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4)
了翻,發現和後世的高考卷子比起來,這題量簡直少到令人發指。
語文一百分,句子改錯十題,十分,作文九十分。題目:《在抓綱治國的日子裏――記先進人物二三事》。
唐糖覺得這卷子,她要還能考不好,簡直就是對她智商的侮辱。真不知道,這十年裏,學生們到底都學了什麽?就這樣還錄取率百分之五,還大多有人不及格。唐糖只能說,這動蕩的十年,實在是讓很多熱愛學習的人,錯過了太多東西。
之後的的考試,也都很是順利,數理化簡直簡單到不要不要的,數學的十道大題,前八道一百分,後面兩題是附加題二十分,不記入總分,據說是大學選系的參考。
考點主要是平面幾何,解析幾何,立體幾何,複數和二元方程。唐糖覺得就是後世的初中生,也能考的不錯。
就是碰到政治的時候,有些頭疼,即使看了這麽長時間的課本,看到考卷的時候還是有些懵,一些特有名詞讓人頭大,碰到不确定的,又不敢胡亂寫,生怕碰觸到禁忌,後來只得空了兩題,估計頂多能夠及格。
考完最後一場後,到處都是哀嚎聲,那些都是知道自己考不好的,唐糖也發現,這時候的考生,還真是就這麽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的,因為她做完題後,四處掃一眼,每次都發現周圍的卷子還是一片空白。怪不得都說,這一年能上大學的,可能成績并不多好但都是絕頂聰明,并且特別愛學習的。她終于知道這個成績不好的程度了。
第二天考完天色已經不早,若是回去,到家肯定就要天黑了,唐糖這個孕婦,肯定不能走夜路回去的,于是就決定第二天再走,好不容易來次縣裏,順便還能再買些東西回去。
劉娟聽唐糖要買東西,也動心了,就讓唐家寶先回去,她和唐糖第二天再走。于是出了考場,他們就直奔商場去了。
這會兒的商場還叫百貨大樓,說是大樓,其實也只有兩層,不過裏面還真是百貨具有。小到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大到衣服鞋帽,還有各種小家電,什麽都有。
不過轉了一圈,唐糖就失望了,因為她發現她基本上什麽東西都買不了,因為她沒有票啊……
來縣裏考試的時候朱母就給了她兩斤糧票,說是朱明芳省下的,一定要吃好,可別累着她孫子了。
兩三天才給兩斤糧票,能夠吃嗎?唐糖想着自己好像也有糧票,再看朱母一臉心疼的模樣,就沒要。
回去翻來自己的糧票本,才發現竟然有差不多五百斤的全國糧票,這讓她很是吃驚。
回想一下原主的記憶,才發現,一般各種票證都是城裏人才會發的,農村人沒有,都是自産自銷,但學生除外。
上了初中就能夠每月領二十九斤糧票,高中三十一斤,另外還能每月領三塊錢的補助。
Advertisement
原主領的錢和票從來沒有給過家裏人,每月還從家裏帶幹糧鹹菜回學校,存下的糧票還能時不時的買斤點心吃,因為省內的糧票都有使用期限,所以每年用不完的糧票就換成全國通用的。
回想到這裏,唐糖有些臉熱,後娘對她這麽好,她都不知道該怎麽報答了,原主竟然還玻璃心的認為後娘不是好人?果然文藝青年的想法她這種正常人不懂――忘了說,唐糖在被政治折磨的頭大的時候翻了原主的記憶,雖然很多都已經淡掉了,卻還有好多憂愁的文藝詩詞在記憶裏游蕩,那些都是原主偷偷看的……
好了,回歸正題,她知道買東西要票,可她不知道現在基本上什麽東西都要票啊!她剛才看了一眼,發現買什麽東西都要有什麽票,什麽東西沒有發行對應的票的話,就要有工業票,就是醬油,也是要醬油票才能買的。
從頭逛到尾,她也沒發現自己能買些什麽需要的東西,和劉娟商量了下,最後用一斤六兩的糧票,還有八毛錢,買了兩斤江米條和兩斤雞蛋糕,本來還想再多買點的,還能往娘家送點,但最後的一斤江米條被劉娟買了……唐糖有些囧,原來就連最普通的點心,也是限量供應的,她們今天能夠買到,還是因為運氣好。
