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時日
她千方百計想躲都躲不過去,有人還自己攆路攆過來。
孟雲卿有些頭疼。
音歌是回西暖閣去茶具來此處煮茶的,換言之,音歌又不會特意跑去西院告訴宣平侯一聲,東院這廂要煮茶了。
路上偶遇的際遇又實在渺小。
在座怕是都免不了要猜測,宣平侯先前就在西暖閣中。
果然,涼亭中先是吃驚望了望音歌身後的宣平侯,繼而飛快反應過來,又都紛紛轉眸看向孟雲卿。
孟雲卿正在尋思如何開口,段旻軒搶先:“顧小姐也在?”
于是亭中目光又通通轉向了顧昀寒。
顧昀寒不好說旁的,就起身福了福,“宣平侯好。”
宣平侯?
沈陶才算明白,這便是老祖宗口中的宣平侯,果然——生了副好相貌,讨喜得很。思及此處,沈陶又颦了颦眉頭,可惜了這幅好相貌,張口閉口就是顧昀寒,也仿佛不那麽讨喜了。
孟雲卿心中唏噓,有人怕是在給她解圍。
趁着旁人關注顧昀寒,她便擡眸看他,眼中盈盈期許。
段旻軒笑了笑,果真從善如流:“來侯府叨擾了幾日,本是想給老夫人問個安好的,誰知路上遇到音歌,說起今日顧侍郎和侍郎夫人與老夫人一處,所幸明日來去。聽說孟姑娘在這裏煮茶,就來看看。”
他來東院是要給老夫人問安的。
早前就曾來過,又不想叨擾旁人,才沒有同世子一道。
Advertisement
媛姐兒今日回門最後一天,老夫人那裏不便,就所幸同音歌一道來了涼亭。
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孟雲卿心中微舒,亭中幾位姑娘也都陸續點頭。
方才,大概是想多了,宣平侯怎麽會在西暖閣呢?果真是巧合罷了,遂都抛到腦後。
孟雲卿只覺有人今日良善了。
“不打擾各位姑娘雅興吧?”沈琳是主人家,他問向沈琳,沈琳自然搖頭,“宣平侯賞臉,蓬荜生輝,快請坐。”
他是父親的和哥哥的客人,她自然要禮遇。
段旻軒笑了笑,便掀了衣擺落座,侯在涼亭外的小丫鬟趕緊上來添水。
顧昀寒就如坐針氈。
段旻軒落座的位置将好是方才沈妍的位置,在她和孟雲卿之間。也就是說,段旻軒正好坐在她身側,顧昀寒面露不悅,偏偏還不能起身換個位置,一臉違和。
沈陶就覺得有意思得很。
顧昀寒分明就樂意坐在宣平侯一側,這倒是奇了,全然不想平日的顧小姐,莫非是中途生了有趣的事。
越是如此,沈陶就越是好奇,想看個究竟。
顧昀寒邀孟雲卿煮茶這事兒,大有搬石頭砸自腳的意味,她倒是愛看得很。
先前稍有的困意都悄然而去,巴不得好戲快些上演。
丫鬟小婵不知出了何事,只覺自家小姐像是突然精神了,簡直聚精會神。
“我還是頭一次喝雲卿煮的茶呢!”看着眼前的杯杯罐罐,沈琳來了興致,從前就聽老祖宗提起沈蕪姑姑煮茶,卻不曾親眼見過。上次在西暖閣雲卿在休養,兩人只是說了許久的話。眼下,瞅着精致的擺設,忽覺是門學問,裏面大有門道。
她也忽然好奇起來。
“雲卿妹妹要煮什麽茶?”沈陶就也跟着問。
孟雲卿應道:“蕲州井螺,還是上回二夫人給的。”
沈陶會如此問,肯定是知曉一二的,她也不隐瞞。
蕲州井螺雖然不是特級珍品,但貴在一年産量極少,物以稀貴,在燕韓很受歡迎。
沈陶抿唇,“原來是母親送的。”
二夫人出嫁前,娘家姓錢,是燕韓有名的茶商,沈陶知曉這些并不奇怪。孟雲卿一提,她就開了話匣子,“父親就喜歡蕲州井螺,母親每年都備好些。”
孟雲卿也跟着笑起來:“那是我跟着享福了。”
對面姐妹說說笑笑,顧昀寒也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可以擡眼就正好對上段旻軒,于是就連皮笑肉不笑都擠不出來一般。
段旻軒就問:“蕲州井螺要怎麽煮?”
