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喬妍(七)

在某種程度上,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對戰。

駐守在玄武門的禁軍将領,大多都是李泓安插在其中的內應,為了等待這樣一個恰當的機會,他準備了很多年。

而李開濟與李昌,尚且對此一無所知。

正是午間時分, 日光明亮到了極致, 李泓神情冷峻, 面色肅然,喬妍身着胡服,腰佩長刀, 眉宇間同樣盈蕩着凜然之色。

太白經天的奇觀, 他們都望見了,只是神情紋絲未變,沒有為此而動容。

事已至此, 哪怕日食月食,天崩地裂, 他們也只能順着這條路走下去。

遠遠眺望到玄武門的輪廓時, 衆人的目光都變了一下,那高聳的宮門像是一張巨口, 要将所有進入其中的人吞噬。

常何守在玄武門外, 如同往常一般來回巡視, 或許是因為日頭太烈, 他額頭微微生出些許汗意。

遠處有馬蹄聲傳來, 近了, 更近了。

他唇邊不覺露出幾分笑意,與同為秦王策應的禁軍将領敬君弘、呂世衡對視一眼,電光火石之間,交換了一個神色。

再擡頭時,秦王夫妻與身後數百精銳軍士,已然到了玄武門前。

“殿下止步!”

有戍守此處的将領察覺不對,近前去道:“宮門禁地,若無天子诏令,不可有府兵入內……”

這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常何擡手一刀,不等他說完,直取他性命。

血花飛濺出來的那一瞬,有的人愣住了,還有的人以此為號,拔刀近前,迅速清繳周遭非秦王勢力的禁軍。

這一切開始的很快,也同樣結束的很快,李泓抵達此處之時,偌大的玄武門已然重歸安寂。

常何等人令禁軍将周遭屍身血污除去,又大開玄武門,待秦王府中精銳入內埋伏之後,重新将那高大的門扉大開。

空氣中的血腥氣被溫暖日光蒸騰起,不過幾瞬,便随微風逝去。

李泓神情凜冽,震聲道:“長度,公瑾,你們二人往太極宮要道處把守,即刻封鎖禁宮,嚴禁宮人內侍出入,若有違者,格殺勿論!”

喬瑁與程公瑾齊聲應:“是!”向他颔首一禮,率領百十精銳,飛馬往其餘宮門處去。

李泓轉向妻子,道:“阿妍——”

“你放心。”喬妍深深看了丈夫一樣,丢下這樣一句話,便帶領一百軍士催馬往太極宮中去。

午間日光灼熱,無遮無擋的照在了她的面龐,也照進了她心裏,像是一瓢水迫近一鍋滾燙的油裏,噼裏啪啦一陣脆響。

終于等到了這一日。

她在心裏笑着說。

……

宮中何曾有人奔馬,更不必說現下來人并不是只有一個,而是過百。

喬妍剛進太極宮門,扈從禁軍便變了臉色,上前來擋,揚聲質問:“秦王妃何故禁宮奔馬?”

別說是秦王妃,即便是皇太子李昌,也不能在太極宮前如此嚣張跋扈,更不必說與她同行的還有近百士兵,各個悍利強壯,手持兵刃。

這樣一隊人顯然是無法進入太極宮的,甚至于連玄武門都進不了,他們之所以能出現在這裏,只能說明玄武門出事了,且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禁軍們彼此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底看出了不安與忐忑,只是還沒等這情緒發酵,便覺脖頸劇痛,血色飛濺,先後倒地,失了知覺。

喬妍催馬不停,越過太極宮門,又繼續往李開濟所在的前殿去,自有人留下駐守宮門,以防萬一。

正是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太極殿內卻是歌舞升平,涼氣襲人,李開濟正與幾個朝臣說話,身邊陪着幾個年輕宮嫔,忽然有兩個內侍,屁滾尿流的跑進了內殿裏來,因為太過張皇,竟連頭頂上的帽子都跌落在地。

李開濟面色一冷:“何事如此驚慌?”

“外邊兒、外邊兒,”兩個內侍舌頭都像是打了結,結結巴巴的說道:“秦王妃,她,她……”

“喬氏?她怎麽了?”

