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根海帶的價值
張小花納悶,她和祝夫人也不沾親帶故,自個兒只是一鄉下漁婦,咋和她唠上了呢?
“算是吧,我家在野豬島,都靠打漁混些嚼裹。”張小花覺得沒什麽好藏着掖着的。
果然,祝夫人微微一驚,擡起頭來,在張小花身上多瞅了幾眼,見她不卑不亢的,多少有些驚訝,別說是野豬島的人,就是莊戶女子,也會少這份氣度。
“野豬島啊,我聽說過。”祝夫人扣了扣茶碗,有些出神,似乎在尋思些啥。
張小花有點坐不住,咋還沒提賞銀的事呢?不會被空手套白狼吧?
“夫人,天色不早了,屯裏的人還在等着我呢,您看……”
祝夫人醒悟,頗不好意思地說道:“你瞅瞅我,淨晃神,我在出閣前,家裏也是賣魚呢,看到你,想起以前的事兒了……我身上就這麽多碎銀子,你看夠不夠?”
祝夫人從袖兜裏拿出一把碎銀子來,塞到張小花手裏,張小花忍不住有些激動,她還沒見過碎銀子呢,一共五兩。
“夠了,夫人。”張小花攢着銀子,起身說道,“夫人,不打攪您了,我先告辭了。”
“等等,你叫啥?”祝夫人鄉下口音濃,嫁到祝府這麽多年也沒改過來。
“張小花,有什麽吩咐嗎?”張小花覺得祝夫人只是随意一問,難道她還真會記住一個無名小卒的名字嗎?要麽就是她待人都是如此随和用心。
“沒什麽,就是瞧着你面善,以後你們野豬島再撈到昆布,都往祝府上送就是了,價錢方面不會讓你們吃虧。”
“哎。”
張小花應允了,然後跟着家丁出了祝府,懷揣着五兩銀子,張小花心裏舒坦底氣十足,忍不住回頭看祝府的大宅,心裏咕哝,祝夫人是個好人。
有了銀子,張小花首先就跑到糧店,名字響當當,叫“大和祥”,各式各樣的米面,主要是麥子、高粱、黍米等等,還有一些棗啊豆的,光是豆就有黃豆綠豆好幾種呢,每一堆上面挂着一個小木牌,寫着名字。
“老板,稱兩斤面粉。”
“得咧!”
脖子上插着一根煙杆的老板趕緊催促着夥計,每逢趕集,店裏的聲音都忙不過來。
張小花遛着到處瞅,她最想買的是大米,好不容易才在最裏頭找到堆着的大米,一看價格,吓得張小花眼皮一跳,十文錢一斤!而且品質不怎麽樣,略帶黃色,粒兒小,聞着倒是香,不同于用化肥催生的大米。
“這玩意咋這麽貴呢?”
老板呵呵直笑:“南方來的,運過來都不容易,可不就貴嘛,咱們也不興吃這個,只有大戶人家的小姐們熬清粥才會買,咱們鎮裏,就我‘大和祥’還進大米和糯米!”
張小花嘴饞,她吃慣了大米飯,這幾天都是魚啊肉的,膩得慌,別看米飯啥味道都沒有,真正不可或缺的,還是它。
“稱一斤吧……”張小花咬咬牙,就算是打打牙祭也成,“還有糯米,也來一斤。”
“成,姑娘爽快!”
老板臉都快笑成一朵菊花,像他們這種正經生意人,能看臉色,有眼力見兒,從張小花的衣着就能看出她的出身,只是他不像那些窮練攤兒的,把喜惡擺在臉上,只要她付錢就成。
“姑娘,要不要來斤紅棗糕,又甜又香,你嘗嘗?”老板給張小花掰了一小塊紅棗糕,張小花沒嘗出啥好吃來,比蛋糕還硬一些。
“紅棗糕多少錢一斤?江米條呢?”張小花覺得問清楚價格才行,雖然她現在有些餘錢,也不能揮霍。
“都是三文錢。”
“那各稱半斤。”
“冰糖呢?”
張小花很久沒嘗冰糖了,小時候家裏總有個小罐子,裏頭是大顆大顆的冰糖,嘴饞了母親用小錘子敲下一塊來,當糖果吃,孩子總耐不住性子含,多數是嚼碎了很快就吃沒了,現在想想,那純粹的甜味,比後來吃過的各種香料添加劑的糖果好吃得多。
“紅糖三文錢,冰糖稍貴一些,四文錢。”老板心想,今天來了個大主顧了!
