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烏雅格格
“若能早知道娘娘今日要考校我的功夫,便能備下‘佛跳牆’,如今便也只能以‘巧’好好讨讨娘娘的歡心。”劉太監在心裏嘀咕,他是最會做‘佛跳牆’的,保管叫貴人贊不絕口,就算是嘗遍山珍海味的當今聖上,也曾多次賜下賞銀。但‘佛跳牆’至少需要一天的準備功夫,倒是來不及了。
雖說上位者的口味不可捉摸,但要想在這明争暗鬥的禦膳房中站穩腳跟,不懂主子們的口味,那也是不能的。劉太監每日都會查看主子們吃剩的飯菜,如此大致也是能估摸兩分主子們的喜好的。太子妃娘娘說挑嘴也不挑嘴,但要說不挑嘴那也是挑嘴的,劉太監只得琢磨着來。如今看來,太子妃娘娘頗愛那河鮮海鮮,倒是可試一試。
于是劉太監便首先做了個鲥魚湯。這鲥魚可不簡單,單單只出現在那洶湧的長江,還靈活得很,極難捕捉,便是宮中也是極難得的。正好近日南邊上貢了幾條,毓慶宮自然也是有份例的。
他先是讓小太監把爐子燒旺,然後便是大火旺油,入姜蒜炒香。把鲥魚洗淨入鍋後,先是轉小火正反兩面煎至金黃,然後便是加入新鮮山泉水轉中火慢炖。等到湯滾沸後,便加入嫩水豆腐,再炖上個把時辰,然後只簡單加入鹽,胡椒,蔥花,鲥魚的鮮香甜美之味便撲鼻而來。
那鲥魚肉質細膩爽滑,魚刺都是軟骨,湯是奶白鮮香的,魚肉是軟嫩鮮美的,魚骨是入口即溶的,再加上胡椒的微辣的口感,那更是一絕。
劉太監在鲥魚湯出鍋的時候也嘗了一口,他的眼睛笑得直眯成了一條線,旁邊的小太監也就只有狂咽口水的份。
除了鲥魚奶白湯,劉太監還準備了松樹猴頭蘑,挂爐沙板雞,蟹肉雙筍絲并一碟濃香芝麻卷。他哼着小曲,想着等會兒要跟着送膳,好好在娘娘面前露個臉,再逗個趣,娘娘開心了,自己自然就能開心。
就在劉太監指揮着小太監把菜肴裝碟的時候,劉太監的一個小徒弟氣喘籲籲地小跑着過來。
“站住,這是什麽地方,要是把貴人的膳食弄翻了,怕是連累得你爺爺我都要挨板子,真真是欠揍!”劉太監大聲呵斥道。
小徒弟反倒是一臉着急,“師傅,不是小的不守規矩,只是,”小太監神色慌張,他有些鬼鬼祟祟地向四周張望,拉着劉太監的衣袖,想着把劉太監拉到牆角。
“有話好好說便是,幹什麽走開!”劉太監有些不以為然。
“不是啊,師傅,是有關…”小徒弟朝上使了使眼色,“我也是剛剛聽同鄉的太監說的,他是剛剛到宮外采購東西回來,外面的消息都傳滿天了…”小徒弟急得臉都紅了,額頭上的汗都滑落了下來,可見确是急得很,“等不及了呀,師傅。”
劉太監這才重視了,他也正了正臉色,吩咐剩下的小太監收拾收拾東西,便跟着小徒弟走到沒人的角落,“說罷,要是你亂說話,爺可繞不得你。”
小徒弟湊上前,他仔仔細細地向四周查看,确定是沒有人偷聽,他這才趴在劉太監的耳朵邊,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地快速說道,“四阿哥未過門的格格醫好了天花了!”
只這麽一句,便是讓劉太監大吃一驚。那可是天花啊,是頂頂可怖的病症,一旦感染就必須被隔離。如果最後不能結痂,便只有死路一條。滿人中有多少人死于天花,便是皇宮貴族也是不能例外。說一句大不敬的,傳言順治帝不也是死于天花的麽,還有當今聖上也是患過天花的。
但那可是天花啊,是最難醫治的傳染病,幾乎就是絕症,能否熬過去那是全靠運氣。但現在卻有人能夠醫治天花?!
