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上)
魏嘉聞自幼活得壓抑,稍有不慎就是魏父魏母的謾罵指責與魏嘉國的冷嘲熱諷,他把筷子拿在手裏,沒動盤子裏的菜,待到方敏君、孫敬和何曼曼他們依次動過筷子後,才徐徐往自己碟子裏夾了塊兒雞蛋。
突然,王奕傑向前探了探身子,正巧碰掉了一旁何曼曼的筷子。何曼曼扭過頭來,笑得千嬌百媚,對旁邊的王奕傑說,“王老師,筷子掉了,你幫我重新拿一雙行麽?”
王奕傑表情略有些不自然,而坐在王奕傑對面的魏嘉聞注意到了王奕傑情緒的變化,立馬站起身來,對何曼曼說,“曼曼,我幫你拿吧。”
何曼曼看了他一眼,嗔怪道,“哎呀,我是看王老師離筷籠近才讓他幫忙的。我自己拿吧。”何曼曼慢條斯理地說完這話,卻沒有起身的意思,魏嘉聞只是低聲說了句,“沒事,我幫你”
魏嘉聞在筷籠裏挑了一雙新筷子,遞到何曼曼手裏,說,“曼曼,給你。”
何曼曼只是朝他微微點了一下頭,不再言語。
王奕傑在音樂圈裏地位不俗,平日遇見的無一不是谄媚逢迎,卻沒成想在這破院子裏遇上這樣一尊大佛,不由得冷笑。
方敏君一邊吃着炒雞,一邊擡頭瞅了他一眼,問,“怎麽了?”
王奕傑頗有才華,恃才傲物,心裏藏不住事兒,沖方敏君意有所指的說,“現在有些年輕人,太沒禮貌。”
方敏君沒太頭,往嘴裏塞了塊兒雞肉,說,“說起年輕人沒禮貌,我倒是有個故事。”
“當時我二十出頭,剛從國外回香港。不懂得娛樂圈那麽多的規矩。有次呢,跟一個圈子裏鼎鼎有名的前輩一起拍電影。不知怎地,他覺得我耍大牌、不敬業,所以呢跟香港影視圈的高層講我的壞話,以至于香港影壇封殺了我十多年。”
方敏君當初出道三年,接連斬獲三個影後,在全香港風光無限。而被香港電影界封殺後,猶如戰敗的俘虜兵,後來陸續輾轉臺灣和大陸拍攝電視劇,才得以翻紅,恢複最初的聲明與地位。
如今,方敏君雖年華逝去,巅峰不再,但只要提及她,卻無人不知她是位好演員,更無人不曉曾塑造過的電影和電視劇角色。
方敏君被封殺一事,娛樂圈的人多少有所耳聞,只是那段歷史對魏嘉聞和何曼曼來說太過遙遠,以至于無論怎麽去了解,都隔了一層面紗。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不過當初我的确沒有對前輩不敬的意思,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就覺得我對他不敬了。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如果不是被封殺,我不會拍電視劇,也不會認識我先生。”
Advertisement
方敏君喝了口酒,繼續說,“所以後來,我在跟新人接觸的過程中,哪怕感覺受到了觸犯,我也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的去思考,人家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有時候雖然确定自己受到了冒犯,我也會努力讓自己平常心對待。因為我覺得,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去踐踏一個晚輩的夢想與前程,有些過火了。”
孫敬點點頭,附和道,“有時候我們需要去教育晚輩,但用一些太過嚴厲的手段,反而起不到什麽效果了。”
孫敬舉起酒杯,說,“來,敏君,我敬你一杯”,兩個人的杯子碰撞出清脆的聲響,孫敬又接着說,“其實這兩件事情就告訴我們,作為前輩,要心懷寬廣,不要太把自己當做前輩,而作為後輩,卻要謹言慎行,永遠記得前輩就是前輩。”
王奕傑若有所思,一旁的何曼曼則是吐了吐舌頭,随後笑了一聲。
吃飽喝足酒酣時,大家漸漸褪去剛見面時的含蓄與不自在,尤其是方敏君和孫敬,一個是開朗活潑的傻大姐,一個是能說會道的知心哥,院子裏洋溢着歡樂的氛圍,好不惬意。
方敏君不勝酒力,幾杯下肚後舌頭都直了,加上本身普通話說得不好,更是洋相百出,惹得餘下幾個人笑作一團。
方敏君突然歪過頭去看魏嘉聞,磕磕絆絆地說,“诶嘉聞,你是歌手是麽?你唱首歌給我們聽聽吧?”
