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離奇身世(捉蟲)
轉眼經年,林霁已然十五歲。
這些年裏,他的目标很明确,明裏進學讀書,暗中利用空間原主人留下的武學秘籍灼煉自身經脈,學習奇門遁甲術。
在一次偶然機會下,他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脈,功力猛增,蛻變成一個武林高手,這樣的奇遇使得林霁一度懷疑自己是穿越到了架空世界。
可現實卻并不如此,現如今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從康熙帝在康熙六年親政以來,三十二年間兢兢業業,攘內安外,發展經濟,鞏固邊境,才有了此今盛世。
林霁除了武術,六歲之後便去了三十裏外的遠山書院下設的識字班進學,初通文墨後,便在書院的藏書閣內從游記入手,了解這個世界。盡管他來自未來,卻深知有許多事情并不如史書典籍記載,凡事都自己留了心眼。
十歲時林霁憑借超凡的記憶力以及異于孩童的理解能力成為了一個小秀才,隔年參加了童生試得首名,之後更是在州府的鄉試中名列前茅,由于年歲尚小,他在書院山長的要求下,在書院閉門繼續進修。
因為他深知,在封建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皇權高于一切,除非他打算當個俠士或者隐士高人,否則都要努力爬到權利的頂端。
遠山書院位于蘇州城南圓山之上,風景秀麗,山中滿栽青竹,微風習習,書聲琅琅,絲竹陣陣,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山長徐夢秀是江南徐家長房嫡子,徐家乃書香氏族,族內人人向學,而林霁,入院後在徐老夫人的運作下成為了徐夢秀的關門弟子。
遠山書院憑借着徐家族田千頃,招生不論富貴顯赫,只看人品學識,甚至只要有才學,還會貼補一二。于是這遠山書院在江浙一帶尤為有名,不少少年兒郎以考取遠山書院為奮鬥目标。
林霁在此得到了教育超過了他的想象,書院除了教書育人,此時流行的除科舉文試外,尚有君子六藝,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是正道。他也深谙世道不易,盡管他手握重寶,可若要活在人群中,唯有韬光養晦。
原身的母親留下了外祖母的嫁妝給他,還算資産豐厚的林霁在這些年的經營下,不容小觑。他在江南購置了不少房産商鋪,更是在機緣下收了幾位能幹的管事,還給自己添了兩個會武功的婢女。而他自己,以書院之名,修習騎射,苦練書法,時常撫琴自彈自唱,頗有古風遺情,賺的大多數文人騷客之贊賞。
大清入關年數已過半百,江南地帶文人聚集,漢族人聚居之地,大多數也是沿襲漢人的習俗,滿蒙之風稍稍吹過,卻不能撼動千百年來的習俗。
端午節前後,和風日麗,萬物繁盛生長,盛行踏青。而蘇南遠山書院的學子趁着休沐之日,三三兩兩結隊成群地到圓山腳下的河邊游玩,少男少女的歡聲笑語傳到了很遠很遠。
為觀覽民情,周知吏治,今年六月,康熙即将再次南巡至江寧。
而蘇南徐家徐老爺子正是康熙舊臣,官至三品,告老還鄉。康熙帝南巡除了處理黃淮流域的水利工程,更是為了選拔人才,提拔漢人,穩固朝政,到時候應該還會在徐家逗留,撫慰舊臣。
蘇南一帶學子個個奮發圖強,手不釋卷,生怕錯過出人頭地的機會。
林霁正在房間裏習字,小厮尋紙正在研磨,敞開的門口守着兩個,分別是武文和弄墨。“少爺,若嬷嬷差人來問,您什麽時候回家?”洗硯端了一杯茶給林霁,順便詢問道。
林霁沒有說話,手穩穩當當地持筆,筆尖舞動,文章即成。最後一個字的筆畫勾勒完,他才放下筆,揉了揉手腕,拿起茶喝了一口。
“不回去了,聽說銮駕已至蘇州城外,等會兒約了人出城去看看熱鬧。”林霁将杯子放在桌上,走進裏間,在丫鬟如春的服侍下,換了一身衣裳,換好腰帶,戴上香囊玉佩,整了整帽,出門。不等吩咐,舞文弄墨就自覺跟上。
如春看着有些呆滞的尋紙洗硯,撇了撇嘴,“你們兩個還不快些收拾好書房,今日看着亂糟糟的,幸好少爺沒有怪罪。”她是少爺的貼身丫鬟,跟着在書院住,管着他的貼身事物。
“如春姐姐慣會使喚我們。”舞文弄墨兩個明顯更得林霁的喜歡,尋紙和洗硯偶爾也會羨慕,但沒有嫉妒,畢竟他們兩個識字,自然是在書房服侍更合适。
“自然是跟你們兩個好,不然我費這心思幹嘛啊。”如春說完就裏屋了。
這是書院宿舍,作為徐院長的關門弟子,林霁有自己一間房,內間是卧室,外間是書房,東西不多,擺設卻精細。自從林霁手上有錢,他就不在節儉,家具都是陳年黑檀所制,款式都是最繁複最奢華的雕花镂刻,連茶幾上的茶具都是暖白色的玉所制。