Advertisement
“渾小子,你莫不是在诳你劉爺爺。”劉太監一個激動,便打了一下小徒弟的腦門,“是誰醫治好天花?”劉太監有些不可置信,又問了一遍。
小徒弟摸了摸腦瓜子,“小的聽外出的同鄉說是四阿哥未進門的格格,還好像是德妃娘娘家的侄女,是姓烏雅的,”小徒弟停頓了一下,他想了想,又說,“上次小選,德妃娘娘不是為四阿哥選了幾個位分低的宮女子嗎,其中有一個便是娘娘家的侄女。只是四福晉還未進門,所以那幾個宮女子也還未進門,只等四阿哥大婚,便一擡小嬌送進去。”
劉太監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我的乖乖,這真真是…”說着他還走了幾步,環望四周,再檢查了一遍周圍,看到确實是連個人影都沒有,他才又開口問道,“你的那個同鄉靠譜嗎,別是說着玩的,那可是天大的事。只一個小格格,怎的有如此大的能耐?”劉太監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是真的,師傅,這麽大的事兒,誰敢亂說。我還給他遞了銀子,要是假的,他敢收麽。他都說了,那個烏雅格格從小便對醫術感興趣,特別是一些疑難雜症。這次也是一個染了天花的病人說露了嘴,那個人染上天花後整個身體都起了膿包,眼看都要不好了,還是烏雅格格出手救了他。”小徒弟跑得急,他有些渴了,舔了舔嘴唇,他繼續說。
“聽說是用什麽牛痘治的,那個人好了後還給烏雅格格送了旗子,上面還織着‘杏醫娘娘’的大字,好多人都知道了,烏雅氏家的大門口都被圍了個水洩不通,大家都在拜烏雅格格,就祈求着平安無災無病。”小徒弟說道。
“真的?用牛出的痘?是什麽玩意兒?”劉太監搖了搖頭。
“師傅,你別聽着不相信,說着已經有其他大夫用過這法子了,是真的行!”小徒弟有些遲疑,他看了看四周,再看了看師傅,還是咬咬牙說了,“師傅,您是小的的恩人,若沒有您,小的早就被人打死了。今個兒我也就是跟您說,這事便也只咱們兩人說說罷。”
劉太監看到小徒弟的臉色比剛才還要嚴肅,難道還有更大更重要的事情?他便也正了臉,道,“那是,你是我最看重的徒弟,有我劉爺爺一口吃的,便不會少了你這個小子,還不快快說。”
皇宮的規定,當然是不能說閑話,特別是主子們的閑話。但是要是你不知道主子們的‘閑話’,那也是離‘大難’不遠的,畢竟主子們的心思難猜,一個不慎冒犯了主子,那是要掉腦袋的。
小徒弟這才繼續說道,“皇宮外的人都傳遍了,都說四皇子是,是有大福氣的。”小太監心裏有些害怕,皇子有福氣那是什麽,那就是要更上一層啊,皇子更上一層那是什麽,那就是要上那個天大的那個位置啊。
“大家都說,原定的太子妃成了四皇子的福晉,這未過門的格格成了個‘杏醫娘娘’,四皇子那是,那是…”小徒弟話還沒說完,便被劉太監一把捂住了嘴巴。
“放肆,這豈是你我可以說的!只管止住嘴巴罷。”劉太監感覺自己的心在撲通撲通地跳,這實在是…
“今天這事誰都不能再說,要是傳了出去,你我都腦袋不保!”劉太監嚴厲地對小徒弟說道。
“可這事兒也算是大家都知道,遲早會傳到宮裏來…”小徒弟說。
“那也不能是從你我這兒傳出去的。記得,誰都不能說,就當做是什麽都不知道,別人問了也一概說不知道,你那個同鄉也不能再接觸,就當做是沒有這回事兒,知道了沒有!你要是還拿我當師傅,就聽我的!”劉太監瞪大了雙眼望着小徒弟。
“知道了,師傅。我一定不會說的,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小徒弟連忙點了點頭,他現在正正感到後怕。