魏嘉聞舔了一下嘴唇,随後說,“好。我給你們唱首《暗戀》吧。”
沒有音響設備,也沒有樂器伴奏,魏嘉聞便清唱一曲。
他音色優美,唱功精良,一曲作罷,方敏君“啪叽啪叽”開始鼓掌,她“嘿嘿”笑了兩聲,說,“真好聽。”
孫敬也笑了一下,不動聲色的說,“這首歌還是嘉聞自己作詞作曲的呢。”孫敬這話看起來雖是對方敏君說,可他眼睛看的卻是王奕傑。
魏嘉聞聽到這話後,有些不好意思,他撓了撓頭,說,“謝謝敏君姐,謝謝孫老師。”他說完後,下意識地瞅了眼王奕傑,卻發現王奕傑也在看他,眼睛裏還閃過幾絲精光。
何曼曼突然問,“嘉聞,你當時在《新歌手》的總決賽上為什麽會失聲?”
魏嘉聞臉色微變。
孫敬連忙說,“我當時看到嘉聞的經紀人在微博上做過解釋,說嘉聞那段時間疲憊過度了。”
魏嘉聞知道孫敬是擔憂自己尴尬,心中無限感念。他頓了頓,緩緩開口,“其實那段時間我是失戀了。”
這句話一落下,衆人皆是一驚。
歌手雖不同于明星,但在當今流量經濟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公開戀情還是公開分手,都要進行充分的考量。此時魏嘉聞自爆失戀,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個壯舉。
何曼曼是個不安分的性子。她聽到失戀立馬來了精神,窮追不舍,“你之前談戀愛了?跟誰啊?”
這話問得已經是無禮至極了。莫不說他們在錄節目,就算是私底下,剛一認識便戳人心口也是極其過分的。
魏嘉聞沒在意,氛圍突然變得有些尴尬,他愣了許久,才說,“他不是圈裏人。我喜歡他了七年,我倆才在一起。但是前不久還是分開了。”
魏嘉聞的話着實讓何曼曼一驚,她不願放過這個大新聞,又不依不饒起來,好在孫敬及時開口,“好了好了!別老關心嘉聞了。”
方敏君突然笑了一聲,問道,“曼曼,你問這麽多是不是喜歡我們嘉聞啊?”
何曼曼臉色一變,剛欲開口,卻想到方敏君剛剛才為自己說過話,只得将一嘴牢騷咽進肚子裏,皮笑肉不笑的說,“就是問問罷了。”
方敏君此時喝得醉醺醺,看不出何曼曼已然不悅,“女藝人,生命周期其實很短的。別看此時鮮花簇擁,一旦年華不再或是人老珠黃了,所有的都将不複存在。”
何曼曼沒好氣的說,“敏君姐你也是嗎?”
方敏君愣了一下,說,“我當然也是。就算女演員演技再好,拿的獎再多,現在的電視劇也幾乎不會給四五十歲的女人演主角的機會的。更何況,有劇本讓你演,觀衆也不願意看。”
何曼曼一怔。她沒想到方敏君會對自己說出這樣一席話,但她聲音中仍是僵硬,“那能怎麽辦?”
