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幾日纏綿的小雨過後,今晨難得放晴。
山間白紗般的薄霧一點點褪去,淡金色光芒從淺藍的晴空中透出,漫山新翠緩緩剝開如夢似幻的包裹,被鍍上一抹屬于人間的清新亮色。
阿媛坐在石寡婦家院子裏洗菜。一顆顆新鮮翠綠的芥菜被阿媛拾起,投入水盆,洗淨泥土後又抖幹水,整齊地碼放在大簸箕裏。
一個五十歲左右面貌的婦人推門從屋裏走出,端着一個陶碗含笑向阿媛走來,正是石寡婦。
石寡婦眼角皺紋已深,面龐卻打理得潔淨,發間已見不少銀絲,發髻卻梳得一絲不亂。
陽光懶洋洋落下,阿媛白皙的皮膚像染了薄薄的胭脂一般,石寡婦覺着阿媛平時的臉過于蒼白了些,現下一看,竟也是個美人胚子,不由多打量了她幾眼。
俗話說得好,女要俏,一人孝。阿媛此刻正是穿着一件通身素白的孝衣,頭上插一朵雪白的絹花,整個人顯得秀雅清麗,好似一株無香白海棠,不與漫山桃李争芳菲,淡然駐足瓶中。
阿媛擡手擦了擦額上滲出的細密汗水,溫暖明亮的感覺讓人惬意,即使薄汗微出,仍舊覺得清爽。
阿媛看到旁邊的影子,側頭見石寡婦正目不轉睛地看着自己,嘴角還揚起淺淺的弧度,她頗有些不解。
石寡婦卻嘿嘿笑了起來,灑然道:“我家阿媛像新剝的筍頭,又嫩又水靈,我這老婆子都忍不住多看兩眼呢!”
“嬸子您可真會說笑。”阿媛讪讪笑着,臉上緋紅蔓延開來。
阿媛其實很喜歡石寡婦的性子,她和普通村婦一樣勤勞質樸,但卻沒有她們那麽唠叨碎嘴。她會爽朗地大笑,會開些可愛的玩笑。雖然是個獨居寡婦,卻沒有一點幽怨的樣子。
石寡婦将陶碗遞到阿媛面前,又笑道:“我可不是開玩笑,咱們南安村的人都說李家二姑娘是村裏一枝花,我看啦,他們是沒仔細瞧過我家阿媛。阿媛走路端端正正,像那吸足水的稻杆,腰挺得直直的。李家丫頭,哼!她一走呀,就是那個風呼啦啦地吹,那楊柳枝兒東一擺西一擺。”石寡婦邊說,邊開始誇張地模仿起來,不僅腰肢擺動,嘴角也扯動開來,模樣甚是滑稽。
阿媛正就着碗喝水,這一下差點笑得嗆了。
石寡婦見阿媛喝完了,收了碗笑道:“你可別笑,老婆子看小姑娘,可比愣頭青小夥兒強多了。那李幼蟬啦,我時常打照面的,我看啦,将來指不定就是個朝三暮四的,我家阿媛才是寶,将來指定旺夫。”石寡婦在外間也是個慎言的,只與阿媛熟了以後,也會講些村中八卦趣事。
見阿媛笑而不答,石寡婦便轉了話題,笑容和藹地道:“你呀,幹嘛一大早就起來幹活,這幾日你都沒睡好,我是知道的。我這家裏不種地,不養豬,你每日歇好了就行,其他事兒,我一個人做就夠了。”
Advertisement
阿媛手上的活兒沒停下,“昨日青竹哥摘來的菜一直堆着,我看今日太陽會好,趁早洗出來曬曬。要是太陽能這麽好上幾日,等菜蔫了就可以做梅幹菜了。”
石寡婦點點頭,将院子裏大柳樹下的小凳子移了過來,挨着阿媛坐下,也伸手拿了菜開始洗起來。
“石嬸子,我就是找點事兒做,你還要織布,你忙去吧。”阿媛見她幫忙,笑着攔了她道。
石寡婦笑嘆口氣,丢了手中的菜,也不打算跟這個在自家住了幾日,逐漸熟稔起來的丫頭客氣了,“好,好,我就不瞎參和了。倒還真有幾尺布沒織完啦。”
石寡婦轉身朝屋裏去了,晃眼看到那一竹筐新綠的芥菜,忽的想到什麽,對阿媛道:“青竹這孩子,三天兩頭給我這老婆子挑水送菜,我倒是沒謝過他。阿媛,回頭你去村口跟他說一聲,讓他下午來我家吃頓便飯。”
阿媛随口應了下來。
石寡婦點點頭,嘴角在暗處浮出一抹欣然的笑。
沒一會兒,屋子裏傳來織布機哐當哐當有節奏的聲音。
阿媛洗完了菜,将簸箕放到院子裏陽光最好的一處。
又做完了一件事,接下來她該做點兒什麽呢?阿媛并不是覺得自己無聊,就是想找點事兒做,好讓自己不去東想西想或是楞楞的發呆。
她一向是個閑不住的人,以前就鬧着跟她娘學了做糕,幫着她娘操持家務。後來因為宋明禮,她便把她娘做糕的生意拾撿起來。只是現在,心中好像有些茫然。
要說她一個人過日子,存下的十六兩銀子只要不是揮霍着用,夠她花銷很久了。對于賺大錢這件事,她突然失去了當初的強烈渴望。
對了,還有吳有德從宋明禮那裏得來的十兩……忽而想到這個,阿媛心裏一緊。這錢勢必要還給人家的,可此間早已物是人非,兩人不見才是正道,若真的再見,只怕自己不覺得尴尬,那宋明禮也要難為情。
屋裏的織布聲在這時停下,仿佛知道她的心思一般。
“阿媛,曬好菜就歇歇吧,回屋裏再睡會兒,午飯的時候我叫你。”