李開濟從他們異常驚慌的神情中察覺到了不安,他猛地直起身,厲聲道:“快講!”

兩個內侍如何見過這等事,被他一逼,反倒說不出話來,李開濟恨不能将這兩個沒用的廢物一刀砍了,卻聽殿外喬妍聲音由遠及近。

“也沒什麽,”她徐徐道:“我來探望聖上,他們歡喜壞了,這不,連話都不會說了。”

……

李昌在一衆扈從跟随下進入玄武門時,神情中尤且帶着三分雀躍。

長久以來壓在他頭上,使得他幾乎要窒息的李泓,終于要消失了。

明日厲害便要啓程前往洛陽,今晚他則要入宮向父皇辭別,到那時候,他便是甕中之鼈。

李昌這麽想着,臉上不覺帶出了幾分歡欣之色,甚至于未曾察覺到,死亡的煙雲已經彌漫在他的頭頂,揮之不去。

跟随在他身後的東宮從屬隐約在這近乎焦灼的空氣中察覺到了不安,他左右看看,有些警惕的說了句:“今天的玄武門,仿佛格外安靜……”

李昌正沉浸在想象中的世界,冷不丁被人打斷,不悅道:“你便是太過多心了,活的不像個人,倒像是驚弓之鳥。”

那臣屬神情讪讪,勉強笑了一下,催馬跟在他身後,一道進入了玄武門。

最後一個士卒走進去之後,衆人便只聽“轟隆”一聲悶響,駭然間扭頭去看,卻見玄武門已然關阖,正如同他們的生命之門一般,再沒有絲毫縫隙。

弓箭手自城牆處露出頭來,方才恭謹有禮的禁軍似乎瞬間化身野獸,無數雙眼睛緊緊的盯着他們,伸出手,緩緩将他們推向暗不見底的深淵。

這樣熱的天氣,李昌額頭卻冒了冷汗,他心知自己已然到了最危險的境地,有些瑟縮的左右看看,幾乎難掩心中驚慌畏懼。

“孤是大唐的太子,爾等安敢放肆!”

他勉強打起精神來,顫聲道:“是誰叫你們這麽做的?李泓嗎?爾等若肯棄暗投明,孤可向父皇求情,饒恕你們性命……”

沒有人做聲,也沒有人被他的話打動。

達達的馬蹄聲響起,在這無言的靜谧中格外刺耳,落在李昌等人的耳中,更是清晰如死亡的鼓點。

李泓催馬近前,在與李昌相隔幾十步的地方,緩緩停住了。

李昌汗流浃背,兩股戰戰,看着這個一直以來壓在自己頭頂上的人,目光中滿是畏懼。

他想放句狠話,想表現的像個儲君,可話到嘴邊兒,還是給咽下去了。

他不是膽怯,他只是想活下去。

這有錯嗎?

“皇兄,何必如此?”

李昌口氣少見的軟了,看着這個兄長,道:“都是李家兒郎,鬧成這樣,真有點不像話了。你若是肯悔改,孤必然不會同你計較……”

李泓靜靜看着他,目光凜然,眼底深處有什麽東西在跳躍。

這一瞬間,他想起了很多人,也想起了很多事。

從枉死的劉文靜,到被冤殺的聶良弼,從這些年所遭受的打壓,在李昌令人厭惡的作威作福。

對于他而言,整個武德年間,都充滿了令人作嘔的私欲和晦暗。

現在,這一切都要結束了。

李泓拈弓搭箭,動作迅疾而有力,如同他昔日身處戰場,千百次拉弓時一般。

李昌肝膽俱裂,慌忙調轉馬頭奔逃,然而未曾逃竄多遠,便見高聳的玄武門冷漠的阻擋住道路,沒有給他留下一絲逃出生天的機會。

他只覺自己渾身上下都在顫抖,冷汗沒命的往外冒,連衣襟都有些濕了,太過驚慌使然,戰栗幾瞬後,他竟身體一歪,跌下馬去。

李昌從沒有感覺到,死亡距離他如此之近。

“皇兄,皇兄!”

