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

,發現有個人正在軍營裏等着他。

是誰?就是後來追殺漢獻帝的,董卓部将李漼。

【9.離我的官衙遠一點】

李漼來見孫堅,說:“孫将軍啊,你很能打,真的很厲害。董卓說了,你們這邊,都是些烏合之衆,唯一能打的,就是你了。董卓将軍托我告訴你,他不是國賊,真的不是。他是國家重要領導人啊,大家之間是有誤會,理應團結一致,帶領人民群衆奔小康嗎。對了,董将軍讓我問一下你,你家裏是有兒子,還是有丫頭?兒子也好,丫頭也罷,和董卓聯姻吧,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

孫堅說:“我呸!你知道我老婆是誰嗎?是吳才女!我老婆生下來的孩子,質量是最優秀的,怎麽可能跟董卓聯姻?我告訴你,不消滅董卓匪幫,書告四海,我孫堅死不瞑目。”

李漼回去,把孫堅的态度告訴董卓。董卓說不出來的犯愁:“這個孫堅,怎麽這樣皮實啊,你老婆是吳才女有什麽了不起的,我有貂婵……哼,你敢如此小視我,別怪我……別怪我……別怪我遷都了!”

董卓為避孫堅之鋒銳,綁架着漢獻帝逃往了長安。孫堅獨自攻入洛陽,在一口井中找到了傳國玉玺。然後孫堅修好了漢室陵墓,回來向袁術遞交工作報告。

袁術要做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想盡辦法扯孫堅的後腿,孫堅被袁術扯得痛苦不堪,被迫以傳國玉玺為質,換得袁術允許他出兵去打劉表,在這一次征戰中,孫堅單槍匹馬巡示,被對方士兵亂箭射死。

孫堅死後,其部隊被袁術吞并,但是孫堅的大兒子,小霸王孫策來了。

孫策外貌秀美,長得應該象他母親吳才女,喜歡說笑,勇猛善戰。袁術發現這孩子心眼還不是太多,就忽悠說:“小孫,你看好你,給我好好幹,到時候我任命你為九江太守。”

孫策很激動,就賣力表現。但是袁術卻把九江太守這個職位給了一個叫陳紀的。孫策發現自己被忽悠了,心靈很受傷。袁術卻感覺到忽悠的力度太小,繼續忽悠道:“小孫,你知道那個廬江太守陸康吧?我聽說你曾去拜訪他,他居然不見你,只派了他的秘書應付你,你生氣不生氣?你去打他。”

孫策問:“陸康有什麽罪嗎?”

袁術道:“他的罪名是現成的,我朝他要三千斛米糧,他竟然不給。如果各地官員都學了他的樣,都不給我米,我豈不是沒得吃了?”

孫策問:“如果我打下廬江,那個太守給誰?”

袁術:“當然是給你,這難道還有疑問嗎?”

孫策半信半疑,就去攻打廬江,輕易拿下,正歡天喜地想進官衙,就聽後面有人喝道:“且慢,姓孫的小破孩,離我的衙署遠一點。”

Advertisement

孫策大怒:“你是哪個?”

來人道:“某乃袁術新任命的廬江太守劉勳是也,怎麽着,你不服?”

孫策氣得半死,就想,我不能再這麽缺心眼,讓袁術忽悠了。橫豎袁術心眼也不夠用,幹脆我去忽悠他好了。

于是孫策就扭頭就忽悠袁術,說:“老袁,你看我去替你擺平江東如何?”

袁術說:“可以,現在我任命你為折沖校尉,代理殄寇将軍。再給你十幾匹馬,一千士兵,夠用了吧?”

孫策的鼻頭差一點沒氣歪,一千士兵就想平定江東,這袁術……算了,反正一千士兵也足夠用了。

于是孫策出發了,越走人越多,行至歷陽,他的隊伍已經擴充到了五六千人。

而吳才女,這時候正在歷陽,等等着兒子的到來。

【10.騎士西去,江東沉淪】

關于吳才女是如何教育兒子,讓孫策孫權成才的,史書上雖然記載不多,但還是有的。《資治通鑒》記載說,當小霸王孫策東征西讨,據有江東之後,就開始跷起尾巴來,對部屬不再象以前那樣親和。有一次開會,會稽郡功曹魏騰,因為不同意孫策的觀點,孫策大怒,下令将魏騰捆起來,拉出去砍腦殼。

與會諸人驚恐萬分,沒人敢勸說孫策,不知是誰,偷偷告訴了吳才女。

這時候的吳才女,已經是吳老太太了。老太太出來後,走到一口大井旁,背倚着井欄,對孫策說:“兒子,你聽媽媽跟你說,你剛剛來到江南,事業還沒有開始,人生也不過是剛剛起步,正應該禮賢下士,征求人才。再說這個魏騰,他有什麽過錯?此前的他,一心為公盡職,今天的他,有勇氣當面說出自己的意見,可你竟然要殺他。你要殺就殺好了,不過呢,你殺了他之後,明天,所有的人都會叛離你。我不忍心看你災禍臨頭,所以決定自己先跳進井裏,再見兒子……”

“別別別……”孫策吓傻了,急忙沖上前去,攔住母親:“媽,都是我不對,以後我改,我改……你們還在旁邊看什麽熱鬧?還不快點把魏騰放了!”

