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雙鈎鐵鏈彎刀太過恐怖,如同一個惡夢般,莊文妃轉身掩面輕抹淚水,顫聲問:“你們是否還記得平宛公主?”

“平宛公主?”阮清微想了想,不曾耳聞,她擡首望向慕徑偲。

慕徑偲記得,他說道:“平宛公主是莊文妃娘娘同父異母的姐姐,大瑞國的公主。”

莊文妃的眼眸裏盡是觸目驚心的恐懼。

阮清微好奇的輕道:“平宛公主怎麽了?”

慕徑偲道:“十五年前,大瑞國的皇上提議和親,把平宛公主嫁給父皇為妃。平宛公主前來和親,當晚入住在行宮中,本是要在次日舉行和親大典。不曾想,當晚有刺客殺入行宮,将平宛公主及所有大瑞國的使臣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阮清微愕然,原來當年和親的是平宛公主,只聽說大瑞國和親的公主是皇後所生的嫡長公主,身份極榮貴,和親的嫁妝極為豐盛,嫁妝的清單足有一箱。

慕徑偲若有所思的問:“刺殺平宛公主的刺客,使用的兇器也是雙鈎鐵鏈彎刀?“

“是!”莊文妃的聲音哽咽的道:“全是被這種兇器所殺!”

慕徑偲的背脊一涼,他雖是知道平宛公主被刺殺的諸多細節,卻唯獨不知此事。

莊文妃緊張的攥着木椅的扶手,道:“你一定還記得方淑妃吧?”

“記得,”慕徑偲告訴阮清微道:“那次和親是由方淑妃負責操辦,出了刺客之事,父皇采納了柳丞相的建議,殺了方淑妃,送上她的人頭去謝罪。”

阮清微怔道:“殺一個皇妃謝罪?!”

未免太過驚世駭俗!

慕徑偲沉默不語。

那時,慕徑偲的母後正生着一場大病,随時會病逝。在斬殺方淑妃的當天,皇後拖着病體去跪求皇上對方淑妃從輕發落,皇上置之不理一意孤行。方淑妃死後,她所生的四皇子也懸梁自盡。不多久,魏晏的姑母被冊封為魏淑妃。

當大瑞國的皇上看到方淑妃的頭顱時,痛斥當朝皇上目無人,道是他最心愛的公主死在大慕國,查不出真兇,竟然只送來一個妃子的人頭妄想不了了之,便要讨個說法。傳聞大慕國皇上的态度怠慢,大瑞國滿朝的官員都憤而上書,提議出兵攻打大慕國。

這場戰争整整打了七年,是由魏晏的父親魏大将軍主戰,當朝皇上血氣方剛,六次禦駕親征。大瑞國節節敗退,多次提議停戰,而當朝皇上不顧一切的吞并了大瑞國,虜回了莊文妃。

阮清微暗忖:簡直匪夷所思,大瑞國的皇上怎麽會無緣無故提出跟當朝皇上和親?前來和親的平宛公主竟是嫡長公主,和親帶來的嫁妝豐盛到了極致,好像名義上是和親,實際上是送人送財。

莊文妃難免如此驚慌,正因為雙鈎鐵鏈彎刀開啓的殺戮,導致大瑞國與大慕國的戰争,使她國破家亡。

阮清微環抱着胳膊,陷入了思索中。

當朝皇上是在民不聊生、百姓的怨聲載道中,堅持繼續攻打,直至吞并大瑞國,态度堅決到令人震撼!然而,跟大越國的戰事,是在勝利中停戰,分明是可以乘勝追擊,卻選擇了停戰接受通婚,其中又是何緣由?

事隔十五年,相同的兇器又出現了,刺殺的是前來通婚的大越國的公主,那麽,背後的主謀是誰?

在悲哀的沉默後,莊文妃忽然道:“高文妃的全家也是被這種兇器所殺!”

阮清微大驚,她在坊間聽說過高文妃的遭遇。

聽說高文妃是位很有才情的妃子,倍受皇上的寵愛,風頭極盛,是所有嫔妃中得到皇上賞賜最多的妃子。她的父親是大理寺卿,她十八歲入宮為妃便被冊封為位列三宮的文妃。入宮兩個月後,她回府為她的父親祝壽,得皇上恩典,當晚留宿府中陪伴母親。誰知次日清晨,高文妃滿家一百餘人,均被暗殺。

寵妃和重臣慘死,皇上盛怒,懸高額銀兩征集線索,讓時任的刑部尚書徹查此案,皇上下令,必須在十日之內破案,将兇手淩遲。

莊文妃心有餘悸的道:“兩年前的滅門慘案,唯一的線索就是現場赫然留下的雙鈎鐵鏈彎刀。”

