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解決的法子
“給太子妃娘娘請安,給福晉娘娘請安。”太醫匆匆從太醫院趕來,雖然現在太醫院是一團亂糟糟的景象,但為了太子妃的問話,太醫院還是派出了陳醫正。
“免禮,”绾绾揮了揮手,“太子殿下和大阿哥的情況到底如何?”
陳太醫跪了下來,“娘娘告罪,大阿哥他,他還未出現疫病的症狀,只是太子殿下,”陳太醫面露難色,陳太醫也是剛從乾清宮出來,剛被康熙的茶盞砸到,他的頭上還紅腫了一個大包,他顯然是有些心有餘悸。
他咬了咬牙,把心一橫,說道,“太子殿下他像是直接接觸過有害的東西,現在已是卧床不起。”
聽了陳太醫的話,大福晉顯然是心寬了也高興了,她偷偷地用手帕擋着,捂着嘴笑。
绾绾卻是顧不上那些有的沒的,她直接問陳太醫,“疫病有許多,到底是何病症!”
“這,娘娘,”陳太醫有些遲疑,“太子殿下身上大範圍出現米粒大的紅色斑疹,面部充血潮紅,但唇鼻周圍顯得蒼白,舌被白苔,惡心嘔吐,呼吸不暢,經駐紮在莊子的太醫初步診斷,是痧症。”
绾绾的心一下便被提了起來。聽着陳太醫的描述,并上‘痧症’這個詞,绾绾猜測這傳染病應是現代的‘猩紅熱’。在現代,猩紅熱并不是什麽大的病症,但在古代,醫療設施落後,又無對症的藥物,猩紅熱以及由猩紅熱引起的并發症便成了要人命的惡魔。
绾绾思考了一下,她便讓太醫退了下去。大福晉見此,便也告退了。
绾绾回到內室,往常在太子身邊服侍的一個小太監便迎了上來,他手中還拿着厚厚的幾本賬簿。
他神色悲哀,一見到绾绾便跪了下來,高高把手中的賬簿舉起。“娘娘,”他向绾绾跪了頭,眼中含着淚,“娘娘,奴才是在太子殿下身邊服侍的鄧福貴,平日是掌管太子殿下財務的,這次奴才沒有能跟着殿下出宮,殿下出事後,便命人過來給奴才傳話,”鄧福貴有些泣不成聲。
“殿下還清醒的時候,命人轉告奴才說,說是讓奴才把殿下手中的人脈和財務等都托付給娘娘,殿下還說,”鄧福貴有些說不下去了,“殿下還說,殿下讓奴才轉告娘娘,說是,說是若有什麽大事發生,便把手中的這些東西一分為二,娘娘一份,另一份便給殿下的二位阿哥并妾室,這些東西都由娘娘保管,直至二位阿哥能當大用。”
鄧福貴把手中的賬簿舉得更高,他的手有些發抖,連帶着賬簿也在左搖右晃。他哽咽地說,“殿下還說,讓娘娘好好保重身子,娘娘的生辰禮,殿下已經備好了,到時會有人轉交給娘娘。若是有什麽事情發生,娘娘也要高高興興的才好。”鄧福貴停頓了一下,“殿下說,他還是喜歡娘娘開心的樣子。”
绾绾聽了,終是淚流滿面,她一下便倒在了榻上。
“娘娘,您要保重啊,殿下還在等着您呢。”旁邊的秋月趕緊上前扶住绾绾,秋月擦了擦臉邊的淚,說道。而夏荷更是已經哭得發不出聲音來。
绾绾沒有說話,她擺了擺手,讓秋月去安排鄧福貴的事情。她現在的腦子亂得很,她與胤礽是結發夫妻,往日大婚的景象還歷歷在目,绾绾至始至終都記得喝交杯酒時的那句“鴛侶合二為一,自此已結永好,結發夫妻,永不離棄”,誰知前日還在你依我濃,鴛鴦交頸,如今卻落得個“若有什麽事情發生”的結果?
