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青陽公主的桃花箋(3)
大周皇朝建立至今,長樂宮都是太皇太後,太後和太妃們的居所,建築面積和建造的規制和未央宮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有着獨立的宿衛系統。
永壽殿是長樂宮的正殿,與未央宮的勤政殿遙相呼應。太皇太後秦氏是長壽宮殿的第三任主人。
叢雲穿着一身郡侯嫡長孫女的品級大裝,安安靜靜的站在永壽殿前面,一邊等候太皇太後的傳召,一邊瞻仰這個地方。
這裏并不像是天下第一尊貴的女人住的地方,太樸素,這是永壽殿給叢雲的第一感覺。如今,這裏還保持着開國時候的艱苦樸素的風格,枕戈待旦的兵器,寬闊的演武場,肅穆的守衛,戰戰兢兢,忙忙碌碌的宮人,給這座莊嚴的宮殿,平添了幾分嘯殺之氣。
這裏有着太多的傳說,也有着無數的冤魂,就是長安城最炎熱的時候,這裏依然透着陰冷,夜半時分總是會有宮女的哭聲,兵器碰撞的聲音。
每一位入主這裏的女主人,都無法長壽。所以,每年的清明寒食,長壽宮總是煙火缭繞,數百位道士在這裏舉辦法事,燒許許多多的供品給那些沒有香火的陰靈。
叢雲對這些法事并不以為然,太皇太後秦氏和皇太後白氏卻篤信是這一做法,認為這是長壽的法寶。今年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已經八十五歲高齡了,去年,還在這裏舉辦過一場盛大的千秋盛宴。
太皇太後篤信黃老,一生節儉,永壽殿的裝飾,內部稍微柔和一些,多事壁畫和玉質的擺件,比起外面,多了幾分溫潤,少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吳浩得知叢雲要進長樂宮面見太皇太後,就和叢雲普及過一些她必須知道的知識,比如,在這裏要記得沒有熟人的帶路的情況下,絕對不要亂走。比如,如果遇到前來請安的妃嫔,就遠遠避開,如非必要,不要上前攀談。
如果實在避不開,就恭恭敬敬行禮恭送。如果遇到秦貴妃,記得行禮時,稱其為貴妃娘娘,不要帶着封號秦等等。
這些都被叢雲牢牢的記住了,沒有憑着自己多一世的記憶,就目中無人。有很多消息,叢雲還真的不知道。比如秦貴妃,她不姓秦,而姓楊。秦這個封號就是太皇太後親賜,原因吳浩卻沒有多言。
再比如,太皇太後是一個愛憎分明的老太太,曾經,她最最疼愛的孫子,因為他害死了她最疼愛的重孫子,如今,老太太甚至不想看見他,哪怕一眼都不願意眷顧。
太皇太後并沒有讓叢雲多等,很快叢雲就看到了秦嬷嬷。這位秦嬷嬷就是叢雲的教養嬷嬷之一,從小伴着叢雲長大,直到叢雲十五歲及笄,秦嬷嬷才被太皇太後召回長樂宮。另一位白嬷嬷就留在了叢雲身邊。
白嬷嬷如今都還有宮中的品級,按理說應該她陪同叢雲前來才對,可是白嬷嬷半個月前就病了,如今雖然已經好轉,可是謹慎起見,還是不适合陪同叢雲參見太皇太後。所以,她就聯系了秦嬷嬷,請她陪同叢雲觐見。
“秦嬷嬷。”
“大姑娘。”秦嬷嬷看着光彩照人,神采奕奕的叢雲,欣慰的笑笑,臉上那嚴厲的法令紋都柔和了一些,“跟老奴來吧,不要讓太皇太後久等了。”
Advertisement
“是。”
叢雲跟在秦嬷嬷身後,目不斜視的走進永壽殿,這裏來來去去的宮人很多,可是卻聽不見一點點的雜音。
秦嬷嬷并沒有等宮人前去禀報,而是直接帶着叢雲進了內殿。叢雲快速的不着痕跡的掃了一眼殿內的情況。
太皇太後看起來是一個聽和善的老太太,高坐在主位上。面前一位身穿華服,年紀看起來二十出頭的女子,還有,就是坐在輪椅上的岳岩,一臉柔和的看着她。
叢雲進門後,上前兩步,下跪拜道:“臣靖安侯府嫡長孫女吳珏拜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萬壽安康。”
“好好,快起來,快起來。”
“謝太皇太後。”叢雲從容的站起來,低眉順眼的站着。
太皇太後笑着招手道:“來來來,過來,好閨女,讓哀家看看,岳岩惦記,青陽誇贊的閨秀,到底是如何的國色天香!”
青陽?難道這位就是青陽公主殿下嗎?
叢雲沒時間多想,走到太皇太後跟前,跪坐在太皇太後跟前的蒲團上,微微擡起頭。
太皇太後看着眼前的姑娘,看了又看,眉頭緊緊的皺着。
叢雲被看的很是忐忑,心裏直打鼓,難道她今天臉上有什麽東西嗎,或者她長成這樣有什麽不妥當嗎?
殿裏面頓時安靜下來,沒有一個人說話,氣氛也漸漸的壓抑起來。
“青陽啊,你幫我看看,這閨女長得像誰啊?我怎麽覺得很熟悉,可是一時半會又想不起來呢?”
青陽公主一眼看過去,差點大驚失色,連忙控制好臉上的表情,“呵呵”笑道:“太奶奶,哪有像誰啊?不過是這姑娘長的忒俊,看的我都想帶回家好好疼愛呢!”
“是嗎?我還是覺得這個閨女我看着面善,這小臉長的啊,還真是有福氣呢!”秦嬷嬷聽到太皇太後這話,心裏一顫,差點驚呼出聲。
當年,秦嬷嬷也還是一個小姑娘,才到太皇太後身邊伺候不久,那時候太皇太後對着姓聞人的小姑娘說:“你這小臉長的啊,還真是有福氣呢!”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如果那位姓聞人的小姑娘早知道會有今天,是不是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同樣心中心潮澎湃的,還有青陽。同樣一張臉,一張年老,一張年輕,一張愁苦,了無生趣,一張青春飛揚,充滿自信,顧盼生輝。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的眼睛裏都帶着深情。
青陽掃了一眼眼睛深處都帶着溫柔的岳岩,吳珏嗎?你會幸福的,是不是?
太奶奶已經選擇性的遺忘了當年的事情,把那一段不想回憶,不想面對的事情,塵封在記憶的最深處。
唯一不肯放下的就是……
“啓禀太皇太後,陛下,皇太後,皇後求見。”一位宮人跪在下方回禀道。
“不見!讓他走!”太皇太後臉上此時已經沒有了笑容,“我說過,我們此生,最好不複相見!”
作者有話要說:
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