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刺繡展
“這是?”蘇大掌櫃看着手裏的燙金帖子,有些疑惑地問道。
“打開看看。”封暢坐在顧安安的書桌旁,淺笑着說道。
“刺繡展?”顧安安已經先一步打開,匆匆看過,在主辦方那裏找到了“封氏集團”和“文英畫廊”的字樣,這是?
“嗯,”知道顧安安是什麽意思,封暢點點頭,又瞧見蘇繡寧有些愣神,想到她并不了解家裏的情況的,解釋道:“我祖母一直對手工刺繡很感興趣,大哥為了讨她老人家的歡心,就折騰了個繡品畫廊。前陣子正好聯系上了幾位繡技大師,再加上這些年畫廊也收了不少前輩的名作,所以,就想着開個展覽,也算是給畫廊提提人氣。”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封大美人愣是将名滿京城的封家畫廊說的一文不名,要是讓趨之若鹜的衆人聽到了,也不知道是作何感想。不過,封暢也确實沒說錯,這畫廊原本就是封大少讨好祖母的禮物。
封家老祖宗出身豪門,自小用的,都不是凡品,尤其是這吃飯穿衣,更是講究甚多。衣服最愛各式旗袍,真絲、織錦、絲綢、絲絨、錦緞等等,找了老手藝人量身裁制,還要加上或點綴或繁複的花樣,請人繡好,然後才是一件能上身的衣裳。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了幾十年,即使老太太已經不再年輕,身段也是沒了年輕時的婀娜,但每逢換季時做上幾件,卻是雷打不動的。
時代變遷,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可,有些東西,機器永遠是替代不了人的,就如這刺繡。雖然機器繡出的花樣更加的複雜、也更加精确,可冷冰冰的機器代替不了繡娘的一顆七竅玲珑心,巧思通過繡娘一雙玉手托于畫間,那不僅僅是件藝術品,也是情感與心血交織而成的匠心。
當然,這些話對于年輕人來說太難懂,所以,即便有老太太二十年的熏陶,封大少卻愣是沒有絲毫開竅,無意間說了句“我瞧着也沒什麽差別,機器的不是更好看”,正正好戳中了老太太的肺管子,然後一拐棍過去,卻是在封大少的一閃一避間,那架一直放在老太太房中的石榴屏風轟然倒地,然後,經歷了歲月摧蝕的當世名作繡線崩裂,再也難複原。
封家人都知道,這是老太太陪嫁中,她最喜歡的一件東西,不然,也不會一直擺在自己的眼跟前,每日都要瞧上那麽一時半刻才行。封申知道自己這是闖了大禍的,麻溜地跪在老祖母跟前請罪,就怕老太太氣壞了身子。
老太太也确實被氣着了,愣是半個月沒搭理她的寶貝大孫子。可,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氣過了,惋惜、失落什麽的,也比不過自家的孩子重要。老太太讓張媽把屏風鎖緊了倉庫裏,也就沒再說什麽了。
可,不論是封申,還是封家的其他人都是清楚的,老太太嘴上不說,心裏卻是極在意的。一件死物,卻寄托着太多的情感,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和已經逝去的人都不在了,老太太就指着這麽件死物來回憶過往了。只是老太太不提,他們更不能在她跟前提,只能私下裏打聽,有沒有人能夠幫着把那屏風上的石榴圖給修複好。
原本以為并不困難的一件事,卻一次次地讓封家小輩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原來,正如老太太感慨的那樣,機器代替不了人,而人也代替不了人。托了不知多少朋友,也認識了一些刺繡師傅,卻愣是沒有一個人敢上手。一位實在的老師傅很是誠懇地說道:“你們還是放棄吧,再折騰也是瞎耽誤工夫,這種繡法已經失傳了,除非專門研究,否則,哎,可惜喲!”
說是晴天霹靂也不為過吧!封暢直到現在還記得,她家大哥聽到那句話後的表情,失望、悔恨、愧疚、無助,這些從沒在大哥身上出現過的詞,就這麽展現在她跟前。大家都知道安慰不了他,只能拍拍他的肩膀,然後,懷着微弱的希望,繼續打探。
此後的半年多時間,封暢就很少在家裏看到她大哥了,封申不知道在忙些什麽,總是腳步匆匆地回來又離開。老太太怕大孫子是因為心裏過意不去不敢見她,還特意找他來開導了許久。不過,換來的卻是封申更加忙碌的身影。老太太也只能嘆氣搖頭,哎!