兩人興致勃勃的來,無精打采的走,回到招待所就又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劉娟帶的幹糧已經用完,就不準備吃飯了,想着明天一早回家再吃。唐糖聽了,不好意思自己去飯店吃,劉娟就說她情況特殊,怎麽能不吃,讓她一個人去吃,唐糖想了想,決定請她吃飯。
劉娟不同意,在飯店吃飯不只要錢,還要糧票,糧票對于農村人來說,可是很貴重的東西,他們之前吃的那頓早飯還是從親戚家借來的二兩糧票呢!最後被唐糖好說歹說,才進了飯店,不過卻暗自想着,以後一定要把這人情給還上。
第二天一早,兩人就坐車回去了,走到家裏已經差不多十點了,朱母還給她留了一個煮熟的鹹雞蛋,就着窩頭吃了,又把家裏打掃了一下,把衣服洗了,朱母才回來,準備午飯需要的東西。
見唐糖買了點心,朱母就讓她提自己屋吃去,說是她懷着身子,要好好補補,還讓她分出兩斤給娘家送去。
唐糖雖然本來就準備給娘家送點的,但聽了朱母這話,還是很高興,硬是給朱母留了一斤雞蛋糕,這才提了剩下的進自己屋。
做好飯之後,讓朱母先吃,給自己留了一斤江米條,唐糖就提着剩下的一斤雞蛋糕和一斤江米條回娘家去了,到了後,只後媽一個人在家,唐爸得晚上才回家,小弟上學去了,得到周日了。
王二妹見她提着點心回來了,簡直是受寵若驚,非要她留下來吃飯,被唐糖拒絕了,放下東西,也不知道該說什麽,畢竟那麽多年了,原主對後媽都愛理不理的。
王二妹問了下唐糖考的怎麽樣,得知還不錯的時候,笑的眼睛都眯起來了,直說老唐家祖墳上要冒青煙了,唐糖笑着聽她說,讓她別高興的太早了,成績還沒出來呢,而且明年就要輪到小弟了,說她高興的時候長着呢!王二妹聽了更是高興,閨女可是從來沒有和她說過好聽話呢!
唐糖沒耽誤王二妹吃飯的時間,等她做好了飯,就回朱家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保證不斷更,加更就算了。→_→每天看孩子,想着讓他睡覺睡覺但他就是不睡,就算睡也是十幾二十分鐘,所以我寫文都是一截一截的寫,羨慕那些一覺睡兩三個小時的孩子媽……
ps,求收藏,收藏過一百加更。
☆、紡花
考試過後,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唐糖每天在家吃了睡睡了吃。除了一天做三頓飯,打掃打掃衛生,洗洗衣服,就基本上沒什麽事情了。
以前還要看政治課本,現在考完了,真是有多遠扔多遠的,不過這樣的日子只過了幾天,她就自己受不了了。
沒有電腦沒有手機,連本小說都沒有,除了發呆竟然沒事可幹,這樣的日子久了,實在是能把人給逼瘋的。
再唐糖又一次提出要去村裏上工未果後,朱母終于給了她一個任務,那就是讓她在家裏做鞋子。
既然有這好手工,那就不能浪費,于是唐糖開始了每天納鞋底,做鞋子的生活。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已經做好了五雙鞋子,家裏人一人一雙棉鞋,唐糖自己一雙棉鞋一雙單鞋,看着自己做出來的成品,唐糖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這都能當藝術品了,竟然是她做出來的。
距離高考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但卻一直沒有錄取的消息,劉娟恨不得天天來找唐糖說這事,唐糖倒是不急,改卷子也是需要時間的。
現在沒有電腦閱卷,那麽多卷子,都是教授們挨着一題一題的改,肯定跟後世的速度沒法比。再說現在又沒有快遞,郵局的速度肯定也不行,所以不用急,唐家可是被劃分的貧農,她自己又嫁了軍人,身份背景肯定沒問題,再說成績,她可不相信自己會考不上。
于是劉娟來一次,她就安慰一次,慢慢等吧,別人不是也沒有消息嗎?她現在需要想的是,鞋子都做好了,她本來想再給娘家人也都做一雙的,但家裏的裱卻沒有了。
