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故宮的主人
大喜的紅燭跳躍着映照在窗臺上,柔和的月光和朦胧的燭光相互交織,形成一幅美好的畫面。
洞房花燭夜,一刻值千金,太監宮女在正房不遠的地方守了一夜。
直到晨曦初降,正房裏才又有了聲音。
大床上胤礽和绾绾都睡得筆直,但她們的身體緊緊地靠在了一起。胤礽首先醒了,他半支着身體,低下頭來看自己新婚妻子的睡顏。绾绾的睡相也是極好的,她那都是經過訓練的,但經過一夜的‘勞累’,她現在也是睡得正沉。
胤礽看着绾绾小巧的鼻子,他昨晚就想這麽幹了,他用手輕輕地捏了捏绾绾的鼻子,绾绾感到有些呼吸不暢,她張開了嘴巴呼吸。胤礽一看,笑了,他看着绾绾紅潤的小嘴,低下頭就把那兩片唇給含住,绾绾這下算是徹底醒了。
“殿下,不要…”绾绾低聲說。
“好了,逗逗你而已。” 胤礽最後再摸了摸绾绾的小鼻子,他發出爽朗的笑聲,“今個兒還要拜見皇阿瑪和皇太後,切勿遲了。”
“臣妾當然知道,”绾绾說,“那殿下也該起來罷。”胤礽一直壓在绾绾的身上,讓绾绾有些哭笑不得。
“行了,今天就放過你。” 胤礽笑着說,“何玉柱,還不快過來。”
兢兢業業站在門外整一宿,何玉柱愣是連一個哈欠都沒打,特別是天亮以後,他支棱着耳朵,一點響聲都不放過。聽到太子爺爽朗的笑聲,他在心裏倒是嘀咕,‘看來太子妃可是個人物,竟能讓太子爺如此寵愛,往後得更加小心才是’,太子爺吼的那一嗓子,直接把何玉柱震了震,他朝後邊的太監宮女擺了擺手,便鞠着腰進去了。
何玉柱低下頭,他是萬不敢擡頭望的,有好奇心的太監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個亂葬崗了。“給殿下和娘娘請安,殿下和娘娘萬福金安。”何玉柱恭恭敬敬地說。後面的一衆太監宮女也跟在何玉柱的身後,彎腰鞠躬,說着“萬福金安”。
“行了,今天大賞,毓慶宮上上下下月例翻倍,從孤的私庫出。” 太子爺大手一揮,一衆太監宮女喜形于色,連忙跪恩,說着吉祥的話。太監宮女進宮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銀子麽,多得賞賜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不僅是服侍胤礽的太監宮女進來,服侍绾绾的夏荷,秋月她們也進來了。經過一番洗漱後,兩人便傳了早膳,吃過早膳後,天還灰蒙蒙的,兩人便又急忙忙前往乾清宮拜見這座皇宮真正的主人,康熙大帝。
天雖然未亮,但不管是各座宮殿還是道路兩旁,都挂上了明亮的燈籠。天還在下着毛毛的細雪,地面上也鋪着一層薄薄的白毯子,掃雪的太監在輕手輕腳地掃着雪,不敢發出一絲聲音。冬天的清晨是很冷的,人呼出的氣息在一瞬間便成了薄霧。
太子和绾绾的頭上都有宮女太監撐的傘,身上也披着厚厚的毛鬥篷,倒是沒有十分的冷,只是為了趕吉時拜見康熙,兩人的腳步也是匆匆忙忙的。
绾绾對這座清朝皇宮說熟悉也熟悉,說陌生也陌生,她畢竟在皇宮待過了選秀的日子,但那時的她能走過的地方也就那極小的地方,沒想到如今她倒是能到皇宮的絕大多數的地方了。紅牆綠瓦的樓閣宮殿,樹影婆娑的景致,都給這座皇宮鋪上一層不一樣的色彩,就像是一個秘密花園,等着人們去探尋其中的奧妙。
