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除夕這頓年夜飯看起來還是很和諧。沒有人會在這天找不痛快,就連最沒腦子的趙玥也知道讨個吉利。孫氏給了孫輩們每人一個紅包,連三個孫媳也沒有落下,而且看樣子錢數相同,一副公平的模樣。

守歲這種事上了年紀的人基本都完成不了。雖然覺比年輕人少,可是若不睡,身子骨兒還真是扛不住。所以老夫人在子時之前就已經回房休息了。餘下的人立刻就散了開來,各回各院兒了。說好的一起守歲,其實在大爺和大少爺去世之後,就沒有真的完成過。

商錦蓉倒是樂得這樣。回去之後,她先把炖好的燕窩給張氏端了過去,然後又跟着說了一會兒話。見張氏困的不行,幹脆就勸她睡覺了。張氏也沒硬挺,很快也就在生物鐘的催促下進入了夢鄉。商錦蓉回房之後,倒是沒有休息,而是先回了空間。

趙彥生看到商錦蓉,興奮的跑了過來。“錦蓉姐!”

商錦蓉笑呵呵的:“着急了吧。我給你包餃子吃。大過年的不吃餃子可不行。昨兒帶了羊肉進來,給你包羊肉洋蔥餡兒的。”

趙彥生雖然是鬼魂,可他到底有人的感情。除夕這一天還有人惦記自己的這頓餃子,心裏酸酸的,又覺得滿滿的。“我來幫忙。”

商錦蓉笑了:“大少爺還會包餃子?別是想給我添亂吧?”

趙彥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的确不會。但是我可以學啊。我在那些書裏看到了還有許多菜譜,我也要試着學會這些,不能永遠都是你做給我吃。白天在外面你已經很辛苦了。”

商錦蓉過去扶住趙彥生的雙肩:“真是體貼的好孩子。不如我給你包梅花餃子吧。大過年的,新鮮喜慶一點兒比較好。”

兩個人去了廚房。商錦蓉揉面的時候,讓趙彥生幫忙剁餡兒。旁的不能,自家包餃子的肉餡兒也不用剁得多麽有技巧。趙彥生剁得也挺開心。兩個人邊做邊聊,等到商錦蓉把這個梅花形轉的餃子包好放到鍋裏蒸上之後,這才坐下來說話。

“彥生啊,我初三要回娘家一趟,我外祖一家搬到了琉保縣。到時候我會出去一天,有沒有什麽想去的地方?我正好可以帶你去。”

趙彥生在那裏認認真真的剝蒜:“我也沒什麽地方想去。不如你還是把我留在家裏好了。”

這次商錦蓉說什麽也沒同意:“不行。這事兒我不能再幹了。你得跟在我身邊我才能安心。這裏到底是最安全的所在。”

這一點趙彥生并不反駁:“那我要不要再寫幾張藥方?做生意本錢越多越好的。”

商錦蓉猶豫了一下,搖了頭:“不用了。這就不錯了。你也該知道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就算是親人也一樣。舅舅和外公都不是笨人。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能發展起來。但是若我們給得太多,他們萬一不再有自己拼搏的動力,反而不美。而且那些配方留着咱們自己将來也有用。萬一被分出去,咱們大房總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錢。我可以開藥膳坊不假,但這裏的人對藥膳并不熟悉,所以還是需要先從藥材本身立足。你若是無事做,不放将我些的那些藥膳譜抄錄一份,日後拿出去,我也要有個由頭。”

Advertisement

初一初二這兩天,果然有很多人來趙家拜年,不過商錦蓉一個後宅女人,也看不到這些。就算有女眷陪同而來。也都是馮氏帶着兩個兒媳婦兒來招待,她倒也了的清閑。但也有來給張氏拜年的。不過也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張氏的親侄子張熙,另外一個是張熙的妻子王若晴。

看到張家來人拜年,張氏其實并沒有多高興。尤其是王若晴看到商錦蓉之後那副嘴臉,更是讓張氏心裏膈應。“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你們的表弟妹,婉兒,這是彥生的表哥。”

商錦蓉見婆婆的表情冷了下來,就知道是對這位表嫂不痛快了。可婆婆能甩臉子,她是不可以的。所以還是很規矩的給張熙兩口子見了禮。那絕對比王若晴要有禮許多。相較之下,王若晴的表情就更難看了些許。