他瘋狂的拍打着近在咫尺的玄武門,發現沒有用處之後,終于轉身,痛哭求饒:“我不做太子了,我不做了!我叫父皇立你為皇太子,好不好?都給你,都給你!”

“不需要你給,也不需要李開濟給。”

李泓手指一松,那支致命的弓箭呼嘯而去,他淡淡道:“我自己拿。”

秦王箭術精絕,世間無二,從沒有失手的可能。

所有人都知道,李昌死定了。

箭矢裹挾着勁風,穿過夏日的陽光之後,射進了李昌的心口。

赭黃色的圓領袍上殷開了一片血色,像是一朵盛開的牡丹,李昌低下頭去,用飽含驚懼的目光望着穿骨而出的金屬箭尖。

不受控制湧出的眼淚濺濕了他的衣擺,李昌雙目圓睜,如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

李開濟聽喬妍聲音在外響起,又不聞人傳召聲,一顆心便提了起來,下意識握住腰間佩劍,卻見帷幔外人影一閃,身着胡服,手提長刀的喬妍,出現在他眼前。

刀鋒凜冽,尤且滴血,不知是斬殺過多少人,連她胡服的裙擺,都被血色濺染,“啪嗒啪嗒”的滴着血珠。

她身後是十數個殺氣沖天的士卒,人人身上沾血,恍若修羅。

李開濟的臉色瞬間慘白下去。

他知道,喬氏能夠越過玄武門與太極宮的宮門,無人通傳抵達這裏,一定是發生了非常非常壞的事情。

從她出現在這裏的那一刻開始,這天下的主人,或許就要換人了。

內殿中并不是只有李開濟一人,裴安、陳舒達、蕭禹,甚至還有幾位年輕宮嫔,其中便包括了近來頗為得寵的張婕妤與陳昭儀。

衆人面面相觑,都在喬妍隐含肅殺的臉龐上察覺到了什麽。

張婕妤玉面煞白,半倚着宮柱,才能叫自己不癱軟下去。

她是親附李開濟的人,出自太子妃鄭氏的姻親家族,素日裏沒少跟秦王作對,到了此刻,不得不鼓起勇氣,申斥道:“此處乃是太極宮,天子居所,秦王妃安得無禮?還不速速退下!”

喬妍神情淡漠,看也不看她,擺擺手,吩咐道:“送張婕妤上路。”

她身後軍士應聲,提刀往張婕妤身邊去,後者何曾想到喬妍說殺人便殺人,登時花容失色,跌坐在地,聲音尖銳的哭叫道:“聖上,聖上!救救嫔妾!”

李開濟面色鐵青,緊盯着喬妍,一語不發。

刀鋒劃過柔軟的喉嚨,原本萦繞在內殿中的哭叫聲霎時間消弭無蹤,靜谧的近乎可怕。

那軍士并未收刀,向喬妍道:“王妃還有何吩咐?”

喬妍目光環視一圈,終于停在了陳昭儀臉上,指了指她,道:“張婕妤路上孤單,送她去陪着說說話。”

陳昭儀驚慌變色,倒不像張婕妤那般亂了分寸,提起裙裾往李開濟身邊跑,戰戰兢兢的躲在了他身後。

“聖上,聖上……”

她放聲大哭。

李開濟沒有理會陳昭儀,反倒伸手将她推開,漠視她被那士卒一刀斬殺。

到了這時候,即便是後宮中所有的女人都堆在一起,只怕都不如喬妍一個人有吸引力。

女人沒了可以再娶,兒子死了可以再生,但皇位若是沒了,或許就再也拿不回來了。

他目光森寒,緊盯着喬妍,怒聲道:“喬氏,秦王意欲何為?!”

“啓禀聖上,的确是出了大事。”

喬妍目光柔和的看着他,語氣中甚至也帶着淡淡的恭謹,如若不看她現下模樣,倒真同此前無甚分別。

“皇太子意欲謀反,大逆不道,秦王順應天意,已然将他斬殺,”她輕柔道:“誰也不知道皇太子在太極宮中有沒有殘黨,所以我特意帶人前來,護衛聖上左右。”

如同一道炸雷在耳邊響起,李開濟的臉上瞬間失了血色,身體搖晃幾下,猝然栽倒在地。

“二郎死了……”

他神情驚滞,痛哭道:“二郎!”

