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過去。

李冕:……?

他是不是技術太爛了?做這等事都能做到睡着嗎?

思來想去,他還是用自己寬大的外裳裹住了兼小明,把對方帶回去好好洗幹淨後,又和兼明同床睡了一夜。

一夜好夢。

14.

……隔日一大清早就被姐姐叫起來打掃兵器堂。

打掃完還被姐姐按頭去拜家中列祖列宗。

姐姐說:“狗弟弟,太放肆了。”

李冕認錯道:“是情難自禁。”

姐姐說:“罷遼,這次便不罵你了。提槍就是幹,才是我李家的好男兒。”

15.

李冕近日無事,就同兼明一起騎馬出去亂跑。

兼明盤腿坐在駿馬旁咬糖人餅,李冕就騎在馬上把紙鳶放高。

燕子紙鳶愈飛愈高,化為了一小點,一陣大風吹來,線就斷了。

李冕下了馬,心裏有些沮喪地回頭去看兼明時,身後的少年卻昂的一聲撲到了他背上,笑嘻嘻地說:“不愧是李家大将軍,這回放的比上次還高!”

Advertisement

李冕湊到兼明耳朵旁,問他:“明侯爺,要不要來玩追兔子?”

兼明眨眨眼,四處看了看,說:“好啊!可哪裏有兔子?”

李冕捏了捏兼明的臉,說:“你就是兔子。”

兼明沒來得及跑開,就被李冕抱在了懷裏。兩人嘻嘻哈哈地草地上滾成一團,粘得渾身都是草屑。

16.

年少時的一眼驚鴻,知你是我此生避不過的劫。

(完)

| 柳李喜結連理(不是冤家不聚頭)

《柳李喜結連理番外(一發完)》

*李姐姐×柳妹妹

*點擊即可在線觀看塑料百合情

院子裏有一棵李子樹,還有一棵垂楊柳。

1.

西北有名有姓的大戶,排在最前的首先是李家,其次是柳家。

李家搞武,柳家弄文。

李家是姐弟,柳家是兄妹。

俗話說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頭,李家姐姐和柳家妹妹天天吵架,吵得很兇,吵得西北人盡皆知。

不過大家都覺得,李家和柳家是絕配。

李家姐姐和柳家哥哥搭夥,柳家妹妹和李家弟弟搭夥,絕妙。

可惜不論吃瓜群衆磕西皮磕得怎麽上頭,吵架的也只是李姐姐和柳妹妹。

柳哥哥醉心詩詞歌賦,常常與文人攜酒同游,從不參與妹妹和李家小姐的争鬥。

李弟弟也成日在家中練武,偶爾出來露面還是被姐姐強行拉出來遛,本人對此類事情興致缺缺。

于是兩家來往了十餘年,仍是沒能喜結連理。

2.

要說甚麽時候結怨的,恐怕要追溯到柳喜六歲時。

她好不容易攢錢買了個紙糊的大雁,才放了一個下午,大雁就被李家後院的大樹枝幹挂住了。

她找了個狗洞溜進了李家,但等她跑到那棵大樹下時,大雁已經不在那裏了。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李苑。

小李苑長得像是個漂亮的瓷娃娃,穿得像個小男孩。

“那是你的東西?”李苑擡着下巴看她,說,“我就說,家中哪來那等醜玩意。”

柳喜癟了癟嘴,委屈問道:“你把它拿走了嗎?”

李苑哼了聲,說:“我撕掉扔了。”

柳喜在李府裏哇哇大哭起來,還是爹來把她抱回去的。

3.

柳喜一度覺得,李家小姐是她在世上最讨厭的人。

她在私塾跟着哥哥念書,李苑也跟過來。

她背詩經,李苑也跟着背詩經。

有天夫子把她叫起來,讓她背一段關雎。

柳妹妹太緊張了,她背得磕磕絆絆,好半天才背完一句:“關、關關雎鸠……在、在河之洲……”

李苑突然站起來,擡眼看了看她,把剩下的部分都一口氣背完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那天過後,柳喜覺得李苑不僅讨厭,還特別可惡。

4.

李苑來私塾,是她自己做的決定。

李家是尚武的,所以她學了沒多久,便被爹拎回去練劍。

她年紀還小時常常穿得像個男孩子,但過了十二歲後,她就只穿裙裝了。

李苑抹起了紅妝,性情收斂下來,學起了女紅和撫琴,且不再練劍。

反倒是柳喜練起了原先李苑用的雙劍。

她時常跑去李家,把李苑養起來的花都削得只剩光禿禿的枝幹。

李苑也不攔她,只抱着琴倚在窗邊眯着眼看她胡鬧。

柳喜猜想對方一定生氣得很,不過是顧着修養,才沒有對她破口大罵。

5.

