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萬歲爺啊, 您在哪裏啊,不能不管咱們老百姓啊!”一個婦人拉着一個六歲大的小孩, 懷裏再抱着一個一歲大的孩子, 衣衫褴褛地圍在皇宮門外, 她哭泣着向天叫喊着。孩子的父親因為疫病, 已經被送到集中管治的地方,自己拉扯着兩個半大的孩子該怎麽活。就連京城的皇宮貴族都搬離出京, 難道這京城就要成為廢城了麽?現在還有朝廷的赈災糧勉強充饑,若是朝廷的人都走了,沒人再管, 又找不到活計,不病死, 那也是要餓死的呀。

“叫喊什麽, 哪裏還有萬歲爺, ”一個‘乞丐’唾了一口,“那幫皇宮貴族都走了, 都走了!就只留下咱們這幫窮的廢的在京城等死了!我們成了棄民, 沒人會管我們的生死了,都走了!”他竟是口出狂言。

抱孩子的婦人一臉驚恐地看着面前這個膽敢‘以下犯上’的男子,她望了望四周, 發現周圍的人都是跟她一樣, 聽到皇宮中人都走了的傳聞,特意過來皇宮這邊哭喊。

皇宮的宮牆外慢慢地聚集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這些人有的已經七老八十,他們坐在宮牆前一言不發, 只是默默地坐着;有的還是孩子,什麽都不懂便被娘親父親帶過來,被四周激動的人群吓得哇哇大哭;更多的還是些平日裏賣苦力的人,他們被絕了活計,看不到生機,雖然已是被餓得手腳發軟,但還是圍着宮門叫喊着。

宮中貴人撤退的陣仗如此之大,不可能一點消息都不露。自從知道皇宮的人已經‘離棄’了京城,本來就如驚弓之鳥的京城大戶人家都紛紛往外撤退。皇宮本來就是京城乃至全國的風向标,就連聖上都已是覺着京城不安全,其他待在京城的人就更加不安全了,此時不走,難道還等着病了走不了麽。

京中的大戶人家都走了,飯館裏沒了吃飯兼高談闊論的人,書店裏沒了買書以及只看不買的書生,商鋪前沒有了排成長龍的各路小厮,各個商鋪紛紛倒閉關門。不僅是商鋪的小厮,有的大戶人家的賣身奴,都因為沒有出逃的位子而被掃地出門。

京城中有錢有勢,或者是能拖家帶口離開的人,都離開了。京中的日常運營全部被切斷,只餘下無事可做而又惶惶不可終日的人在擔驚受怕。疫病是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那種絕望的感覺。

人們不懂什麽叫細菌,也不知道什麽叫病毒,更不知道這種傳染病的傳播方式,他們只知道這種能要人命的東西就像是惡魔,籠罩在京城中,無處不在,随時在伺機尋找下一個目标。正是這種讓人逃不掉而又無望的感覺讓人絕望。

為什麽那些負責管理這些事情的人都走了,為什麽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走了,為什麽就不能給人哪怕一丁點希望,只要能夠有一丁點的希望,只要有人能夠告訴自己,這些噩夢都會過去,便是咬咬牙也是要活下去的。而平日裏百姓最是尊敬的天家人,最是信任的天家人,卻在老百姓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全都走了!全都走了,只餘下宮門前趕人的侍衛。這又如何能叫人不崩潰!

宮門外群情激奮,宮門內氣氛同樣緊繃。

“三皇子,聖上是叫本宮協同監國,而不是叫本宮‘保管’虎符鑰匙,您要是不把事情說清,本宮無論如何都是不會答應的。”绾绾直視三阿哥說道。

在胤祉拒絕绾绾的時候,倒是沒能想到,自己也會有‘求’绾绾的一天。他被氣得胸口直發悶,“如今豈是婦人之仁之時,那些賤民聽到皇阿瑪離宮的消息,都圍在了宮牆外,沒有官兵如何鎮壓他們?” 胤祉神色激動,“必要讓那些賤民知道刀子的厲害!”

绾绾皺了皺眉頭,“如若百姓在宮牆前聚集,就應問清情況,進行疏散,又如何能夠一味以武力鎮壓!疫病本就重創于京城百姓,再暴力血腥鎮壓,這叫京中百姓如何能活。”

“你以為我沒想過嗎!若是能夠疏散的話,我還用得着來找你!”三皇子不耐煩地說,一時間便是連敬語也忘了。果真真是個女子,沒見識!皇阿瑪就不應該讓她‘協同’監國,盡會耽誤事兒。

绾绾的臉色也嚴肅了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從三皇子嘴裏盡是問出些廢話,绾绾轉頭問向了跟在三皇子旁邊的大臣。

跟随着進來的有三四個大臣,他們面面相觑,最終還是有一個大臣看了看三皇子,他咬咬牙,說道,“啓禀娘娘,自從宮中貴人撤退的消息洩露後,京中的皇孫貴族也跟着紛紛撤退,百姓的心便不穩了,更有傳聞說是朝廷也要跟着聖上離開京城,也不會再有赈災糧和避難所,有的人便在皇宮外叫喊,然後越來越多的人聚集,最後怎麽趕也趕不走。”

