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啊,這真是太令我失望了,我原以為匈牙利是一個充滿自信的民族,沒想到也不過如此。”
淩珊臉上帶着得體的微笑,從容不迫地朝那幾個女生走去。
而那幾個女生的第一反應是齊齊驚訝地轉過身看向淩珊……這個中國女人居然會說匈牙利語!而且還相當标準!
盡管心裏其實為第一下震住了她們而嘚瑟得不能行,但淩珊表面上還是擺出一副處變不驚的成熟大人樣……她的匈牙利語口語可是跟着伊諾克這個本地土著練的,能不标準嗎!倒是她的漢語現在被伊諾克給帶得染上了股大碴子味兒,唉,近墨者黑,近墨者黑啊。
那幾個女生則在第一下的震驚過後回過神來,大波浪卷更是首當其沖地駁斥道:“你憑什麽這麽說?!”
“嘿,小美女,是你剛剛自己說的啊,你說我們建立孔子學院是對你們的一種文化入侵。”淩珊先是攤了攤手做出一副無辜狀,然後又擺出一副專業人士的樣子:“從文化交際學上來說,高等級文化确實會對低等級文化産生影響,甚至将其同化或者直接消滅替代。既然你這麽說,不就表示了你承認你們的文化是低等級文化,一個人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自信到這種程度,也真是夠讓人嘆息的。”
幾個女生瞬間臉紅脖子粗,這種說法她們當然不會認同,但一時竟不知道該怎樣來反駁。
爽過之後,淩珊覺得自己也不能光揮着棒子一通掄,适當的時候也該給個甜棗,畢竟還是在人家的地盤上嘛,“匈牙利誕生有斐多菲這樣偉大的詩人、李斯特這樣傑出的音樂家、還有多位了不起的諾貝爾獎得主,就算是對這些不太了解人,光是想到茜茜公主在這裏留下的傳奇就夠令人心生向往了,文化底蘊多麽深厚的民族,只是可惜本民族的青年人卻對此這麽不自信。我們中國有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你們如此這般,作為欣賞這個國家的國際友人,我真心感到擔憂啊。”
這話讓幾個女生更加嘔心,這話聽起來是贊誇贊她們民族文化的偉大,但又是在損她們幾個……一嘴紮滿了玻璃渣的酸糖!
眼見沖在最前面的大波浪血層快被削沒了,那個短發女生又頂上,不服氣地說:“但是這幾年歐洲确實關閉了好幾家孔子學院,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那麽我再告訴你另一個事實好了,每年新開的孔子學院數量是要遠遠高于關閉的數量的,也就是說在全球範圍內,依然是呈現着增長的趨勢的。”擺事實講依據,好啊,沒問題,她也可以來啊。
只不過那個女生也不知道是真的被另一件事吸引到了,還是純粹只是想轉移話題,皺了皺眉說道:“你……你怎麽又突然改說英語了?”
剛剛的那段話,淩珊确實是轉而用英語說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好吧,她的逼格不夠了。她的匈牙利語還沒有熟練到那種程度,要是一直用匈牙利語這麽講下去,她高速飛轉并緊繃着的大腦絕對承受不住要崩盤!
