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史湘雲
林黛玉在賈府的日子可謂逍遙, 自己獨立的小院子,關起門來過得日子跟在自己家沒什麽區別。她每日早晨去賈母處請安, 會跟一同前來的幾個姐妹們一起到賈母的院子裏讀讀書, 繡繡花, 相處也很融洽。
一般午飯在賈母處用,她老人家多用些綿軟的食物,而林黛玉腸胃弱, 賈母處的飯菜除了味道重了些, 倒也合适。甚至賈母也跟着林黛玉茹素,每日午飯這一頓都是吃的素菜。
午後林黛玉一般會回院子午睡一會兒, 醒了之後便自己在屋裏看書習字, 她自小養成的習慣, 每日都要練字, 雷打不動三面大紙。
等她忙完這些,也就到了傍晚時分。林黛玉的晚膳一般在自己院子裏用,本來賈母的意思是讓林黛玉去她那處用, 可賈寶玉那個寶貝蛋吃不慣素菜, 而林黛玉堅持要為母親茹素,無奈之下,就只好分開用飯了。
為此,林東特意在小院子裏砌了個竈臺供許媽媽使用。有了這個小廚房, 也就方便了許多。
林黛玉甚至還給自己的小院子起了名字,讓人刻了牌匾挂上:悠然閣。這個是仿照她在書上所見的,這個院子在她的巧手布置下已經大變樣。
院子裏的桂樹下搭了個小秋千, 旁邊放了一張石臺,三兩張石凳,不整齊,卻別有韻味。院子裏的地也被修整過,修了條鵝卵石小道,旁邊的青石松開換成沃土,養上寸長的青草。為此,前日林霁來時,還給她帶了兩只兔子。
而三間房間分別為客廳,卧室和書房,後座的下人房也滿滿當當,布置妥當後,連林霁都贊了一聲好。
當然了,這裏也成了三春常常來消遣的地方。
有時候賈寶玉也會來找林黛玉玩耍,但是三番兩次被勸着讀書習字,賈寶玉如今見了黛玉都有些膽怯。最近他在族學裏新交了個好友,日日相約在外,流連忘返,自然也就忘記了家裏的嬌花們。而賈蘭每日都會在晚膳後來林黛玉的院子找她玩,一則林黛玉此處藏書頗豐,二則可以跟她打聽打聽自己的偶像-林叔叔的消息。
也是為此,李纨對黛玉頗為照顧。
初冬的第一場雪下來時,史湘雲也來到了賈府。
這日,林黛玉正跟三春在賈母處繡花,由李纨指點着她們。林黛玉早年也在母親的教導下學過一點,手藝還算精湛。等賈敏逝世,林霁根本不懂這些,自然也沒人會敦促林黛玉拿針線,早已疏忽荒廢了許多。如今跟在李纨身邊,她慢慢學習着,到底聰穎,被紮了幾下就撿起了之前的印象,繡得得像模像樣了。
“我呀,最愛看你們這些如花的小姑娘,有你們陪着,感覺這日子都好過了。”賈母坐在首位,腿上蓋着薄被,鴛鴦正坐在腳踏邊給她捶腿,“特別是玉兒來了以後,這心情舒朗了許多。”
“老太太就是操心,現下我們家這幾個姐兒們都是好的,你看,她們才練了幾日,這功夫可難得。”李纨誇獎道,擡起林黛玉手裏的帕子給賈母看。
林黛玉忙收回來,她羞紅了臉,不好意思地說道:“表嫂別笑話我了,我這手藝可見不得人。”她深知自己的水平,可不要拿出來丢人現眼。
“哎呀,可別謙虛了。”李纨笑着說道:“這我才帶着學了幾日,林姑娘這手藝看着就是練過的。探春的也是好的,倒是惜春,到底是孩子心性,還是不太行啊。”李纨一個個點評,說道惜春時,不顧她躲閃的動作,硬是伸頭看了她的帕子。配色不錯,就是針腳不好。