“姑母,父親母親這次讓我們過來給您拜年,也沒忘了表弟妹。這裏是父親母親給表弟妹的禮物。雖然表弟妹……不過底還是表弟的妻子嘛。這些禮節是少不了的。”

原本商錦蓉還想着給張氏面子,不願意怼她的侄子侄媳。但現在看來,這是蹬鼻子上臉了啊。于是商錦蓉微微一笑:“舅舅舅母真是太有心了。”說着将東西接了過來。然後交給素春,而後又笑着說:“你去把我房中的那個多寶如意鎖拿過來。”

素春領命下去,那王若晴的嘴可沒閑着。“這是應有的規矩嘛。這事兒我們張家人可不會差。姑母,父親母親還讓我們問您,明日可否回娘家一聚?”

張氏挑了下眉梢:“我身子骨兒不舒服,就不回去了。萬一再把病氣傳給嫂子和晏兒,反為不美。”

商錦蓉自然是知道張家一些事情的。其實張氏很少提及,反倒是桂蘭說了一些。雖然一開始桂蘭看不上商婉兒,但是後來被張氏教訓了之後,再見到她真的可以敵得過其他幾房的虎視眈眈,時間一久她也就真正接納了商婉兒,而且也同樣覺得這樣的少奶奶的确可以幫她家小姐做主。至少不會受欺負。

從桂蘭那裏聽到,張氏和張家關系不好,除了因為張家如今沒有趙家有錢之外,還是被庶出的二老爺當了家的緣故。

張家的大老爺就是張氏的父親。可這個老爺子卻不是個讓人輕省的。吃喝嫖賭真的是什麽事兒都幹。一開始正因為是家裏唯一的嫡子,又被祖母寵溺,所以才養廢了。張氏出嫁的時候,老太爺還在,所以極是風光。可沒用多少年。老太爺的身體急轉直下,而大老爺覺得沒人可以壓得了自己了,家産都是他的了,更加不像話了起來。可偏偏張家的老祖宗也就是大老爺的奶奶先去世了。這下能罩着他的人沒了。老太爺臨終前将家産一分為二,八成的田地和老宅都給了嫡子所在的地方。餘下的地和鋪面生意都給了二兒子,也就是庶子。這可把大老爺給氣得直蹦高。

但張家跟趙家不一樣,是有宗族的。這件事老太爺有遺囑在,當時又有族中老人作證,大老爺不願意也不行。所以張家大房這一脈就開始日漸衰敗。一個只會吃喝嫖賭的老子,養出來的嫡子嫡孫又能好得到哪裏去。所以無論是張氏的哥哥還是這個侄子,人品上都有些一言難盡。

而王若晴進門七年沒生下一個孩子,他們這房唯一的兒子還是妾室生出來的庶子。可因為沒有嫡子,張晏自幼就被送到王若晴那院兒。王若晴又偏偏是個嫉妒心重的。她是不敢把張晏怎麽樣,畢竟自己無子,若是沒有這個兒子,早就被休了。但這孩子,卻是她心頭的一根刺。拔不掉,也融不了。

原本商錦蓉以為,張晏是王若晴的救星,再不喜歡也不會表現出來。但她高估了這個女人的情商和智商。連這麽一句話她都沒扛住,表情上的厭惡瞬間就帶了出來。

這時候素春也拿着東西回來了。商錦蓉笑呵呵的親自送到王若晴的手邊,并且打開了盒子。“表嫂,這是我給晏兒的禮物。我這個做表嬸的也沒什麽機會能見到他,但心意還是要有的。請替我轉交。”

這如意多包鎖是商錦蓉準備好了要送給自家表嫂,留着給未來侄子的。雖然是銀鎖,但上面鑲嵌了珍珠瑪瑙玉石等等,所以才被成為多寶如意鎖。價格是不太昂貴。畢竟用的多寶都用的是小料,本身也不大。但這鎖卻是實心的。光重量就有二兩。而且還有那麽多鑲嵌。這其實就不是給孩子佩戴,而且是拿來把玩的東西。商錦蓉從來不是個吝啬錢財的。對她而言,錢既然可以再賺,就沒有必要吝啬。所以她把東西給王若晴也不覺得心疼。至少給婆婆漲了面子,那就值得了。做不過二十多兩銀子而已。