不過呢,所謂随機應變嘛,這種程度她還是沒問題的。
“問得好,你看,你能夠聽懂英語,并且這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英語現在是國際最通用的語言,掌握英語幾乎成了現代教育的一項基礎必修技能。這是為什麽呢?”淩珊反問道。
Advertisement
另一個女生一副積極展示自己相當有學問的樣子立刻接嘴道:“究其歷史原因,是因為當年成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廣建殖民地,所以英語當然傳播得快了。”
“沒錯,但是百年後再看,英國文化因此而入侵到了每一個學習過英語的國家了嗎?現在全世界的人難道都崇尚英國文化嗎?答案顯然不是。”鋪墊完後,淩珊也切入核心正題:“我們中國現在發展得很快,這是公認的事實,就像當年崛起的英國那樣,所以現在各個國家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嗎?就像英語當初在全世界廣泛傳播開來一樣。”
終于,幾個女生徹底閉嘴,啞口無言。
打了場漂亮的仗,淩珊也見好就收,她本就不是什麽好鬥之人,“好了,今天本來就是一場關于跨文化交際的讨論會,和你們探讨得十分開心,有緣再見~”
說完後也不管那幾個女生什麽反應,淩珊直接轉身離開了。
其實吧……麻蛋,她心跳剛剛一直二百五,渾身直冒汗,還好挺過來了。擺出一副牛氣哄哄的樣子,可她真的不是那種擁有一顆大心髒的人。
不過,這樣子大腦一刺激,原本濃烈的困意倒是消除了不少。
就在這時,一道向她打招呼的聲音突然響起,瞬間又讓她神經緊繃開來。
只見一位一看就是很有學者風範的老先生微笑着走向她,在打過招呼後說道:“剛剛你和那幾個孩子的讨論我都聽到了,你的言談我很欣賞。而且,一直都聽說中國的孩子從小學起就要接受愛國教育,甚至這擺在學生守則的第一條,如今看來的确是很有成效。”
淩珊摸不清這位老先生是真的在為她的愛國表現稱贊叫好,還是在說她是個憤青式的人,但她還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真實想法:
“先生,說真的,我并沒有那種大義凜然、為了祖國可以抛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英雄式愛國情懷。只是作為一個在那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人,我做了應該為我的祖國做的事。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但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那麽我就套用一下這句話……诋毀中國的言論有很多,但沒有一條是我可以忍受的。”
她沒有多高尚偉大的情操,只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罷了。
“你的确是位非常有趣的女士,很高興能夠認識你。”老先生點了點頭,隔着鏡片的雙眼中滿是贊許,“可以問一下你目前在匈牙利是負責有關漢語傳播的哪方面的工作嗎?”
淩珊聳了聳肩,笑着說道:“我只是我們國家漢辦這期派來的一個普通志願者,目前被分在布達佩斯的一所小學擔任漢語教師。”
“有機會的話,我真的非常希望能夠聽一節你給孩子們上的漢語課。”老先生一邊說着,一邊遞了一張名片給淩珊:“這是我的名片,希望以後我們能有更多的機會來交流。”
淩珊接過名片,在看清名片上的介紹後,瞬間……卧勒個去!不是吧!
原來眼前這位老先生,就是羅蘭大學孔子學院的匈方院長!
……
離開羅蘭大學後,淩珊并沒有打車,雖然并沒有直達的公交車,但她現在在一連貫的刺激過後,精神反而清爽多了,不如走走路鍛煉下身體。畢竟冬天一回公寓,暖氣一開,那簡直就是進入了冬眠狀态。
一路上,對于今天的事情,她其實也想了許多。
來匈牙利這小半年,她接觸最多的其實就是三撥人,伊諾克一家、任教的小學裏的師生、布達佩斯華人圈的朋友。伊諾克一家因為在中國生活過幾年所以有不淺的中國情緣;她那所學校本就有推行中匈雙語教學的打算,所以那所學校從老師到學生對中國文化都還是持歡迎态度的;至于吳堃垚這些華人圈的朋友們就更不必說了,大家的祖根畢竟都在那兒。
所以,這讓她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這裏的人對來自東方的外來文化是并不排斥的。而今天看來,的确,西方人那種對自己種族的優越感還是很強的,對闖入他們世界的外來者接受度并不是那麽高。
看來,果然還是她所擁有的世界太小啊,還不夠大。一個人真的只有見識得更多,才能更好地思考啊。
所以,伊諾克身上的這個特質才那麽的吸引她吧……他是個匈牙利土著、在中國生活過、又在美國上的學,現在又每年飛往全世界打比賽。
總覺得從他的身上,能夠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話說……明天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抽簽儀式就要開始了!
想到這裏,淩珊又趕忙拿出手機搜一下這方面的新聞。
果然,這件事目前在各個網球新聞的板塊都是最熱的話題,不少專家都在做着賽前預測。而那些專家對于伊諾克的前瞻也基本上一致,都在猜測傷愈複出的他是否還能像過去那樣成為“種子炸彈”“最佳鋪路工”。
淩珊對此感到有些不爽啊,忍不住在評論區留言……她家伊諾克才不是去當炮灰給別人鋪路的!
不過上百位當今世上最優秀的網球選手争奪最後的冠軍,想想也是挺慘烈的。
她只祈求別再把伊諾克和那個萊菲布勒分到一塊兒了,拜托拜托……
啧,她這樣,應該不會中墨菲定律吧?
……
作者有話要說: 未來要開的現言文,希望大家能夠順手收藏一下幫忙攢預收,拜托啦~鏈接如下:
套路有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