Advertisement
“娘娘,冬雪回來了。”夏荷擦着淚,對绾绾輕聲說。
绾绾這才轉過身來嚴陣以待。早在聽到胤礽在查烏雅氏的途中出了意外,绾绾便立馬讓冬雪去查事情的真相。绾绾是太子妃,她命人外出,只需要登記,卻是不需要經過三妃批準的。
但皇宮如今戒備得很嚴,未免給太子妃添麻煩,冬雪也不敢到處亂跑,她只吩咐了小宮女,讓她到馬佳氏家傳遞消息。收集完消息後,冬雪把原本的衣裳燒掉,又重新沐浴洗頭,這才過來禀告太子妃。
“娘娘萬安”冬雪先是給绾绾請安。
“不必多禮,如今外面的情況如何?”绾绾趕緊問道。
冬雪這才心有餘悸地說道,“娘娘,奴婢雖未走遠,但聽馬佳氏下人的禀告和沿途老百姓的哭喊,如今京中一片驚恐,疫病蔓延的速度很快,聽說有些村子,”冬雪有些不忍地說道,“聽說有些村子整整一村的人都沒了。”
“如今京城不僅在最先出現疫病的地方爆發疫病,因為染上病症的人有走動,所以又增添了幾處疫區,如今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那些得了疫病的人家哭天嚎地,有的人家已經挂上了白布。雖然朝廷已經下發命令,圈住了爆發疫病的地區,但是這次疫病來得太兇險,朝廷快控制不住了。”
冬雪接着不喘氣地說,“娘娘,我按您說的,通知了大公子和二公子,他們差人調查了,說是這次最初出現疫病的地方一共有三處,一處是京城近郊的村子,一處是城中較為繁華的居住區,還有一處便是太子所在的莊子,也就是烏雅側福晉治好天花的那個莊子。這三處地方離得遠,應是無關系的。”
“你知道這三處地方的位置嗎?”绾绾問。
“是,奴婢在馬佳府的時候愛到處逛逛,這三處地方奴婢都認得。”冬雪點了點頭。
于是绾绾便讓冬雪在書桌的白紙上把京城大概的方位和建築标出來,再标出爆發疫症的地方。
绾绾看着這張‘地圖’,她的神色突然嚴肅起來。
“爆發疫症的區域包含了烏雅家?”绾绾問。
“是,娘娘,一開始時大公子也覺着會不會是烏雅側福晉搞的鬼,但是,”冬雪停了一下才說,“但是這次烏雅家也出現了疫病,烏雅大人,烏雅家的大夫人,還有烏雅家的幾位公子格格都病了,甚至是烏雅側福晉的生母也病了。所以大公子估計這次的事情應該不是烏雅格格做的。”
绾绾沒有說話,她深思了一下,她把手中的帕子擰緊,她氣得有些發抖。
“你們出去罷。”绾绾深吸了一口氣,她只說出了這麽一句話。
冬雪等人有些擔憂地望向绾绾,她們最終還是告退了。
等到內室的房門關閉,绾绾突然把書桌上的筆墨紙硯全掃了下去,發出哐哐的聲音。
绾绾突然把身子靠在書桌上,她望着屋頂上惟妙惟肖的壁畫,咬牙切齒地說了一句,“烏雅氏,烏雅氏…”
绾绾的大哥認為這次的事情不是烏雅氏做的,相信別的人,包括康熙,或許都會認為這次的事情與烏雅氏無關。因為疫病不僅發生在太子所在的莊子,還發生在其他的兩個地方,特別是烏雅家也包括在內。
但绾绾知道不是這樣的。她在‘地圖’上發現,三個地點之間,是可以連成一條直線的,或者說,烏雅氏的目标便直接是烏雅家所在的居民區和太子所在的莊子,那個城郊的莊子,可以說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而随意選的。