孟雲卿正好用木夾,夾了杯子和茶具在熱水洗了洗,逐一擺放到位。“蕲州井螺味甘鮮美,喝得是原味,就用水煮。”
段旻軒點頭。
她說如何煮,他沒有太多質疑,又不是第一次見她煮茶,只覺賞心悅目。芊芊玉手,舉手投足都自帶優雅,粉黛不施,耳垂上的吊墜在荷塘清風處輕輕晃了晃,便連帶着心情都好了許多。
他喜歡看她煮茶。
也說不上哪裏好。
雖說燕韓煮茶之風盛行,但精通其中着了了,沈陶從前見過,沈琳和顧昀寒都是第一次見到。
孟雲卿就做得很慢,但慢雖慢,又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看得人嘆為觀止。
只覺煮茶時候的凝神專注的孟雲卿比平日裏似是要好看上幾許,竟有幾分美人胚子的韻致,不覺看呆。
再加上她口中念念有詞,旁人聽得一知半解,更覺贊賞。
“水有三沸,一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如湧泉連珠;三沸,則如騰波鼓浪。三沸過後則老,老不可食也。”
(再次引用《茶經》,标明出處,字有改動)
第一抹舀出的茶湯,正好趁了四小杯,素手掩袖,依次遞于段旻軒,顧昀寒,沈琳和沈陶。
段旻軒早前就見過她煮茶,接過便嘗味道。
顧昀寒處,就怔了怔,難以置信看她。
沈琳和沈陶都端起小杯聞了聞,而後才入口。
果真與平日粗粗泡出的茶香不同,頓時眼中流光溢彩。
顧昀寒也飲了口,心中有些驚異,還是斂了起來,緩緩放下茶杯,靜下心來看她。
第一抹最是隽永,自然飲得好。
再到二三四回,好是好喝,卻真不如先前的回味。
孟雲卿所言果然不差。
這一味蕲州井螺就喝得衆人歡喜,倒比早上枯燥的游園有意思多了。
“雲卿,還有什麽茶?”沈琳迫不及待。
音歌看了看眼前的罐子,是老夫人那裏的“明藍”。
“明藍”産自朔北,夏日清熱解暑用,倒是應景。
“有雛菊嗎?”孟雲卿問。
音歌點頭,老夫人那裏有。
沈陶便擺手,“不用去祖母那裏,我那裏就有些桐鄉的雛菊,是舅舅上月才帶來的私藏呢,正好可以先用!小婵,你去取些來。”
小婵照辦。
南院離得雖然遠些,小婵一路小跑倒也快。
涼亭中閑話幾許,她便折了回來,額頭涔涔汗水。
“快給小婵倒杯水。”孟雲卿吩咐一聲,音歌就去。
“多謝表姑娘。”她想得周全,小婵受寵若驚,接了水杯慢慢喝了兩口。
這頭東西置齊,亭外的丫鬟那頭也正好換了泉水端來。
方才的蕲州井螺沒有添加旁物,煮得簡單,這回的明藍還要輔之雛菊,這煮茶火候就要掌握得将好,多一分,雛菊老,少一分明藍不入味,需要些耐心和蕙質蘭心。
段旻軒嘴角微挑,眉間一抹如水的笑意。
沈琳搖着畫扇,也目不轉睛得看着。
沈陶便幹脆托腮打量,舅舅家中就是經營茶葉生意的,還做得很大,她卻是頭一次如此認真看旁人煮茶。
許是愛屋及烏的關系,早前還覺得孟雲卿不過一個鄉下丫頭,看過之後,才覺不同。
普通人家教不出來。
能教出來的,舉手投足又少了系出名門的韻致。
孟雲卿不愧是沈蕪姑姑親自教出來的女兒。
這一波明藍出水,沈陶便飲得極其細致,良久,才放下茶杯道:“說來,這煮茶之事,一需耐性,二需雅致,三需學識,四需天賦,我看哪,這雲卿妹妹才算是京中的才女呢!”
言外之意,有人名不副實。
顧昀寒先前就出神中,這一句,更是聽得她一陣臉紅。
“雲卿妹妹,你可得好好教我,娘親可得羨慕死了。”嗆得顧昀寒無法可說,沈陶心情大好,便開口打趣起來。
沈琳又搖了搖畫扇,嘆道:“還不如讓昀寒教你騎馬來得快些。”
顧昀寒更不好開口,只得淺淺一笑,喝了一口悶茶。
“雲卿妹妹,還有什麽茶?”沈陶心情更好。
……
如此往複,下午的時間過得也快。
沈媛回門三日,今日是第三日,老祖宗約了幾房一道的團圓飯。
晚些時候就要開席。
段旻軒是客,也受邀,思凡看時辰差不多,就提醒了一聲,幾人便結伴往有福堂去。
段旻軒便不偏不倚,恰好與孟雲卿走在一處。
沈琳幾人在前頭,隔得不近,只聽到在說話,卻聽不太清。
孟雲卿這裏,音歌去送茶具,她身側就只有段旻軒一人。
“若能日日這般飲茶,倒也是樁美事。”
嗯?孟雲卿擡眸看他。
他高出她将近兩個頭,又似自言自語,她方才确實沒有聽清。
看她明眸青睐,段旻軒便笑,“我是說,我也想學,日後回去煮給老爺子喝。”
他有一個附庸風雅,屯了半個莊子好茶的外祖父,他想投其所好——孟雲卿忽得想起,也忍不住也笑起來:“怕是要些時日。”
——才學得會。
段旻軒點頭,“嗯,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