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成為了種田大戶的張義山家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這可是大丫心中的真實感受!本來村裏像大丫這樣的年齡就已經被當作半個大人使喚了,但是前幾年因為年齡小,又有一群弟弟妹妹,張家也是疼姑娘的,就只讓張大丫照顧弟弟妹妹就好了。雖然聽起來也不像一件輕松的事情,但是已經被村裏和大丫一個年齡甚至比大丫年齡大的人很是羨慕了。在古代十五六歲成年的大環境下,十歲就要被當做大人使喚了。後來要幹些重活的時候家裏又逐漸富裕起來了,所以說大丫的情況在村裏還真是讓人羨慕。

和大丫一樣大的桃花家裏也有一大群弟弟妹妹,但是就這樣也不能阻擋桃花要幹的活,在照顧弟弟妹妹的情況下還要時不時的割些草喂家裏的豬,當然煮豬食什麽的也是一部分,在農忙時還要兼顧做飯。當然之前有個才一歲的小弟弟是就留下一個比較大的孩子在家照顧弟弟,正是因為被當做大人,才主要讓桃花負責的是看好弟弟妹妹們。比大丫只大兩歲的桃花的哥哥狗蛋在農忙時就和大人一起在忙乎收割的事情了。不過,到時沒有見狗蛋有什麽不耐煩,畢竟作為農村的孩子首先就對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也是做為半個勞力的狗蛋也能敞開了吃。

不僅僅是狗蛋,就連大丫或者是所有人對農忙的記憶就是收獲和豐盛的飯菜。對于農忙每次回憶起來好像都只是滿滿的幸福感。

今年的收割除了全家人一起出動外,也雇了短工,家裏的女人們也被時不時的趕回去休息,可能是有當地主的自覺了,當然家裏的地有沒有剛買幾年,要不是因為增産,還不知道買地的花費什麽時候才能掙回來,所以說張家來是在資産積累的時間段。

今年是個好收成,地裏的糧食也是一樣的高産。

“大富,大富,你爹在家沒,出大事了,趕快出來看看啊!”

在家裏忙活的大富一下子被吓着了,連忙跑出去。結果看到了滿面春分的村長張多福,才感到事情不是張多福所喊的那樣。

被吓了一跳的張大富無奈的說道:“叔,到底出了什麽事,這麽着急,真是把我吓了一跳。你別急,我這就喊我爹去,你先在家裏等着。”邊轉頭對被張多福的喊聲驚倒而跑出來的大丫說道:“大丫,給你爺爺搬個凳子坐。”說着就跑了出去。

本來想第一時間告訴張義山事情的張多福一個愣神就不見了張大貴的蹤影,只好停下腳步,在院子裏等着,嘴裏嘟哝着:“這孩子,跑着麽快,我這老胳膊老腿的能跟上嗎。”

看到正在搬凳子的大丫說:“好孩子,快別忙活了,我也坐不下來呀!就這樣,這樣站着就好了。”說着說着似乎控制不住興奮的情緒,哈哈大笑起來:“哎呀,你們老張家真是有福啊!”有一邊忍不住的向門外探着頭。看着情緒明顯很激動的張多福,大丫看着他也是坐不下去,就沒有再勸。

“老哥,什麽事情把你高興成這樣啊!”還沒出現。就先喊出聲的張義山情緒也很高。

經過張多福多次的敘述,大丫才知道,縣令把套種種能增産糧食的事情上報,經過上級的驗證不經得到了評優,還傳到了皇上耳中,這不整個汝陽縣都被免稅三年。這下縣令可是很高興,畢竟當縣令的多了,可不是說都能讓皇上有個印象,更何況還是只要一提就能別想起來的實事。對于發現這件事情的老農張義山也有了好印象,專門嘉獎,還提了副字:耕種之家。

一開始對于這些大丫到是沒有什麽被褒獎的想法,結果這種被截胡的感覺,功勞被抹殺的感覺還是讓大丫有些不忿。後來對于這個封建社會的規則有所了解的大丫才明白,與現代社會個人主義不同的是,縣令所當值的縣裏有什麽政績都是屬于縣令的功勞,要是看不起農民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會理會是誰發現的,是誰值得表揚。

這可是直屬上司的褒獎,對于鄉下人來還是縣令的嘉獎令人高興。更何況是對張家門庭的肯定,張義山更是激動的無法自拔,幸好家裏因為蓋了磚瓦房,想着不能像以前的茅草屋一樣,用些木頭圍了一圈就算圈了院牆,而是用專門蓋房子的土壘了一圈當做院牆,為了與此相配還專門蓋了大門。這下可好,對着這副牌匾張義山放在哪都覺得不妥,就大手一揮,将牌匾挂在了門頭上。

因為免稅,大家都對張義山家很是感激,對于縣令的嘉獎,更是讓人感到敬重。因為這份高興,張義山還專門宴請大家以示慶祝。之後有錢有田的人家都會邀請張義山去做客。一方面是因為要慶祝因為功勞而得的免稅政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感激。這下張義山可是忙個不停。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