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未婚夫第三十一天
歐姆對于這個四皇子有點兒印象, 在lady提供的那個小說背景中, 女主角身為考古系的學生, 對于慶朝的這段歷史頗為了解,對于自己居然極有可能變成了那位靜貴妃一開始是非常抗拒的。
而且因為她自诩為新時代的女性, 對于皇帝後妃衆多非常不滿,想要的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因此她一開始并沒有打算遵循歷史和年紀已經可以做主将爸爸的皇帝發展點兒什麽。
但她就是由光環體質,雖然避開了皇帝, 卻依然有好幾個皇子以及世家公子對她的與衆不同表示了非一般的興趣——皇子的伴讀們都是世家公子,且作為女主角,怎麽可能一直老實待在後宮之中呢?
在女主角前期的劇情中,和她關系最好的就是溫文爾雅的三皇子。
這個四皇子也是拜倒在女主角石榴裙下的一員,只不過因為他個性冷硬, 為人沉默寡言,出身低微且沒參與奪嫡之争, 因此并沒有和女主角發展出什麽來。
唯一的交集, 就是有個劇情是女主角前期和身為男配的三皇子鬧了不小的矛盾後, 差點嫁給四皇子。
只不過在劇情中,女主角這個時候已經不可避免地與皇帝相遇了幾次, 而且每次都是她用現代醫學的知識救了皇子/公主/後妃,出色的醫術以及和不同于其他女人想要往自己身邊湊的清純不做作的态度這讓皇帝對她上了心。
然後在女主角一次醉酒之後, 被皇帝給睡了,四皇子自然就不了了之。
誰知道這一世沒有了皇帝橫插一腳,這對兒居然真的成了。
只不過讓歐姆沒想到的是, 女主角不愧是女主角,哪怕為人婦之後這美麗光環也是常人無法抵擋的,這才完婚不到半年,就和三皇子藕斷絲連、重新攪和在了一起。
無論如何,遭逢如此人生大變,歐姆以為會看到一個沉郁落魄不得志的男人,誰知道,出現在他眼前的人,臉上的确是沒什麽表情,但是眼睛裏卻十分明亮。
這種眼神,怎麽都不該出現在頭頂青青草原的人的身上吧?
這種疑惑只存在了沒多久,當歐姆注意到對方時不時就投注在他身邊的明日公子的身上的時候,身為“過來人”的歐姆一下子撥開了腦海中的迷霧。
明日公子正是四皇子從小一起長大的伴讀,其父為禮部侍郎,他為家中二子。
他為人溫文爾雅自幼喜好彈琴作詩,只可惜在一場高燒奪去了他的嗓子,不過他卻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在十五歲時一篇《明日賦》被當時文人競相追捧,因而得雅號明日公子。
在明日公子失聲之後,按道理本來就應該撤去他的伴讀之職,但四皇子卻一反常态,極力堅持非他不可,因此兩人之間的情誼遠非一般的皇子和伴讀可比。
Advertisement
現在看來……這兩人之間的默契和眉眼互動,歐姆大概明白了為什麽在劇情之中四皇子和這位芝蘭玉樹的明日公子和女主角互動甚少了。
※※※
當然,別人的私事和感情這些不是歐姆打算插手的,而四皇子和明日公子也不是出來散心,而是有正事。
在皇帝以雷霆手段清理了三皇子一脈,同時對朝堂進行了部分換血之後,他力排衆議,宣布了開啓海運一事。
彼時朝廷衆臣還沉浸在“小地震”中恍恍惚惚緩不過神來,猛地聽到宣布這件事,竟然都沒能第一時間上奏。
遠在京城的事情歐姆和塗宗冶都不打算插手,但是這既然海運的聖旨下達了,那麽就意味着,他們可以按照之前的計劃大刀闊斧的開始了。
為此,皇帝還設置了專門從事航海貿易的管理機構——市舶司。
而慶朝的市舶司第一責任人,正是這位無心皇位的四皇子。
根據後世《慶朝海紀》中的記載:“永和二十九年十一月,帝命四子為夏州市舶司右威衛總督,與波斯僧等廣造奇器異巧以進。”
不過,現在才不過八月時節,距離第一次貿易往來還有約三個月的時間。
※※※
“因為海洋深不可測,且廣袤無邊,因此不能像是一般的江河湖海那樣進行事先的全面性勘測,故而對于季風、地理、天文導航、海洋潮汐等方面必須要有專門的技術人才進行記錄和研究。”
能坐到丞相的位置,就說明塗宗冶不是徒有其表的。雖然前世一直要到二十多年後慶朝才會開放海運,但在這之前皇帝也是做了許多的研究和鋪墊,作為皇帝的心腹紅人,塗宗冶自然也是沒有錯漏每個環節。
因此當旨意下達的時候,他能第一時間就做出最快且最全面的安排。
事實上,曾經名下資産遠超國庫的塗宗冶前世比任何人都要先發現海運中的暴利,這一世他也早早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一片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
最讓他覺得喜悅的是,歐姆也看出了海洋中的價值。
從一開始的鯨樓,到後面陳家倒臺後與珍珠司聯手進行人工養殖珍珠的研究,以及給塗宗欽制作香樟木船模……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體現了他們夫夫在這方面的心有靈犀。
四皇子雖然身任此次海運的最高長官,但是對于塗宗冶的建議和意見卻沒有一條忽略——他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辭沒錯,可是他的眼睛卻沒有瞎。
大概因為他基本上無緣于大位,無論是父皇他們還是那些異母兄弟們,在他面上都不會掩飾得特別完善。因此他十分清楚父皇對于塗宗冶這一小縣令有多麽看重。
就連子容(明日公子的字)都說塗宗冶是難得的将相之才。
既然連子容都這麽說了,四皇子又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性格,自然對塗宗冶放權很大。
“那按照塗大人這麽說,我們這市舶司想要‘開張’還遙遙無期?”
