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過周秀蘭嘴上雖說安慰女兒,覺得俞國軍也那麽大一個人了,應該會自己注意的。
但是她自己就是頭一個不放心的。晚飯也不忙拾掇,着急的在屋子裏轉悠,晃的俞俊豐和俞俊澤兄弟兩個人的腦袋都暈了。
現在正好是放暑假,才不過一個星期,俞俊豐是家裏的長子,今年十七歲,等九月開學就上高三了。
他生的高大,容貌英俊,相貌堂堂,最難得的是,三庭均勻,上庭方正廣闊,中庭豐隆端正,下庭豐厚,實乃吉祥昌盛,壽命悠長,事業有成的有福之相。
只是他臉上竟然桃花浮動,這朵桃花隐隐帶着煞氣,可見這朵桃花并非正桃花,最讓俞溪覺得奇怪的是,這朵桃花竟然還向他的夫妻宮逼近……
俞溪覺得奇怪,她大哥今年才十七歲,他向來聰明,俞家一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不可能讓他那麽早就結婚。
在農村,十七八歲結婚并不少見,但是現在改|革|開|放,國家提倡晚婚晚育,走出家門,開創事業,建設祖國。
一般人只要有機會出去闖蕩,也不會早早結婚生子,更別說身負衆望的俞大哥了。俞溪決定好好盯着他大哥。他大哥的命格大富大貴,這一家子都注定不是池中之物。
可不能被一朵爛桃花給毀了。
次子俞俊澤今年十五歲,只比俞溪大一歲,所以說俞溪這個丫頭是周秀蘭意外懷上的。一般人剛生完孩子第一年,再懷上的幾率很小很小。
結果生下來的又是一個玉雪人兒似的閨女兒,也怨不得俞家夫婦對俞溪寵愛的不得了。
俞俊澤等開學就上高一了,他的容貌也端正俊美,相比俞大哥有些不足。上庭稍短,中庭生的倒是不錯,下庭也飽滿,可見他早年可能不太得志。但是到了中年,會有所發展。
俞家的兩個兒子都是頂有出息的人,俞俊豐年年拿全縣第一,是整個東山村的驕傲。
正如俞溪看到的,相比争氣的大哥,俞俊澤要遜色一些。不過俞俊澤的班主任說他也是很有希望考大學的。
俞國軍兩口子咬咬牙,也要把兩個兒子供出來,給老俞家争氣。
相比之下,原主俞溪真的跟撿來的一樣,沒啥讀書的天賦。從小學開始,就一路吊車尾過來的。就連高中都沒考上。
Advertisement
要知道這個時候讀高中的人很少,大多都選擇讀中專,中專出來方便找工作,很多好專業都是包分配的。
甚至中專的錄取分數都比高中高。可是原主俞溪連高中都考不上,還看不起讀中專的,想想也覺得這小姑娘有些三觀不正。
不過,即便是高中讀出來,不上大學那也是什麽都不是的。
甚至有些高中學校為了招生,你花點錢,分數少一點也能進去。
可是俞家沒錢了,實在是沒錢了。
小姑娘心高氣傲,覺得自己長得漂亮,兩個哥哥又聰明,哥哥們都是高中生,以後要上大學,憑啥她要讀中專?所以死活都要讀高中。
沒錢買不進去,分數又不夠,只好複讀。所謂的複讀就是找找關系,讓學校答應讓俞溪重讀一年。
這個時代對教育也算重視,學生上高中有個升學率。
因為這年頭讀高中的本來就少,先不說俞溪成績好不好,她有這志氣,俞溪的老師反倒很支持她。
雖說也免不了勸她。大環境如此,上中專比較有出息。但是俞溪不肯聽,也就作罷了。
這不俞溪重讀的事情就敲定下來了。
下個學期回去,俞溪還是讀初三。
消息傳到村子裏,村子裏的人想法不一樣,就覺得俞溪心高氣傲,你有想法沒本事,那就是逞強,不踏實。一個姑娘家你沒這個命,還不踏實,是會被人笑話的。
俞溪就是那個被笑話的。不過俞溪自己用鏡子看過相,她的這副身體容貌生的委實不錯,也是一個有福之人。
只是她的鼻孔略窄,鼻翼單薄,再加上一張小小的錐子臉,可見她為人自私自利,挑剔刻薄。
不過相由心生,如今的俞溪早就換了一個人,她年紀還小,俞溪自認不是什麽自私自利之人,時間長了,面相就會有所改變。
俞溪上輩子進入修仙界之前,就是給人看相算命的神婆,祖傳的。
她的祖父甚至還是前朝的國師,是有真本事的。
後來她意外走上了修仙界,但是這樣的本事沒有丢,反倒是運用得當,在修仙界給了她許多幫助。
懂玄學的人不能輕易給自己看相改命,也看不透身邊親近之人的命運。這是天道限制。
不過俞溪是修仙者,是大丹符師,擁有靈根,開了天眼,能看過去未來。自然沒有這樣的限制。但是她同樣不能用自己的本事随便傷人利己。
作為修仙者跟天道打交道,俞溪對此十分清楚,也比一般的玄學中人要更加通透。
天道平衡,這一行中人不得貪圖享樂,不得洩露天機,不得用自己的本事殺人行惡斂財,要多行善積德。有來有去,有得有失,才是平衡。
換句話說,俞溪要重新撿起看家本事可以,但是身在這天道之下,要遵守人家的規矩。