做鞋面用的新布還多着,這時候結婚随禮沒人都是一塊布,她剛結婚,壓箱底的東西全是各種布料。但裱卻是要用破布,甚至是破布頭用剩飯糊糊粘在一起的。
反正是給娘家人做的,唐糖就想回娘家一趟,看看唐母還有沒有剩下的,就算沒有,唐家還有不少她的破衣服,可以剪了做裱。
說做就做,怕家裏沒人,唐糖一大早就往唐家去了。
唐父唐母和唐軍都在,正在堂屋吃飯呢!見唐糖過來都很欣喜,唐母忙拉着唐糖讓她坐下,問她吃飯了沒有。
唐糖被他們的熱情弄的眼眶發熱,中國好後娘。
“娘你別忙了,我已經吃過了。”
“這麽早就過來肯定是來要東西的。”
唐軍看自己親娘又看見姐姐就忘了他,酸溜溜的說着。
“說什麽呢?吃飯都堵不上你的嘴。”
唐母立馬呵斥了他,不過唐糖卻有些臉紅,她今天确實是來要東西的。
“娘,你別罵小軍了,他其實說的也沒錯。”
在唐軍那種‘看吧我就知道’的眼神中,唐糖囧了。
“你缺什麽東西了随便來家裏拿,別聽小軍胡說。”
“其實也沒什麽,我這些天在家裏做鞋子,但家裏的裱沒有了,所以想來你這問問還有沒有剩的。”
唐糖這會兒被唐軍那種洞察一切的眼神看着,她只想摔桌,尼瑪老娘就來要點破布,怎麽就錯了?
“你竟然還會做鞋子?這嫁了人果然就不同了哈?知道讨好人了,娘給你做過多少鞋子也沒見你給過她個好臉呢!”
唐軍在一邊陰陽怪氣的插嘴。
“我就是要讨好人,不過這次是讨好你,我本來要給你做雙棉鞋,結果沒有裱了,你不讓我來家裏拿,是不想讓我讨好你?”
唐糖看他酸溜溜的表情,倒是不氣了,原來是個傲嬌的小家夥。
“你,誰讓你讨好了?我有棉鞋,才用你做。”
唐軍一下子臉色漲紅,還瞄了眼唐糖細嫩的小手。
“呵,你弟弟不會說話,他這是心疼你呢!”
唐父唐母看着姐弟倆,欣慰的笑了,唐軍是個別扭性子,每次說話都是把他姐氣的不輕,兩人大吵一架後他又自個生氣,現在好了,唐糖到底是長大了,知道哄弟弟了。
唐糖不知道他們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話肯定會無語,她什麽時候哄弟弟了?那明明是逗好嘛!
“唐糖,其實你弟弟說的也對,這納鞋底可費勁了,你就別做了,我前天剛把鞋子都做好,有你一雙棉鞋呢!”
唐母笑過之後再看唐糖的手,也心疼了。這麽嫩的手哪裏是能拿針的?以後都她給做就是了,反正也不費什麽功夫。
“娘,我對做鞋這塊兒有天賦呢!我在家已經做好了幾雙了,是給我公婆小姑子的,我的也有,我做起來真的很輕松,這才來找你要裱呢!”
唐糖聽她說給自己也做了鞋,真是又感動又羞愧,她自己開始都沒想起來要給娘家人做,首先想到的是婆家,這都做好了才想起來給他們做,還要回來拿材料,覺得這個女兒唐家真是白養了。
“都做完了才想起來家裏,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唐軍在旁邊扒着飯碗卻沒吃下飯,聽到這裏又插了句嘴。
唐糖:“……”臭小子真是不可愛,雖然事情的确是這樣的,那你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啊!
“閉嘴,吃你的飯吧!再說你姐可不給你做了。”
“正好我今年糊的多,我這就給你拿去。”
唐母說着就往裏屋去,出來的時候手裏拿了兩塊桌子那麽大的裱,笑眯眯的,看起來很高興。
“這裱太大不好拿,等會兒讓你弟弟幫你拿着。”
唐軍撇撇嘴,沒說話,顯然是同意了。
唐父唐母都要上工,就是唐軍也得趕緊上學去了,唐糖也不多坐,催促唐軍趕緊吃飯。
唐軍三兩口把飯扒進嘴巴裏,就起身拿了裱出去了。唐糖和唐父唐母告別,說是做好了鞋子再來給他們送。
一路上唐軍也不給她個好臉,話都不和她說,唐糖知道了這小子的傲嬌屬性,覺得逗着挺好玩的,就找他搭話,卻總是兩句話被噎的心口疼。
很快就到了朱家,唐軍把東西放下扭頭走了。唐糖沖他的背影撇撇嘴,卻正好被他回頭看見了……
等唐糖做好了唐家三口的鞋子,棉花又沒有了。她本來還打算給大哥唐振國也做一雙然後寄到部隊去呢!