“也各要一斤。”張小花覺得錢跟流水一樣,不敢買了,“就這些了,包好了,別在道上給我漏咯。”
店小二手腳麻利地給張小花打包,還送了一個布袋,一個袋子分為幾層,裝着面粉和大米,把糖和糕點江米條用紙包好,用繩綁牢實了才給張小花。
“一共四吊錢。”老板用算盤噼裏啪啦幾下就算好了。
“嗬,正好湊個整數。”
張小花拿出一兩銀子來,還找了她六吊錢,正好,她現在缺零錢,走在街上,張小花琢磨着也挺瓷實,耐花,不過這還只是些零嘴,要被長青知道用四十文錢買了一些吃的,肯定劈頭蓋臉罵一頓敗家娘們兒再說。
随後,張小花又跑到油鹽鋪子,買了一些醬醋胡椒之類的佐料,虧什麽也不能虧了肚子,過日子最重要的還是個吃。
大嘴嫂他們早就置辦好了,除了公中要買的一些必需品,還有各家托大嘴嫂他們買的一些物什,來的幾個人把貨放在船艙裏,都坐在碼頭上等張小花。
當張小花風塵仆仆地出現時,就連裏正都跳起來了,她背着一個布包,裏頭沉甸甸的,還有零散的東西,最主要的是,她手裏居然還拎着四只雞!
“小花!你去打搶啦?!”
大嘴嫂擁了上去,詫異地問道,也說出來裏正他們的心聲。
“嗨,哪能?快幫把手,我這胳膊都快斷了!”
張小花趕緊把手裏縛着的雞交給大嘴嫂,其中有一只大花公雞,雞冠鮮紅,盡管被綁着翅膀,還不住撲棱撲棱亂扇,兩只爪子也不消停,倒是三只小母雞老實。
幾個人提的提背的背,總算上了船,一看,嗬,張小花一個人買的東西比他們加起來還多!
“面粉,雞蛋,紅糖……”大嘴嫂清點着,眼珠子都瞪大了,她羨慕啊,“小花?這些哪來的?長青給了你這麽多錢?”
面對一船人好奇的目光,張小花早就編好了一套說辭:“昨兒出海,撈到了一條昆布,本來準備給老藥子叔的,剛剛我在街上到處溜達的時候,見一個宅子貼告示,說需要這味藥,還有賞,就拿過去了,這些,都是主人家賞的!”
“這麽多?”裏正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忍不住揪下了一根,“合計着,得有一兩銀子了吧?”
張小花搖頭,說道:“這是三十個雞蛋,不是寡雞蛋,都是能孵出小雞來的,這三只是下蛋的小母雞,我琢磨着帶回島上,回頭孵出小雞了,分給各家各戶養。”
裏正激動了,他幾次想要換幾只雞回來,都沒能做到,沒想到張小花一出手就辦成了,他想都不敢想,野豬島家家戶戶雞犬相聞的日子,盡管現在還沒出小雞,有了花母雞,這日子也不遠了!
“小花,還是你運氣好,我們前幾年也撿到過昆布,賣給醫館,打發了我們十文錢就把我們趕出來了,只有你才能碰到這樣的好事呢!”大嘴嫂嚷嚷道。
張小花撓了撓頭,說道:“你看,這昆布也不是我一個人撈的,只是這些零散的東西,咋分吶?”
“小花,昆布雖然不是你一個人撈的,但這件事你的功勞最大,其它東西誰要敢跟你鬧矛盾?我頭一個不答應!除了你,還有誰想出這樣的主意呢?這幾只雞就算公中的了,還得托你照看,回頭能孵出小雞分給各家,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裏正呼呼說道,野豬島犄角旮旯地方,誰家不是互相幫襯着呢?這次是張小花一人的功勞,就是所有東西都歸她都不為過,長青沒少幫這家砍柴,那家挑水的,就連單獨打了一只野豬,也是分給各家。
“裏正叔,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張小花心裏的石頭總算落實了,要是為了這一點蠅頭小利,屯裏的人就吵吵嚷嚷,那她以後有賺錢的路子也沒必要惦記野豬島的人,不過他們的反應讓張小花心裏暖烘烘的。
加上這些雞,張小花一共花了二兩銀子,并非她私心存起來,因為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着呢,要是把銀子分攤下去,每家每戶也分不了多少,還不如集中在一起,以後有發財的機會,再拿出來。
張小花知道,要想讓野豬島都過上舒心的日子,得有個人帶頭。
“小花,你別多想,前幾天長青獵的那頭野豬,連我們都分了一塊肉呢!大家夥不說,都記在心裏。”大嘴嫂唠唠道。
張小花有些感慨,拿出棗子糕紙包來,說道:“這是主人家賞的紅棗糕,大家嘗嘗。”
大家都不動,裏正說道:“留給娃子們吧,叫那些野小子止止饞蟲。”
張小花挺佩服裏正叔,畢竟是多讀了一些書,考慮的角度永遠從大局出發,不過張小花覺得以後有的是好日子,野豬島的大人也難吃到點心,沒必要省着。
“沒事兒,還留着些江米條呢!”
張小花把紅棗糕分給各人,其實也不多,每人一小塊,就連裏正叔都細嚼慢咽的,細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