正當她們閑話時,林之孝帶着一個小姑娘進來了。這邊是史湘雲,林黛玉看着眼前這個笑眯眯的圓潤姑娘,心生一絲親近,漾開笑顏看着她。
“老祖宗,您怎麽這會兒才想起要接我來啊,盼的我眼珠子都快掉了。”史湘雲快步走了進來,直奔賈母的懷裏,依着她撒嬌賣嗔。她坐下便留意到李纨身邊的林黛玉,有些好奇地看着她。開口問道:“好生漂亮的姐姐,不知是哪位?”她久不來賈府,竟一點沒聽說林黛玉的事情。
“這是你林姐姐,我的外孫女。”賈母開口給她解惑,又為林黛玉介紹史湘雲:“這個潑猴兒是我娘家侄孫女兒,你們年紀相仿,正好可以一塊兒玩耍。”賈母摸了摸湘雲的頭發,說道:“你林姐姐剛從江南來京城不久,你可要多多照顧她些。”
史湘雲自然知道賈母外嫁的女兒有個孩子,卻不曾想如此可人。“我自然是要好好照顧這麽漂亮的姐姐的,林姐姐現下是在老太太這裏住着嗎?”她有些好奇地看着林黛玉,史湘雲對賈敏逝世一事還是有所耳聞的。
“對,我跟着哥哥來到京城不久,前些日子才來老太太這裏住下。湘雲妹妹來的話,正好可以與我同住。”林黛玉熱情地邀請到:“我們可以在一起描紅作詩,飲茶賞花!”想想都覺得樂。
“呀,倒是個會享受的孩子。”李纨打趣道,“我竟不知你有如此多的花樣,怪不得蘭兒常常往你的院子裏跑。”
史湘雲聽了只覺得有些驚訝,她竟在賈府有自己的院子。史湘雲從小失孤,寄住在叔叔家中,賈母憐她可憐,常常會接她過來賈府小住。而她來,也僅僅是跟着賈寶玉住在碧紗櫥裏,并沒有自己的房間,更別提院子。
壓下心中的些許嫉妒,史湘雲拉着林黛玉的手,驚嘆道:“真真是個玉做的美人兒,這肌膚,我總算是明白了吹彈可破是出自哪裏了。”拉着林黛玉的手不肯放,甚至還伸出手想摸摸她的臉。
賈母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這丫頭,哪兒學來的這一身匪氣,像極了街頭的登徒子。”看着孩子們相親相愛的她就特別高興,年輕的小女孩就是該如此,活潑些才好呢。
“不若用過午膳後,便跟着我去我的悠然閣玩耍,前日哥哥給我送了兩只兔子,你們定然還未見過。”黛玉來到賈府也有幾日了,林霁卻只昨天來看過她。幸好他給黛玉帶了不少好東西,正所謂拿人手短,林黛玉也不好苛責他。
見時間差不多,賈母吩咐人上菜。“雲丫頭可有口福了,你林姐姐帶來的許媽媽可是禦膳房出來的人,手藝極好。”她也是昨日聽黛玉說起才知道,原來林霁給林黛玉準備了這樣的好手。
史湘雲在心裏暗暗思量,這林姐姐可不簡單,能在老太太心裏占據這麽重要的位置,給她備院子,又能自帶廚子,還是禦膳房出來的。想來她與自己不同,即使沒了母親,還是嬌貴的小姐,不似自己,命如蒲草。
帶着三分思量,坐到飯桌上。三春并李纨都一起留下,只見丫鬟們逐一上菜,還未走進來,香味便飄滿了整個偏廳。
許媽媽的手藝可不是蓋的,桌上不一會兒便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有客人來自然不是全素,葷素搭配更顯顏色。綠油油的涼拌青瓜帶着些許辣,爽口開胃;粉嫩粉嫩的魚肉顫巍巍地包着蘆筍,綠白相搭,甚是可人;塊狀的排骨去了骨頭,填入淮山條,裹粉炸了個酥脆,上面撒的孜然粉也十分搶眼;三指大的鮑魚喂得軟糯,配上香菇油菜。