正在她發愁的時候,這天朱母就帶了一大包棉花回來,說是隊裏棉花發了,今年不用做新棉衣,可以多紡點線,織布了,說不定還能再加幾床被單呢!唐糖聽了,瞬間眼睛就亮了。
紡線她知道,粗的棉線,還有細的紗線,正好等給唐振國做好鞋子,她就可以織毛衣了。
之前在縣裏逛百貨大樓的時候,她就看見有毛線賣,可是買毛線需要工業券,工業券基本上是只發給有工作的城裏人的,還都限量,級別低的,有時候一個月的工業券都只夠買塊肥皂的,于是她只能望洋興嘆,現在有棉線也行啊!
後世很多毛衣不都說是純棉的嗎?純棉的毛衣還不像羊毛和化纖的那樣會起球,她小時候跟媽媽學過打毛衣,雖然只會織平針,但平針織出來也很好看的。
“媽,你要紡線啊!能不能分我點?我想試着織件毛衣,可以的話到時候給你和爹還有明芳都織一件。”唐糖小心翼翼的問,要知道,現在農村一年四季的布可都在這些棉花裏了,他們可沒有布票。
“織毛衣不是得用毛線嗎?我見過,之前唐二家的媳婦兒就織了件,聽說得要什麽工業券,她還是拿了不少糧食棉花送了她城裏的大伯家,才換來的呢!”朱母有些奇怪,要是自己紡的線都能織那稀罕玩意兒,唐二家的媳婦兒至于費那麽大力氣嗎?
“怎麽不行?不都是線嗎?頂多也就是不如毛線保暖罷了,實在不行,就等天暖和了再穿。”
唐糖不以為意,只要是線,怎麽就不能織毛衣了。
朱母聽了,也覺得就是這麽個理,反正今年大豐收,棉花發的多,況且實在不行,也還能拆了重新織布的,于是便同意了。
唐糖沒見過紡花車,自然不會用,于是吃過飯後,把紡花車搬到了堂屋,朱母就開始紡線,順便也準備教教唐糖。
這架紡花車的造型像是公園的摩天輪,一個約50厘米高的木頭支架上,橫着一根木軸。軸上有兩排木棍,軸的一側有一個搖把。
朱母先把成卷的棉花,撕成橢圓形的棉片,七八寸長,厚薄均勻,用一根筷子順向放在棉片上,用手從裏往外一卷,就成了手指粗細的棉卷,然後十個一把,用棉卷紮好。
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紡線了,朱母先在紡車葫蘆上的紡花車釘子上,裹上從谷子稭稈上剝下來的一截空心的硬杆,右手輕輕轉動紡車輪,右手同時捏着一根棉巻兒頭,纏在紡花車釘子尖上,順勢輕輕拉伸,便拉出細細的棉線,棉線拉到一揚手長時,即反向轉動紡花車輪子,左手把棉線一提,往裏一送,右手立即正向轉動車輪,棉線便就勢纏繞在紡花車釘子谷草杆子上,反複如此,很快就纏成滿滿的棉線轱辘,朱母告訴唐糖,這叫線穗。
期間朱母還說,紡線需要長時間實踐,方可熟能成巧,不可能随手拈來。初學乍練時,不是拉不出線,或拉出了粗細不均,如長蟲吞□□一般,疙疙瘩瘩,拿去織布,織不出平整好布來。
紡線時,左手棉花胎兒拉伸的速度,要與右手轉動紡花車輪速度,配合得高度默契,達到最佳境界,才能紡出好棉線,粗細均勻,松緊适中,織出的棉布,布面光澤,細膩平整,為上等家織布;紡花車輪轉速越快,棉線拉伸必須同步加快,産量就會越高。熟練者,比初學者,不知要快多少倍。
紡成線後,還不能織布,發細而易斷,還要把兩個線轱辘合股重紡,然後繞在一個一尺半左右高的工字型線拐子上,成為環形一绺绺棉線,把環形成绺棉線,套在一個周長與線绺近似的小繞線輪子上,把棉線倒繞在方形四個腿、寬六七寸一尺高的線軸上,才算完成紡線的全部程序。
聽了朱母說的那麽多紡線技巧,再看她已經把線穗摘下來,重新開始下一個了,唐糖有些驚嘆,果然,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啊!
