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壽康宮向來清靜,太後娘娘之前也很少特地叫人來找過她,蘇明珠聽了這話,雖然心頭還是又慌又亂,格外的擔憂,但是起身應了,便站起了身來。
“主子不再用些膳?”白蘭這才發覺桌上的早膳盡是幾乎一口都沒動過,只一碗梗米粥,也不過吃了幾口的模樣,還是她進來瞧着涼了才又換了一碗。
蘇明珠哪裏還有用膳的心情?
一想想從天而降,硬是塞過來的後位,她只憂心的一口水都咽不下了。
“不用了!”蘇明珠嘆了一口氣,叫水來漱了漱口,又披了一件出門的紗衣。
因着昭陽宮裏的宮人還傷的傷、吓得吓,蘇明珠都一并給輪着放了假,這會兒就也懶得再叫人,只帶了白蘭一個,便從側門出去,心不在焉的往壽康宮裏行了過去。
方太後多年的習慣,打從先帝在的時候起,不論先帝在不在身邊,都會趕在上朝之前的時辰早早起來,好能提早準備服侍。
因此等得蘇明珠到了時,方太後早已用過了早膳,這會兒正穿着一身對襟的暗色蝠紋綢布衫,頭上一絲不茍的梳着螺髻,坐在白壁下的羅漢榻上,瞧着竟是格外端莊嚴肅的模樣。
蘇明珠瞧着,放開白蘭,上前按着規矩行了禮。
方太後雖瞧着嚴肅,看見蘇明珠之後,面上倒是也露出了笑模樣,連忙吩咐半屏上前将她扶了,又叫她在對面坐了。
“今兒個轉叫你來,是有些事。”方太後面上似乎有些沉思的模樣,一面說着,一面吩咐給上了茶。
“太後說就是了,與臣妾,您還客氣什麽。”蘇明珠嘴上這麽說着,心下也的确沒怎麽将太後的異狀放在心裏——
還有什麽,能比趙禹宸給她冊後這事來的更要緊的?
方太後端了茶盞,垂眸道:“前些日子,哀家家裏人遞了牌子進來,要帶幾個小輩兒進宮來請安。”
蘇明珠心裏還記挂着冊後的事,對太後娘娘這話便沒怎麽上心,因此聽着,面上便只不加掩飾的露出了幾分疑惑,太後娘家人進來請安,又與她有什麽幹系?為什麽還特意叫她過來告訴她?
太後瞧着她這神情,像是誤解了什麽,還又特意解釋道:“哀家在這宮裏過了半輩子,如今陛下已經親征,除了一個寶樂之外,哀家也再沒什麽放心不下的。”
Advertisement
“人這會兒就在偏殿候着,一會你瞧瞧,若是性子合得來,便一處說說話,若不是合不來的,也不必特意在意。”
聽了這話,蘇明珠才又猛地反應了過來!
什麽帶小輩來給太後請安,這分明是太後母家裏不甘寂寞,看着出了孝,想要再給趙禹宸的後宮裏塞人啊!
而太後娘娘,就是給了她顏面,今日專門把她叫來,提前知會一聲,見個面,一來省的日後全無準備,二來,也是特意告訴她,對于娘家塞來的這個後輩,太後自個其實也不是十分的想要在意提攜,只是給個體面罷了,叫她不必太過在意的意思。
想明白了這個之後,蘇明珠的眼前猛然一亮,心下想到了什麽一般,立即格外大方的笑了起來:“太後實在是疼我,這原本就是應該的,還勞您特地告知臣妾一聲!”
方太後看着貴妃面上不加掩飾的真心笑意,方太後一愣之後,不禁也笑了起來。
她身為當朝太後,陛下又是出了名的純孝,自然是不必太在意蘇明珠一個小小的貴妃的,之所以今兒個還特意召了她過來解釋這一回,還是因着這兩年來,貴妃這孩子與她相處的還算不錯,她也十分喜歡貴妃那個明朗大方的性子,以及腦子裏層出不窮的新奇行事與點子的。
若非太後不願為着這麽點事與蘇明珠生分了,日後少了許多樂趣,這麽點小事,她自個也便做主了,完全不必多這麽一回事。
此刻見蘇明珠這般的通情達理,方太後高興之餘,倒也投桃報李,滿面親近的拍了拍蘇明珠的手心:“你能這般懂事,哀家便也放心了,既是如此,哀家這便召她出來與你磕個頭,你是宮中的老人,該教導訓斥的,也不必顧及哀家的面子!”