林黛玉面前放着一盅炖湯,是她的标配。桌上還有一個砂鍋,裏頭的湯是用人參加入雞肉以及冬蟲夏草炖煮而成,帶着一股莫名的濃香味。
丫鬟們幫着主人夾菜,林黛玉面前顯然是她喜歡的菜。百合玉米加上松子炒制,放在面粉炸好的籃子裏,清香可口;西藍花加上杏鮑菇,還有芥藍,都是她愛的菜。
這也是林霁每日讓人送來的,初冬的天氣,本最适合吃鍋子,可林黛玉脾胃弱,大家也就跟着她吃些清補的菜式。
而林家的莊子源源不斷地送來各式各樣的綠菜,極大地豐富了賈母的飯桌。倒不是賈府缺這口菜,只是賈府的溫房裏沒這麽多的菜品。而且很多做法也是許媽媽做了,賈府的廚子看了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烹饪手法。與賈家各種繁瑣的烹饪技藝不同,許媽媽更崇尚天然,她一般喜歡用簡單的食材提現事物本身的味道。
史湘雲有些食不知味,筷子戳着米飯,不知道在想什麽。林黛玉像喝藥一樣喝完了湯,一開始她還覺着這是美味,喝多了也就變成負擔了。飯後,呈上來的是鮮紅碩大的草莓。
這也是林霁前日送來的,冬天正是草莓生長的季節,而林霁送來的這些奶油草莓顆顆都圓潤可愛。林黛玉吃了兩個便停下了,招呼着三春跟史湘雲去她的悠然居相聚。
賈母看着幾個女孩子熙熙攘攘地齊聚一堂,又歡歡樂樂地出去,心情愉悅,多吃了兩顆草莓,惹得鴛鴦好一陣埋怨。到底她年紀大了,這些東西吃得過量了,對身子也不好。
李纨送她們進了悠然閣,沒有進去,轉身往自己院子去了。
林黛玉帶着她們往旁邊的籠子去了,獻寶似的将自己的小兔籠提了起來,“看,這是我哥哥給我買的兔子,好可愛對不對?”
只見一個刷了白漆的籠子裏,兩只粉□□白的胖兔子正卷縮着,紅紅的眼睛濕潤濕潤的,鼻子不斷地嗅着,尋找食物。梨莺将手裏的小胡蘿蔔遞給她們,悉心教導她們如何喂養,梨莺自幼跟着父親在山間長大,對這次了如指掌。
史湘雲也不見外,拿了蘿蔔就喂給兔子,還跟梨莺讨教起日常照顧動物的法子。好不容易喂完了小白兔,惜春拉着林黛玉,鬧着要看她的生态盆。
進了屋子,史湘雲的心裏又一次震驚。看着這些擺設,從進院到今的所有見聞,都讓她心頭發酸。想到自己住着的那個小屋子,身邊三兩個小仆。林黛玉住着這寬敞的園子,随處可見用心的擺件裝飾,而自己在家卻日日要做針線以維持生計。人和人果然不同,她跟林黛玉簡直是過着兩種人生。
就在她忍不住想落淚的時候,林黛玉拉着她的手,将她拉到了生态盆的面前,“雲妹妹,你看,這就是我的寶貝。”似乎是看出了史湘雲情緒不太對,之後林黛玉一直帶着她。
三春在林黛玉這兒呆了好一會兒,吃吃喝喝玩耍了一通,等林黛玉午睡的時間到了,才起身告辭。而被林黛玉拉着的史湘雲卻在悠然閣留了下來。
躺在軟綿綿的床榻上,聞着林黛玉的熏香,史湘雲下意識地蹭進她懷裏。就這樣,兩人頭頂着頭,睡了個好覺。
作者有話要說: 存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