唐糖看了這麽一會兒,再加上朱母的講解,表示自己已經學會了,要自己上手試一下,被朱母拒絕了,說她從沒用過這紡車,還是別糟踐東西了,反正她晚上也沒事,就自己幹了,今天多紡點兒,明天就能試着織毛衣了。
唐糖聽了,也只得無奈放棄,不過說到織毛衣,她倒是才想起來,現在線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沒有針呢!之前她倒是在賣毛線的地方見過那種鋼針,雖然沒有問怎麽賣的,但想想毛線需要的工業券就知道,她肯定買不起。
不過後世倒是有棒針的存在,她可以讓唐爸給做幾根,他是木匠,做起來應該沒有難度,想到就幹,跟朱母說了聲,她就提了做好的鞋子又往娘家去了。
到了唐家,他們也都吃過了飯,唐媽也在紡花,唐爸就在旁邊打磨一個新做好的凳子腿,原身的記憶告訴她,這是準備做好了桌子板凳到過年前好賣呢!于是她就她有些不好意思,這是真給人當親爸了啊?人家這正忙正事呢!
唐爸唐媽見了她,尤其是她手裏的棉鞋,都是很是高興,閨女長大了知道孝敬他們了。
而且她整天的不出門,白天唐爸又要外出做工,已經好幾天沒見面了。
唐糖只得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他們聽了,又表示想讓唐爸給做幾副木針,粗細都要一副,然後還說如果可行的話,就給他們也都一人織一件。
他們聽了自然是高興異常,閨女開竅了,想着給他們做東西,他們自然是驕傲又心疼。尤其是唐媽,本來唐糖能夠叫她一聲媽,她就跟高興了,現在既給她做鞋子有給織毛衣的,可不是讓她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織什麽呢!你看着給自己織一件,還有你公婆和愛黨的呢!都嫁人了,還想着娘家算什麽樣子?再說你還有着身子,還是多歇着吧!”
雖然高興,但唐爸到底還是馬上反應過來,立馬不高興了,這還懷着孕呢!整天瞎折騰,可不能累着了。
唐媽聽了,也立馬附和,表示她們不缺衣服,讓她還是先緊着自己,別累着眼睛了。
唐糖看着這樣的父母,真是感動異常,之前她的爸媽,也是這樣的,一切為了孩子,原主那樣不知足,只能說,真是太不懂事了。以後她一定會好好報答他們,對他們好的。
和他們說過了這個事情,唐爸就表示他今天晚上就能給做好,讓她明天再來拿,然後就讓她趁着天還沒黑,趕緊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紡紗車那段摘抄自百度,不知道算不算是抄襲,有知道的小天使提醒一下*^o^*
☆、數學系
第二天早上起來,家裏已經沒人了,鍋裏留了雞蛋和飯菜,堂屋的桌子上,簸籮裏已經放好了兩個普通毛線那麽粗的線穗,還有八根木針,唐糖想,那應該是唐媽怕她早上出門凍着了,一早就送過來的。
高興的吃完了早飯,唐糖就開始動手織毛衣。
先織自己的,照着自己的身材比了比,不過她現在懷孕了,如果穿到三月份的話,那就還有兩三個月,到時候肚子就五六個月了,即使本身不胖,加個肚子,太瘦了也不穿不上去,所以也不能織的特別合身,反正毛衣不嫌大,她就起針多了點,準備織的寬松一點。
唐糖之前只學過平針的插肩毛衣,于是決定就還這樣織,反正這樣的款式是經典,沒有花樣也沒什麽,簡單大方。
忙碌的時間總是很快,一直到朱母回來,她才發現已經到中午了,她一個線穗都快用完了,不過毛衣才剛剛織了前片的大約十公分。
“已經織了這麽多?你不是起來就一直在織吧?怎麽也不站起來轉轉,一直窩着等會兒該難受了。”
“我知道了娘,剛剛是忘了時間。”唐糖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現在是特殊情況,還是多聽老人的話比較好。
于是唐糖就站起來,讓朱母燒火,自己開始做飯。
朱母一邊燒火,才想起來剛剛看到的唐糖織的和唐二家媳婦織的似乎不怎麽一樣?
