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其實吧,除去目前還是小不點、粉團子一只的胤礽,只要一來承乾宮就被郭宜佳勾着、盡可能榨~幹~精~力的康熙皇帝其實是最應該補補腎的。但只要一碰到徒弟弟的事情就看不到其他的郭宜佳可沒想起康熙也需要補補,還是如蘭在旁隐晦的提醒一句,讓郭宜佳多做點百花羹,郭宜佳這才醒悟過來。唔,依長久來看,康熙這貨的确應該好好的補補。
于是郭宜佳就這麽順帶捎上了康熙的名額,又因為在禦花園子等人來玩掐架時無意碰到了進宮找康熙議事的兩位親王,料想他們所議之事一時半會兒、短時間內估計不會結束,所以看在恭親王常寧的顏值讓自己心悅的份上,郭宜佳很好心的做了一大鍋的養顏、補腎的百花羹。
百花羹做好了後,郭宜佳這貨因為害怕在有恭親王常寧做對比下、自己會對康熙的顏值更加嫌棄,所以并沒有親自前往乾清宮,而是舀了一小半、盛出足夠她們主仆三人吃的份量後,便讓如蘭找了幾個身強體壯的小太監連鍋帶羹的一起擡往乾清宮。
此時乾清宮正殿內,被康熙以關愛之名抓來練字的胤礽正端坐一旁角落臨時擺放上的小案桌前,甩着小短腿,滿目都是心酸淚的抄寫三字經。至于父愛滿滿的康熙呢,則讓梁九功将一份寫了加密的奏折交給福全、常寧二人分別傳閱。
“這…”相比性子比較跳脫的常寧,身為順治帝第二子、實際上長子的福全倒顯得穩重得多。只見他拱手,面色凝重的道。“皇上,這消息可屬實。”
“對此,朕也有所惑,所以才招了皇兄和皇弟進宮相商。”
這份打了加急的秘折上所寫內容乃是浙江知府特意寫的上報密折。上面這麽寫到:在江浙一帶發現了前明朱三太子的蹤跡,請聖上裁決。
先不說這事是真是假,大清入住中原也有幾十載,為了坐穩江山,争取天下民心,不光先帝順治就連少年登基的康熙也曾多次拜谒明皇陵。這猛然說發現朱三太子的蹤跡,只能有兩種後續結果,要嗎将這消息不管真假直接就當成假的,将朱三太子一家暗地裏格殺、以絕後患,要嗎大張旗鼓的找朱三太子,找到後不管真假、封前明朱三太子一個施恩侯,以示大清的仁德浩蕩。
從內心來講,康熙更傾向于不管真假将朱三太子阖家上下全部斬殺的方案。作為外族入主中原的少年君王,康熙本能的覺得前明皇嗣還活在人間的話是個威脅,而他恰恰喜歡選擇将危險扼殺于搖籃中。即使康熙這個人一直标榜自己寬大仁慈,也曾在拜谒明皇陵時當衆說過,會善待前明皇嗣,但較真起來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正如歷史上朱三太子被發現時,已經垂垂老矣,是個手無寸鐵的老人家,可康熙依然沒有放過,而是果決冷酷的發下谕旨:“朱三即王士元,著淩遲處死。伊子……俱着立斬。”
如今有了浙江巡撫上報的消息,不管真假,康熙都會派人前去江浙一代好好的探查一番。而他之所以宣福全和常寧進宮,打的就是想将探尋之事交給他們二人罷了。常寧性子雖說顯得比較跳脫,但看過加急秘折後,也明了康熙的目的,因此搶先福全一步,主動請纓道。
“皇上,奴才願往江浙查明此事。”
福全緊随其後,也表明心跡道:“皇上,奴才也願往江浙查明此事”
康熙滿意颔首道:“既如此,你們二人一明一暗前往江浙探查。”
正當福全、常寧二人準備領旨謝恩之時,一位小太監輕輕推開殿門走進來對梁九功耳語幾句。梁九功面露驚訝,卻也走到康熙的身側,恭敬小聲的道:“萬歲爺,郭貴人打發人送來一鍋百花羹,說是太子爺點名要吃的。”
“保成?”
康熙有些詫然的挑挑眉,顯然他沒有料到郭宜佳與胤礽之間居然好到這種程度,因此他隐晦的掃了一眼貌似正在用心抄寫三字經、實者早已不知神游去了何方的胤礽,不動聲色的道。
“那呈上來吧。”
于是忽略了‘鍋’字的康熙以及還留在乾清宮準備商談怎麽一明一暗前往江浙的福全、常寧都有些傻眼的看着被幾個小太監聯手擡進來、散發着濃郁花香氣味的一鍋百花羹。這量怕是再來十人也吃不完吧!
這時只聽如蘭如實的跟康熙回禀道:“郭貴人說了,近日萬歲爺忙于政事,恐精神不濟,正巧太子爺說想吃,貴人便特意做了這一鍋滋補、養生效果甚好的百花羹。”
至于為什麽會是一大鍋,想來郭貴人還在家裏當姑奶奶之時,兄弟衆多。郭貴人做慣了大數量的,所以才一時沒拿捏好份量吧。
——如蘭在心中不怎麽确定的補充道。
才怪,美人師傅她絕逼是因為心情愉悅,所以特意做的這麽一大鍋。要知道,她們師徒二人還在修~真~世界時,每每美人師傅禍害了人之後,便會習慣性的多做食物。反正那他們那時所住的地方除了他們師徒外,還有一大堆的靈物,以确保不浪費。
而如今……
胤礽忍着笑掃了一眼殿中的幾人,美人師傅這是将除他之外、包括皇阿瑪在內的人,都當成了以前圈養的那一大堆靈物了。啧啧,旁人就不說了,但是皇阿瑪啊,兒砸真為感到悲哀…...
