子弟弟嗎?”
“認不出來了,走大街上不敢認了!我咋瞧着他越長越像我爺爺了?”薛琳握着薛強的手,薛強也是個挺好的孩子,長得尤其帥,确實像薛琳的爺爺,薛琳的爺爺到老了都是個帥老頭,薛琳奶奶活着的時候最愛說的話就是你們誰也沒有你爺爺長得俊,沒有一個像他的,都醜。
薛強一米八的大個兒,濃眉毛,丹鳳眼,皮膚比一般的女孩子還白,絕對符合傳統一現代審美的大帥哥。
“沒有你爺爺好看。”薛琳的五嬸說道,“我看過你爺爺年輕時候的照片,比電影明星還好看。”
“我弟弟也比電影明星好看啊。”薛琳握着薛強的手說道。
她現在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都是弟弟妹妹。
接下來還有大堂哥家上高中的女兒,上小學的兒子,都來彙報成績之類的,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
薛琳總共就夾了幾筷子的菜,餘下的時間全用來“看人”了,一整天就這麽渡了過去,冬日天短,不到下午三點就黑下來了,薛琳直接坐車離開,趕晚上七點的飛機。
在車上薛琳接到了一個電話,是薛菲打來的,“姐,我聽我媽和五嬸悄悄說,祠堂是你的一個叫張少彬的朋友免費給建的,遷墳也沒花什麽錢,錢全讓大堂哥給昧下了,其中還有我們家出的五萬。”
“我知道了。”薛琳倒沒指望大堂哥家能廉潔清正不貪不占,但是連親戚的錢都貪,他們不是說親戚們攏共只出了一萬嗎?現在光是四叔家就出了五萬。
“我媽說錢我們不要,祠堂本來就是大家的,讓你知道知道就行了。”
“我明白。”
薛琳挂斷了電話,想想也只能是一聲嘆息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故事快到尾聲了,寫到2000年就會加快速度了,也就是二十來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