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協理六宮
謝柔不喜拖沓,既然決定了,與其日夜思考,不如說做就做。她讓雲姑給純婕妤廣芸遞了信兒,叫她來坤元宮一趟。廣芸彼時正和被貶至才人的蘇葳如刺繡,聽到傳喚趕忙放下手裏的花樣往外走。
“娘娘突然傳我,可有什麽事嗎?”廣芸猶豫了一下,問道。
雲姑只道:“是好事。”
等到了坤元宮,廣芸才知此話不假,确實有好事落在她的頭上,謝柔竟打算提拔她協理六宮。
廣芸先是不可思議,而後便戰戰兢兢的拜下道:“娘娘三思,嫔妾無才,論品德品階皆不能擔此大任,還請娘娘另擇他人。”
謝柔虛扶起她道:“純婕妤不必妄自菲薄,本宮已和皇上知會過了,将你的品階提一提。至于性情品德,本宮也很放心你,滿宮姐妹裏,就屬你心思剔透,做事認真。協理六宮在旁人眼中是個美差,但個中辛苦,只有做的人清楚,本宮知道妹妹不怕辛苦的,是不是?”
廣芸臉上紅了紅,皇後一貫會說話,說出口的事情很難讓人反駁,她要是再推辭,就不是謙虛而是害怕辛苦了。
皇後用心良苦,她咬了咬唇決定應承下來,宮中寂寞,雖然沒有家裏那麽壓抑,但是也十分清冷,皇上從不踏入後宮,衆妃嫔連争寵的機會都沒有,還不如她自己找點事做。
“嫔妾愚鈍,還請娘娘不吝教誨。”廣芸拜道。
謝柔笑了笑道:“只要妹妹肯學,本宮絕不藏私。”
廣芸望着她的笑容,心下一暖。
因着這日天色晚了,謝柔沒交代什麽,只簡單介紹了一下六宮諸事,廣芸仔細聽着,越聽越佩服,宮中雜務很多,皇後竟然都記在心裏,怪不得這麽多年以來,皇上離不開她,前朝因為子嗣的事吵得再兇,皇上也護着她。
賢內助當如是。
謝柔說完,并沒有多留她,只囑咐她把自己宮裏的事安排妥當,每日抽半天的時間到坤元宮來。
廣芸點頭跪安。
皇後的意思很快傳了出去,後宮眼紅嫉妒得人甚多,背地裏風言風語不少,廣芸一開始聽聞心裏頗不是滋味,多虧謝柔耐心疏導,才漸漸安心,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自己該做的。
謝柔沒有看錯人,廣芸學得很認真,她不是個悟性奇高的女子,但貴在肯用心,堅持做一件事的時候很有韌性。後宮女子大多将心思放在皇上身上,然而她好像不是。
謝柔問過她這個問題,因為她知道無論是蕭承啓還是皇宮本身,并不能分給女子多少溫情,宮裏繁花似錦但也路途坎坷,不是每個人都能熬出頭的。
廣芸思量許久道:“娘娘,嫔妾并沒有期待得到陛下賞識,皇上高高在上,離嫔妾太遠了,嫔妾夠不到,也沒有那樣的野心。何況娘娘待嫔妾猶如親姐妹,娘娘和皇上又是鹣鲽情深,嫔妾看在眼裏羨慕還來不及,怎麽會去破壞它。”
謝柔好奇的問:“那你進宮來想要什麽?”
廣芸面上赧然,低頭道:“嫔妾以前不清楚,後來看到娘娘就想明白了。嫔妾想多學些東西,像娘娘一樣端莊得體、勇敢大氣。”
謝柔一怔,抿唇笑她:“怎麽好端端的誇起本宮來,難不成是想少算幾本賬冊?”
廣芸也跟着笑起來,卻搖了搖頭道:“娘娘有所不知,嫔妾從前在家被規矩壓得喘不過來氣,小時候就因為走得快了,腳尖露在裙子外面,就被父親責罵了一頓,出門也不敢和外人說話,生怕多說一句被父親責怪……嫔妾父親那個性子您也知道的。”
謝柔無奈,廣仁海的古板她确實也領教過了。
“倘若嫔妾不進宮,以後也是要嫁人的,也許會嫁給一個門當戶對、從未見過的男子,嫔妾想父親能看中的人,一定會是那種和他一樣規矩的男子,嫔妾不想日複一日守在家宅裏,有人說皇城的天高不可攀,也規矩逼仄,可總比家宅望出去的要大一些吧?”
廣芸頓了一下,道:“況且嫔妾遇到了娘娘,教我勇敢,給我機會去做我從前從沒想過的事,嫔妾真的很開心。”
“這些都是嫔妾肺腑之言。”她說完,趕快又加上了一句。
謝柔撫了撫她的手道:“本宮知道。”
“嫔妾希望以後有娘娘一半勇敢聰慧就好了。”廣芸喏喏的道。她覺得一定是皇後的性子太完美,才會讓皇上這樣喜歡,言語裏不禁傳達出了無限仰慕。
謝柔微笑不語,心中嘆息,不忍心戳破美好的假象,不只是廣芸,天下所有人都覺得她和皇上夫妻恩愛、舉案齊眉,只有她自己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那個對她很好很好的男子,從未将喜歡二字說出口,皇宮裏的日夜,他們秉燭夜談,暢聊國事,卻沒有一絲風花雪月的影子。縱然很多人說她性子好,有才有貌,像眼前的廣芸一樣誇贊她,可那有什麽用呢?
