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

不管時茜是不是感情幸福,家庭美滿,課還是要去上的。在宿舍躺了幾天之後,時茜開始恢複正常上課了。刀口還沒完愈合,她每天只能像80歲的老人一樣挪到教室和實驗室,再挪回寝室,在加上她和賈盛雲的事情,時茜在學校的回頭率更高了。

每天她‘爬行’到實驗室,旁邊經過的熟人總是調侃:“時茜,怎麽不讓賈師兄來接你啊?”

時茜累汗都流下來了:“自己爬有利于身體健康。”

“喲,不要害羞嘛,大家都不會看你們的。”

時茜:“……”

聽的多了,也就懶得辯解了,往往別人剛問出來,她就躺平任調戲:“叫了叫了,在路上。”然後對方就會帶着心照不宣的表情:“既然有人幫你,那我就不做電燈泡,先走了。”然後美滋滋的離開。

有時候賈盛雲碰上了她也會搭把手,但如果被熟人看到,她就又能欣賞八卦臉集合了,所以這種情況她是能避開就避開。賈盛雲也看出了尴尬,所以在學校是都盡量避免和她太過靠近。

雖然生活充滿着被各種關注的目光,日子還是算得上平緩地向前走着。她每天除了上課之外,所以的時間都用在了寫小說上。等到時茜終于差不多能正常走路,已經是一個月以後。

景程的電腦她在景程第二次來醫院時就交還給了他。她知道盛世因為之前有過幾次被竊稿的經歷,所以對于信息安全方面極為看重,如果不是因為景程一般都不會讓把電腦帶出來。時茜在醫院用了幾天,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也就把電腦還了。只是偶爾在宿舍,用着原始的紙筆寫稿時,心中難免感嘆還是電腦號。

回複身體後,她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稿。因為《長風》的稿子落下很多,所以她馬不停蹄地去了盛世文學,恢複了些寫稿生活。

動完手術後,她爸留給她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時茜看着快要空的錢包,只能祈禱《長風》那邊的稿費先給她結算一部分,要不然真的要沒米下鍋。

重新到了盛世,自然要跟老板景程打個招呼。

到他那裏的時候,辦公室就他一個人。時茜敲了敲門走進去:“老板。”

“身體好了?”

“嗯,差不多了,所以到公司寫稿。”

景程招呼她:“過來,正好有東西給你看。”

看景程一臉神秘的樣子,時茜有些奇怪:“什麽?”

走到景程電腦屏幕前,發現他打開的是一個投票的頁面。她和一位叫“心上月”的作家都是新人,一個位列第二,一個第五,發展勢頭不錯。

她懸起來的心終于放下來了一些。不管之前如何自信滿滿,不管上輩子積累了多少經驗,都不如一次實打實的成績讓她自己覺得踏實。

“不錯。”景程誇她。

她笑了笑,想起這和景程的指點密不可分,便真心實意地感謝她:“老板,多虧了你的指點,謝謝你。”

景程卻罕見的沒有趁機自誇,而是說:“這還要歸功于你的努力。”

景程之前都是以貶她為主,這樣一誇,時茜都有些不習慣了。她笑了笑,沒有說話。

等到兩人料到差不多了,時茜起身告辭:“老板,不打擾你了,我去寫稿。”

景程點頭:“記得看看論壇裏面讀者的評價,對你寫作也有幫助。”

既然景程都這麽說了,時茜回到會議室後便打開了小說論壇,随手點開一個帖子和她相關的帖子:

【主題:大家有沒有關注新人作家“之末”。】

【正文:RT,大家有沒有關注小說大賽,剛剛看了她寫的《成敗三十年》,覺得還不錯诶……】

底下在跟帖:

【讀者1:花一個晚上看完的,太短了,不夠看,後面的內容要等到明年了……】

【讀者2:之前在《長風》看了她連載的《風起青萍》,大家可以去看看,還不錯的】

【讀者3:那個跟她同期的作家“心上月”寫得也挺好的。新人作者這次勢頭很猛啊。】

……

後面幾個貼子都是類似的內容。

【主題:啊……看完“之末”的《成敗三十年》,徹底睡不着了】

【主題:“之末”大大,我要做你的腦殘粉】

【主題:有沒有覺得“之末”和“心上月”來勢洶洶啊……】

諸多好評讓她心曠神怡。但景程說的也不錯,仔細看有些帖子裏還是有些建設性意見的。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者喜好各有不同,但是還是有許多共性,例如很多讀者針對邏輯結構的合理性、語言詞彙表述的恰當性和貼切性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意見,讓她頗受啓發。

一連幾天,她都泡在論壇裏,自然思考大家的意見,然後反複修改大綱。

這天她像往常一樣在論壇看帖了一個下午,正準備把網頁關了,頁面忽然跳出了一個內容:

【标題:作家“之末”之分數好像刷的啊,是我弄錯了麽?】

這貼是一個小時之前發出的,迅速引起廣泛關注。

裏面列舉了她刷分的證據:評論大多來自同一ID,內容雷同。連她自己都無法否認這一行為确實屬于刷分。甚至有一瞬間,她都懷疑是不是景程确實幫她了。但轉念一想,如果景程需要靠這種方式讓她贏的話,當初就不用費盡心思簽下她了。

樓下也有很多回複:

【讀者1:不管怎麽樣,我覺得她沒必要刷分……】

【讀者2:嗯……證據充足,看來這位作家的心思确實太浮躁了】

【讀者3:嗯……去那邊看了回來……不知道怎麽說……确實沒必要刷分你,但刷了也是事實。】

因為證據太過明晃晃,所以評論也是一邊倒地指責她。這種事情時茜上輩子也遇到過,畢竟人紅是非多,出名了就是會被各種宵小惦記。

起初她沒她在意,心想着找到發帖人的漏洞自己在回帖跟她辯就行了,而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事情的發展完全超乎了她的預料。呈現出有點詭異的狀态。

越來越多的帖子出來指責她了,其中有實打實的‘證據’,有些則是空口造謠,從寫作直接上升到她人品,說她抄襲,還插足別人的感情。

這種情況就讓她不得不重視了。

出現這種情況,自然第一個就要報告景程,但她下樓時卻看到他開會。而這一會功夫,謠言已經蔓延得到處都是了。“刷分”帖子的讨論越來越熱絡,裏面所謂她刷分地證據越來越多,很多讀者覺得出離憤怒:

【讀者1:這位作者雖然有才華,但是我不支持這樣的人上位。】

【讀者2:作為一個文學創作者,有才無德是對行業的傷害。】

【讀者3:如果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以後大家都不用好好寫小說了,刷分就能做到的事情,要那麽努力做什麽?】

情況越演越烈,讨伐她的聲音越來越多。

有人號召取消之前已經投給她的投票,獲得很多人的響應。很多舉棋不定的人轉而把票投給了她的競争對手“心上月”。

短短一會功夫,她就從第二名跌到了第三名,而“心上月”則迅速從第五蹿升到了第四,兩人差距逐漸縮小,甚至出現逆轉的趨勢。

1965年德國大選,兩個政黨在競選中總是處于并駕齊驅的狀況,第一次估計的結果出來,兩黨均有獲勝的機會。然而6個月後,既在大選前的2個月,基督教民主黨與另一個黨獲勝的可能性是4:1,對基督教民主黨在政治上的勝利期望升高有很大的幫助。在大選前的最後兩周,基督教民主黨贏得了4%的選票,社會民主黨失去了5%的選票。在1965年的大選中,基督教民主黨以領先9%的優勢贏得了大選。

這一事實促成了後來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形成,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要想止住這種聲勢,必須又反對意見站出來說話。

論壇聲勢越來越大,時茜決定不再坐以待斃,注冊了個小號發表了帖子說:“現在只是初賽,她排名是第一過或者第二并不影響她入圍啊?要刷分不是應該決賽刷?”

這個帖子引起了關注,果然有理性的聲音站出來幫她說話:

【讀者1:對的,我同意你的觀點。而且要刷分何必做得這麽名字。】

【讀者2:文字見人品,我不相信能在筆尖上展現善意的人能做這種事情……】

時茜捂臉。這位小仙女,你是不是我捧得太高了?

不過既然局勢有了好轉,時茜就趁熱打鐵,又注冊了幾個小號,不斷在下來像戲精一樣分裂着為自己說話。這個說:“嘤嘤嘤,我就知道大大不是這樣的人。”另一個說:“哎,我為我的不理智道歉。”再開小號說:“哎,不知道誰這麽執着的黑一個新人作者,但感覺是有預謀的,你們發現沒,這些黑料都是一股腦被爆出來的,怎麽突然間大家就這麽清醒了?“

通過她執着的表演和加戲,情況終于好轉了一點點。

她又坐不住了,馬不停蹄地過去找景程。

見到景程,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什麽事?剛剛就看到你像猴子一樣竄來竄去。”

“……”老板,你就不能一直給我溫柔的假象麽?

不過吐槽歸吐槽,正事還是要講,她把論壇的情況跟他說了,景程卻淡定十足:“哪個帖子?我去看看。”

看他這麽淡定,時茜也安心了不少。她過去用景程的電腦打開論壇,關于時茜刷分的帖子在論壇第一位飄着,關注與回複的人數太多,标題後面已經被标記了‘火’字。

他看了看帖子,淡定地告訴時茜:“嗯,我讓人去查查。”

“要不要緊啊?”

“慌什麽,盛世遇到的這種事還少麽?”時茜瞬時覺得自己結束以前單打獨鬥的狀态,有了靠山的感覺真是……爽。

“具體什麽問題等我調查清楚,先不要輕舉妄動。”

時茜停下了出門的腳步,回頭看着他:“不……不要輕舉妄動?”動過了怎麽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