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這趙太後并非康文帝生母,但也算是把康文帝帶大的。康文帝生母是個女官,其父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丞,但因為聰穎得了先帝的寵愛,可惜在生康文帝胞弟臨安王的時候血崩而亡,康文帝與臨安王便都被送到當時還是皇後的趙太後膝下撫養。
其實趙太後膝下是有一個兒子的,還是先帝長子,一出生便被封為了太子。只可惜這個太子才智平庸,又因趙太後的過分寵溺,品行也甚是堪憂,先帝是很不看好這個長子的,但又無可奈何。先帝的皇位來的并不正統,是從兄弟手中搶來的,靠的便是趙太後的父族,如今的鎮國公一脈。而趙太後當年也為先帝奪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先帝對發妻還是極為看重的。
太子難當大用,先帝便将失去母親的康文帝送到趙太後膝下撫養,希望将來康文帝能感恩嫡母,輔佐太子,兄友弟恭。只可惜趙太後和太子都不懂這個道理,總是陰奉陽違。
趙太後出身武将世族,自幼跟着父兄東奔西跑,并不似一般大家閨秀的端莊慧穎,行為舉止有些粗俗鄙陋,為人處世也有失公允,并沒能擔得起一國之母的重任。當初康文帝和其弟養在趙太後膝下,趙太後雖說不會欺淩兩個孩子,卻難免會差別對待,更寵溺自己的孩子,對兩個庶子的要求就苛刻了些。身為太子的親兒子可以偷閑懈怠,而兩個庶子卻必須刻苦用功,不可丢她的臉面,趙太後的想法也是讓人看不透。
後來太子染了重疾病逝,趙太後哀傷過後,才意識到兩個庶子的重要,便對兩個庶子關愛有加,後又扶持康文帝繼承太子之位,種種露骨的行徑實在令人不恥。
皇後十六歲的時候便嫁給康文帝,當時太子還未過世,對這個婆婆的秉性便也略知一二,知道她偏心眼偏的厲害,連面上的粉飾太平都不會,身為後宮之主完全沒有母儀天下的氣度,私心裏是半點看不上的。再加上婆媳兩人秉性相差甚遠,根本聊不上來,相看兩厭。
康文帝登基以後,趙太後懶得見這個看不順眼的兒媳,皇後便每四日請安一次,趙太後将後宮裏的瑣事全推給了兒媳,在後宮裏逍遙度日,倒也算太平。
皇後一點也不想帶着剛才恢複神智的女兒過去請安,免得趙太後那兇惡的模樣吓到女兒。趙太後年輕的時候面相便不親和,年紀大了更顯得刻薄,真是相由心生,她可沒少聽到這個婆婆嫌棄她女兒癡傻的話。
皇後再三叮咛女兒不用怕,才牽着女兒的手進了寧壽宮。
趙太後已經等候多時了。上午的時候她便聽說那個傻孫女被桃核給噎到了,本來不以為然的,後來聽說要死了是想去看看的,還沒動身便又傳話來說醒過來了,還恢複神智了。那時康文帝已經過去了,還在皇後那裏用了午膳,她便有點提心吊膽了。
趙太後也不是愚蠢至極,知道康文帝與她感情并不親厚,當初看似謙恭的康文帝如今已是個手段冷厲的帝王了,若非先帝留下一道密旨,康文帝是不會對她這個嫡母如此寬厚的。康文帝現在已經開始翻舊賬了,前年便将當初害死他生母的一幹人等統統處決。這事她雖然沒有參與,但做過的錯事卻也不少,可卻沒辦法拉下臉去讨好這些小輩,過得惶恐不安。
趙太後見皇後來了,坐正了身子,看着皇後一臉平淡的牽着永安公主走到她面前,例行公事道:“兒臣給母後請安。”
她身邊的永安公主眨着雙烏溜溜的黑眸子看着她,可以瞧出來恢複神智了,眉宇間透着股子靈氣,比從前順眼了不少的感覺,她甜甜一笑,行禮道:“朝朝給皇祖母請安!”
小丫頭看樣子不像是敷衍她,趙太後眉眼一松,笑道:“起吧,朝朝病愈,真是天大的好事,如此皇祖母便放心了。”
這時,趙太後身邊一個衣着華貴的少女上前,行禮道:“給皇後娘娘請安。”
顧今看向那個少女,比她大了兩三歲的樣子,杏眼彎眉,鼻子和嘴巴都很小巧,看着挺漂亮的。
Advertisement
趙太後将少女親昵的拉到自己身邊,對顧今道:“朝朝啊,這是你姐姐韶佳,你姐姐一個人在哀家這裏孤零零的,如今你病愈了,要多過來陪陪你姐姐啊。”
原來是姐姐啊,小姐姐模樣長得漂亮,顧今喜歡漂亮的。
顧今剛想說好啊,感覺到母後握着她的手緊了一下,接着聽到母後道:“母後,朝朝畢竟是陛下唯一的女兒,身份尊貴,但因為之前病着,陛下和兒臣都不好教導她。如今她病愈了,還有好些事情要學,佳佳若是孤單,倒是可以到兒臣宮中陪着朝朝一起學學規矩。”
皇後說完,在心中冷哼了一聲:李韶佳算什麽東西,也配讓她女兒過來陪她?她女兒才是這皇宮之中唯一的公主,真正的金枝玉葉,李韶佳不過一個遺腹子,也配讓朝朝陪?不過是趙太後給她這個臉罷了。
這趙太後的偏心眼在孫女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李韶佳是先太子的遺腹子,她的親孫女,便求着先皇給封了個公主,卻根本算不上是正統的公主。之前趙太後欺負她女兒癡傻,處處讓這李韶佳高她女兒一頭,在外面逞公主的威風,她也不過是忍着不說罷了,現在女兒清醒了,怎麽能再讓她們平白欺負了去?
