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迷影追蹤
柏皓霖像是嗅到了肅殺氣息的野獸,他坐直了身子,挨個兒查看這些人的資料。
這些人所犯之罪大都不重,入獄的時間也很短,約三個月至一年半之間,還有十來人被提前釋放或是獲得了緩刑期。
柏皓霖又查看他們的犯罪資料,根據他專業的法律知識,很快看出漏洞,他們中大部分人雖然入獄,但并沒有得到應得的懲罰,或是被辯護律師鑽了空子,或是買通了無良的檢察官或法官才得以逃脫法律的嚴懲。
換句話說,“神秘人士”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對他們實施應有的制裁!!
“真有意思。”柏皓霖摸着下巴,自言自語。
對于“神秘人士”,犯罪心理學定義了一個專有名詞:使命型殺手!
使命型殺手分為兩種,一種叫死亡天使,他們殺人是覺得自己在幫助受害人解脫痛苦,最常見的是護士或醫生;另一種叫義務警察,他們殺害他們認為有罪的人,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為社會做事,并将自己的行為深度合理化,這種人很快就會變成殺人機器,并且對于受害者不會有任何內疚。
使命型殺手通常伴有強迫症傾向,會有固定的殺人模式,在他們眼裏,殺人就如同宗教儀式一般神聖。
有了這些潛在的受害者,柏皓霖又可以縮小範圍了。
除了入獄人員之外,這位“義務警察”一定還對其他沒有入獄、但他認為有罪的人下過手,所以柏皓霖根據那些入獄人員的失蹤時間,排除了整個名單中白天失蹤的人。
名單只剩下了41人。
柏皓霖籲了口氣,現在總算有一些眉目了。
他按失蹤的時間順序,将同一天失蹤的人從名單中剔出,最後名單中留下37人。
37人!
雖不一定全是“義務警察”的受害者,但這個數字依然非常驚人,也就是說,他遇上了一個在五年間殺害了三十餘人卻沒有被任何人察覺,沒有屍體、沒有證據、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存在的兇犯,這極可能是本市有史以來最完美的連環殺手!!
而這個連環殺手現在已經盯上自己了!!
柏皓霖往後靠了靠,雙手交叉抱于胸前,他冷冷地看着電腦上的名單資料,開始思考對策。
敵在暗,我在明,情況不利,雖然現在種種跡象表明對方對他尚沒有惡意,但他不知道“義務警察”的“使命感”何時開始作祟,将自己定為下一個“失蹤者”,所以在此之前他必須有所行動!!
那麽用什麽作餌呢?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時代,有太多太多“義務警察”的潛在受害者了,他應該怎麽才能将他的視線集中在一個特定的、關鍵的、并對自己有利的人物身上?
柏皓霖蹙着眉,右手托着下巴,左手托着右手的肘關節,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