她給人幫忙要收報酬,這報酬要用來行善積德,增強這天道的氣運。而反過來,這積累的功德對自身修為也有益處,幫助的人多了,能積累信仰力量,而信仰的力量可以幫助她鑄造神格,得道升仙……
不過這個世界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玄學式微,仙道凋零。很多人都将其斥為迷信。這讓俞溪百思不得其解。
畢竟原主只是一個初中生,所學所看的都有限,學校裏老師都說這些東西是舊社會|封|建|迷|信,小姑娘理所當然也這麽認為。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沒有信仰,不畏懼神魔妖佛,人的劣根性大多只能為法律與道德所約束。
如果人類建立的法律社會一旦崩解,道德淡化,沒有畏懼和信仰的社會會變成什麽樣子,想都不敢想。
比起上輩子那個世界,這裏仿佛要污濁一些。俞溪的眉頭緊皺。她一個人要想改變一個世界,太難了。
不過俞溪向來随遇而安。愚昧的人沒有畏懼,不講道德。那她就好好的跟她們講講因果報應……
等大雨停了,周秀蘭就忍不住站在門口眺望,俞國軍沒有回來,周秀蘭就更加着急了。
夏日天黑的晚,就在周秀蘭快要等不住的時候,俞國軍回來了,不過他不是自己回來的,而是被人攙扶着回來的。
身上的衣服也已經換了,面色有些慘白,總體看上去沒什麽大礙。
但是周秀蘭還是吓了一跳。
“這是怎麽回事?”
俞溪一眼就看出俞爸這是落水了,正如她看到的俞媽的面相,夫妻同氣連枝,再加上俞爸和俞媽的感情好,俞爸發生了什麽事情,在俞媽的面相上能看出來。
不過因為不嚴重,俞溪也沒有往前湊。
俞老太一聽二兒子落水了,吓得碗都扔了,直接就往俞國軍家裏跑。一邊跑一邊大哭,不知道的還以為俞國軍出什麽大事情了。
等俞老太終于看到俞國軍完好無損,只是面色有些慘白的時候,臉色才好看了一點。
“我的兒啊,你這是要吓死我啊!”
俞老爺子走的早,俞老太一個人守着三個兒子一個閨女兒,拼死拼活的把他們兄妹四人拉扯長大。
所以俞老太是一個強勢的人,說一不二。
不過俞老太也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兒子落了水着了涼,她心疼,嘴裏就忍不住跟兒媳婦兒周秀蘭抱怨。
“老二家的,老二是怎麽落的水?那麽大一個人了,怎麽好好的就落了水?”
周秀蘭戰戰兢兢的,也知道婆婆的毛病,那就是愛操心,她不敢隐瞞,把這件事情跟婆婆說了一遍,俞老太雖然性格強勢,卻是個講理的。
聽周秀蘭這麽說,盯着她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守在俞國軍身邊端茶送水遞毛巾的孫女兒俞溪。
覺得總算這個小丫頭還有點良心。
俞老太對二兒媳沒什麽不滿意的,周家成分好,周老爺子當年還是村支書。周秀蘭給俞家生了兩個兒子,在這個年代,有兩個兒子的都算是祖墳冒青煙的。
華國從五十年代初就提出節制生育。
六十年代處開始開始提出計劃生育,并建立試點。七八十年代那會兒,管的更加嚴格。
周秀蘭命好,第一胎就生了兒子,按理說第二胎她是不能生了,那個時候剛開始加強管理,南方鄉下遠離燕京,實施的并不嚴格。
再加上周老爺子的關系,所以她第二胎生的順利。
結果第二胎又生了一個兒子,村子裏的人都羨慕她。夫婦兩人,包括俞老太也很滿意。
誰知道生了第二胎第二年,周秀蘭又懷上了,孩子都是娘肚子裏的肉,周秀蘭又是個心善柔弱的,怎麽都不肯打掉。
生俞溪那個時候沒辦法,再找關系,大家都有意見了,周家也不好交代,所以只好交了罰款。
不過那個罰款也掏空了俞家的家底。因此別看俞家表面和諧,幾個妯娌背地裏對周秀蘭是有意見的。
老大俞國正和老三俞國強都是先有了閨女兒,又生了兒子,是順應號召的,不要罰款,單單是老二一家罰了款,當時還沒有分家,這拿出去的錢就是三家人共同的。
俞國正俞國軍俞國強兄弟三人感情深厚,不計較這些,但是女人家要小氣一點,背地裏都想着這件事情。
如今三家分了家,俞小姑也嫁了人,表面和諧,背地裏沒少比較要強。聽說老二落水,這會兒大房和三房的人都過來了。
俞家屋子裏烏泱泱圍了一群人。
作者有話要說: 嗯,作者信因果,所以,咳咳,不過本文瑪麗蘇,千萬不要較真,架空架空架空哦~超生罰款屬于架空設定,我聽公婆說七八十年代超生不罰款,但是不準超生,要找關系才能生。我自己設定了要罰款,具體罰款我會根據物價自己設定,請勿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