趙太後聽懂了,卻也不敢再像之前那麽肆無忌憚了,便道:“皇後說的在理,朝朝病了這麽久,現下病愈了,是有不少要學的東西。”她說着一頓,又強笑道,“朝朝病愈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不如過些日子在宮中設宴慶賀一番,讓四品以上的命婦都入宮,帶着那些和她們兩姐妹年紀相仿的公子小姐,好好熱鬧熱鬧。”
皇後心中又是一聲冷哼,什麽慶賀啊,無非是李韶佳到了出嫁的年紀了,好方便給李韶佳物色合适的夫家吧?
“這慶賀是自然的,晚上陛下到兒臣宮中用膳,到時候兒臣與陛下商議一番。陛下對朝朝的事情很上心,兒臣要先過問陛下才敢做主。”說罷皇後福了福身子道,“朝朝大病初愈,兒臣先帶她回去休養了,就不打擾母後清靜了。”
趙太後笑意一僵,卻又不能發作,揮了揮手道:“朝朝身體要緊,先回去好好修養吧。”
皇後聽完轉身就帶着顧今走了,頭也不回一下。
直到母女倆徹底走出寧壽宮,趙太後才将手中的茶杯扔出去,氣道:“這個皇後!越來越不把哀家放在眼裏了!”
旁邊的李韶佳忙上前安撫她道:“皇祖母莫生氣,就算李韶今恢複了神智又如何,她癡傻十三年,連個字都不認識,想比過孫女還遠着呢,孫女定會讓皇祖母出了這口氣的。”說罷那張溫婉動人的臉上露出與之不符的惡毒。
雖然兒子不中用,但孫女是個聰慧的,趙太後還算有個安慰,拍了拍孫女的手道:“皇祖母身邊也就只有你這麽個貼心的孩子了。”
顧今之前瞎的時候都能通過娘親的語氣和呼吸判斷娘親的情緒,如今多了雙明亮的眼睛,自然能看出母後情緒不好,便道:“母後生氣了嗎?為何啊?是朝朝做錯了什麽嗎?”
皇後面對女兒的時候便露出了笑容,寬慰她道:“母後怎麽會生朝朝的氣呢?今日那個李韶佳,朝朝看到了吧?以後遠着她一些,她可不是你的好姐妹,心比硯臺都黑。”
那個漂亮的小姐姐嗎?明明很好的樣子啊。
顧今歪歪頭,對母後道:“那朝朝先回去看看硯臺有多黑。”
皇後被女兒天真的話語逗笑了:“你這鬼丫頭。”
母女倆坐着轎辇回去,剛一下轎,一人便迎了上來,清朗的聲音道:“母後。”話落,那人目光落在了顧今身上,笑道,“朝朝。”
顧今自然是不識得他的,但少年郎笑起來溫和的眉眼讓她覺得像爹爹!可細細一想,這少年郎年紀和她差不多的樣子,爹爹明年就有她了,不會這麽小吧?
皇後見了來人也笑了笑,帶着女兒過去:“朝朝,這你是皇兄,叫皇兄。”
原來是小公主的哥哥啊。
顧今甜甜一笑,脆生生叫了聲“皇兄”,目光還在人家臉上粘着,一點也不知羞。
李峥雖然是皇後養大的,但和這個同父異母的皇妹接觸并不多,這個皇妹從小便癡傻,不理人也不知道叫人,和誰也不親昵,但他知道她是母後的心頭肉,割不掉的痛。如今皇妹恢複神智,原來是個甜甜的小丫頭,和他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可能是他以前沒見過皇妹笑吧。
皇後帶着兩兄妹進入殿中,對李峥道:“峥兒,你這個時候不該在太傅那裏溫書嗎?怎麽過來了?”
李峥對還在看他的皇妹一笑,才對母後道:“皇兒這不是聽說皇妹病愈了,急着過來看看嘛,還望母後恕罪。本來霄表弟也想過來的,我怕他咋咋呼呼吓到皇妹,便沒讓他過來。”
霄表弟全名陸霄,是皇後的親侄子,在李峥身邊做伴讀,表兄弟感情很不錯。
皇後想起活潑的侄子一笑,她這個小侄子對朝朝是真的很上心,每次進宮都給朝朝帶禮物,可朝朝沒有一次理他的,聽說朝朝清醒了,一定急的跳腳呢。
“改天讓他們兄妹幾個一起過來吧,朝朝如今病愈了,倒是可以和表兄弟、表姐妹們熟悉熟悉。”
李峥點點頭,對眼睛黏在他身上的小皇妹招招手:“朝朝過來,朝朝可是我的親妹妹,怎麽的也要先和我熟悉才行。”
顧今喜歡英俊又溫和的哥哥,小兔子似的蹦過去,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我喜歡皇兄!”
皇後有點頭疼,女兒醒過來以後,好像和誰都很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