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E·F·L是誰?
曬完同款之後,E·F·L的粉絲們紛紛感慨,他們這是粉了一個多麽沙雕的組合。
他們悲傷的同時,E·F·L五位成員也很傷心,一直以來,他們極力在粉絲面前展現出帥氣穩重可靠的形象,到頭來,還是沙雕最深入人心。
當然,無論沙雕與否,在《宇宙飛船》MV的帶動下,第二周,《Five》這張專輯的實體銷量數字出爐——44萬張!
比之第一周50萬張的驚天銷量,僅僅跌了6萬張而已!
要知道,實體專輯銷售并非電影銷售。在國內市場上,電影的銷售已經形成了一種相當成熟的體系,宣傳、公關、排片……一部電影靠着口碑和大面積的宣傳,完全可以達到某人沒有關注一部電影,卻知道這部電影正在熱映的效果。
實體專輯銷售卻并非如此。
實體專輯首先承受不起龐大的宣傳費用,也不可能像電影一樣邀請多位大V博主進行宣傳——沒有圖片,沒有畫面,甚至沒有針對性的歌迷群體,能依靠的,只有慢慢累積的口碑。
口碑出色的電影甚至可以實現第二周票房比第一周略漲的可能,但實體專輯銷售上,第一周的銷量甚至會是專輯整月銷量的一半。
不得不說,《Five》第二周跌幅如此微弱,《宇宙飛船》的MV推廣、以及專輯一周發酵後的口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就連GM娛樂也沒有料到,E·F·L的第三張專輯會以如此淩厲之勢轟炸整個音樂市場。前兩張專輯《閃耀》和《夏日》雖然成功,但在銷量和口碑上,卻遠遠不及這張《Five》。
舉個例子,一般來說,歌手一張專輯的價格,平裝版通常在6、70塊錢左右,加上一些紀念品的話,價格可能有上百塊一張。
《Five》的定價在76塊錢一張,按現在的銷量數字計算,光是專輯的銷量這一塊,《Five》這張專輯已經賺了7000多萬,創作這一塊是五位成員一起完成的,寫歌的費用都不用付,最多就是制作和唱片這一塊的成本。
可以說,光是現在的銷量,GM娛樂就狠狠賺了一波。
更不用說後續的銷售以及演唱會、版權費帶來的收入。
按照現在的銷量趨勢看,《Five》銷量過百萬是遲早的事,如果戰線再拉長一些,總銷量破兩百萬也并非不可能。
華語音樂圈的寥落,與做音樂回報比過低息息相關。
Advertisement
一張專輯的制作花費的精力很大,回報比有時候甚至不到電影的十分之一,試想一下,如果張張專輯都有《Five》的回報,甚至只要有《Five》十分之一的回報,就足以讓各大公司積極發展音樂部門了。
毫不誇張地說,《Five》這一張專輯,就可以幫GM娛樂賺上億。
這已經不遜色于一部電影帶來的回報了。
……
而此時,北美。
作為全球音樂的聖地,北美音樂圈掌握着全球流行的命脈,全世界的歌手都妄圖在這裏占據一席之地,但來到這裏之後,他們就會抛棄自己曾擁有的一切,只為融入這個龐大的市場。
而北美音樂圈名氣最大的,就是B榜。
B榜分為北美音樂榜和全球音樂榜,分別排出每位歌手的專輯銷量榜和單曲榜。
北美音樂榜以在北美銷售的專輯為主,不拘泥于國籍,也就是說,即使你是一個外國歌手,你的專輯在北美發行的銷量,也計入北美榜。全球榜則是歌手的全球總銷量,包含北美銷量和海外銷量,也就是一位歌手一張專輯的全球銷量。
一般來說,北美音樂榜和全球音樂榜上的數據都是重疊的。
這一周,北美流行天後妮可·韋恩發布新專輯《Hatred》,首周便登上北美銷量榜冠軍,她的對手“恰恰”克裏斯蒂娜·卡佛也在同周發布新專《》,日期比妮可·韋恩僅慢了兩天,銷量卻只比妮可少了10多萬張。
全球音樂榜上,上周的周冠詹姆斯·費恩海外市場表現出衆,以高優勢占據了第一名,妮可·韋恩和克裏斯蒂娜·卡佛只能屈居二、三名,全球音樂榜依次往下看過去,北美音樂榜前十的歌手幾乎都在,除了……占據第四名高位的E·F·L。
E·F·L是誰?實體銷量竟然能有50萬張?
待看清B榜對E·F·L的介紹,北美歌迷們立刻興致缺缺,全球音樂榜上偶爾是會出現一些銷量數字莫名其妙高的專輯,但那些專輯通常不符合他們的審美,甚至有一些通過粉絲刷銷量登上高位的歌手。
全球榜第五名的茱莉亞·克洛澤是北美近幾年力推的小天後,按她專輯的銷量,這周占據第一名應該沒問題,誰知道,她這周竟然撞上了韋恩和卡佛兩位大神,北美屈居第三已經令她很不爽了,結果全球銷量居然只排在第五?