“唐糖啊!這毛衣你不會織可以去問一下唐二媳婦的,你們倆年紀也差不多,有話說,別總一個人待着,要悶出病來了。”
“娘,我準備織成前片和後片,織好後,再像做衣服一樣縫起來。”
“至于唐二家的,我覺得她太浮誇了,老是在別人面前炫耀,不想聽她說話。”
朱母倒是沒想那麽多,她跟唐二家的不是一輩人,平時見面也不多,只是覺得是個爽利人,而且“浮誇”?讀書人就是會整詞兒,大家不都這樣嗎?不過既然媳婦兒不喜歡,那就算了。
吃過了飯,朱母出門了,唐糖就再次開始織她的毛衣,等到了晚上朱母再次回來的時候,兩個線穗已經全部織玩了,前片已經織了一大半,快要減針了。
吃了晚飯,朱母就又開始紡花,這兩天村裏人晚上也大多都在幹這事,伴着紡花車咯吱的聲音,唐糖進入了夢鄉。
充實的日子總是很快,除了做飯打掃衛生,順便時不時的接待下焦急等待通知的劉娟,唐糖一直在不停的織毛衣,轉眼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
已經到了一月底,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竈的日子了,通知書依然沒有下達,很多人都已經絕望了,劉娟也已經在家準備過年的事情,不來找她了。
只有唐糖依然每天在織着毛衣,一個星期前,她已經把自己和朱父朱母還有朱明芳的毛衣都織出來了,雖然不若真正的毛衣那麽柔軟,但也還是很漂亮的,朱母還高興的買了丹青染料,把她和朱父的染成了黑色和藍色的,朱明芳的染成了墨綠色,只有唐糖依然保留了毛衣原本的棉花白色。
前天,她又把唐爸的那件織好了,送過去後,知道她已經把婆家全部的人都給織了一件,(其實他不知道,她閨女對于全家人的定義中,并沒有沒見過面的便宜老公朱愛黨……)唐爸嘴上說着她長大了,但也別累着了,說他有衣服穿呢!不過隔天,唐糖就聽說,他把那白色的毛衣連染色都沒有,就套在了棉襖裏邊,棉襖沒扣扣子,敞着前胸去溜達了圈,唐糖聽了,又是好笑,又是心酸,這大概是唐爸感情最外放的時候了吧!
感慨過之後,繼續幹活,她現在在織屬于唐媽的那件,那天她見了唐爸的毛衣,雖然什麽都沒說,卻露出羨慕渴望的眼神,唐糖就表示她現在沒什麽事,唐媽的已經開始織了,這是等不及先給唐爸的送來,她的沒兩天也能織好,然後還有大哥小弟的呢!正好過年了他們我都在家。
唐媽聽了,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她這麽多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趕緊回屋裏把還沒開始織布的三十來個線穗都給了她,說是等她再多紡些再給她送去。
唐糖推辭不得,無奈只得帶了回朱家,給了朱母,不過她看的出來,朱母雖然嘴上說着親家母太客氣了,但對于她帶回來的線穗,還是很滿意的,也是,這年頭,家裏一切穿用的布料,可都得靠它呢!唐糖這才理解了唐爸唐媽為什麽非要她帶線穗回來。
估計就算她們不給,朱母也不會說什麽,畢竟她現在懷着身孕呢!但到底心裏會不舒服的。唐糖也直到現在,也才終于明白,對待婆婆,其實真的不能太随便。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已經年底了,所有人都放假了,唐家大哥唐振國也在這天從部隊回來了,看着朱父朱母,包括朱明芳都一臉的憂心忡忡,唐糖終于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原來朱愛黨還沒回來啊!她都差點兒把這人給忘了。
不過她記得小說中他是和唐家大哥一塊兒回來的啊!順便在回來的路上偶遇了唐紅,唐振國這個還算不小的boss見他倆眉來眼去的,還把朱愛黨給揍了一頓呢!(不過這純粹是唐振國找事兒,因為朱愛黨結了婚就把他妹妹給扔在了家裏好幾個月沒消息……妹控的世界你不會懂的,即使是主角光環,也沒法阻擋他們沖向反派的道路。)現在怎麽他還沒有回來?白天大哥還來找過她啊!唐糖也蒙圈了,果然不能對劇情報有希望吧!
