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唐盛世02
李弘自幼便被父皇立為儲君,一衆兄弟姊妹中,他從來最受父皇器重寵愛。只是,他身子骨不争氣,從來大病小病不斷,二十三歲的時候就病逝了洛陽行宮中。
死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其實蕭明晟自己也不太清楚。因為他就像是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已是五十年後,呱呱墜地的他成了鎮上一位蕭姓秀才的兒子,沒有過往記憶的蕭明晟過了三年無憂無慮的幼童生活。
只可惜,好景不長,一次回鄉探親中,他們一家遭遇了山賊劫道,蕭明晟的雙親皆命喪山賊之手。還是後來做了他師父的東方宇軒路過,除掉了那些山賊,救下了他這個唯一活口。
彼時正是開元十六年,東方宇軒還沒有創立萬花谷。
東方宇軒本打算一人游歷中原,走遍名山大川,訪遍天下名士。他雖然救下了蕭明晟,卻沒有打算帶在身邊的意思。無論是送歸鄉裏還是找一戶好人家給點銀子養着蕭明晟,都是不錯的出路,也算是仁至義盡。
但這一切打算的前提是東方宇軒沒有發現蕭明晟極佳的習武根骨以及讓他驚嘆的悟性。
東方宇軒舍不得這樣的好苗子荒廢在鄉野間,鄭重問過蕭明晟的意見後,東方宇軒将蕭明晟收入門下,亦徒亦子地養在身邊,悉心教導。
三歲的蕭明晟就這樣跟着東方宇軒滿天下地走着,也不嫌苦累,反而樂在其中。蕭明晟很親近東方宇軒,孝順貼心,教給他的東西還總能夠以着最快的速度領悟并化為己用。東方宇軒本就天縱奇才,見多了世上庸才,如今遇到蕭明晟這塊良才美玉,自然是越看越滿意。
開元二十三年,蕭明晟十歲,東方宇軒終于停下來,在秦嶺青岩建造了萬花谷,廣邀天下奇人異士。沒兩年,萬花谷就成了大唐有名的風雅之地,幾乎能與長歌門相提并論。
然而,入住萬花谷沒多久,蕭明晟上一世的記憶就開始複蘇。一開始還以為那些只是光怪陸離的夢境,但很快蕭明晟就意識到,那些不是單純的夢境,而是真實發生的過去。
開元二十三年的時候,大唐還是一片盛世之景。在位的是他同母弟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而讓蕭明晟心情頗有些複雜的是,李隆基曾被母親過繼給他做嗣子。
雖然蕭明晟在恢複上一世的記憶後依舊很難對身在帝位的嗣子兼侄子有什麽慈愛的心情,但見他治下大唐有盛世之景,蕭明晟還是相當欣慰的。
只是,蕭明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開元盛世沒能持續幾年,李隆基就昏了頭。先是聽信武惠妃讒言,殺害了包括太子在內的三位皇子。又奪了兒子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親小人,遠忠臣,大行奢靡,可謂是做盡了荒唐事。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那亂臣賊子就以“憂國之危”為名在範陽起兵。
李隆基昏聩,竟在數日後才相信安祿山造反,贻誤了戰機。還聽信佞臣之言,斬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位大将,令潼關失守。
蕭明晟曾經對李隆基奪回大唐江山後生出的些許好感,在大唐亂起之前發現他寵信奸妃佞臣後就去了七七八八。而在戰亂開始,李隆基又接連昏招之後,蕭明晟恨不能殺入興慶宮,宰了那個陷大唐于危急之中的昏君。
Advertisement
泱泱大唐面對着安祿山亮出來的獠牙,一開始竟無還手之力,泡在盛世的美夢裏,連骨頭都軟了。可嘆天策府奮勇抗擊狼牙軍卻始終及不上朝中佞臣那一句句阿谀奉承,李将軍何其悍勇卻被一紙聖旨困着,無法上戰場衛國,反而得保護李隆基那混賬東西。