聽到石寡婦的聲音,阿媛馬上應了,心裏想着躺一小會兒就起來做午飯,她住在別人家裏,怎麽也沒好意思到讓別人給她做飯。
南安村大部分人家都是吃兩頓,下地前吃一頓,在田裏忙活累了再吃一頓,兩頓都吃得較多。石寡婦家不種地,因而習慣和阿媛與顏青竹相同,是吃三頓的,這點阿媛倒很是适應,在石寡婦家裏住着漸漸安穩,總之是比住在那個死了人的房子裏強。
石寡婦家的布局與阿媛家差不多,也是兩間卧房,一間廚房,一間茅房,外面一個大院子。茅房不養豬,這點亦是和阿媛家相同。
十多年前,石寡婦的男人在時,家裏也是養豬的,因而茅房修得較大,如今早沒了豬了,茅房就顯得空了。石寡婦也是個勤快人,便圈了幾只雞在裏面,平時放了出來,往院子裏的菜地抓抓蟲,雞糞也填到菜地裏。
因着石寡婦打掃得頻繁,這茅房還是比一般養豬的農戶幹淨了數倍。
阿媛也是個愛幹淨的,當下又把茅房裏的雞糞掃了一遍,才回到屋裏睡下。
也不知是為何,以前她不習慣在白日睡覺,總覺得天光大亮便睡不踏實。如今卻是相反,夜間往往輾轉難眠,即使睡着也要被噩夢驚醒,白日裏躺下,聽到外間偶然的雞鳴鳥叫,過路人的說話聲,石寡婦幹活的聲音,如此種種,反而覺得心中踏實不少。
大抵吳有德恐怖的死相不是那麽容易從腦海中剜去的,她慶幸自己雖做噩夢,卻只是冷汗涔涔,從不說夢話,否則那日的事情只怕已經暴露給石寡婦知道。
阿媛睡的這間房是石寡婦家長期空置的一間客房,本來是堆放些雜物,如今被石寡婦收拾出來,倒是間很正經的卧室。格局不大,除了一張大木床外,還有一個儲物納衣的雙開門木櫃,窗前一個小桌,桌下配一個竹編鼓凳。
石寡婦給阿媛換上了較新的一床桃紅色碎花被褥,床頭挂了幾個塞滿丁香白芷的菱形小香包。
小桌上又添置了銅鏡,面盆等物事,旁邊置一個半舊的瓷罐,裏面插着些頂着可愛花苞的雜色野花,微風襲來,暗香浮動。
窗臺上擱一個小竹籃,裏面只一捧粗砺泥土便滋養出一簇簇繁茂的綠色藤蔓。藤蔓爬滿窗棂,綠葉随風顫動,像陽光下撲閃的蝶翼。
斯是陋室,倒難得有石寡婦這樣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阿媛對于這樣一個每天樂呵呵,實際在十分努力生活的人,甚是尊敬與欽佩。
她合衣躺在床上,伴随着隔壁織布機傳來的輕微韻律,摸着腹上那有陽光味道的被子,這一覺格外香甜。
一覺醒來,竟是午後。
阿媛坐起來,聽到隔壁的石寡婦還在忙活,她也不知道如今到了什麽時候,開門出去打算往廚房做飯時,只聽石寡婦道:“阿媛,給你留了飯菜,趕緊熱了吃吧。”
阿媛正奇怪石寡婦吃得這麽早,擡頭看天色,日頭耀眼,卻有些偏西了。
“石嬸子,對不住,我睡過頭了,該是我做飯的。”阿媛誠懇道。
房裏的石寡婦停下活計,推了門出來,面上仍舊是和善的笑容,“你這孩子呀,跟我客氣什麽,都說了以後當是自己家就好。”
阿媛點點頭。
石寡婦輕輕握住阿媛的肩,忽地嘆了口氣,眼角露出了些感傷之色,“我這個老婆子,無兒無女,老頭子又死得早。如今好不容易有你這麽個聰慧姑娘作伴,老婆子高興得很。別說青竹和村長都托了我照顧你,就算沒有他們說話,我也是有這等想法的。當年我死了丈夫,家裏的田地我沒力氣種,豬也養不動,要不是你娘教了我這織布的手藝,怕是我早就過不下去了。”
阿媛沒想到自己一句話讓石寡婦扯出了舊事,卻也明白石寡婦确實真心待她。
“石嬸子,我可不是跟你客氣,只是我娘的手藝我也沒學到幾層,不能幫着你織布。所以以後做飯,理應是我做的,你也不要跟我客氣才是。嬸子當我是一家人,我也當嬸子是一家人,今後誰都不用跟誰客氣。”阿媛覺得,恐怕很長一段時間裏,她都要在這裏跟石寡婦作伴了,畢竟以前那個家,早已不是家,吳有德死後,她連一個人靠近那裏都覺得膽顫,又怎敢接着住下去。
石寡婦實際不過四十出頭,但因為丈夫早逝,生活幾經波折勞碌,看起來蒼老了些。若是她娘還在,也是差不多年紀。和善的性子,溫醇的話語跟眼前這位婦人可能會有幾分相似。因此,阿媛對石寡婦多了幾分相親之意。
聽阿媛如此說,石寡婦自然十分欣慰,忙應了幾句,又讓她快些去吃飯。
作者有話要說: 打個滾兒,求一求收藏,評論……還有人家也是新剝的筍頭,把人家也收入懷中呗,雖然作者專欄裏暫時只有一篇文,但人家以後會努力耕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