方敏君笑了笑,說,“年輕時,要把握好所有能把握的機會,事業也好,愛情婚姻也一樣。變老了,就要适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态和定位,就算是演主角的媽媽甚至大姨、奶奶,都要盡心盡力。角色本身沒有高低貴賤,是人自己賦予了角色太多不必要的東西。”
何曼曼還太年輕。她少年成名,連續主演了兩部爆紅的電視劇,擁有的簇擁和追捧是旁人難以想象的。她只覺得那些還太遙遠,而自己還有好久好久的星途可走。方敏君的真誠讓她動容,可她又對方敏君的言辭不屑一顧。她神色有些不自然,只是點點頭,随後尴尬的笑了一下。
方敏君嘆了口氣,一時間興致缺缺,便不再言語。
第二天,錄制結束後,一行人一起乘大巴離開了這間小院。魏嘉聞糾結再三,捏着手機卻不敢向王奕傑要微信號碼。
方敏君看出了他的膽怯,笑了一下,摘下來自己的大墨鏡,沖大家夥說,“咱們都加個微信吧。”
魏嘉聞擡起眼來看了方敏君一眼,卻發現方敏君正對着自己微笑。
第一期節目很快在TC視頻上映。魏嘉聞的勤勞老實的品行受到大家的贊揚。而他自爆失戀的行為令人瞠目結舌的同時,讓無數觀衆看到了他的真誠與深情。
用七年的時間愛一個人,又因為最終的失去錯失良機。無數營銷號挖空心思的探尋那個讓魏嘉聞愛到死去活來的人,卻毫無收獲。
這段故事魏嘉聞講的簡單又含糊,更帶着神秘不清的魅力。觀衆們翻遍了魏嘉聞的微博,又順藤摸瓜找到了他大學時代僅有的影像資料和資訊,卻仍是毫無收獲。仿佛這段故事是天上憑空掉下來的一般,又仿佛是徹頭徹尾的杜撰。
魏嘉聞人氣暴漲的同時,引來了無數人的質疑。有人說,他只是編故事、立人設,又有人說,他壓根不喜歡女人。
對于這些質疑,他無意回複,只希望一切能随着時間消散。
汪琪本來對魏嘉聞自爆的行為很是不滿,但随着事情熱度的不斷上升,魏嘉聞商業價值的不斷攀升,他也就樂得如此結果。
魏嘉聞此時已然成為了東源繼何婧後唯二的臺柱子,汪琪不敢馬虎,他千叮咛萬囑咐:做事要三思啊魏嘉聞!你不是一個人!
(下)
魏嘉聞妥帖慣了,無論做什麽都自然而然的早去一點,是以錄制第二期節目的時候,魏嘉聞依然是第一個抵達那間小院子的。
簡單的收拾了院子後,何曼曼款款而來。何曼曼對魏嘉聞不甚熱絡,只是堪堪朝他揮了揮手,權作打招呼了。
魏嘉聞放下手中的活兒,頗有禮貌的說,“曼曼來啦。”
何曼曼穿了身大紅色的長袖,**是件開叉的牛仔裙,腳下穿的是雙足有七八公分的高跟鞋。
魏嘉聞無聲地嘆息,卻看到何曼曼蔥白的手朝院子裏的盆子一指,露出鮮紅的蔻丹,“嘉聞,節目組準備了魚,你會做麽?”
魏嘉聞朝苗圃裏看了一眼,說,“嗯,會做。”
第三個到的,是飛行嘉賓趙暢。
魏嘉聞沒想到他會來參加自己的節目,頓時有些尴尬。正在他猶豫是否要打招呼的時候,何曼曼卻圍到了趙暢的身邊,聲音甜的能掐出糖來,“暢暢!好久不見!”
趙暢下意識地後退了一步,随後才挂上那副開朗又天真的笑容,“曼曼!好久不見!想死我啦。”
魏嘉聞心中有些犯嘀咕,可只是一瞬間的,随後便被抛諸腦後。
緊接着,孫敬、方敏君和王奕傑也陸續趕來。
王奕傑剛指導完一場選秀節目,趕了夜場的飛機過來,沒睡好,因而一進院子裏便是一副冷冰冰的、生人勿進的樣子,歪在竹椅上眯着眼曬太陽。
孫敬瞧他這樣自然不敢分配任務給他,随後,他瞧了眼何曼曼的穿着打扮,應着頭皮說,“曼曼,你跟我一起劈柴吧。嘉聞和暢暢先去摘菜,這次還是要拜托嘉聞和敏君姐做飯。”
何曼曼點點頭,甜甜的說,“好的孫老師。”
魏嘉聞和趙暢悶着頭走進苗圃,都沒說話。兩個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體力好,不過一會兒工夫便摘完了需要的菜。
孫敬那邊則是一個人勉力維系。
魏嘉聞嘆了口氣,把菜交個趙暢,說,“麻煩你跟敏君姐把菜擇擇洗洗,我去幫幫孫老師。”
趙暢對此沒什麽異議,爽快的接過菜籃子,快速跑到方敏君旁邊,兩個人一起擇菜去了。
魏嘉聞走到孫敬跟前,說,“孫老師,你歇着吧,我來。”
孫敬抹了把汗,把手中的斧子交到魏嘉聞手裏,說,“嘉聞可真是幫了大忙。回到北京我好好請你吃幾頓飯。”
魏嘉聞有些害臊,他低着頭說,“這有什麽的,我在家裏也經常做。不累的。”
坐在一旁的何曼曼突然往魏嘉聞旁邊湊了湊,一副天真的派頭,問,“你以前在家裏經常做農活麽?”
