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中元祭祖

“大嫂,這些也差不多了,咱們回吧。”陳氏清點着背簍裏的東西,然後沖着藍怡說到。

“好的,咱們去等三弟妹?”因明日就是中元節,藍怡和陳氏、劉氏一塊過來采買過節用的物品,她将兩個孩子放在王二叔家請李氏幫忙帶着。

“賣布頭的在集市東頭,她得擠會兒,咱們去集市口等。”陳氏望着擁擠的人群,卻沒有絲毫的不耐,反而面露笑意。

今日集市上人多,小攤販們放着的也都是中元節要用的東西。來到大周之後藍怡才真正體會到節日氛圍,不僅是現代那樣每個節日就是不同的吃喝消費、放假旅游。大周的節日大多和祭祖、驅邪、禮佛和拜神有關,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各種儀式,讓可能保佑自己的所有人、神、鬼都滿意,祈求平安順随。因為不同的日子祭拜的對象不同,所以儀式也有很多差別。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傳說是冥間官吏赦免鬼罪的節日,又據說這一天是地官大帝的生日,要為鬼打開地獄之門,因此陰間的鬼魂都會出來,鬼魂要回家鄉,所以人們都在這一天祭祀祖先,寺廟也要作法事超度亡靈。

“哎呀,我的娘嘞,這點人啊!大嫂二嫂,你們早就出來了?”劉氏趕到集口,見到藍怡和陳氏在樹下牽着毛驢等着,趕緊湊過去。

藍怡和陳氏瞧她一眼,忍不住笑出聲來。劉氏臉色潮紅,頭上發髻有些松散,眼神卻十分明亮:“我剛聽說縣城南的廟裏慶盂蘭盆會,搭臺唱三天大戲,明天可是最後一天了,咱們一起去吧?”

陳氏見她如此,忍不住掃興道:“咱們要準備中元祭祖用的東西,哪有空去。再說明天道觀的于觀主要開壇發免災符,婆婆一早就要去,怎麽能讓你去聽戲?”

劉氏聽了臉頓時垮下來,複有滿帶希望的看着藍怡:“大嫂?”

“家裏還有兩個孩子,我着實不方便出去。二弟妹,你回去問問,二嬸若是要去,騎驢也方便些,不必去擠牛車。”心裏想着這中元節還真是個大日子,道家說是地官赦罪要放符,佛家說是鬼節要慶盂蘭盆,普通人也要準備東西祭祖,她記得在現代的時候也說這日是鬼節,乃是鬼門大開之日,晚上一定不能出門的。

若說以前不信鬼神,現在她莫名奇妙地到了這裏,活脫脫就是靈魂存在的證明,不信也得信了!

劉氏見兩個人都沒什麽興致,忍不住又**道:“你們沒聽說吧?明天晚上寺廟要設壇祭祀亡靈,然後在河裏放幾千盞照冥燈,度出幽冥深處受苦難的鬼魂,想想吧,光買這些燈就得多少銀錢啊!快抵上元節一半的燈了,咱們提前去瞧瞧吧!”

藍怡和陳氏兩個都冷飕飕的打個寒顫,陳氏見劉氏還是一副不死心的樣子,眼睛一轉開玩笑道:“弟妹,你要是真想去,我倒有個法子。”

劉氏頓時媚眼放電,拉着陳氏的衣袖搖晃:“好二嫂,是啥法子?”

“婆婆明日騎驢去,你可以給婆婆牽驢,也好跟着去。”

藍怡忍不住笑出聲,劉氏一個十幾歲的嬌俏娘子給一個老婦人牽毛驢,這讓人瞧見了沒準都能列到中遠節八大奇觀裏去。劉氏想了想,還是忍痛搖搖頭,婆婆每日裏唠唠叨叨地閑她事多話多,這要是給她牽一路毛驢還不把她念死!

“算了!周財主家也請了廟裏的師傅到家做法事,就是不知唱不唱戲,我回去問問趙二嫂。”劉氏所說的趙二嫂,就是村裏那知名的八婆二嫂,她定是知道的。

中元節這一日,家家晚上都在院子裏挂上燈籠,擺祭桌祭祀祖先,與往日的清冷幽黑很是不同。藍怡去陳氏家裏跟她學習後也滿滿的擺了一桌在院子中央,祭祀祖先。

中元節的祭桌也很有講究,要把練葉鋪在桌面上,桌腳系上麻谷窠鬼,用以向祖先說明今年收成很好。更好玩的是還要把雞冠花放在桌邊,這裏人叫它洗手花,供奉祖先所用。

祭桌上供素食,穄米飯和轉明菜等是主要的,用的是新米、新醬,讓祖先也能分享一下豐收的喜悅。為了表示虔誠,這幾日不知是供食,村裏人也是不吃葷的,村裏周老摳家的豬肉鋪也要關門。

藍怡點上燈籠挂好,拉着兩個孩子跪在桌前像模像樣地三叩首才将用紙糊的靴、幞頭、金犀假帶、五彩衣服等燒給諸位祖先。

“王林山還有公公婆婆,宇兒的爹娘,寶寶的爹娘,呃,可能還有春桃,你們在陰間可還好?這些衣服吃食是我、宇兒還有寶寶給你們準備的,希望你們在那邊衣食無憂,快快樂樂。”藍怡小聲碎碎念着,她要祭祀的人還真是不少!

