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古尤現世(二)

古尤不算是個單純的“流浪者”, 至少他算年輕有一把子力氣,能夠做一些零活來養活自己, 也就是所謂的杵大崗(站在集中的地點等雇主請幹零活)的。

只不過他生□□“自由”不像別人那樣敬業, 賺到了夠吃飯網吧包夜的錢就走,沒事兒愛喝酒什麽的, 根本攢不下錢。

住也是天氣暖和的時候住外面,冷的時候鑽地溝。

按理,以他的文憑不至于混到這個地步,只是這個人确實有一定的性格弱點, 為人太過散漫, 要是出身良好的,散漫就散漫吧,偏偏他出身非常一般, 大專畢業分配了工作之後,不到一年就得罪了領導被開除了,自覺無顏在家鄉呆着的他,一個人到了帝京, 之前也曾經找過“正經工作”,但每一樣都做不長, 最後找到了杵大崗的樂趣, 幹脆就做下去了。

別人覺得他可憐, 地位低啊什麽的, 對他來講輕風過耳,一切都不及自由重要。

看小說, 寫小說,是他最近的愛好,不過他也算是奇葩了,不肯寫時下流行的大英雄,反而寫游俠故事。

發在網站上之後,居然很受歡迎,他也就慢慢的寫了下去,到現在已經寫了三個月了,漸漸受了歡迎,還有一些別家出版社的編輯私信他,他都拒絕了,等待俠客風的邀請。

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次替別人搬家俱上樓的時候,将手摔骨折了。

那家以為他在訛錢,才将自己的手說得有多重要,丢了一千塊錢給他,就走了。

他去路邊的跌打店打了“連子”,複位之後上了石膏,等待自愈,卻沒想到幾天後疼得更厲害了,指尖有些發黑。

他知道這是傷口壞死的症狀,立刻去了醫院。

他沒有社保,沒有醫保,沒有這座城市市民的戶口,只有一張快要過有效期的身份證,醫院只簡單看了一下,醫生讓他聯系家裏人寄錢,必須馬上手術,否則很有可能要切除手指。

他給家裏打了通電話,但電話那頭是一片忙音,胡同口小賣店的公用電話,停機了。

他不知道父母親有沒有人買手機,也不知道他們的手機號碼,除了茫然,還是茫然。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男人出現在他的身後,“古尤?”

古尤轉過身,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庸先生?”

“你什麽時候受得傷?為什麽不回複網站上的私信?”

古尤沒有打零工,就沒有上網吧的收入,僅剩的零錢全留着買饅頭了,再說他手受傷了,怎麽上網呢?

“對……”

“你這手沒有接好,跟我走吧。”全庸稍微檢查了一下古尤骨折的右臂。

他帶着古尤去了自己常去的三甲醫院,直接挂了骨科專家號,醫生檢查了古尤之後,将他收入了院。

江湖醫生沒有将他的手接好,受傷的時候傷到的神經更沒有恢複,要是去晚了,他的就廢了。

這就是古尤和全庸的故事,這個故事他講了一輩子,人人喟之文壇佳話,他不知道的是,是薛琳打電話給全庸,讓他去那家醫院的。

至于薛琳為什麽知道古尤的下落,她推給了保镖王倫。

所以這件事的秘密是——億萬富姐上網讀小說,發現正在追的小說斷更了,派出保安部部長去尋找作者,發現作者的受傷落難之後,直接聯系了手下的武俠名家,去尋找作者。

盡管答應了薛琳保秘,全庸還是在晚年說出了這個秘密,為這一樁秘聞又增加了幾分傳奇。

全庸幫古尤付清了醫藥費,替他租了一間公寓,幫他買了幾身衣服,監督他洗了個澡,帶着他去理了個發,剪掉他的長指甲,将他按在了電腦前,“好好寫書,你還有一只手是健康的。”

可就在古尤真的開始好好寫書時,沈樾的小說正式面世了——他的小說也是游俠題材。

人人稱之為又一次新武俠革命!

古尤離開了電腦,出去買了一本沈樾的小說,看了整整一個下午,然後他哭了。

他以為自己是獨創,沒有想到沈樾竟然也寫了類似的題材。

他不知道這是一種巧合或是一種認可,他只認為自己會失敗,他的小說怎麽跟沈樾這樣的大師相比呢?

全庸帶來了酒和下酒菜來找他,講了他自己的故事。

古尤的小說發表于沈樾小說出版的三個多月前,這是不可争辯的事實。

全庸在沈樾之前,卻是寫所謂的傳統武俠的,他一開始是跟風者的身份。

“至今他仍然是首創者,我仍然是跟風者,可這有什麽問題呢?華夏足夠大,容得下全庸也容得下沈樾,更容得下你。我認為你的才華并不在他之下,況且你有一點比他強。”

“什麽?”