魏嘉聞劈柴技術極佳,他一邊回答一邊手起斧落,“嗯,小時候家裏窮,經常燒鍋做飯。”
何曼曼的聲音拉得老長,“哇哦,嘉聞你好厲害哦。”随後便站起身來,一溜煙跑到趙暢那邊與他說話去了。
六月的天雖不至太熱,卻仍是驕陽似火、我似烤魚,魏嘉聞大汗淋漓,哪還顧得上這個嬌小姐的離去?
待魏嘉聞和孫敬兩人劈完柴,又開始燒鍋。
方敏君将菜下鍋,緊接着幾下翻炒,一盤油菜出鍋。
接下來是今天的重頭戲。
魏嘉聞本想自己去處理那兩條生魚,卻一扭頭看到趙暢面無表情的将手中去好魚鱗的鯉魚用盤子乘好端了過來。
衆人都沒想到趙暢會做魚,何曼曼更是驚道,“暢暢,你好厲害啊!”
趙暢臉色有些不對,他悶聲“嗯”了一句,便不再說話。
魏嘉聞這才恍恍惚惚地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趙暢自然是會處理生魚的。他家本就是在老街區賣魚的啊。
魏嘉聞飯做得熟練,不過一會兒工夫,紅燒魚和幾道青菜依次被端上桌子。
酒酣過後,一直沒出聲的王奕傑突然說,“趙暢你是vocal對吧?”
趙暢點點頭,有禮貌的說,“王老師,我在我們團是主唱。”
《野生家》雖是将藝人集合在一起做做飯燒燒火節目,卻仍要穿插各式各樣的表演,一來是當個噱頭吸引觀衆,二來是給嘉賓提供表現自己的平臺。孫敬頗為貼心的說,“暢暢,你要不要唱首歌呢?”
趙暢點點頭,說,“上次《新歌手》我跟嘉聞打對臺,我倆唱得是《追》。今天我還想再唱一次《追》”
魏嘉聞臉上的表情滞了一下。他不動聲色的翻動了一下盤子裏的魚,順手夾了一塊兒魚尾處的肉放進嘴裏。
他沒想到趙暢跟到這裏,竟是為了當着自己的面再唱一次《追》。
趙暢清唱一曲後,在場的所有人除了王奕傑外都不禁鼓起了掌。
魏嘉聞悄無聲息地嘆了口氣,他聽得出,趙暢在這首歌上,一定是下了苦功夫的。技巧的處理、轉音和修飾,無一不是更勝從前。
他只知道趙暢對這首歌的執念深,卻不知這執念竟深到了如此地步。
何曼曼看了眼魏嘉聞,唯恐天下不亂,“嘉聞,你當時也唱過這首歌?比暢暢唱得還好?”緊接着,抛出一個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說,這節目該不會有內幕。
魏嘉聞不知該怎麽說,他做不出自誇的事情,更無意與趙暢相争,只得垂着頭,不去接話。
何曼曼不依不饒,“你就唱唱嘛,讓大家夥都開開眼界。”這麽一首老掉牙的勵志歌曲,何曼曼是真不知道魏嘉聞還可以唱得多好。
魏嘉聞只是輕輕搖了搖頭,緊接着,他一字一句的說,“我不會再唱這首歌了。今天不會,往後也不會。”
這句話說得無禮,甚至有些粗魯了,聲音一落下,連他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他瞬間漲紅了臉,不敢看那嬌小姐此時是什麽表情。
何曼曼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她俏臉一紅,只是礙于前輩在場,不好發作,冷哼一聲,自顧自地吃着魏嘉聞做的那兩條紅燒魚。
王奕傑冷淡地瞧了何曼曼一眼,緩緩開口,“那場比賽,魏嘉聞明顯唱得更好,這點毋庸置疑。今晚,也無需再比。”
王奕傑的話說得傷人,就好比明明白白的告訴別人:趙暢就算私下裏花多少苦功夫練這首歌,都不配跟魏嘉聞再比一場。
趙暢霎時紅了臉,渾身都像高熱病人一般散發着火熱的氣息,而胸前更是漲得生疼。此時他連話都說不出口了,直欲找個地縫鑽進去。
孫敬和方敏君對了個眼神,随後孫敬立馬開口,“哎呀,咱們就是吃吃飯、唱唱歌、拉拉家常,沒有什麽比賽不比賽的。咱們錄的是野生家,又不是歌唱家。”
方敏君也說,“就是。若是讓咱們錄歌唱家,那可是另外的價錢了。”
兩個年歲長的前輩打了個哈哈,這件事很快揭了過去。而等到節目真正播出了,一切卻遠沒有那麽簡單。
先是鋪天蓋地的謾罵席卷魏嘉聞和王奕傑的微博,緊接着,兩人的粉絲迅速反擊,禍水東引,斥責趙暢輸不起、何曼曼引戰。最後,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扒皮,直到将趙暢和魏嘉聞的前塵舊事扒得毛皮不盛。
先察覺出問題的,是個叫做“大大大偵探”的營銷號。起初,他只是在網絡上抛出自己的懷疑:趙暢對《追》這首歌的執念未免太深了些吧?