Advertisement
乾清宮與毓慶宮的距離并不是太遠,走了約莫一刻鐘,绾绾便看到乾清宮的大門口。
“奴才給太子爺請安,給太子妃請安,”胤礽和绾绾來到乾清宮的大門口,一個年約四十的老太監對着他們道,“皇上正在裏面,二位請進。”
“嗯,”胤礽答了一聲。
宮裏的太監從服飾上就可以看出等級來,绾绾不經意間打量着面前這個一臉恭敬的太監,心裏猜想這也許就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梁九功。
“有勞公公了,”绾绾也說道。
梁九功笑着點了點頭,忙把兩人迎了進殿內。
“兒臣叩見皇阿瑪,給皇阿瑪請安。”胤礽和绾绾跪在地上,異口同聲地說道。
“免禮。”绾绾聽到了一個莊嚴的聲音,她并不敢擡頭大肆張望,只微微低頭看着康熙衣擺的地方。
绾绾随着胤礽站了起來并坐下,绾绾只看見康熙身上穿着明黃色的龍袍,他穩穩地坐在那裏,盡顯上位者應有的氣質。
“朕的保成也長大了,要與太子妃和和美美,成家後更要專心于政事,替朕分憂。這三日,你先不用上朝,好好陪陪你的福晉。”不知是不是平時上朝的習慣,康熙的語速很慢,但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讓人忽視不得。親手教養出來的兒子成婚,兒媳又是自己千挑萬選的賢淑人,可以聽得出來康熙還是很愉悅的。
“是,皇阿瑪,兒臣明白。”胤礽回答的很是乖巧。
“馬佳氏你是朕親自為太子選的福晉,德言工容皆上,日後也要好好服侍于胤礽。”康熙威嚴的聲音傳來。
“是,兒臣明白。”绾绾站起來蹲了一下身子回答道。
随後康熙還問了胤礽一些平日生活上的事情,一時間父慈子孝,其樂融融。
從乾清宮出來,兩人便前往慈仁宮拜見皇太後。
乾清宮與慈仁宮相比多了一分莊重,慈仁宮與乾清宮相比多了一分安寧優雅。
绾绾和胤礽一進入慈仁宮,便看見了各色美人都在上頭,想必那些就是康熙的各個妃嫔,也就是胤礽的各個大小庶母。最裏面坐着的正正是當朝皇太後,皇太後看上去很是慈祥和藹。特別是如今她寵愛的孫子成婚,孫子孫媳一同過來拜見她,她更是高興。
皇太後本是科爾沁的雄鷹貴女,她只懂蒙語,對于滿語和漢語她都是不懂的。绾绾在家時由于無聊,也曾學過蒙語,此時倒是派得上用場。
皇太後對绾绾會蒙語這事很是滿意和興奮,康熙妃嫔中會蒙語的人少,但是她們都愛過來找皇太後請安以示孝順,每次皇太後與她們聊天,每一句都要宮女在一旁翻譯,總歸是不盡興。
“來,太子妃呀,過來嘗嘗這鍋茶。”皇太後笑着對绾绾說,“這可是哀家的保成最喜歡喝的。”
蒙古鍋茶自古便是蒙古族人的最愛,在煮這鍋茶時,用山上的新鮮山泉水熬茶,熬足一兩個時辰後再緩慢加入牛奶并鹽巴。等到鍋裏茶水沸騰,把酥油、奶豆腐、奶酪、炒米、牛肉幹等一樣一樣放進鍋中,慢火熬制,茶水再次沸騰,那濃稠适中的鍋茶變成了。
皇太後這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時間是在那茫茫的大草原中度過的,雖此生不能再回到那望不見邊際的綠,但她對蒙古的物很是有感情,而這鍋茶也是她最喜愛的,自然,她也是想把自己最喜愛的鍋茶介紹給自己最喜愛的孫媳。