可以确信,孫策小的時候,吳才女教育兒子,肯定不是這麽個辦法。如果小時候也這麽搞,孫策孫權小胳膊小腿,攔不住她,有可能真的撲通一聲,掉井裏出不來了。但是現在一定要這麽勸。因為這時候的孫策,百戰立威,養成了殺人如麻、一言九鼎的霸王氣場。這時候母親勸他,他會跟你擡杠的。能夠讓孫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就這麽一個跳井的教育模式。

所以吳才女的教育方法,應該是随着兒子年齡成長的不同階段,随時加以改變調整。說透了,教育這東西,實際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鬥智的過程,一旦被教育者察知教育者的動機,教育就意味着失敗了。吳才女讀書破萬卷,深通教育的原則規律,所以才會在孫策已經成人之後,使用如此怪異的招術。

吳才女講谏這件事,發生在建安四年。又過了三年,她就死了,此後她的妹妹,也就是吳國太,繼續享受老祖母級別的政治待遇。

如果有誰不認可孫堅也是吳才女培養出來的話,那是因為他不了解這個世界,不了解女性的力量。人類社會有一個強效的規律或法則:女人決定男人的成就,男人決定女人的幸福。

這個意思是說,優秀的男人不是野生的,是女人用她的柔性之愛,慢慢将男人的勇氣、智慧與善引導而出來的。幸福的女人,是懂得如何培養優秀男人的女人。成功的男人,不過是找到了愛的導師的男人。

追溯吳才女教育最成功的地方,是由她親手調教出來的丈夫和大兒子,都早早的死掉了。

死掉……死掉了,怎麽反倒說教育成功了呢?這個意思是說,吳才女把丈夫和大兒子,培養成了具有榮譽感的騎士。而騎士,是最不适宜大三國這陰謀時代的。所以他們年紀輕輕,就被人殺掉了。

小霸王孫策,是在關羽千裏走單騎的時候被人暗殺的。因為他殺死了吳郡太守許貢,許貢的奴仆和門客就轉入了地下鬥争,組織暗殺小組。而孫策喜歡單人獨馬到處亂跑,結果一個暗殺小分隊恰好遭遇了落單的孫策,被刺客一箭射在了孫策的臉上,傷重不治,就此死亡。

小說《三國演義》中,借郭嘉之口,評點孫策說:“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這個評點,道破了中國權謀文化的核心要素。輕而無備,是說孫策對別人的信任,磊落光明。性急少謀,是說孫策待人坦蕩,不會用陰招算計別人。匹夫之勇,是說孫策重視一個武士的尊嚴與榮譽。死于小人之手,正是具君子風度的騎士的必然命運,因為你重視尊嚴與榮譽,這就給了不講究江湖規矩的刺客以機會。

評價孫策之死,有必要拿曹操的私人保镳典韋做個比較。典韋為了老板玩女人而死,死得連個名堂都沒有。他死後,殺死他的張繡被曹操許以高官厚爵,曹操的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張繡則出任了揚武将軍。

典韋象狗那樣活着,也象條狗那樣被人殺掉。他活着是條狗,死了是條死狗。無論他是死也活,都毫無意義。而孫策,他生前磊落光明,死後青史留香,讓人追思懷想。

從孫堅到孫策,父子二人相同的死亡模式,構設出這個家族的文化精神。但是很顯然,這種偉大而祟高的騎士文化,是不适宜權謀氣味濃烈的中國的。培養出這兩個優秀的騎士,應該是吳才女對這世界最美好的願望,女人,哪一個不會愛上象孫堅這樣頂天立地的男人?

如果吳才女再把第二個兒子孫權,培養出精神騎士,那麽她的教育就成為了一個悲劇,不旦身死家滅,連同她對這世界的美好希望,也會被典韋這樣的狗型人士抹除。所以吳才女還為孫氏家族培養了一個帝王式人才:二兒子孫權。

孫策臨死之前,對弟弟孫權說:“舉江東之兵,決機于兩陳(陣)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像一個騎士那樣磊落光明,展示武士的榮譽與尊嚴,你玩不來。如一個帝王般視人如走狗,恣意的做踐玩弄他們,這事你幹吧,老子不幹。”

騎士遠去,空餘絕響。帝王西來,江東沉淪。新的時代,再次拉開了序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