張家大房這些年的日子也遠不如以前。祖孫三代一起只出不入,那還好得了?要不是還能收田租,怕是日子都難了。這樣的東西,自然也不會給一個庶子買。所以王若晴不是覺得東西多昂貴,而是覺得一文錢花在一個庶子身上都膈應。但商錦蓉給的禮物,她還非接不可。于是表情略帶扭曲的說:“弟妹真是太客氣了。我替晏兒謝你了。”

商錦蓉笑眯眯的:“這是我這個做嬸娘應當的。哪裏還用表嫂說一聲謝字。不過太遺憾了,你和表哥沒把晏兒帶來。若是帶來了,熱鬧熱鬧也是好的。”

王若晴可不會把一個庶子當寶貝一樣的走到哪裏帶到哪裏。那不表明了是跟人說自己不能生,所以只能帶着妾的兒子出來?還不如給她兩刀。“孩子小,冬日裏冷,而且路也不是天近,怕凍到他。本身年前就染了小風寒。”

商錦蓉咋舌:“诶呦。表嫂真是個好母親。晏兒也是有福氣了呢。表哥,您說是不是?”

張熙其實比他爺爺和親爹強了不少。但到底也是個沒用的。但看人眼色他是一把好手。一開始他就瞧出自己這位姑姑對她的兒媳婦兒那時候真心疼愛,而自己這個蠢婆娘一進門就得罪人了還不自知。“弟妹說得對。若晴的确是對晏兒極好。今日回去之後,晏兒看到這多寶如意鎖一定會很開心的。明年過年的時候,我一定帶着晏兒來。”

商錦蓉笑了:“這就太好了。我也定會早早準備下糖果點點等着晏兒呢。”

送走了張熙和王若晴兩口子。商錦蓉還沒等喘過這口氣,外面來報,說是李良兩口子也到了。并說要給請假夫人和老夫人拜年。這會兒已經在老夫人那院兒了。

商錦蓉和張氏趕緊奔了後院兒。她們到的時候,老夫人正在跟李良聊天。看意思這一老一少倒是相談甚歡。而且老夫人還拉着李良的媳婦王曉梅,不知道說着什麽,但臉上的笑容卻十分慈愛。

進去之後互相叫見了禮。老夫人将商錦蓉叫過去,也拉着她的手,讓她坐到自己身邊。然後說:“婉兒啊,祖母知道你跟你外祖家多年都被攔着相間,所以明日你回娘家,就住兩日再回來。這大喜事兒,你也沾沾喜氣。”

商錦蓉哭笑不得。“祖母,這大過年的,我怎麽能在娘家住幾天呢。等過了十五我再過去就是了。年裏還是要在自家的。合家團聚嘛。”

這話孫氏倒是沒覺得是作假。她知道商婉兒自幼跟李家就不接觸,也是出嫁之前的一天才又聯系上了李家。感情上自然不能跟真正的娘家人比。可是老夫人卻覺得,李家人能對自家女兒有愧疚之心,更對外甥女有疼惜之意,這種人家有心,就不會壞。而一個不會壞的娘家人,或許将來也可以幫襯着大房一把。她這麽大年紀,還有什麽看不明白的。“這丫頭,規矩比我這個老太婆還大呢。不過也好。等過了十五你就多回去住一段時日。你這麽好的手藝,也得讓你外公他們也嘗嘗。曉梅啊,你是不知道,你這表妹的廚藝可是不得了。我這老婆子時常都能吃到美味。這可是老來的福氣啊。”

王曉梅雖然不善言辭,但是老人家的善意她卻是能感受到的。比起上一次見到的那些奴才,她起初擔心親家老夫人看不起他們這些沒錢沒勢的人,但結果卻正好相反。真是和藹親切得不得了。而且聽一絲,這位老夫人對商婉兒也極好。這讓她更輕松了三分。“老夫人,您是有福氣的人。婉兒是您的孫媳,伺候您是應當的。”

孫氏笑呵呵的點頭:“哪兒有什麽應該不應該呢。是婉兒這孩子心好,也孝順。好了。我也不耽誤你們聊天。溪珍啊。你帶他們回桃苑吧。留他們用了晚飯再走。”

溪珍是張氏的閨名,平日裏老夫人可沒有這麽好心情的喚她名字,可見今天是真的很高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