“殿下誤會了,方才下官說的各種專業人才要一時湊齊的确很難,但是除了這些學術性的,我們還有經驗人才。”
“你是說……清水鎮這兒的漁民們?”四皇子悟道,“的确如此,有什麽比得上在海邊世世代代生活的漁民們更懂海呢?”
塗宗冶:“不僅僅是漁民們,還有海賊。”
四皇子眉頭一皺:“塗大人,你可知道你方才說了什麽?”
“事實上,比起老實巴交的漁民們,那些風裏來浪裏去的海賊們對海的了解更甚,尤其是對暗礁、暗流、風向變化等等。”塗宗冶老神在在道,絲毫不覺得自己剛才說出了什麽大逆不道之言。
事實上,如果不是歐姆将那水寨中的百來號人收編了,塗宗冶也不會想到,在小小的一個水寨之中,那些看上去流裏流氣無甚長處的水賊們居然個個都有一套對海洋的深入了解。
僅能夠對各種“海中之地”因其形勢的不同而賦予相應的地理概念,如“洲、島、嶼、苫、礁”等,還能據“海中之地”外形睹物狀名,出現對景定位技術,如“海驢礁,狀如伏驢”“槟榔礁,以形似得名”等。
如果不是歐姆,或許他會直接将他們給剿滅了。
若真是那樣,才是極大的損失。
※※※
阿三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海賊,如果非要說有哪點兒不一樣的話,那就是他和其他因為生活所迫而加入海賊隊伍的不一樣,他們家從爺爺輩開始就是海賊——可以說是祖傳職業了。
也因此,阿三從小就對大海特別熟悉,憋氣下潛六七百米不費勁兒,更是對方圓幾百米的暗礁和暗流了如指掌,甚至還練就了一門絕活——光靠感受海上的濕度和風向,就能預告海上大雨和風暴,十說九中。
靠着這些,阿三雖沒有當上頭頭兒,卻也是三把手的位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三到底了。
阿三今年二十六,他從七八歲的時候就跟着水寨的人出海了——所謂的水寨,其實也是一艘修修補補的大船,只不過因為多年前某次飓風吹着卡在了一個海灣裏頭被底下的暗礁給固定住了不能動,于是那些個漂泊的海賊們便以此為大本營也算是有了個固定的“家”。
不過這一切在一個長相清秀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青年到來時發生了改變。
鑒于當時發生的情況實在是太過于超出阿三的認知以及知識的匮乏,阿三無法用語言描述出自己的眼睛和內心所受到的震撼,但是面對他們水寨換頭頭兒,他是一丁點兒反對的意思都不敢表達出來。
後來在得知新老大是縣令的那口子之後,阿三心裏那“跟着新老大到處浪”的美夢泡泡一下子就給戳破了,每天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掰手指頭戰戰兢兢數什麽時候是自己的死期。
這一天,終于來了。
和阿三一起被帶走的是十幾個同伴們,阿三懵懵懂懂地發現這些人好像和自己差不多,都是有一門絕活兒的。他以為是要被這兒的官府給集體處決了,可是等到他們腦袋上的黑布套子取走的時候,出現在眼前的卻不是絞刑架和鍘刀,更沒有手握大刀砍頭的紅衣壯漢。
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他們從來沒見過但是光看外表就氣勢磅礴的超級大船。
“咕嘟。”阿三咽了咽口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眼前這脖子仰酸了都看不到桅杆頂端的大船,只覺得自己的心口瘋狂地跳起來,那怦怦怦的,比當初第一次撲倒他家那兇婆娘的時候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