Advertisement

“京中對疫病的防治如何?是否有善待百姓?”绾绾問道。

“啓禀娘娘,京中的疫病基本能被控制,患病的人已被送走集中治療,疫區也已被封鎖。按道理來說,京中的其它地方都是安全的。為了度過此次難關,朝廷還特意開倉赈糧,每日都有的稀粥,更有一些防病的藥物,只是…”他還是有些遲疑,“只是疫病太過于可怖,京中驚恐的情緒蔓延,百姓心中不安,又恐被遺棄,于是紛紛走上街頭。”

“說那麽多話幹甚麽!太子妃,還不快快交出鑰匙,要是耽誤了事兒,被宮外的那些賤民闖進皇宮,我倒是要看看你到時如何向皇阿瑪交代!”三皇子一時氣急,竟口不擇言。

“難道事情真真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怕這**一時可行,卻會引發更大的争鬥!”绾绾道。

各個大臣都紛紛搖頭,三皇子更是不耐煩了。

一時的**只能治标,這大家都知道,但暴力便是最快的手段,流血是難以避免的。若是真讓人闖進了皇宮宮門,還不成了千古笑話!

绾绾看了看眼下的這些人,她沉思了片刻,嘆了一口氣,終是說了,“如此這般,便先備好儀仗侍衛,本宮要出宮到永安寺禮佛,以安民心。”

老百姓以為宮中的貴人都走了,所以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圍在宮牆哭喊。绾绾在這個時候出宮禮佛,便是要堂堂正正地走出宮門,以行動告訴天下驚慌失措的百姓,不,朝廷并沒有遺棄它的子民,只要太子妃還在,京城中的老百姓便能受到庇佑!

“太子妃是得了癔症了麽!如今是個什麽時候,竟然要到佛寺禮佛!難道宮中沒有小佛堂麽,竟是如此胡鬧!”皇三子簡直是要被氣炸了,這太子妃不僅不趕快拿出鑰匙,還要在這裏說些有的沒的,簡直就專門來克自己的。

绾绾沒有說話,只是淡淡地看着他,周圍的大臣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此時一直在旁邊當背景板的周漁璜出聲了,他向衆人行了禮,“娘娘大義,或可一試。”他如是說。

百姓為何要圍上宮牆?朝廷既控制了疫病,又派發的稀粥,雖說這段時間的生活會困難些,倒也沒有說是困難得絲毫不能活下去,更沒有困難到需要揭竿而起反抗的地步。百姓之所以要圍上宮牆,不過是因為心中有恐慌罷,怕所有貴人都走了,怕被朝廷丢棄,怕會被留下自生自滅。

而太子妃要在這個時間段冒險禮佛,便是要安民心,告訴民衆,只要熬過這段艱難的時間,往日的歡聲笑語和繁華生活便會回來,一如往昔。

剛剛回绾绾話的大臣亦跪了下來,“太子妃娘娘大義!”如果這個計策能夠成功,便能不流血地把無辜的百姓安撫好,抓住那些蓄意攪事的人,從而和平解決事端。然而現今正正是百姓激憤的時候,宮外又聚集了一大批的人,場面若是稍稍有些控制不住,太子妃便會有極大的危險。即便如此,太子妃娘娘還是願意以身犯險以安民心,确是可敬。

三皇子并不愚笨,此時他也反應過來,他并沒有繼續朝着绾绾要虎符鑰匙。只是他的表情卻還是有些不忿與不服氣。

“如若三皇子不同意的話,不如就由三皇子替代本宮出去禮佛?”绾绾譏諷地說道。

“你…”現在外面聚集大批百姓,形勢不明,疫病又沒消除,三皇子自然是不願出宮的。他不能說“不”,又不想說“好”,這下子更加感到氣悶了。三皇子半天都說不出話來,便只得甩下衣擺離開。

皇宮宮門。

過了良久,圍在宮外的百姓越聚越多,叫喊聲越發激動。大批的官兵人馬駐守在旁邊,他們得了上頭的命令,并不能對這些民衆動手,只是站着管制,但卻隐隐有些招架不住的意味了。突然,緊閉的大門被緩緩拉開,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高高的宮門上。

只見一個小太監走了出來,他并不懼場,面對黑壓壓的人,他用尖銳的聲音大聲宣讀着太子妃的旨意,“…...聖上有令,特命太子妃娘娘與三皇子鎮守宮中,朝廷一切事宜皆有定法。太子妃娘娘将于今日下午,于京中永安寺禮佛,為我大清祈福…...永安寺于明日起,加派的米面…...”

小太監的話還未說完,人群中突然便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原來太子妃還在,原來并不是所有的宮中貴人都走了,太子妃還願意出宮為百姓禮佛,原來朝廷并沒有遺棄京中的百姓,大清并沒有不管它的子民,現在還有吃的,大夥兒還能活下去!

人群中有的人在抱頭痛哭,有的人邊哭邊笑,有的人倒是慌了,一時間場面竟是比之前更加熱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