回溯到《新歌手》比賽中。在歌手比賽中,選擇勵志歌曲本身就不占優勢,更何況是一首老掉牙的經典歌曲,翻唱起來是很不利的。改編容易引起聽衆反感,不改編又太過稀疏平常。可趙暢這樣一個流量明星,偏偏選擇了這首出力不讨好的歌,着實匪夷所思。而更古怪的是趙暢竟然窮追不舍,一路跟到了《野生家》,偏偏要求再唱一次《追》。
通常,歌手們不喜歡将一首歌反複唱多遍,一來是觀衆容易生厭,二來是不利于吸引新粉絲。而趙暢偏偏反其道而行。
不可否認,趙暢的演唱比《新歌手》比賽時更完美了,可這種出乎意料的完美,更加劇了這件事的古怪和不合理。
最後,是何曼曼的引戰和王奕傑的一錘定音。
無論結果怎樣,都不難分析出,趙暢對這首歌,乃至于魏嘉聞這個競争對手,有着超乎尋常的關注和在意。
可為什麽偏偏是這首歌呢?
大大大偵探沒給出具體的答案,而未知反而讓這個疑點的可信度猛增。吃瓜群衆随即發現,兩個人竟然來自于同一個地方,那座靠近北京的小城,北昌。
真相只需一個觸發,随即便如同骨諾米牌般一個接着一個的迎面向人撲來。
無數個或真或假的“同學”出來證明,從不怕麻煩的記者更是親自找到了希望中學的老師進行采訪。
很快,歷史的迷霧被撥開,而那段塵封的往事,被人徹底起底。
當初身為小胖子的魏嘉聞是如何不被看好、當初容顏姣好的趙暢是何等自鳴得意、兩人的演唱實力又是怎樣懸殊頗大,在這場人為誘導的起底運動中,被好事者添油加醋的還原着。
無數種推測交織在一起,共同指向了事情的真相。
事發之後,評論開始一邊倒的偏向魏嘉聞。無數的責難湧入趙暢的生活:身為既得利益者與最初那場比賽的失敗者,你憑什麽對魏嘉聞窮追不舍?
趙暢無數的粉絲紛紛宣布脫粉,更有數不盡的路人謾罵诋毀······反觀魏嘉聞,則因為此事人氣更勝從前。
他人生的開端足夠悲慘,故事又波瀾壯闊,更何況歌聲又如此動人,足以在娛樂圈掀起不小的水花。
汪琪對于這樣的結局很是滿意。而魏嘉聞卻心有不忍。
趙暢當初雖洋洋自得,卻絕沒有欺負自己的行為。後來,雖然有波折,魏嘉聞還是拿到了資助,跟趙暢一起,順利進入音樂附中讀書,只不過兩人關系不尴不尬,是以素無往來。再後來,他倆一個去了中央音樂學院,一個去了四川音樂學院,更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從此再無瓜葛。若非新歌手和此次綜藝相見,他與趙暢的緣分估計就止步于此了。
趙暢如今的境遇,讓魏嘉聞心生不忍。
魏嘉聞知道,趙暢雖不是同齡人中最強的那類青年歌手,卻也稱得上實力不凡,假以時日,多加練習,必定能在音樂方面有所作為。他不忍趙暢的事業就此走一條下坡路,幾經思索,決定接受媒體的訪問,親自講述、澄清這個故事。
魏嘉聞親自出面解釋後,诋毀和譏諷的聲音漸漸消散開來。雖仍有人不齒趙暢的行徑,數量卻少了很多。
幾天後,網絡上關于這件事情的讨論漸漸消弭,熱度被哪家的大婚,哪位的出軌所代替。
魏嘉聞聽過一句話,叫做只要是發生過的事情,都會在互聯網上留下印記;可他又聽過另外一句話,叫做互聯網是沒有記憶的。
他至今不明白這兩句話到底哪句真、哪句假,而真理,終将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