半年後到了老太太的七十大壽,封家人自然是要好好準備一番。吃過壽宴,老太太就被大孫子給拉出了門,說是準備了份特殊的禮物,要帶祖母去看看,然後,一衆人就到了一處叫做“文英畫廊”的地方。
文英,正是老太太的名,而畫廊裏,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繡品,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京繡、隴繡、瓯繡、魯繡、閩繡、汴繡、苗繡,上千平米的畫廊中,各種繡法的佳作琳琅滿目。老太太來了精神,愣是走了三個多小時,看遍了畫廊的每個角落、每件繡品,如果不是實在支撐不住,只怕就要通宵留下來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封家刺繡畫廊的緣起,一個年輕人無奈之下退而求其次的補償。五年多的時間,文英畫廊不僅僅在京城站穩了腳跟,更成為了全國各地手工藝愛好者的最佳去處,也是封家人怎麽都沒想到的。
老太太自是高興的,連說她大孫子是個有擔當的好孩子,傳統技藝的延續,就是要靠年輕一代人的努力。而,封申只是坐在一邊聽着老太太的誇獎,沒有驕傲,更不會自得。
封暢知道,無論這畫廊給封家帶來了多少利益和聲譽,大哥都是不在乎的。因為,畫廊成立的初衷,原本就是要吸引各地技法高超的師傅前來交流,大哥更是砸下大筆錢成立了研究所,試圖複原已經失傳的繡技。那幅崩裂的石榴圖,一直都是大哥心中的石頭,可,這麽多年過去了,石頭卻是一點要落地的機會都沒有!
封暢陷入了沉思,而蘇繡寧也默然不語。看着排在“封氏集團”、“文英畫廊”之下的“蘇家繡莊”,前世的一幕幕場景似是又展現在眼前。腳步匆匆的小工,飛針走線的繡娘,琳琅滿目的繡品,高朋滿座中開懷暢飲的她。回憶踏碎時光撲面而來,怔怔地望着一直精心保養的玉指,蘇繡寧有些茫然。直到,耳邊傳來顧安安地詢問聲。
“小寧!小寧!怎麽了?”原本就覺得蘇繡寧這樣着急忙慌的出院有些不好,顧安安自然時時刻刻都注意着她的,就怕萬一因為貧血有個頭疼恍惚什麽的。
顧安安這一喊,封暢也回了神,趕緊起身過來查看。心裏想着,也是她考慮不周,原本是瞧着蘇繡寧上次的那一手,覺得她應該會對這次展覽感興趣,這才特意找她大哥多要了兩份邀請函。可,雖然封家繡展的檔次高,什麽擁擠啊、嘈雜啊,那肯定是不會有的,但蘇師妹才剛出院,身體還是虛的,怎麽能帶她去呢!
封暢正想開口說“這次不行就下次好了”,卻是聽到蘇繡寧開口道謝。封暢有些遲疑地問了句“你的身體能行嗎?”換來蘇繡寧堅定地點頭。不知怎地,封暢似是從那雙煙雨霧朦的眼睛中讀出了酸澀糾結的意味,然後,什麽勸解的話都咽了下去。只是,望着被蘇繡寧放在一邊的請帖,封暢想不通,為什麽一個小姑娘的眼神裏會溢出那樣深沉的情感呢?
刺繡展開幕的這天,封暢接了蘇繡寧和顧安安,一起向京郊封氏度假山莊而去。因為要展覽的繡品太多,為了不影響到文英畫廊的正常運作,所以,封申大手筆地封閉了整個度假山莊,用來作為此次繡品展覽的會場。
三個姑娘到的時候,山莊的停車場已經車輛如雲。封暢打發走了工作人員,帶着兩個妹妹向會展中心而去。路上遇到不少封家的故交新朋,見到這位封家小姐,自然要寒暄片刻。封暢對于這樣的應酬很是得心應手,笑意淺淺,不顯高傲,又不失身份,溫聲細語幾句話,讓來客賓至如歸。
當然,即便是應酬,也是沒有冷落了蘇繡寧和顧安安的。至于別人言語間的打探,知道兩個姑娘都是不願意應酬的性子,淺淺地笑笑,人家也就識趣地不多問了。
所以,快到門口的時候,封大少也是一眼就望見了衆星捧月中的自家妹子,當然,被封暢隐隐護着的蘇繡寧,也是落入了封申的視線中。
錢來正代替他應付完那羅裏吧嗦滿嘴奉承的小老板,回頭就見這位爺正撇嘴呢,不用想,就知道不知是哪位又惹了他,瞧那眼神,快冒出火光來了。順着封申的視線望過去,錢來就瞧見了他家老板的寶貝妹妹。诶?那個小女孩是哪位啊?竟然能讓三小姐這麽寶貝着?餘光瞟了眼他家老板,怪不得這樣呢!妹控這是吃醋了!也是真夠幼稚的!
作者有話要說: 後記:所以,封大少跟蘇大掌櫃的沖突,有一部分是因為封大美人的,只不過以封大美人的态度,封大少可能一開局就注定勢弱了,呵呵!
特意準備的繡展環節,所以,到底會有哪些繡品展出呢?又會惹來那些事端?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