“沈樾是業餘作家,而你是專業的。寫文章是需要專注的,現在我希望你專注起來,斷掉網絡,把故事寫完。”

全庸沒有告訴他,網站內外,因為古尤和沈樾又一次吵了起來。

戰火甚至漫延到了站外,因為沈樾的前科,古尤的粉絲們認為沈樾是在“借鑒”古尤。

沈樾的粉絲卻認為這是跟風炒作,無稽之談!

路人認為确實題材類似,但離抄襲很遠。

三方吵成一團,互相誰也不服誰。

就在今天下午,沈樾接受了電話采訪:“行星借由太陽光來發光發亮,太陽介意了嗎?同理我也介意被捆綁炒作,祝古尤小朋友新作大賣。”

就在全庸來看古尤之前,沈樾剛剛在博客上更新了一篇小論文,內涵古尤是個連澡都不洗的流浪漢,文章狗屁不通,全庸是因為發現古尤的小說和他的新小說題材類似,這才簽了古尤,利用古尤炒作的。

全庸很擔心這篇文章被古尤看見,通過短暫的接觸,他已經發現古尤非常自傲的同時又極度的自卑,沈樾的話很有可能攪亂他的心智。

所以才斷了古尤的“網”。

他真心覺得古尤是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不應該剛剛步入正軌就被外界打擊。

薛琳對兩人之間的互動所知不多,她的心思放在和阿裏媽媽的談判上。

盡管意向上已經達成了一致,律師們卻有更多的細節要讨論。

薛琳是想将整個公司搬到帝京去統一管理的,田茂卻堅持紮根杭州。

帝京幹燥,帝京多風沙,帝京的冬天太冷,帝京的夏天太熱,最重要的是帝京沒有西湖。

最終薛琳還是被說服了,選擇了妥協。

歷經一個月的談判,兩人最終簽定了正式的合同,薛氏天使基金将錢打入了阿裏媽媽的帳戶。

可就在同一天,“龍牌”電腦宣布網購部成立,線上線下一體銷售,不光電腦周邊,同樣還銷售有各種有合作關系的品牌家電,所有商品一線城市包送貨上門、包安裝,二、三線城市包送貨上門,最重要的是——價格絕對低于門市,所有商品絕對正品行貨,附帶□□。

競争者出現了,田茂心裏一沉,他知道自己軟肋在哪裏,他只是提供平臺,供應商售假甚至收錢不發貨之類的醜聞層出不窮。

“我們做物流的。”薛琳提示他,“也曾遇見過同樣的問題,後來幹脆将錢存給第三方也就是貨棧,收到貨之後确認,貨棧給售貨方錢,雙方才算貨銀兩訖。”只不過問題是誰來保證貨棧不出事?這也是這種方式後來“破産”的原因。

放到阿裏媽媽和旗下的購寶網站這個問題就簡單了,“你可以做這個貨棧。”她不提,田茂也會想到的,她提了,田茂茅塞頓開,留存,代表着自己手裏有“現金流”,稍懂商業常識的人都現金流對于企業而言意味着什麽。

在免費了如此之久之後,阿裏媽媽的盈利點真正出現了。

“這個東西應該叫支付保。”田茂說道。

“好名字。”果然,他想到了支付保。

沈樾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做互聯網重要的不是做商品,而是做平臺,田茂的企業是平臺,他還是零售網站。

現階段來看沈樾可能會先行一步,未來鹿死誰手亦未可知。

這次離開杭州之前,薛琳好好的游覽了這座城市,強行讓系統關閉雷達,不要再鬼吼鬼叫,一個人,不跟團,哪兒人少往哪兒去,體會古城的平常生活。

她想要在西湖邊買塊地,蓋一棟舊式的江南園林宅院,有詩有酒有茶,唯獨沒有網絡沒有信號,一個人孤獨的生活——不過僅止于想想,她知道光是蚊蟲一項就足夠人傷腦筋了。

她發現了一條街,街上全都是傳統的蘇繡小店,游客只有懂行的才會來到這裏,薛琳又逛又買,滿載而歸。

就在她以為這次的旅游會平平常常的結束時,一個大鼻子的外國人攔住了她,“薛……薛琳?”

薛琳瞧着他,她知道自己應該認識這個外國人的,可她有白種人臉肓症,怎麽也想不起來這個人叫什麽,“你是——”

“郝仁,我是郝仁。”

“哦!”薛琳點頭,“莫妮卡的英文老師!您怎麽在這兒啊?”

“我來旅游啊。”郝仁指着自己的背包說道,“薛總,您也是來旅游的?”

“是啊。”

“要不要一起?”郝仁指着路邊的咖啡館,“我請你喝咖啡。”

“OK!”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