桌子上常年供着果盤,新鮮的蔬果都是城外的莊子每日送來的。這房間後面有個耳房,分了兩小間,供丫鬟小厮入住。而中間的天井裏設了兩個小竈臺,平日裏可以煮水用。
跟着過來的只有如春和四個小厮,一般如春就歇在屋裏的軟塌上,也不出門。
書院每旬一休,兩日。林霁仍然住在徐家那個小院子裏,這些年陸陸續續添置了不少東西,倒也得用。他在城南置了院子,算是有了自己的家。偶爾也去看看,住兩天。
今年年初,他将大管事林東派到了京城,拿着從同窗處得來的帖子,到京城去買房置地,估計過了今年他也是時候要上京赴考。
蘇南城外,人頭洶洶,大家盛裝華服,擠在一起就為了恭迎聖駕,兩邊禦林軍開道,整潔有序,□□碰撞只為擋住洶湧的人流,康熙帝坐在八匹馬兒拉着的大車上緩緩而至,後面一輛小的挂着紗網,應是內眷,只見康熙帝面帶笑容,端坐在上,徐徐從林霁面前經過。
就在南巡大隊經過之時,林霁似乎看到了一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中年男子,騎在馬上,文質彬彬,從他的官服上可以看出,應該是個高官,林霁忍不住看多了幾眼,他娘親當年的大丫鬟,後來嫁給徐家大掌櫃的徐媽媽突然驚慌地從後面扯着他往後退,連連撞了好幾個人,引起了騷動,也引得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這兒。
那男子也看了過來。
就在目光對視的瞬間,兩人都有種奇特的感覺。那男子看到了他,以及他身邊的徐媽媽,似乎是想往這邊過來,礙于聖駕未曾行動,而他身邊跟着的小官在他的吩咐下,往林霁的方向走過來。可這時候,林霁已經被徐媽媽拉離了人群,到了後面馬車停放處。
“表少爺,回去吧。”徐媽媽臉色和緩了許多,她剛剛出來買東西,是偶然看到,她并不沒有解釋,只是淡淡地說道,“時間不早了,家裏夫人在等着呢,您盡快回書院吧。”她自己帶着跟出來買東西的小丫鬟行了禮,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林霁沉默地看着她的背影,沒有多說什麽。看了好一會兒,吩咐兩個小厮跟同窗說了一聲,他自己上馬,往書院的方向去了。
進了屋,吩咐人不要來打擾,自己獨自一人在屋裏,進了空間。
這些年來的經營,裏面已經是另一番天地。他拿起長劍,将內力灌注其中,身姿飄舞着,劍意随劍而動,所到之處,無所不破。踮腳間,身影已經越出十幾米外,輕功出神入化,白衣飄飄,翩翩如仙。
好不容易緩解了心裏的郁悶,林霁出了空間,放一張大紙,開始練字。
徐家自從接到了聖駕将至的消息,從江南有名的牙行買了幾十個貌美的适齡女仆,經過一個多月的□□之後投入使用,家裏裏裏外外都在忙活着,徐家大宅打掃的一塵不染,所有的花草樹木都經過精心裁剪,甚至每一片葉子都被清洗過。
這樣如臨大敵的準備并非沒有先例,徐家人甘之如饴。
徐家老爺子尚在人世,他的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嫡子之後就去了,嫡長孫徐夢秀現如今掌管着遠山書院。第二任妻子正是徐老夫人,她有兩個兒子,徐二老爺無官職,管着家裏的庶務,而立之年僅有一子,徐寶鏡。徐三老爺在京城吏部就職,是個六品員外郎,三個女兒養在徐老夫人跟前,而他的兒子則帶在身邊教養。
徐老夫人的大女兒徐媛正是林霁的外祖母,也是徐老夫人的第一個孩子。徐沅早年間嫁入孟家,難産,僅留下一個女兒孟娴。後孟娴被徐老夫人接回家養着,就在孟娴十五歲那年,外出禮佛,意外與人有了首尾,未婚先孕,原本定下的未婚夫救駕身隕。後來她産下林霁之後離世。
林霁一直是徐老夫人心裏的那個傷口,一碰既痛,她從不喜歡林霁,可礙于自己的女兒,又不得不給于幫助,可謂又愛又恨,有時候她自己也不知道該拿林霁怎麽辦。
于是,在她的刻意之下,林霁早早就被送到書院,對他更是不聞不問。也幸好如此,林霁才能在衆人的眼皮子底下過得如此舒坦,甚至将自己的生意往京城滲透。
林霁對徐家的感情一般,只是他長于徐家,又師承徐夢秀,自然不可能與徐家撇清關系,他小心地守着與徐家的界限。
如今徐宅有幸能夠迎接聖駕,徐家人自然上心,徐老夫人既想讓林霁出面,得些誇獎,又不想他出面,解釋起來難免尴尬。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文寫着寫着自己都有點不想找男朋友了,只想在二次元裏抱住我的男主強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