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雍正皇後5

弘時見齊妃一副就要去找年貴妃和熹妃算賬的架勢, 立即攔住她, 道:“母妃,且冷靜一下,您這一去不是正好入了他們的圈套?”先是子憑母貴,後來是母憑子貴,他不想像八叔九叔那樣日後被兄弟磋磨,那麽他就得去争。所以這時母妃定要好好的呆在妃位之上。

可是母妃到底是小家子出來的, 根本就是眼界有限,在府中和皇後對上的時候,也不知道背後誰給出了天衣無縫的主意, 他問過母妃,母妃這時竟然嘴緊得不可思議, 他也知道要是他知道一星半點的在父皇面前露了痕跡, 那他就完了。母妃也是為了他好。他就再也沒有問過了。

但進入朝堂之後,他才知道有個聰慧得寵的母親是多麽的省心,弘歷如今比他受寵, 還不是因為熹妃厲害?連弘晝都敢和他對着幹,也不過是因為裕嫔投靠了熹妃。而他呢, 母妃不讓他善後都不錯了。

明知道皇後不喜他們,懷疑她, 還在弘晖忌日的這段時間湊上去惹皇後不快, 好了,話不會說能不能別自作聰明呢?皇後是蠢人嗎?蠢人在無子的情況下,先前能把持着雍王府, 現在掌握着後宮嗎?

說了無數次叫母妃不要喜怒形于色,離皇後遠點,好了,她自己反而湊上去讓皇後娘娘抓住話頭沒有了臉,連帶他都受了衆人奇怪的眼神。他容易嗎?

齊妃一看弘時面色不愉,只好恹恹的坐下來,道:“那就聽三阿哥的,暫時放過那兩個賤人,三阿哥日後争氣,我總能出這一口氣的。”

弘時臉色又綠了起來,母妃只是嫌他自己過得□□逸了嗎?他都是辦差阿哥了,争氣這話能說嗎?父皇要是懷疑了他,那他還有什麽前程?在皇家父子可不是單純的父子關系。

可他又不能對自己的親生母親說重話,否則還不知道她做出什麽事情呢,只好轉移話題,道:“母妃,你身子不适,就召見董鄂氏進宮伺候你。”

董鄂氏是弘時的嫡妻,吏部尚書席爾達的女兒,知書達理,手段心機樣樣不缺,弘時對她很是尊敬。

可齊妃一聽董鄂氏要來,就有些不樂意,對這個兒媳,總覺得和皇後是一類的人物,凡事未作先笑三分,這樣的人總是惹人喜歡的,可她偏偏覺得發憷。但到底還是知道,董鄂氏正是适合弘時的。

想了想,只好勉強答應了。

弘時也松了一口氣,決定回去就叮囑董鄂氏,一定要盯住母妃,這個非常時期可千萬不要亂來。

弘時進宮的消息傳到了永壽宮,雨茗道:“娘娘,一會只怕三阿哥要來,不如您先歇歇。”三阿哥仗着自己如今是皇上事實上長子的身份,每次進宮都是先去鐘粹宮,後來永壽宮。實在可惡,四阿哥和五阿哥可就比他懂事。娘娘是他相見就能見的嗎?

雲熙并不在意弘時的作為,反正她又不是真正的古代人,對這些禮節并不看重,可是這并不代表,她不可以做文章。

晚上的時候,雍正過來看雲熙的時候,雲熙喝完藥,笑道:“皇上,妾都好多了,您不必每日過來,您多休息休息,妾也就放心了,自會好得快了。”

雍正扯了扯嘴角,權充當笑容,道:“皇後不必擔心,朕心中有數,你且好好養身體。”

Advertisement

雲熙又道:“是,今日下午三阿哥來的時候,妾正好歇着,雨茗也沒有叫醒妾,倒是怠慢了三阿哥,妾罰了雨茗,還請皇上看在她伺候妾盡心的份上饒恕了她。”

雍正進來的時候就見到雨茗跪在門口,還以為她是做了讓皇後不喜的事情呢,原來是這事,于是點點頭:“你是弘時他們的嫡母,怎可帶病接見他們?雨茗做得對,皇後就不要罰了,朕還要賞呢。”

雲熙裝作高興的道:“妾代雨茗謝皇上恩典,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都是極孝順的孩子,這都是皇上教導得好,各位妹妹也費心了,實乃大清之福。”

自己的兒子被一向含蓄的皇後誇獎了,雍正心裏也很高興,作為皇帝和父親,還有什麽誇獎比江山後繼有人好呢?