自從康熙派太子和大阿哥調查‘杏醫娘娘’的事情後,烏雅氏的處境便很是不妙。前有名聲太過威脅皇權的嫌疑,後有‘杏醫娘娘’作假的傳聞,雖然進了四阿哥的後院,卻不得不與經歷了重生又頗有心計的瓜爾佳氏競争,更為重要的是,新任的太子妃又是疑似是穿越的。
但如果是這麽一場疫病,一切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莊子上的人死了,最後的一點能夠威脅烏雅氏的證據便沒了。
烏雅家的人死了大半,不僅可以洗脫自己的嫌疑,還可以抵消自己娘家的勢力。烏雅氏之所以揚名天下,靠的并不是烏雅家,可以說,烏雅家現在是太盛了。
如今的烏雅家不僅出了一個孕育有兩位皇子和多位公主的德妃娘娘,還出了個能治好天花,又入了皇家的‘杏醫娘娘’,皇室兩代,烏雅家風光無限。盛極必衰,聖上的寵愛和忍耐是有局限的,此消彼長,如果烏雅家太過于盛,德妃娘娘是聖上寵愛的妃子,自然無事,但頗有‘神名’的烏雅氏便要遭殃了。從聖上對烏雅氏的種種行動便可看出幾分。
太子死了,太子妃是否是穿越的事情也不再重要。如果太子妃是穿越的,而太子又健在,那在太子妃的規勸下,太子很可能會熬到康熙駕崩。但如果太子沒了呢,依着皇四子的地位和手段,這皇位自然不難。
而且,烏雅家是世代包衣,在皇宮中的人脈挖也挖不清,作為家中年輕一代唯一進宮的女孩兒,還風風光光地當了側福晉,難道烏雅家會不把一部分資源給烏雅氏嗎?更別提烏雅氏本身心思深沉缜密,自然也會有自己的心腹。雖說作為側福晉,并不能與外界聯系,但這根本就難不倒烏雅氏。
不僅如此,在這個時點上,清朝,特別是清朝的京城,并沒有出現這麽大規模的疫病。除非是人為。
绾绾是想到最近烏雅氏會采取一些行動,但她沒想到,那烏雅氏竟會這般的狠,竟會膽大妄為地直接對太子下藥;她沒想到,那烏雅氏竟會這般的狠,竟然連弑父殺母也豪不在乎;她沒想到,那烏雅氏竟會這般的狠,竟沒心冷血地拿那京城十幾萬的人命去換自己的榮華富貴!
當初烏雅氏拿出治療天花的法子時,绾绾并不覺得什麽,她甚至還有些高興,畢竟有了牛痘,便可救活上萬的人,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她一直以為那烏雅氏不過是一些宅鬥宮鬥的手段罷,沒成想,她竟會把十幾萬的人命當籌碼。
绾绾把擺在書桌旁一米多高的兩個花瓶摔倒在地,花瓶摔裂發出巨大的聲音。然後绾绾便撲到床榻上,她把頭埋在被褥之中哭了起來,她好恨,好恨,好恨!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又擡起頭來,她把眼邊的淚水擦掉,重新振作了起來。既然這不是湊巧,而是烏雅氏設的一個局,那烏雅氏是必然會留下後手的。
绾绾把自己代入烏雅氏的角色,想着自己若是烏雅氏,會設怎樣的局。若自己是烏雅氏,那這個局的最後,要是想要完美收場的話,自然是要等太子等人病死,然後再拿出解決病症的法子的。不然的話,不管怎麽說,太子等人是在追查烏雅氏的時候出事的,聖上多多少少會遷怒。唯有做出更大的事情,有更大的名聲,才能讓聖上信服而不敢輕舉妄動。畢竟聖上也是人,一個能夠多次起死回生的大夫,當然不能被随意對待。
突然,绾绾擡起了頭,她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