在意識到自己回到屬于李弘的那一世時,蕭明晟的心中其實是痛苦的。
睢陽城內,是與他們一同堅守了整整十個月的軍民,是明知死局卻始終堅定站在他們這一邊,不畏生死的大唐子民。狼牙軍久攻睢陽城不下,一旦攻破了城門,他們心中的怨氣不僅會發在守城的兵将上,城內居住着的百姓恐怕也難逃一死。
睢陽城破之日,便是狼牙軍南侵之時。
然而,靜下心來後,蕭明晟又想到了從過去杜絕大唐亂象的可能。
太子李弘只活了二十三歲,但能夠修習萬花秘籍所載武學的蕭明晟卻有把握活得更加長久。不說如藥王前輩那般活到一百六十多歲還精神矍铄,最起碼百年光景可期。
畢竟,他前一世置他于死地的痨瘵之疾,只要堅持修行《離經易道》這門內功心法,不僅能夠逐漸改變先天不足的弱症,修煉至最高層時還能夠令他百毒不侵諸邪避易,更何況區區痨瘵。
《離經易道》是萬花秘籍中《醫經》所載太素九針續命救人的基礎心法,太素九針須佐以《離經易道》的內力才能夠發揮到極致,是萬花谷杏林一脈弟子所必須研習的內功心法。
而《武經》中記載的萬花武學則以《花間游》這一門心法為基,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出封經截脈的功夫。萬花谷成立時間不長,但能夠在短時間裏坐穩六派之一的位置,憑借的不僅是高超的醫術,還有不遜于四家諸派的武學。
《離經易道》與《花間游》同為萬花谷最高深的兩門內功心法,谷內弟子大多只能夠鑽研其中一門,少有能夠兩種心法同修。即使這兩門心法其實能夠相輔相成,但初期兼修的效果太慢,反而拖累兩邊的修行。即使有弟子能夠堅持下來,也鮮少能夠将這兩門心法同時修煉至高層。
不過,蕭明晟是個例外。在萬花秘籍著成之時,蕭明晟已經二十歲。但他之前所學內功心法卻算得上是《離經易道》與《花間游》的初始模板,以至于在這兩門心法開始在谷內推行之時,蕭明晟修煉的速度遠非普通萬花弟子可能比拟。
活得久些好,他活得久些,也能夠杜絕母親的野心。
他從來知道母親的能力卓著,不同于一般女子,也隐約察覺到了母親的野心,但他從來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竟然真的坐上了皇位,還改李唐為武周。為此,他的三個弟弟,廢的廢,死的死,李唐宗室、朝中肱骨跟着不知死了多少人。
蕭明晟自幼受到的便是皇太子的教育,一言一行皆是為了日後承繼帝位,治理大唐江山。與信賴甚至依賴母親的父皇不同,他看得到母親頻頻幹涉朝政下暗藏着的野心,也不滿母親的不安于室。死後重生,得知母親竟然真篡了李唐的江山時,蕭明晟無疑是憤怒的。
不過,憤怒歸憤怒,在将母親在位時施行的政策了解一個遍後,蕭明晟不得不承認,明察善斷,懂謀略,擅用人,他的母親則天皇帝确實是一位好皇帝。可她為了稱帝,先後害死了那麽多李唐宗室,磋磨了他三個弟弟,這是蕭明晟所無法原諒的。
那是他的弟弟,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他的母親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就因為擋了她的路,她怎麽能狠得下心。
雖然之前宮廷裏一直隐隐有着母親為了扳倒王皇後,不惜親手掐死安定公主來誣陷王皇後的傳言,但蕭明晟清楚,他的母親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畢竟,王家在聯合了長孫太尉,逼父皇立李忠為皇太子,妄圖以此來掌握皇位更替的時候,父皇已經對王皇後的存在已經十分厭惡忌憚了。
所謂的殺女誣陷,一旦被徹查,縱是王皇後親手殺死了安定公主,長孫太尉也能夠讓王皇後清清白白,并借此讓“誣陷”王皇後的母親自食惡果。
安定公主的事情是謠傳,但發生在賢、顯、旦三位弟弟身上的事情卻是真真正正地發生過。