鍋茶在中原并非什麽常見的飲品,價格昂貴又沒有什麽特別的需求,绾绾在家中也是沒有嘗過的。她輕輕拿起了盛滿奶白色鍋茶的青花瓷碗,鍋茶才熬成,袅袅的熱煙帶出奶茶甜膩的香氣,奶味濃香柔和。她用青花瓷碗配的小瓷勺輕輕攪了一下鍋茶,奶味更濃。然後她便嘗了一口,奶的鮮味和茶的甘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酥油的香,奶豆腐和奶酪的甜膩,炒米的焦,牛肉幹的鹹辣,真真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绾绾再喝了一口,她是極喜歡這鍋茶的。這鍋茶的味道很是像現代的奶茶,沒想到她竟能在這百年的皇宮中再次嘗試到了現代的味道。
“謝謝皇太後,這茶真真是味道好極了,甜香濃郁,真真讓人回味無窮。”绾绾笑着對皇太後說道。皇太後這兒的氛圍并不像乾清宮那般莊嚴肅靜,反而是一片和樂的景象,绾绾也放松了不少。
這鍋茶并非是誰都喜歡喝的,有的人便喝不慣那種有點騷的奶味。皇太後看到绾绾是真愛這鍋茶,便也更加高興了,她用蒙語快速地說,“好,好,好,你喜歡便好。我這還有一些茶磚,用來煮鍋茶是再好不過的,你待會兒可要拿一些回去。”
“那兒臣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謝謝皇太後。”绾绾急忙起身下蹲以示感謝。
“皇太後您可不能只念着太子妃就忘了嫔妾,嫔妾也是愛這鍋茶的,嫔妾也想要茶磚。”一個帶着笑的聲音傳來,原來是坐在皇太後旁邊的宜妃。宜妃本就以為人爽朗大方而著稱,她本身會蒙語,五阿哥又養在皇太後的身邊,自是與皇天後很是親近的。
“都是太子妃太可人的緣故,便是我見了太子妃也不禁心生喜愛,看來我在皇太後這兒要失寵喽。”宜妃故作吃醋的樣子,倒是引得皇太後大笑,一時間殿內的氣氛更是高漲。
慈仁宮一片和樂融融,绾绾雖還未被正式冊封為太子妃,但依規矩,只要不出什麽大差錯,這太子妃之位都是差不得的,因此不論位份高低,皇宮中的女人對绾绾都是客客氣氣的。
陪着皇太後說了一會兒話,皇太後也有些倦了,绾绾和胤礽便告退,他們又前去給赫舍裏皇後的牌位上香,這之後,太子大婚的所有儀式才算是告一段落。
經過一系列的朝拜,胤礽和绾绾都有些疲倦,兩人便在冬日的皇宮中,在細細小雪中漫步前行。
胤礽走在前面,剛剛大婚的他志得意滿,此時陽光正好,在耀眼的陽光中胤礽顯得格外神采飛揚,雖然他看上去确實有些心高氣傲,但卻是才華橫溢的。
然而在那麽一瞬間,绾绾卻想起了在現代時所看過的《康熙王朝》。在那部電視劇中,胤礽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可悲配角,被二廢,被囚禁十幾年,在最後的場景中,他住在只有萋萋野草的破敗宮殿中,脖子上和腳上都戴着沉重冰冷的鐵鎖鏈,他的頭發已然花白,身體瘦如枯木,他瘋瘋癫癫地說着別人聽不懂的話,就像在路邊行乞的瘋子,绾绾心中的酸澀突然湧了上來,一時間不知是何滋味。
“還不快跟上來。”胤礽笑着對绾绾說,绾绾也回了一聲,便又跟在了胤礽的身後。胤礽稍稍放慢了腳步,兩人的衣袖碰在一起,他又一次偷偷地伸出手來握住了绾绾的手,就像大婚時他去接親時一樣。绾绾被胤礽溫暖的手握住,她還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