蘇明珠笑的格外的大方,很是利落的應了,太後見狀對貴妃越發的滿意,吩咐了半屏将人叫來。
人就在偏殿候着了,不過一盞茶的功夫,果然便聽見了有人過來的動靜。
方太後轉過頭,與蘇明珠介紹道:“這是當今鎮遠侯出身的小女兒,閨名叫做蕙心,算起來,她的父親,是哀家隔了房的小堂兄弟,細算起來,能叫哀家一聲姑母。”
蘇明珠放了茶盞,擡頭看去,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女,上身穿着一件鵝黃的牡丹碧霞羅紗衣,下頭是一條百褶如意碧水裙,梳着倭堕髻,斜斜的插着幾支玉簪與珠花,都是些清雅且并不張揚的顏色花樣,行走之間微微低頭垂眸,有大家女該有的娴雅端莊,卻又不失柔順溫婉,
行到殿前,身姿袅袅的屈膝跪地,身子纖巧,聲如莺啼:“蕙心見過太後,叩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走的進了,便能看出這方蕙心容長臉,細彎眉,容貌雖不是十分的奪目出挑,但聲音卻是柔和且清潤,身姿神态也都格外叫人舒服,水一般的溫溫潤潤的人,不驕不躁,不急不緩,儀靜體閑,憑誰看去,都是實實在在的大家閨秀。
不論怎麽看,都是再合适不過的皇後人選!
哪哪都比她合适的多。
“蕙質蘭心,當真是人如其名!”蘇明珠仔細瞧着一遭,便忍不住的贊了,親自起身将人扶了起來,只笑眯眯道:“快快起來。”
像是被她這般的熱情吓到了,蘇明珠的拉住方蕙心的手腕時,這姑娘忍不住的微微一顫,退了一步,擡起眼來,偷偷的打量了打量面前的貴妃,便有些羞澀一般的又低下了頭:“娘娘,實在謬贊了。”
這一個擡眸,便更能瞧出方蕙心的眸子透亮,眼神清澈,雖然還不知內情,但只是這個第一次見面,抛開蘇明珠的私心,也覺着這是一個十分容易叫人生出好感的人。
蘇明珠退了一步,便朝着方太後笑了:“我瞧着妹妹,便知道什麽是自慚形穢了。”
方太後聞言,卻反而越發顧及着貴妃的體面一般,只搖搖頭,正了面色與方蕙心叮囑道:“如今宮中,數得着的妃嫔只貴妃一個了,貴妃與陛下一并守過國孝,卻又與旁的不同,你萬萬不可仗着與哀家有些血脈情分,便言行妄為失禮。”
方太後這也不單單是為了給蘇明珠體面,近些日子來,她其實已經從趙禹宸的話頭中,隐隐聽出些陛下想要冊貴妃為後的意思,雖然此刻還未曾落到明面上,但方太後一向謹慎,即便知道母家的念頭,卻也并沒有仗着母子情分,便逼陛下改迎方氏女為後的打算。
更莫提,貴妃的這性子,也挺合太後的性子,且隔了這麽久,太後的父母都早已離世,這會兒與家中幾個兄弟的情分也不過平平,這會兒提早與這堂侄女兒敲打清楚了,也省的方蕙心叫家裏的私心吹的心大起來,再生出些不該有的念頭。
方蕙心亦是格外的識趣,聞言退了一步,也是格外鄭重的應了,又轉身朝着蘇明珠認認真真的屈膝福了一禮。
蘇明珠笑了笑,便有些迫不及待一般的與太後開了口:“都是自己人,妹妹又是這般的人才性情,太後,倒不如也請了陛下來見見?”
方太後之前請蘇明珠過來時,心下其實是存了幾分小心的,但此刻,見了人之後,貴妃非但不介意,此刻竟然表現的比她這個本家的太後還要更着急些,心下不禁一愣,又瞧了瞧蘇明珠的神色,若非這兩年的相處,早已清楚貴妃不是那等心機深沉的人,只怕都要疑心貴妃這乃是裝模作樣,且還裝的太過刻意了!
迎着方太後的疑惑的目光,蘇明珠卻是笑的越發真心。
她當然一點都不會介意了!恰恰相反,對于方蕙心的到來,她是當真打心底裏覺得高興,只覺着太後娘娘不愧是她這麽喜愛尊敬的長輩,當時待她好得很!瞧瞧,她這才剛剛覺着滿心憂愁的事,一來壽康宮,太後娘娘便立馬恰到好處的給尋了一個解決的法子——
鎮遠侯出身的嫡女!太後本家的堂侄女兒!這說話行事還是這般的端莊大方,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皇後人選!
趙禹宸從小就格外的孝順,等見了人,她完事除了真心的謙讓拒絕,再找出點不大不小的事叫趙禹宸那小子堵堵心、生生氣,讓他也不得不承認她不是客氣,而是她這個人,是真的沒有為後之德!
趙禹宸那個人,可一向最是講究祖宗禮法、顧全大局的,之前在昭陽宮裏說的話,顯然是因着生氣罷了。可這會兒有這麽一個合适的在眼前擺着,就不信他還會為了賭氣,硬是拿着皇後之位來玩笑!
等到方蕙心成了皇後,她日後的行事就更是簡單了,趙禹宸有了旁人,與她又有了這麽一場不快打底,失寵當真就是早晚的事!
這麽一想,蘇明珠連連催了半屏去請陛下來,只拉了方蕙心在一旁坐下,瞧着她,當真是滿面的親近,只樂的眉開眼笑。
也看的方蕙心手足無措一般,頭都越來越低,半天沒敢再擡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蘇明珠:太後怎麽這麽好!
方太後:貴妃怎麽……這麽好?
方蕙心:我……我有點方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