再次幸災樂禍的胤礽在心中給康熙挽了下尊,然後跳下了凳子,邁動小短腿,跑到擺放在正中央的那鍋百花羹面前,圍蹲下,以極期待的語氣道。
“今早兒臣離開承乾宮之時說過想吃百花羹,沒想到這麽快郭庶母就把百花羹做好了上來。皇阿瑪,兩位阿牟其快來嘗嘗。”
這百花羹趁熱吃時味道最好不過,因此被食物香氣勾得食指大動的胤礽宛若小主人一般,指揮小太監将鍋裏的百花羹用白瓷碗分裝出來。福全和常寧因為是突然被召進宮的,急急忙忙之間,早膳并沒有用多少。如今議了一會兒事,腹中早就饑腸辘辘,因此也就在康熙的示意下,一道享用這香味撲鼻、味道也絕好的百花羹。
郭宜佳親手所做的百花羹味道的确美好,就連平時飲食講究七分飽的康熙也忍不住多用了一碗,而福全和常寧呢,則一人多添了兩碗,直到再也吃不下時才意猶未盡的停口不再進食。
衆人吃飽之後,康熙讓人将剩餘的殘羹撤下,又與福全、常寧談起了江浙之行的細節布置。至于吃得飽飽的胤礽跟康熙表示自己已将三字經抄寫完畢一遍後,小嘴一抹,便蹦去了側殿暖閣補眠。
或許是乾清宮乃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寝宮以及辦公地點,龍氣濃厚,所以在這補眠的胤礽并沒有再做夢。呼呼大睡的他,直到康熙親自來叫他起床,胤礽才打着哈欠悠悠轉醒。
今日晚膳,小不點、粉包子似的胤礽是在乾清宮陪康熙用的。用完膳康熙本打算親自送胤礽回毓慶宮,沒曾想還未動身呢,就見梁九功禀告說:“萬歲爺,剛長春宮來人來禀說,皇後娘娘今兒咳出了血。”
康熙身子一頓,“朕知道了”康熙聲音淡淡,神色看不出與往日有什麽不同的道:“朕先送保成回宮,一會兒就到長春宮探望皇後。”
胤礽想到歷史上的孝昭仁皇後好像是康熙十七年二月份去世的,只當了一年不到的皇後,而作為康熙嫡親表妹的佟貴妃更是只當了一天的皇後,不免心中暗自嘆息。
怪不得會有皇阿瑪克妻的說法廣為流傳,瞧瞧他在位時前前後後立了有三位皇後,可又有誰是皇後位置是坐長了的。就連他的額娘孝誠仁皇後也不過當了九年的元後,就因為難産生他而撒手人寰。講真,皇阿瑪真不是克嫡妻旺庶妃的命嗎。
胤礽心中暗自诽謗了幾句,面上卻乖乖巧巧的對康熙說道。“皇阿瑪,你去瞧皇額娘吧,兒臣不小了,有德福公公在,兒臣會回毓慶宮的。”
康熙拍拍胤礽的小腦袋,笑得格外溫和的道。“既然保成說了,那就由德福送你保成回宮好了。明兒記得不許賴床,記得準時到乾清宮報道。明兒保成該抄寫千字文了。”
胤礽小臉一垮,哀怨的道:“皇阿瑪,兒臣現在才三歲半啊,抄寫千字文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保清剛滿三歲,就會默寫千字文,背誦唐詩宋詞了,保成你身為朕之嫡子,大清的皇太子,這方面豈能比保清差…”康熙語氣變得有些不悅了起來,他接着語重心長的道:“保成啊,你萬萬不能讓懶惰腐蝕了你,讓朕失望。”
尼瑪……
果然不愧是當皇帝的,這帽子扣下來,當真讓他無言以對。
胤礽嘟囔吐出‘兒臣明白,兒臣明兒不會再賴床’的話語後,一邊隐晦翻了一記白眼,一邊目送康熙乘坐龍攆離開乾清宮,往長春宮而去。
明黃色的龍攆從視野裏消失後,胤礽癱着一張小臉對着憨态可掬、就跟一頭大笨熊似的德福公公道:“今晚孤不回毓慶宮了。”
德福公公呆滞,片刻後,有些無奈又有些蛋疼的道。“貓狗房晚上不留人的。”
卧槽,誰他媽要去睡貓狗房了!孤是要去承乾宮,跟美人師傅一起睡覺覺好不好。
胤礽惱恨的白了一眼德福公公,正要發揮聰明才智,溜去承乾宮時,其實早就看穿他的打算的德福公公,以不符合自己體型的身法一把撈住胤礽,快速的奔回毓慶宮。
“奴才的小祖宗,你白天找郭貴人玩也就罷了,怎好晚上也要去那承乾宮呢。萬一萬歲爺也在,不是……”如今早這般,也太讓人尴尬了。
“鈕祜祿氏都咳血了,皇阿瑪今夜應該就宿在長春宮,不會到承乾宮去的。”反正今晚皇阿瑪是沒有什麽空陪美人師傅玩妖精打架,所以跟親兒子似的我跑去找美人師傅睡覺覺有什麽問題。
胤礽在德福公公的懷抱中,有些不爽的挪挪身子,再次言辭警告德福公公最好把他放開,不然他尋着機會一定要整得德福吃不了兜着走。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