在他死前,他的母親只是一個有着野心和抱負的皇後,對自己的子嗣還抱有為母的溫情,即使蕭明晟曾經多次在政見上與母親不合,但她依舊愛着自己,試圖求同存異,而不是斬草除根。但在她選擇數次廢立弟弟們的時候,她已經是一位真正的皇帝。
容不得大權旁落的皇帝。
母子親情在那時就顯得淺薄起來。
不過,天意既然讓蕭明晟重回自己還是代王李弘的時候,那蕭明晟自當改寫歷史。他的母親固然是一位出色的君王,但她的行事卻侵犯了李氏的利益,而他到底是姓李的。
只是,蕭明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整合這具身體裏殘留的記憶時,他竟然發現了許多與第一世不同的地方。
比如時間。
現在是永徽七年,而蕭明晟的記憶中,永徽年號只用了六年。永徽六年十月,父皇廢黜王皇後,改立他的母親武氏為後。第二年便改年號為顯慶,正月之時,父皇廢黜了李忠兄的太子之位,改立他為太子。
但在現在的記憶裏,皇兄李忠從未在王家和長孫太尉等輔政大臣的操作下被父皇立為皇太子,王皇後與父皇伉俪情深,還有親生的皇子公主,嫡皇子襄王李睿方才是前朝後宮眼中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
他第一世的名字本是李弘,現在卻變成了李平。
還有他的母親,曾經的先皇才人,入了感業寺出家還能夠讓父皇念念不忘,最終在王皇後的操作下迎回後宮,初封為昭儀的母親武氏,在這具身體的記憶裏,他的生母只是一個姓武的普通宮人,于永徽二年二月在宮中生下他後便撒手人寰,記憶裏與太宗皇帝的武才人似乎并無關聯。
這生辰之日也與他原本的早了一年。
究竟是他的記憶出了問題,還是這個過去不對勁?
作者有話要說:蕭明晟也算是少谷主hhh
主角不是普通人,這個标紅。
李弘是真·受器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太子,他大概是獨一個。有野史說李弘是被則天大大毒死的,這根本就不成立嘛。那情況難道不該毒皇帝,毒太子做什麽。皇後可以被廢,皇太後可沒法被廢。皇太後還能臨朝稱制,可稱朕,可山呼萬歲,因為孝道,地位還高皇帝兒子一截~
則天大大已經領便當,不過放心,她以後還有戲份【瘋狂暗示】。
說起來,則天大大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霸氣側漏的,主要是唐朝的那個環境,哪怕她的父親是應國公,是開國功臣,在世家望族的眼中就是個破落戶。那是一個拼祖宗的年代,就連皇帝也沒有辦法壓制世人對五姓七望的推崇。唐朝男人就是以娶五姓女為榮,公主比不過比不過。
李唐皇室自稱出身隴西李氏,五姓七望之一,但其他世家覺得皇室有胡人習氣,不是正統的隴西李氏,默默地看不上。
為了壓制關隴貴族,高宗還下了禁婚诏,禁止五姓通婚,但是,沒卵用。這五家寧願将女兒偷偷送到對方家裏,或是女兒一輩子不婚,也不屑與外姓通婚_(:з」∠)_唐文宗想為太子求娶鄭家女(荥陽鄭氏),人家寧願将孫女嫁給九品官的崔某(清河崔氏),也不嫁給太子。
唐文宗發出了靈魂拷問: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世家小聲bb:就是比不過,哼。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水墨翎、道可道、楚墨、到底要不要讀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幻冥 125瓶;紫竹 30瓶;楚墨 22瓶;瘋兔子、道可道 20瓶;不在冬天 10瓶;沉木 9瓶;雪舞櫻飄、姒月 5瓶;凍雨、腐深入骨、愛喝紅荼的小豬、晉江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