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上

安排好手下一應心腹後,崇祯皇帝來到偏殿,看着眼前被禦馬監小太監五花大綁的李岩,心中卻實在沒什麽懲處之心。 ̄︶︺

李岩被下層官員迫害的不輕,就經歷上來說,他對朝廷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之中,崇祯皇帝擺擺手示意松綁,就在他眼前用膳。

皇帝雖然沒說什麽,但小太監們不敢掉以輕心,聽說這李岩亦文亦武,拳腳功夫還有一些,所以根本不敢離開,都是緊張的護衛在崇祯左右。

看着不發一言的李岩,崇祯皇帝擦擦嘴,放下飯碗,随意道:

“李先生,以你之才,何故要到賊營中屈就呢,為朝廷效力,為朕效力,封妻蔭子,成全世代美名,難道不好麽?”

畢竟是皇宮大內,李岩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雖然對崇祯皇帝非常痛恨,但他是最起初,見到森嚴侍立的大漢将軍和京營兵士,也還是有些發怵。

崇祯皇帝在暖閣與心腹們商議的時候,李岩心中最開始那種被皇宮震撼的感覺逐漸消散,腦子裏想的全都是等見到崇祯皇帝了,就算拼個身死人亡,也要與他同歸于盡。

可現在真正見到了這位大明朝的皇帝,李岩卻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位皇帝給李岩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根本不像是自己印象中的皇帝。

全天下赤民千千萬,官僚地主等衆多人上人也是無法計量,但皇帝只有一個,該是天之驕子,九五至尊,獨一無二之人。

但眼前的崇祯皇帝,所穿所用根本不像是一個帝王。

他眉間有着深深的憂慮,身上披着五爪龍袍,看似華麗威嚴,但用膳時所做的肢體動作卻不經意間露出內衫中的不少補丁,與農家又有何異?

再看看皇帝所用禦膳,竟只是一碟青菜,一碗豆乳,還有半碗米飯,皇帝居然如此清淡樸素,李岩怎麽都不會相信。

他總覺得崇祯皇帝是刻意在自己面前裝樣子,可回頭一想,自己不過是個将死之人,崇祯皇帝遲早都會殺了自己,這麽做又是何必。

“昏君,你可知天下多少人因為你而家破人亡?”

“你這昏君加征三饷,以致庶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怨聲載道。如今闖王高義,率領百萬義軍直逼京城,你怕了,怕被我們這些泥腿子拉下皇位,所以才取消根本收不上來的三饷賦銀,妄圖茍延殘喘!”

“昏君,李某說的可對?”

Advertisement

李岩将崇祯皇帝問話當做耳旁風,出口便是一連串的誅心之言。

“放肆!”方正化站在一旁,倒是勃然大怒,直接就要出手把李岩當場廢掉,“李賊,陛下豈是昏君,休要聽那些文人筆墨胡謅!”

李岩呵呵一笑,伸出脖子做出等死狀,但是過了半晌依然無事,睜眼一看,卻見到崇祯皇帝起身背對着自己,說道:

“李先生所說既對也錯,朕在某些人的眼中,的确是昏君。但你說朕是怕丢了這個皇位才取消三響賦銀,那你就錯了,大錯特錯!”

“朕這半輩子渾渾噩噩,沒做幾件對得起百姓的事,天下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個鍋,朕不扛誰來扛,靠那個李自成嗎!?”

“但是朕不能死,大明不能滅!關外鞑虜虎視眈眈,全天下又有多少為我大明盡忠效死的将士?一旦京師陷落,李賊能否擋住鞑虜南下,他沒這個本事!”

“朕為皇帝,當執天下牛耳!朕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皇明三百年社稷,豈能在朕手中毀于一旦。李自成,宵小鼠輩也,朕從來不将他放在眼裏,不惜殺他個人頭滾滾!”

李岩本來也是無話可說,方才說那些就是想激怒臉皮薄的崇祯,想讓他一怒之下殺了自己,也就算是一了百了。

但是沒想到,崇祯皇帝壓根不在意自己說的那些,哪有皇帝在人前當衆說自己是昏君的,簡直聞所未聞!

不過崇祯皇帝的話,倒是給李岩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忽然間想到,關外還有號稱野戰無敵的鞑子,闖王能打贏他們嗎?

農民軍起事并非一帆風順,最開始中原官軍強橫,像洪承疇、大小曹,還有孫傳庭這些人,個個都讓他們聞風喪膽。

前幾年楊嗣昌督師,那“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起初的确有奇效,農民軍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最後還是利用官軍之間的矛盾才能突圍。

楊嗣昌是對農民軍最後一個有作為的督師,襄陽陷落以後,各路農民軍便是席卷中原,再也難以制約。

說起來,農民軍和關外的鞑清配合十分默契,眼看着農民軍要不行的時候,鞑子總是适時宜的來上一次入寇,讓官軍兩頭不得兼顧。

看李岩在沉思,崇祯皇帝也不想再多說,轉頭出了偏殿,對李春說道:

“傳朕的旨意,在宮裏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先把他圈着,安排兩個宮女好生侍候,沒朕的旨意,不能讓李岩出一點意外。”

“還有,朕在暖閣批閱過的折子每天晚上都挑一些送到李岩那兒讓他看看!”

......

山西大同鎮城上,高高飄揚着朝廷的玄鳥旗,一排懶懶散散的邊兵戍衛城頭,忽然間,一人睜大眼睛,遠方居然來了一支兵馬。

來者,正是在寧武接到聖旨前來赴任的白廣恩,這支約在一千多人的朝廷兵馬身上大部分帶着傷,都是在代州突圍戰奮勇厮殺最後才幸存下來的。

隊列的最前頭則是欽差李鳳翔和幾十名京師缇騎,拉着二十幾車沉甸甸的銀兩。

“來者何人!”

白廣恩策馬停住,向京師方向遙遙抱拳,高聲道:

“我是白廣恩,告訴你家大帥,速速出城相迎!”

白廣恩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着輕蔑之情,看樣是勢在必得。

姜襄這個人眼下雖然高居總兵之位,但在白廣恩眼中不過是個後輩。

想當年自己累功實鎮總兵的時候,這姜襄還不過是個小小的參将,聽見自己前來,還不是屁颠屁颠的出城迎接。

況且,這次來是為了代替姜襄成為大同總兵,可不是和他唠家常的,姜家雖然是榆林将門,常理來說白廣恩是不會去招惹的。

但皇帝有旨,誅殺姜家九族,十分少見的犒賞了大同邊軍百萬饷銀,有這些銀子做保證,姜家又算得上什麽?

城頭的把總回到城內把這個消息告訴姜襄,姜襄和姜瑄正在密謀,還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投降的事已經被廠衛揭發,只是覺得有些納悶。

“這白廣恩不是已經投了李自成,按理說早就該被那刻薄寡恩的崇祯殺掉,怎麽會來自己這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