若陳氏聽到她這般碎碎念,肯定就不會再說她買的多了!藍怡淡淡笑着,笑容裏有些苦澀,她的父母在遙遠的時空無法相見,宇兒和寶寶兩個的父母都已去世陰陽兩隔,她們三個除了彼此,都是一無所有了。

宇兒還好,起碼父母是病死的。寶寶的父母确是給人害死的,這份仇雖依柔反複強調不要讓他報,但是為人子的怎麽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麽死的!她任重道遠,除了撫養兩個孩子,還要對付那些仇人。

仇家既然找不到她們,這就是她潛伏集聚實力的時機,低調地賺銀子是王道,手裏有錢了才能想辦法去打聽仇家的情況,伺機而動。

耳裏隐隐傳來村南周財主家做法事的木魚誦經聲,藍怡心裏默念着,搖曳的燈光下,煙灰紙屑随着香火清風飄飛,不知要飛去何方。

節後藍怡開始收地裏的大豆,因為前些日子剛下了一場雨,田裏還濕潤着。她帶着孩子在地裏拔豆秧,二叔帶着林喜林遠幫忙下,一畝多的大豆一日後便曬到麥場上。接下來她拒絕二叔一家的幫助,自己慢慢收拾。二叔家十畝多山地的莊稼也快熟了,他們父子三人也要忙活着收拾,好在秋收日子較長,不似忙種節收小麥插稻子那般趕日子拼命。

曬幹的豆子用毛驢拉石碾軋過幾遍後,豆子便脫出豆夾,藍怡将豆子收起,豆秧也用毛驢運回家放進柴房堆好,黃豆秧比率豆秧硬實很多,做飯燒柴最是合适。燒火用的木柴藍怡已經弄回很多,砍整齊碼在廚房角落裏。

黃豆被她藏進地窖,連同摘下的南瓜也都放了進去。地裏的幾棵南瓜秧長得好,藍怡用毛驢拉回四籮筐大南瓜,這幾日是吃膩了,小的嫩南瓜被她砍下不少直接熬了豬食,家裏的兩只黑豬在他的照顧下長得很快,幾乎是眼見着長大了。

不只是小豬,秋天消了暑氣,是貼膘準備過冬的時候,家裏的活物們都悶頭猛吃。

宇兒和寶寶的胃口也長了,藍怡換着花樣的做有營養的東西給他們吃,她從大胡子周老摳的豬肉鋪子買豬腿骨用鍋滿滿熬了,給孩子們用豬骨湯下面條。

香味飄散到東西兩鄰,牛蛋尋着香味就跟着宇兒過來蹭飯,滿院子的歡聲笑語,周衛極這個肉食動物恨不得自己是六七歲的小毛孩,也過去蹭飯。既然不能去,周衛極便也買了骨頭回家煮,卻做不出藍怡家那般的香味,是以他更饞了,藍怡出門時遇到他時,總覺得周衛極看自己的眼光藍幽幽的,像是山裏的饑餓的野狼和熊瞎子。

“弟妹……”

每次周衛極與她打招呼時,藍怡聽着他拉長的語調,小心肝都要抖幾下,覺得下一刻他就會撲上來将自己撕巴撕巴啃了。

藍怡借來牛嫂家的車套上毛驢,花了兩日的功夫把家裏半幹的糞肥拉到坡地裏堆做小堆。這倒不是因為糞肥有多少,而是山地要爬坡,雖然較緩但藍怡也舍不得驢子累壞了,所以。

蘿蔔白菜是秋天最耀眼的嫩綠,藍怡種在坡地裏的白菜苗長勢不錯,她間苗移栽了四百多棵,幾壟蘿蔔的根也開始變粗,有了蘿蔔的樣子。

宇兒知道家裏忙,他還太小無法幫藍怡幹別的活,便很懂事的幫着娘親照顧弟弟,很少出去玩。藍怡從又樹林裏運了不少肥土和枯葉出來堆好,周圍的農戶也學她挑肥土到田裏做肥料,農家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積肥是他們的本能。

随着到林裏鏟肥土的人增多,山坡上樹林也漸漸清理出不少來。藍怡又牽着毛驢去樹林裏采枸杞和酸棗,枸杞是好東西,可以留着煮粥做菜;酸棗現在還不知怎麽吃,但也摘了兩背簍,山核桃收了兩麻袋,山椒也采了不少曬幹,這山椒就是花椒的一種,至于辣椒她一直未尋到。她是農家長大的孩子,講究勤儉持家,多積糧好過冬。

有一日牽着毛驢采枸杞,藍怡又多翻過一個山頭,在山坳裏竟發現一片眼熟的景色。

“這是……栗子樹?”

山頭在一片向陽濕潤的坡地上有十幾顆果樹,樹上結滿拳頭般大小的刺頭果子,外殼已經成熟,變得幹枯,銳刺看上去就很紮手,棕褐色的栗子從外殼裂縫間露出來,地上也落了不少,有小松鼠正在抱着吃。藍怡奔過去将所有的栗子都收了,用毛驢拉三次才運回去。

“栗子粥,栗子雞,糖炒栗子……”藍怡笑眯眯地數着栗子能做的吃食,頓覺得這大山果真到處是寶貝,靠山吃山啊!糖炒栗子這東西她在縣城的點心鋪子裏見到過,要十幾文一斤,就算她自己吃不了賣給點心鋪也能有點收入不是?

“好在自己地少,不用日日捆在地裏收莊稼,否則哪來的時間到山裏收山貨?”藍怡樂呵呵的拉着栗子來回,并未有人偷偷随着她進山,躲在樹後偷偷瞧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