劉太監本來是想要親自把膳食送到毓慶宮,還想着逗樂逗樂,如今一看,幸好小徒弟提前說了,要不被遷怒那叫一個冤,還是有多遠躲多遠才好。只是可惜了今天的那一桌子菜罷。想着娘娘也是沒有心思品嘗菜肴的。
然後,兩人便偷偷摸摸地回到了膳房。
毓慶宮。
“哐”,绾绾手中的茶盞猛然掉落,杯中的熱茶四濺,青花瓷的碎片四散。
“娘娘,小心。”在旁邊禀報的冬雪趕緊上前查看,幸好冬天的衣裳厚實,娘娘并沒有被傷到。
剛剛冬雪正正是向绾绾禀報了‘烏雅格格’的事情。作為绾绾身邊的大宮女,她代表的是太子妃娘娘的臉面和耳目,自然是有許多小太監小宮女過來投靠的。這宮中消息知道得最多最快的并不是在上面的貴人,而是這些底下的小太監小宮女,他們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把消息告訴了冬雪。
绾绾感到有些心驚,想來那個‘烏雅格格’是個穿越的罷。其實绾绾一直都有留意,想看在這個時代是否還有穿越重生之人,但一直都沒有什麽線索。
那個烏雅格格在之前根本就沒有什麽突出的地方,如果她在之前有露出哪怕一點現代的蹤跡,绾绾是不可能不知道的。绾绾在京城長大,聽着那個烏雅格格也是在京城長大的。而且據冬雪的調查,那個烏雅格格在最近也沒有什麽性情大變,或者言行突然改變的表現。
‘看來這個烏雅格格确實是個厲害的。’绾绾在心中暗暗想倒。她可以肯定,清朝還沒有出現可以醫治天花的人物,而利用‘牛痘’醫治天花,也是由18世紀英國的一位鄉村醫生發明的。
傳聞烏雅格格自小便對醫術很感興趣,想來她在那個時候便開始布這個局了。從小表現對醫術感興趣,這樣以後能發明治療天花的方法便可順理成章;她是德妃的侄女,被指給四阿哥也不是什麽難事;她是知道四阿哥會成為最後的贏家,所以她才會在這個緊要的關頭爆出醫治天花的好事:要是在旨意下達前爆出,她可能會被送入太子的宮中或者是被送進太醫署終生不能嫁人,但要是進了四阿哥的院子,她自然是沒有這個機會‘醫治好天花’的。
她的行事看似魯莽,卻隐含着大算計。在封建王朝最看重的是什麽,還不是一個“名”麽。醫治天花,那是多大的一個名啊,別說是平頭百姓,就算是皇宮貴族,都是要感激她的。有了這個“名”,她便有了比‘免死金牌’還要更厲害,更好用的武器-誰能小看她,誰不敬她三分。與她不好,便是與天下人為敵,那可是天下人的救命恩人啊。
其實算起來,她的做法雖有些冒險,卻是聰明的。別說什麽在古代開酒店,開銀行,那都是小錢。即便可以運用現代手段和現代的東西賺大錢,那也是要受制于皇室的。而從她一路潛伏,便可看出她也是個能夠隐忍的;從她把功勞獨吞,并沒拉上烏雅家,便也可看出她是個貪婪的,她的圖謀可不小啊。
面對這個‘杏醫娘娘’,皇室是萬萬不能打壓的,否則便會犯了民怨。皇室非但不能打壓,還要高高禮遇。正好這個‘杏醫娘娘’被指給四阿哥,直接收歸皇室所用也是一件順水推舟的事情。雖然她的民望是高,但既然之前已經被指給了四阿哥,便是不能再指給皇上或者是太子的,否則鬧出了父奪子妾,兄奪弟妾,還成了個什麽笑話了!
‘想來這次這個烏雅格格的位分不會低。只是瓜爾佳氏廢了這麽大的心思,千方百計冒着聖怒也要進四阿哥的後宮,如今卻來了個懂隐忍,有民望的競争對手,倒也諷刺得很。’绾绾在心中嘆氣道,‘毓慶宮的處境也變得更加嚴峻了。’
“娘娘,這個消息已經傳遍了皇宮,聽說太子聽到這個消息後直接面無表情,咱們該怎麽辦呀。”冬雪有些發愁地問,這個問題确實是很嚴重。
不多時,外面的小太監輕聲敲了敲內室的門,“娘娘,太子回毓慶宮了,現在回了書房。”
绾绾整理了一下衣裳,便向胤礽的書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