所以今天走的時候,雍正都是臉帶笑意的。

雲熙微笑得看着他的背影,才對着雨茗道:“膝蓋青紫了吧,今日你就去歇歇,擦一些藥膏。”為了逼真,雨茗可是跪了足足兩個時辰。

雨茗福福身道:“奴婢沒有事,一會摸摸藥膏就行了,一會娘娘還有些藥奴婢可要親自盯着。”本來就是她的錯,不經允許叫醒皇後,沒有替三阿哥通報,都是大錯。皇後娘娘為她免除了大災禍,她只有感激的份。

雲熙拍拍她的手,道:“我也要歇歇,不礙事,去吧。”

雨茗這次下去了,又另外一個大宮女頂上。

養心殿,雍正批完折子,想起皇後的話,順嘴就說了出來:“幾位阿哥孝心還是不錯的,明日去朕私庫拿些他們喜歡的玩意,朕賞賞他們。”

“是。”高無庸立即答道:“三阿哥喜歡茶葉,四阿哥喜歡古畫,五阿哥喜歡奇巧的東西,奴才就找着準備了。”

雍正點點頭,才道:“行,就按這準備了。對了,今日三阿哥可去瞧了齊妃了?”齊妃被禁足都兩月多了,聽說身體還真有些不适了。

“三阿哥孝心有嘉,午時去看過齊妃娘娘了。”

雍正正要稱贊,突然覺得不對,道:“他什麽時候去的?”

高無庸恭敬道:“三阿哥午時左右去的鐘粹宮。”

雍正一拍案桌,怒道:“這畜生!”皇後說弘時下午才去看的她,那就是弘時先去看的齊妃,後去看的皇後。這是把皇後當什麽了?他母妃難道比皇後還尊貴?幸好知道了,否則明天得鬧出笑話出來。

一個懷疑了,那麽其他的人是不是也如此呢?于是盯着高無庸,道:“四阿哥和五阿哥呢?可也是如此?”

高無庸覺得自己的汗都要流下來了,這可是三位阿哥啊,但皇上的話他卻不能不回答:“回禀皇上,四阿哥和五阿哥每次都是先去永壽宮請安。”

雍正臉色這才好了許多,總算還有兩個有孝心的兒子。想到這裏他未免有些遷怒齊妃,到底是小門子小戶,有點權勢就猖狂起來,要是真得了勢,那還有人會在他們的眼中嗎?

越想越氣,他決定教訓一下這個兒子,道:“高無庸,立即去三阿哥府裏跑一趟,叫他自省,并給朕上請罪折子,什麽時候想通什麽時候再上朝吧。”不孝不悌,即便是他的兒子,他也覺得丢臉。

三阿哥府,接到雍正的口谕,弘時還有些懵,問高無庸:“高公公,這,父皇可有其他口谕?”

這沒頭沒腦的訓斥,他又做錯什麽?不就是不如四弟嘴甜嗎?父皇未免太偏心了。

高無庸也知道自己這麽晚還被派來走一趟,其實皇上也有讓他提點一下三阿哥的意思。盡管心裏不喜,但面上還是恭敬的奴才樣,道:“今日皇上問起三阿哥時,才知道三阿哥是在午時去看了齊妃娘娘,卻在申時才去拜見皇後娘娘。”說完一躬身,就告辭了。

弘時咬着牙,道:“父皇這是為皇後娘娘做臉呢。”

董鄂氏立即揮手讓衆人下去,才道:“爺,皇後娘娘本就是國母,母儀天下,是爺的嫡母,爺該先去請安。”

董鄂氏對他一片赤誠,雖然話有些不好聽,但是弘時到底聽得進去,勉強道:“本阿哥真要去上折子,那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本阿哥不敬嫡母,到時候有得編料了。”名聲不好,對他也沒有好處。

董鄂氏嘆了一口氣,道:“爺,這是皇上的口谕。”她的這位爺長着一臉的精明像,卻偏偏做事糊塗、拖拉。皇上已經表明了态度,這是更改不了的,何必垂死掙紮?

弘時終于點點頭。

等雲熙聽到弘時上了請罪折子的時候,心情好得多喝了一碗粥。雨茗都高興的說:“娘娘,要是整日都有好事發生,娘娘早就好了。”尤其是關于齊妃母子的。可惜皇上到底還是護着他們的。三阿哥請了罪,皇上竟然誇他知錯能改,難道重點不是不敬皇後娘娘嗎?這偏心未免過了。

雲熙卻對此很理解,清朝的男人可從來就是把女人不當人的,黃帶子的阿哥在沒有威脅到皇帝的時候,得罪了皇後也是可以用來做名聲的。不過這在她告黑狀的時候,就已經明了。

但一次兩次可以原諒,十次八次呢?呵呵,小心眼的雍正皇帝,您能忍得了幾次呢?

弘時請罪之時,齊妃禁足時間也滿了,在董鄂氏的勸說下,也到永壽宮和雲熙請了罪。

雲熙道:“齊妃娘娘不必委曲求全,本宮看着都覺得憋屈,齊妃覺得很歡喜?”

齊妃一聽這話,就氣得要跳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