唐糖去問唐振國,順便把一直沒有寄出去的毛衣和棉鞋給他。
唐振國激動的說着妹子長大了,但問到朱愛黨,卻只是說在做任務,這是軍事機密,他不知道。朱家又焦急的等了幾天,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對于這個沒有兒子的新年,朱父朱母過的是沒滋沒味,不過很快,他們就轉移了注意力,因為唐糖的通知書到了。
錄取的學校雖然也在省城,不過意外的是,并不是她報考的醫學院,而是省城大學,專業是數學系,這讓唐糖有一瞬間的蒙圈,怎麽回事兒,這是老天注定不讓她當白衣天使?
上輩子,姑且稱之為上輩子吧!她就一直想要報考醫學院,但她有個表姐就考的醫學院,還是臨床醫學,畢業後那是各種苦逼,整天累成狗。
于是爸媽就堅決不同意,正好爸爸同事家的一女孩,比她大一屆,學的是應用數學,當時把她們專業說的是天花亂墜,說她們專業有多麽多麽好,就業面有多廣,就業前景有多好,爸媽聽了她的話,是二話不說就要唐糖也報數學系,唐糖于是一臉茫然的報了數學系,誰知道最後才知道,尼瑪那位爸爸同事家的姐姐,就沖着教師職業去的,但是唐糖一點也不想當老師啊?不過後來她得到的唯一好處估計也就是保研了,但卻倒黴的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現在難道是想讓她再來一遍嗎?唐糖頓時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
作者有話要說: 有小天使要求加更,雖然我知道這是你們愛我的表現,但就現在一天收藏三四個的節奏,我怕都完結了也漲不了多少個,所以只能這麽吊着你們了。haha~
☆、大學報道
在唐糖收到通知書的随後兩天,劉娟唐家寶和唐大柱也都收到了通知,唐小武沒有被錄取,不過他年紀還小,半年後還能繼續。
唐大柱被錄取的是市裏的師範中專,物理專業,唐家寶和劉娟都報的省城的學校,一個大專一個本科,劉娟由于和唐糖經常一塊兒,所以考了省城師範的本科專業,唐家寶雖然是專科,但兩人在一個學校,一個語文專業,一個政治專業,唐糖有種她們村要開學校的感覺。
自從唐糖接到通知書開始,村裏就有種喜洋洋的氣氛,等到另外三人也确定都考上了,村裏更是一下子就沸騰了。
要知道,這會兒誰考上了大學,那肯定是十裏八香都知道的事情,但他們整個鄉鎮到現在,也才只有鎮上的一個人被傳考上了中專,其他村裏可是一個都沒有,這他們村裏一下子出來了三個大學生,還有一個中專生,這能不讓他們激動嗎?若是以後人們再提起他們唐家村,可就要在前面加上一個狀元村了。于是村長和支書大手一揮,決定一定要慶祝慶祝。
既然是慶祝,自然就少不了擺宴,不過這年代,誰家也沒那個財力,結果自然是大隊拿糧食出來。
湊着過年的油水還沒有消化完,村裏人也都這家幾個雞蛋,那家一塊肉的送,于是村裏大擺了一場,所有人都上了桌。還有不少臨村的孩子也都聞訊趕來了,各個吃的滿嘴油光。
村裏的孩子雖然很不滿這些外村的孩子來蹭飯吃,但對着他們,卻都一臉的驕傲,仿佛考上大學的是他們自己一樣,外村的那些孩子自然不服氣,各個都摩拳擦掌,發誓以後'一定也要考上大學,給村裏人争光,于是後來這個鎮出了不少走出農門的孩子,被人稱為狀元鎮,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唐糖雖然感覺村裏人太誇張,但也沒說什麽,沒看劉娟不僅沒說什麽,還特別驕傲的來跟她說這事兒了嗎?再說這些都是大人的事,她有爹娘有公婆,還是交給他們操心吧!
于是這場宴席結束了很久,還是被人津津樂道,和朱父朱母說起來,還直嘆他們家愛黨有福氣,跑了個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