十日過去了,時任的刑部尚書一籌莫展,根本找不到任何的證據指認可疑之人。皇上怒極,又有柳丞相的挑釁,皇上斥責時任的刑部尚書無能,将其罷免,全家流放。

皇上又将此案交給刑部侍郎審查,那刑部侍郎剛接到聖旨後就吓得自殺了。此後,再無人敢提這件事,據說皇上仍舊在派人暗查,但一直沒有定論。

在高文妃被殺後不久,莊文妃被冊封為文妃。

時任的刑部尚書在流放途中自缢,經柳丞相的舉薦,柳貴妃的妹婿成為了刑部尚書。

坊間當時流傳是柳家派人暗殺高氏一家,也不過是流傳而已,并沒有證據。

阮清微擰眉,雙鈎鐵鏈彎刀第三次出現了,難道是打算屠殺珺瑤公主及随從,不料珺瑤公主的随從身手極強?她不禁看了一眼慕徑偲,發現他并沒有覺得驚訝,在沉思着什麽。

莊文妃因受驚而瑟瑟發抖,駭道:“現在我們身處險境啊!”

阮清微問道:“何出此言?”

“平宛公主被刺殺,皇上殺了負責操辦和親的方淑妃;高文妃全家被殺,皇上流放了負責調查的刑部尚書。”莊文妃驚恐的面色蒼白,“如今,珺瑤公主遇刺,太子負責調查,我負責操辦……”

頓時,正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難道有人要借此害他們?

“太子,”莊文妃望向不動聲色的慕徑偲,沉聲道:“當務之急,我們要盡快找出幕後主謀啊!”

慕徑偲平靜的道:“你不必太過擔心。”

莊文妃連忙身子前傾的問:“你有找出幕後主謀的辦法了?”

慕徑偲平靜的搖搖頭。

莊文妃失望的嘆氣,黯然神傷的道:“這三次行刺誰最得利?”

阮清微想了想,誰最得利?

平宛公主被刺殺挑起了戰亂,誰得利?好像無人得利,若要論誰因此風生水起,那應該是魏家。魏家屢獲戰功,厚祿加爵,還出了一個淑妃。

高文妃及高大人被慘殺,誰得利?好像是柳家,高大人是柳丞相的眼中釘,高文妃跟柳貴妃不合,柳貴妃的妹婿因此成為了一品的刑部尚書。

珺瑤公主遇刺,誰得利?柳家主張通婚,應該不至于挑起事端,徜若珺瑤公主遇刺身亡,兩國之間免不了又是一場戰争。如果有了戰争,魏家将再次受到重用。

依阮清微對魏家的了解,魏家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倒是柳家的權勢始終很穩固,且逐漸強大。

那麽,刺客的背後主使是誰?

仔細想想,莊文妃的話絕非危言聳聽,要未雨綢缪。

阮清微輕哼道:“依我看,刺客的背後主謀就是當朝皇上。”

莊文妃忙四下看看,大驚失色的駭道:“千萬不可妄言,皇上怎會是主謀?!當年,他與大瑞國無怨無仇,接受了父皇的提議和親,怎會故意殺人引起戰亂。而高文妃深受皇上的寵愛,高大人為人剛正,可謂是難得的谏臣。他更沒有理由刺殺珺瑤公主,在大越國的大将軍陣亡時,讓魏晏大将軍繼續攻打即可,何必多此一舉。”

沉思了片刻,阮清微道:“我知道這次的幕後主謀是誰了。“

莊文妃低聲問道:“可是柳家?”

阮清微道:“不能是柳家。”

莊文妃略有遺憾,道:“是誰?”

阮清微很輕的說了一個名字。

“怎麽可能是她?!”莊文妃搖頭道:“單從刺客所持的兇器上也可得知,這三次行刺的背後主謀應是一人,前兩次的刺殺與她毫無關系。”

阮清微篤定的道:“這次行刺珺瑤公主的背後主謀,只能是她了。”

莊文妃一時不明白阮清微的用意,問道:“為何不能是柳家?”

阮清微聳聳肩,“無憑無據。”

莊文妃輕問:“難道不能制造證據?”

阮清微意味深長的瞧了一眼莊文妃,發現莊文妃急于想要攀陷柳家,便說道:“如今,身陷險境,全身而退是最為重要的事。如果你想趁機設計加害別人,那我就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莊文妃趕緊道:“你說的有理,我不該随口一提。”

阮清微看向慕徑偲問道:“你覺得呢?”

“我不覺得是她,”慕徑偲道:“但我同意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