對着外人,她什麽都不能說。
“皇上對本宮很好,一直都是如此。”她說。
廣芸笑了笑,道:“娘娘是有福之人。”
謝柔彎唇笑了一下,無意在這個話題上多做停留,重新和身前的女子講起記賬的事,廣芸被數字吸引,也安靜了下來。
算完每宮的支出,兩人又算起衙門的收支,有專門的款項撥給正清宮,裏面羅列了很多項內容,和其它宮裏的不一樣,廣芸多問了一句。
謝柔指着後面幾行字道:“皇上時常夜裏批奏折,燈燭用得多,因為燈罩是琉璃做的,所以不能用一般的蠟燭,需要從內務衙門購置芯燭,銀碳也要備雙份的。”
“膳房裏采購的食物,這幾項你記一記,皇上有胃疾喜好吃甜軟的,因而膳房糯米、糖料幾種進購的多,”謝柔解釋道,“這些東西原本不是中宮來管,但為了防止意外,都經由本宮的手了。”
兩人心知肚明,所謂意外,指的是右相。
“娘娘真細心。”連吃食用度都記得,這是得有多在乎一個人才做得到啊。
“常聽說娘娘心靈手巧,想必皇上愛吃的,娘娘都會做吧?”廣芸道。
謝柔淡淡一笑:“以前會做,現在手藝不如從前,就不做了。”其實不是因為手藝有何變化,而是她發現蕭承啓分辨不出來點心是她做的還是小廚房做的。
想想他一個男子,每日國事纏身,怎麽可能在意這樣的微末小事,可她偏偏就心懷期待,期待久了,發現自己是自作多情,也就不再去做了。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讓人麻木。
“這些賬冊和記錄你拿回去慢慢看,有不懂的随時問本宮。”謝柔最後叮囑了一句。
廣芸怔了怔道:“娘娘,這不合規矩。”
謝柔道:“你看的是摘錄的備份,小心收好就是。”
廣芸于是将冊子收了起來。
這幾日廣芸滿心滿眼是謝柔交代的事情,除了去坤元宮問安,就是留在自己的寝殿翻書抄寫,一連數日足不出戶。
蘇葳如得知廣芸即将有協理六宮之權,暗地裏氣得眼紅,只不過表面上沒有顯露出來。她用了探望的由頭,每隔一兩日就去找她聊天,廣芸為人單純,見她來得勤,又很關心自己,說得話就多了一點,六宮賬務什麽的雖然沒提及,但其它不太重要的事倒說了不少。
蘇葳如還嫌不夠,悄悄翻起那摞廣芸看過的冊子,廣芸見狀伸手攔了她一下,蘇葳如趁勢抱住她的胳臂道:“姐姐,這些冊子裏記載的都是雜事,皇後娘娘能讓你帶回來看的東西怎會有六宮機密,妹妹好奇,就讓我看一眼嘛。”
她說得在理,廣芸一時找不到辯駁的話,于是放開了手,只道:“看歸看,可千萬不要和旁人說。”
蘇葳如道:“那是自然的,若誰人都來看,那還了得?”
廣芸見她乖覺,遂不多言。
蘇葳如沒有選讓人警惕的內容,只單挑出一本彤史來,皇後很小心,近期的記錄一概沒有,全部是三年以前的陳年舊冊。
她随手一翻,就從朱紅色的筆墨裏望見那些年宮牆裏的嫣紅翠柳、琉璃雪色,裏面的人名封號不停變化,只有一個人的名字斷斷續續從未消失,那就是當今皇後謝柔。
手指發緊,她将紙攥出了些許紋路。
然而當她看到彤史中皇後一連幾日侍寝的标注時,忽然又笑了。
“咱們的皇後娘娘可真得皇上寵愛啊。”可惜再有盛寵,也生不出兒子,那金碧輝煌的皇後寶座,沒有一子半女支撐,就像飄搖的蘆葦,随時會被前朝後宮的非議壓倒。
廣芸随口道:“是啊,滿宮的妃嫔,皇上也就對皇後娘娘親近一些,你我只有羨慕的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蘇葳如心底不是滋味,她冷笑了一下道:“自然羨慕,若有一日皇上能将寵愛分給我們一些就好了。”
廣芸聞言卻不以為意,搖頭道:“我不想争寵。”
蘇葳如看着她,無聲的笑了笑,心底卻只浮現兩個字——
蠢貨!
作者有話要說:蘇葳如:入宮不玩宮鬥的都是蠢貨!
各宮妃嫔:不約,我們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