有一天李苑忽的開口對她說了句話。

李苑說:“你能幫我找本書麽?”

柳喜第一次聽到對方這麽溫和地對她說話,愣了一會才回過神,惡狠狠地說:“不能。”

李家小姐淡淡地嗯了聲,垂下長長的睫毛,一副失落神情。

柳喜覺得自己真是犯賤,她明明讨厭李苑,卻看不得對方這般委屈神色,只好咬了咬唇,小聲說:“甚麽書?”

原來李苑要她找的是本古時名家著的游記。

那書是遺本,于常人而言确實難找,但柳家世代從文,要找本書還是容易的。

柳喜把那本書遞給李苑時,對方忽的輕輕地握了握她的手,說:“阿喜,謝謝你。”

那天她夢裏忽的出現一汪澄澄清泉,風來時水波蕩漾,恰似李苑擡眼看她時如秋波般的目光。

6.

然而她們的關系并沒有好轉。

李苑十五歲後突然有了新的喜好,就是有事沒事辦個宴。

每個宴都必請柳喜。

但這不是因為她倆關系好,李苑總愛在宴上說幾句膈應柳喜的話,非得把柳喜氣得頭發炸起來才罷休。

其實明眼人都能瞧出點不對勁了。

如果李苑讨厭柳喜,為何總花大價錢請對方吃飯?就為了說幾句膈應對方的話?

如果柳喜讨厭李苑,又何必每次都來赴李苑辦的宴?

7.

吵着吵着,她們就都吵過了尋常女子該婚嫁的年齡。

柳喜還去擺擂弄了個甚麽比武招親。

不過聽說那打贏擂臺的少年不過是路過讨飯吃,并非中意柳喜。

比武招親不了了之。

李苑聽聞此事大為歡喜,立即設宴來嘲笑柳喜。

柳喜瞪了李苑一眼,道:“你不也沒成親,成日笑話我有甚意思?”

李苑掩着嘴笑,說:“我是不願成親,你是嫁不出去,這不一樣。”

柳喜覺得李苑此人多半有病。

8.

李府。

李冕擦着劍,時不時看看那頭拍着桌子狂笑的姐姐。

過了半個時辰,他實在忍不住問道:“姐,柳家妹妹沒能成親,于你來說真是這麽好笑的事麽?”

李姐姐哼了兩聲,說:“這事能把我樂到來年!就她那脾氣,像個臭小子一樣,哪家少年郎願意娶她呀!”

李冕說:“姐姐,你也不讨厭她罷?我看年年她生辰時你都有偷偷備禮。”

就是沒送出去罷遼。

他話音剛落,李姐姐一張俏臉就羞得通紅起來。

她站起身,在屋裏繞來繞去地走,抿着唇沉默了好半天,才說:“今年的……我一定會送出去的。”

9.

生辰那日,柳喜收到李苑送來的一幅刺繡。

她展開看時哥哥也在旁邊。

柳厭搖着折扇看了會,咦了一聲,說:“這不應當是幅鴛鴦圖麽?她怎麽在上頭繡了兩只鴦?”

柳喜猛地将刺繡重新卷了起來,紅着臉把哥哥推了出去。

夜裏她在屋中偷偷點了燈,将刺繡小心展開,手指撫過上頭的一針一線,竟是有些想要落淚。

将刺繡翻過面來,她才發現李苑還在後頭用紅線繡了個“柳小傻”的字樣。

靠了,李苑此人,果然還是十分讨厭。

10.

第二天李苑醒來,在院中的大樹上發現一個被短劍釘在樹幹上的小布包。

布包裏是一朵還沾着水露的君子蘭,還有一張寫着“李豬頭”的紙條。

她将君子蘭捧起來,阖着眼睛聞了聞,忍不住笑了起來。

11.

某日李冕發現姐姐換下了溫婉的裙裝,秀發束起,寬袖窄褲,一身不輸男兒的飒爽。

“姐,”李冕一面把重劍劈向木人,一面扭頭問道,“你去做甚麽啊?”

李姐姐說:“求親。”

李冕:“……!”

李冕說:“和誰啊?”

李姐姐說:“害,你姐姐還能跟誰求親。當然是跟柳家妹妹柳小傻。”

12.

李家和柳家終于喜結連理。

雖然人好像有點不太對,但也問題不大。

她們成親那天聲勢極其浩大,武林盟主、京城第一公子、魔教教主乃至明侯爺等人皆是千裏迢迢過來為她們慶賀。

柳喜扯着紅蓋頭擤了擤鼻涕,對兼明說:“姐妹,你本不必叫他們都來的。”

兼明摸了摸頭,道:“你不喜歡麽?熱熱鬧鬧的多好。”

柳喜嗚嗚嗚地哭,說:“這下好,全天下都要知道我嫁了個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