……

皇太子既死,東宮衆人的鬥志也就散了,更不必說秦王府中精銳甚多,又有李泓親自坐鎮,不過片刻,便将此處清繳幹淨。

事情進展的異常順利,但接下來,還有另一場硬仗要打。

李泓令人封鎖玄武門近半個時辰,已經到達了極限,東宮六衛已然被驚動,正飛馬往此處來,秦王府中數百精銳,但在以千計量的東宮禁軍面前,未免有杯水車薪之嫌。

東宮将領馮翊、馮立殺到玄武門,見宮門緊閉,便知事态已然失控,率衆攻打,奈何玄武門高聳雄偉,一時難以攻破,反倒死傷慘重,商議之後,索性棄宮門于不顧,直奔秦王府與喬家而去,意圖以兩府家眷為質,換得皇太子平安。

李泓早有預料,并不慌張,令人大開城門,持李昌首級,往東宮禁衛陣前。

皇太子李昌已死,再行反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東宮禁衛的士氣遭受到毀滅性打擊,震驚惶恐之後,四散逃逸而去。

勝利的天平,已經徹底偏向于秦王一系。

李泓勒住馬,回過頭去遠眺雄偉莊穆的太極宮。

晦暗的武德年間就此遠去,玄武門前的血跡很快黯淡,即将迎來的貞觀如明日高懸,光芒萬丈,等待着他的,是一條注定輝煌的道路。

“宣明,你帶人往東宮去走一趟。”

或許是因為正午的日光太過耀眼,李泓微微眯起眼來,深色的影子落在他身後,隐約帶着肅殺:“斬草除根。”

他身後将領應聲,率隊往東宮去,馬蹄聲中,玄武門再度閉合,李泓不再停留,催馬往太極宮去。

……

李昌死了。

這消息對李開濟而言,無疑是重重一擊。

那是他最喜愛的兒子,也是他的接班人,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再則,他心裏很明白,長子掌控宮闱,并不是單純的想要除去李昌這個弟弟,他想要一直都很明确,就是自己屁股下邊兒的那把椅子!

而且,他已經到了成功的邊緣。

對于李開濟而言,這才是最大的痛楚。

喬妍靜靜看着李開濟,看他面露驚色,看他痛哭流涕,看他神情中慢慢浮現出一抹驚慌。

可是還不夠。

死去的人再也回不來了,她所失去的東西,也遠不是他哭幾聲,落幾滴淚所能彌補的。

喬妍忽然笑了,她提着刀,緩步近前。

李開濟掩面痛哭,卻也注意着她動靜,見狀變色,拔刀出鞘,道:“喬氏,退下!”

喬妍置若罔聞,神情淡漠,大步近前,手中長刀橫劈而下!

李開濟并不意外于她敢對後宮妃嫔動手,卻沒想到她連自己都想殺,匆忙舉劍對抗,然而從上及下用力,卻比他在下抵抗要順勢的多,他手臂被震得一麻,虎口作痛,手中佩刀不覺歪了三分。

蔣國公裴安在側,見狀驚駭,呵斥道:“秦王妃安敢在君前無禮?!”

喬妍猝然冷笑一聲,見李開濟體力難支,便順勢收刀,趁他未及坐起身,又是一刀劈下。

李開濟方才跌坐在地,兩腿便失去了轉圜機會,現下躲閃不得,生生受了這一下。

刀刃自他左肩劈下,血肉飛濺,裴安只聽刀刃破骨的悶響聲,便覺心頭戰栗,不忍再看,扭頭別過臉去。

這等痛楚遠非常人所能禁受,李開濟也不例外,悶哼一聲,右手捂肩,勉強支撐。

喬妍擡起一腳,将他踢到一邊,李開濟腦袋撞到宮柱,發出一聲清脆的碰觸聲。

她看也不看,提刀往裴安面前去,對着看了眼,忽然拿那刀刃拍他面頰:“蔣國公,你方才說什麽?”