比她排名靠前的居然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聽也沒聽過的組合?
茱莉亞·克洛澤雖說年輕,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戲精,這大概是北美多數歌手的通病,他們靠曝光率活着,醜可以,美也可以,平庸才是罪。
茱莉亞·克洛澤立刻在ins上發布了一則消息:“E·F·L,你們聽過這個名字嗎?把他推向B榜第五,華國人一定花了很多錢。”
這幾年,華國的快速發展早已讓北美一些人不爽了,在這些人眼裏,似乎華國就該永遠貧窮下去,永遠作為他們的附庸。
茱莉亞·克洛澤甚至沒有去了解,E·F·L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五人組合。
茱莉亞·克洛澤的發言立刻在ins上引發了一片叫好聲,許多北美歌迷紛紛表示,讓E·F·L登上B榜前五是一種恥辱。
甚至有人宣稱,E·F·L就是在刷榜。
這個時候,倒也有一些華國歌迷和北美華人替E·F·L解釋,《Five》是一張出色的專輯,E·F·L是華國非常優秀的歌手,但是并沒有人聽。
北美幾家八卦小報轉載了茱莉亞·克洛澤的疑惑,在報紙的頭版上寫着大大的标題《E·F·L是誰?》
在北美,人人都知道茱莉亞·克洛澤是誰,但沒人知道E·F·L是誰,一個無名小卒居然在B榜上壓制了茱莉亞,這讓茱莉亞·克洛澤的粉絲們根本無法忍受。
茱莉亞的粉絲們忽略了全球榜和北美榜并不是一個榜單的事實,他們更忘記了,如果他們能多購買幾張茱莉亞·克洛澤的專輯,茱莉亞不會被壓制到後面。
然而,沒人會承認這一點。
這場茱莉亞·克洛澤單方面挑起的、并未得到回應的罵戰也引起了北美音樂圈人士的關注,他們倒沒有完全傾向于茱莉亞——作為全球流行音樂中心的從業者,他們深刻關注各國流行的變化,從中找尋靈感,同時也阻止海外音樂對于北美的滲透。
注意到《Five》這張專輯也在北美發售之後,這些音樂圈人士立刻購買了一張。
聽到第一首歌的時候,他們的興趣已然濃郁了許多。
和北美現下流行的舞曲風格不同,《Five》這張專輯更像是一張鄉村音樂專輯,但是類型更雜,什麽風格都包含在內。
即使聽不懂歌詞,這些經驗豐富的音樂人立刻認識到了,這是一張相當出色的專輯。
換成英文版本的話,《Five》完全有在北美大爆的可能。
和這些音樂人的含蓄不同,只想狠狠嘲笑一番E·F·L的茱莉亞·克洛澤粉絲也去購買了一張《Five》,他們的反應就要直接多了——
《初戀》的前奏響起來時,茱莉亞的粉絲嘴裏嘟囔着“What the**……”,歌曲進入**部分時,他們的口吻已然換成了“What a fug good song?”
簡直比他們預料中好上百倍!
雖然他們聽不懂歌詞,但在音樂的世界裏,旋律是共通的。
好奇的茱莉亞粉絲甚至去谷歌上搜索了《初戀》這個詞的英文意思——First love。
粉絲們立刻明白了——這首歌的曲風轉換,确實像在講述一個初戀的故事,即使他們一句歌詞也沒聽懂,卻聽懂了歌曲裏表達的情緒。
第二首《宇宙飛船》,有點活潑古怪,曲調卻叫人聽了一遍就難忘,這群最愛熱鬧的粉絲立刻就愛上了。
愛就算了,這群粉絲還忍不住向自己的兄弟、同學和鄰居推薦《Five》這張專輯。
“我發誓,兄弟,你會愛死它的!”
“華國的神奇歌曲,噢,音樂老師一直說華國是音樂荒漠,但我覺得它比茱莉亞的新專輯強多了!”
“天賦般的創作,這張專輯擁有洗腦的魔力!”
就這樣,在茱莉亞·克洛澤那條ins下,開始有人解釋E·F·L的身份,甚至有人開始推薦《Five》這張專輯了。
美滋滋等着粉絲安慰她的茱莉亞·克洛澤:“……”
更讓她心塞的是,第二周,她的榜單排名依然是第五名,E·F·L卻小勝克裏斯蒂娜·卡佛,跑到第三位了。
如果說,E·F·L超越茱莉亞·克洛澤只是引發了小幅關注的話,超越克裏斯蒂娜·卡佛卻是一個超級大話題了,這下,不需要茱莉亞·克洛澤在ins暗搓搓問,全美歌迷都在問着同一個問題——
E·F·L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匆匆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