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淩亂
這是怎麽了?我在幹什麽?
整日昏昏沉沉無所事事,深陷悲戚的哀怨和無助的呼號之中,難道這就是我應該過的生活嗎?我流盡了體內所有的淚水和汗水,時而心猿意馬想入非非,時而自慚形穢妄自菲薄,徘徊于生與死的重疊線上,就像只曉得一場戲還不甚精通的藝人手中的木偶,用無數個沒有價值的今天重複着無數個沒有價值的昨日,殘酷的現實卻還要我不停地徘徊于這沒有價值的重疊線左右,耗盡時光難以鋪平生死之間的溝壑,生沒有理由,死沒有勇氣。
多麽可笑,竟然做起滿臉絡腮胡須,集智慧、靈感、愁思于一身的哲學家的夢來,蜷縮暗淡空間,大放厥詞,癫狂地思考起了生與死。這,既是永無休止不斷輪回的表象,更是化為塵埃再育生命的實質,逝去的衆生不止一次地證明了這一粗鄙看法的正确性。無憂無慮的快樂,沐浴于寬厚包容的懷抱之中,生死似乎成了瞬間的溫存,倒不輕易被察覺;而撕心裂肺的痛苦,卻會用點點滴滴的瞬間去丈量生與死之間的距離,快樂似乎變得沒有了份量,痛苦卻成了組成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天地之間,秋風中的花絮,狂濤中的扁舟,熊火中的蝼蟻,縱是抱有必生之決心,抛卻優雅的儀容與平和的心态,磨刀霍霍,甩開膀子一路搏殺,又豈能逃過多舛命運的魔掌?渴望免于一死全身而退,正如同1937年底至1938年初慘死在日本鬼子屠刀之下的南京人民能夠重新活過來,抑或讓掄起軍刀正在屠殺南京人民的日本鬼子中途頓生悔意,放下屠刀,以罪人的姿态低下頭顱從中國滾出去一樣,皆為天真的癡夢罷了!
天真總是彌足珍貴的,它是沒有雜塵、不起波瀾的河水,如同光潔平整的鏡面,只要有一絲光線就會反照出光亮,那怕僅僅隅坳之域。但在污穢龌龊的境地,它又能維持多久,只不過是黃昏時分,西部天邊稍從即逝的光芒而已,還不一定能夠留下絲毫痕跡。相反,會讓狂躁又猥瑣的心着魔,玷污和損毀的欲念肆意橫流,蔓延開去,一發不可收拾。
渴望保持這一份真,即使明知難以堅守。于是,深陷痛苦的泥沼,漸進無望的漩渦,腳下的路只是克諾索斯迷宮中的一段,望眼欲穿也看不見出口,就像蒙着黑布推磨的毛驢不停地沿着同一個中心繞行,路由松軟平坦變得堅硬崎岖,卻總是離不開起點和終點。當然,身心同感者絕對不會誤解成螺旋式上升,也不會誤解為螺旋式下降,這就是生的狀态。
閉上眼,我思忖自己長出了天使一樣的雙翅,輕輕地閃動翅膀便可以掠過純潔雲團的頂端,棉絮狀的雲朵會輕微地配合我的舉動,起伏一下,在我身下移動的各種**都會不約而同因為我的到來而擡起它們低賤的頭顱,冒着折斷脖頸的危險仰視于我,眼中布滿百分之二百的羨慕之情,直到目送我來到天堂的門口,輕輕推開莊重而不失氣派的大門,走進去……轉眼之間,我會因此而激動地滿含熱淚,繼而又開始鄙視內心弱小的自己,恨不得掄起長滿老繭的手狂扇自己耳光,讓自己快速清醒過來,面對這個冷酷無情,散發着血腥和火藥的臭味,幾近讓人窒息的世界。怎麽可能長出天使的翅膀,只會長出無數道戰争帶來的傷疤,橫七豎八地摞在身上和心頭,如同那條僅有的且已經穿了三十多年的褲子上半尺厚的補丁。
正因為身處只有刀槍沒有道理的世界,随時都可能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墜入地獄,顫巍巍地跟在黑白無常的身後,聞着他們二條長舌散發出來的味道,不用喝孟婆煎熬的湯水,就會自覺地向着正路走來。惡鬼嚎喪,寒風刺骨,迷霧缭繞,電光火石,鐵鏈鐐铐發出的聲響直刺耳膜,身受重型者慘狀随處可見,但總算有了着落,還是可以安心接受這眼前的一切。
不得不承認,從天堂到地獄的落差是致命的,天堂般的生活瞬間消失,而地獄般的生活卻如同時光的影子揮之不去,但總是要活着,即使是悲戚地活着,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這種境遇。從另一個層面說,我可以反抗,堅定信仰,相信未來,如前輩勉勵的那樣,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切都會好的。是的,從天黑熬到了天明,從激情四射充滿活力的青年熬成了老态龍鐘毫無鬥志的老翁,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繞過雜草漫長的叉灣,躲過暗礁叢生的險灘,卻步入了無邊無垠的荒漠,眼前美好的東西只是海市蜃樓,虛幻無比。這樣悲劇雖然格式發生了變化,主角發生了變化,可巧的是殊途同歸,表達了同一個中心思想。
也許,我們有理由譴責這個充滿垃圾,到處都是**的社會,就是唾液橫飛也不會讓這一罪惡的大廈土崩瓦解,19世紀初期的歐文之流曾經想通過自己的理論讓混亂變成秩序,從而建立一個沒有資本主義弊端的理想社會,他們付出了畢生心血,最終也僅僅只是空想社會主義,可見受苦受難的普通人的口水确實沒有太大的神功。
起伏不定,喜怒哀樂都是生命的點滴,尋常時日都值得永久珍藏,而對一個飽受屈辱受盡欺淩的人來說,都想将自己的一生重新洗牌,可是又怎麽回到最初呢?加入早就知道會有這番經歷,絕對會義無反顧選擇出生即死。
喬曉靜心中的仇恨和恐懼不停地翻湧,她幾近瘋狂,不知道通過何種方式才能釋放出來,只能怒目圓睜盯着窗外已經暗淡的世界,口中呼出的粗氣,白柱一樣飄向月光,月光被狂風吹動的樹枝擊碎成了無數斑駁的鏡片,在不遠處忽明忽暗,一心想引起這位站立于窗戶邊的婦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