那刀刃上尤且占着熱血,現下尚未冷卻,裴安只覺熱糊糊的染了一臉,心中驚懼,卻只得強打着精神,勸慰道:“王妃,何必如此……”

“你算什麽東西,也配跟我跟我講條件?”

喬妍笑微微的瞧着他,忽然擡腿,一腳踹在他腹部。

李開濟能征善戰,尚且吃不住力,更不必說裴安這樣的文臣,仰面摔出去六七步,跌落在地,捂着劇痛的腹部,艱難的大口咳嗽。

裴安是李開濟的心腹,慣來于秦王作對,陳舒達與蕭禹卻是親附秦王一系的,方才見秦王妃辣手無情,同覺心驚膽戰,現下見她終于肯罷手,這才緩步到李開濟面前去,規勸道:“秦王功勳卓著,聖上向來器重,向來正是因此,皇太子方才坐不住了,意圖謀反。現下首惡已除,聖上何不冊秦王為皇太子,以安海內?”

李開濟肩頭劇痛,後腦勺也鈍鈍的難受,試探着摸了一下,卻已經滲出血來。

他癱倒在地,鮮血順着額頭,蜿蜒着沾濕了面龐,顯得更加狼狽不堪,而那目光,卻是怨憤仇恨的。

陳舒達見他不做聲,便知是恨極了秦王,搖頭輕嘆,沒再言語。

喬妍從懷中取出一方帕子來,仔細将刀上血跡擦拭幹淨,終于歸刀入鞘。

“聖上,我真的很想殺了你,但現在還不行。”

她到李開濟面前去蹲下身,看着他目光猝然一亮,又微笑道:“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放過你。”

有些事情李泓不在乎,她不在乎,可天下人在乎。

弑君弑父這樣的事情,只消攤上一個,就能叫人遺臭萬年,如果一道攤上兩個,那真是任什麽都洗不清了。

李泓心裏未必在意這些,可他終究要在意天下人的眼光。

突厥未定,海內戰亂已久,各方仍有軍閥割據,他若是殺掉李開濟,那便是自毀根基了。

再則,秦王一系控制住了太極宮,控制住了皇城,并不意味着也控制住了李唐江山。

在這種時候,李開濟也還能發揮一下餘熱。

“宇文長史,你去傳令。”喬妍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凜然道:“聖上敕曰,廢太子李昌謀逆,罪該萬死,今廢其儲君之位,不複為李唐太子。但大逆之罪,止于廢太子昌,赦随行之人無罪,令東宮禁軍立停刀兵,既往不咎。朕身染沉珂,不便理政,軍政諸事,盡數交付于秦王泓。”

李開濟面色惶然,隐約帶着幾分凄楚與不甘:她竟連問一聲都不肯,直接假借天子名義,發出這樣一道敕令!

只是到了這種時候,已經沒人在意他的想法了。

天策府長史宇文士及領命而去,喬妍又向陳舒達與蕭禹道:“宇文長史畢竟出自秦王一系,東宮禁衛未必盡然相信,請二位将黃門侍郎裴矩前來,将聖上敕令曉谕東宮。”

那二人見她說的頭頭是道,顯然早有計策,又兼的确可行,對視一眼,行禮離去。

偌大的內殿之中,便只剩下破風箱一般倒地喘息的李開濟與同樣痛呼不止的裴安,此外,便是恍若羅剎的喬妍與秦王府上一衆士卒。

“皇太子死了,的确是有些遺憾,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人總得往前看。你我們殺一個舊太子,再賠一個新的過來,就當是以舊換新了,聖上,高不高興?”

喬妍溫聲勸慰李開濟一句,又建言道:“我覺得秦王便很不錯,像是能做皇帝的樣子,我呢,也秉性柔嘉,未嘗不可混個皇後當當。”

她臉上笑意淡去,拔刀出鞘,生生将李開濟身前桌案斬成兩截。

“聖上,你怎麽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