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風波

霍仟源從來就不是那等糊塗人,勢必要将這件事給弄清楚了。

對于這些昨天晚上和郝友望一起喝肉湯的人,一個都不能少。

七八個人坐在一起,全都耷拉着腦袋,臉上帶着垂喪或者憤怒,以及後悔和陣陣反胃。

王蘭華最耐不住氣,當下轉頭看向身邊幾個知青,語氣很大的吼道,“你們都知道郝友望煮的是什麽肉?還不打算說。”

對于昨天晚上自己夜游出去的事兒,王蘭華只聽徐雅說了句,但她自己一點都不知情,想起徐雅說的她跟個木頭人似的,嘴裏還發出陣陣詭異的聲音。

王蘭華害怕,以為自己被死嬰嬰靈纏上身了,再看眼前的幾個知青,暴怒而起。

“我、我們不知道啊,還是于海寧喊我們,我們才過去吃的,根本就不知道是啥。”

說話的是個女知青,叫趙琴,是從海上來的,和郝友望是一個地方。

挨着趙琴坐着的是兩個女知青,其餘的幾個都是男知青。

相對于女知青的害怕,男知青除了在得知郝友望死了那一瞬間就有些意外和害怕,別的當是沒什麽反應。

尤其是那個叫于海寧的,本來就是個刺兒頭,在這些知青中最不好管的就是他了。

“霍隊長,您也甭問了,這事兒只有我和宋文博,郝友望三個人知道,其餘的人,都不知情。

您也知道,這小破地方,我早就呆夠了。我在這裏八年了,整整八年,看着一批知青走,一批知青來,新來的一批知青又離開,讓您瞧着,您心裏舒坦不?”

于海寧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在他的話匣子中,藏着的全是平日裏積攢下來的怒氣和怨氣。

一個從海上來的知識分子,在這裏苦苦熬了八年。

誰能熬的下去啊,可他,于海寧熬下來了。

Advertisement

但現在卻得知,下放到鄉下的知青們,永遠沒有可離開的機會了,各種傳聞,讓于海寧以及郝友望,全都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回去的期待。

加上他們倆為夥經常去山裏大獵物,現在獵物難打,根本就找不到肉吃,那天也就是看到有人在扔東西,他們好奇心作祟,過去看了下……”。

望着眼前雙眼迷蒙,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了的于海寧,霍仟源臉色更冷了。

“不管咋說那都是人,你們這樣做就是犯罪。”

霍仟源什麽話都沒多說,只是冷眼看着眼前的知青,有些心寒。

他想盡一切辦法,把想回城不願意留在鄉下的人,都以各種理由弄走,但凡這些知青城裏的爸媽能找到關系,能讓這些從鄉下返城的知青,回到城裏有事做,霍仟源就絕對不說不放人走。

于海寧的情況他也了解一下,但知道的不多,畢竟這個知青來到樓溪村的時間比他還早。

要是與海寧的爸媽能找到關系讓于海寧回去,他絕對會放他走,可海上那邊一直沒任何消息,他也不能說讓于海寧回城的事兒。

知青返城,一般的情況下,暗中需要動用些關系,以及回城後,有正當的工作。

還有一個原因的知青可以返城,那就是生病的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知青,留在鄉下也不能上工,出了白吃飯沒別的用處,一般的地方大隊部就會給這些人開個證明,證明他們得病,需要回城。

別的地方的知青也有人故意得病,想回城的,後來,當地大隊部就找醫生,進行檢查,沒得病裝病的人,不僅不能回城,還會被嚴厲懲罰。

自打之後,身體健康沒事兒的知青倒是不敢作妖了。

在鄉下呆的這些年,霍仟源看到不過稀奇古怪的事兒,唯獨沒親身經歷過,有人吃死嬰炖湯的事。

霍仟源沉痛異常的說完,轉身開了門,對外面負責這件事的公安同志交代了幾句。

随後,涉嫌烹饪肉湯事件的幾個人,全部被帶走了。

于海寧,宋文博,郝友望,以及其中一個叫宋中紅的女知青。郝友望已經死了,但罪名依舊在,其中宋青梅和醫生薛紅梅,也被傳話問了好幾次。

沒查多久,這事兒就已經立案了。

于海寧和宋中紅分別被判,流氓犯罪分子行為有期徒刑七年,宋文博知情不報,被關了起來,後面估計也就是懲罰下。

郝友望是嚴重的流氓犯罪行為,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可他已經死了,屍體沒派人往海上送,而是給海上那邊拍了電報,讓郝友望的家人前來領屍。

于海寧等人的事算是都處理完了。

宋青梅雖說是孩子的生母,因為不知情,反而成了被安慰的對象。

一臉垂喪之氣的宋青梅,被監獄同志送回來後,連續三天沒什麽表情。

王蘭華等幾個知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肉湯,沒被處罰,但在大部隊寫了檢讨書。經過那次肉湯之後,王蘭華再也不敢正視宋青梅了。

在王蘭華和別的幾個知青心中,覺着這件事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宋青梅身上。

處理了幾個知青,樓溪村的知青點,一下子安靜多了。

徐雅和王蘭華住在一個屋裏,都覺着有些害怕。

所幸她的婚期也快了。

她和霍仟源的婚期定在臘月二十六,選好的黃道吉日。因為知青點發生了這種事,霍仟源十天內被縣裏領導叫去了開會都不下于六次了。

忙到他連自己的婚事都操辦不成。

霍家的屋子裝扮,倆人睡的床,以及該給徐雅買的提親東西,都是徐雅和霍仟慧倆人去鎮上買的。

霍仟慧去北城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在年後開春,再過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