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魏文倫覺着莫名其妙,遂道:“世子可是有何事?”
裴玑笑着道:“伯疇應當已然聽說了我為着宋魏兩家的糾葛前往江陰侯府的事了吧?”
魏文倫頓了一頓,道:“确乎知悉。”
“既是已然知悉,那是否理當來酬謝我一番,”裴玑挑眉道,“我等了好些天了,誰知伯疇始終無所表示。”
魏文倫聽得有點兒懵,哪有催着人家去道謝的?
魏文倫随即忖量一番,打恭道:“是微臣失慮,世子恕罪。既蒙見愛膏澤,自當奉谒拜謝。只是微臣今日與人有約,不知可否改日?世子幾時得空?”
“那就後日吧,”裴玑說話間便往前邁步,“恭候大駕。”
魏文倫眼望裴玑的背影,容色微沉。
他總覺得裴玑找他沒什麽好事。
裴玑從六部衙門裏出來時,正遇上前來傳口谕的內侍。內侍笑着道聖上有召,命他速往乾清宮弘德殿。
楚圭端坐在弘德殿內,一面批奏疏一面聽錦衣衛指揮使孔承沛跟東廠掌印太監張永奏報裴玑近來的行蹤。
楚圭聽着聽着就蹙起眉,不耐道:“所以你們就是什麽都沒查着麽?”
張永哈着腰道:“啓禀陛下,東廠這邊的役長跟番役幾乎都派出去了,但襄世子的确無甚異動。”
“那襄世子可曾出過城?”
“除卻兩月前陪着世子妃去龍華寺上香以外,未再出城。”
楚圭将手中奏章往桌上一扣,臉色陰沉。
Advertisement
他根本不信襄王全無異心,若襄王真是沒有留心眼,當年廣和帝駕崩時就會帶兵來勤王,而不是借口戰事緊待在廣寧隔岸觀火。
他預備做兩手準備,一面命孫魯前往廣寧任總兵接掌軍務,一面提防着裴玑。屆時若襄王真是要反,他就捏着裴玑跟裴琰兄弟兩個的命,看襄王能否狠得下這個心,不惜絕後也要冒險謀逆。
外頭內侍通傳襄世子到時,楚圭揮退了孔、張二人。
裴玑入殿行了禮,就聽楚圭笑着道:“朕與幾個閣老商議了一番,挑了幾處地界備選,不知襄世子想将新封地定在何處?”
世子府內,楚明昭起床後梳洗罷便開始等裴玑。然而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正有些心神不安時,忽聞丫頭報說世子回了。
她一瞧見裴玑便揮退一衆丫頭婆子,起身迎了上去。待到看他面上神色如常才稍松了口氣,低聲道:“我還以為你被我三叔扣下來了。”
裴玑将手中糕點擱下,笑道:“這會兒扣我作甚。他是叫我去商議新封地選址的事了。”
楚明昭一頭拆紙包一頭道:“那最後定了沒?”
“沒有,那幾塊地方都好得緊,我還真是決斷不下,”裴玑笑得揶揄,“別說,你三叔還真是待我們不薄。我都想,明日咱們去上香的時候要不要順便給他祈個福。”
楚明昭聞言擡頭:“還去上香?”
裴玑點頭,低聲道:“這回定要擺平皇叔那頭。楚圭已任命孫魯做總兵,不日便要動身趕赴廣寧。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至遲月底就要離京。昭昭後日去外父外母那頭通個氣兒,讓他們趕緊收拾收拾。”
楚明昭點頭,又小聲問:“那公爹那邊何時來接應,定下了麽?”
裴玑想起昨晚那封密信,神色一滞,旋即笑道:“尚未,不過應也不遠了。”
楚明昭目露疑惑,總覺他笑得有些不自然。
他們這回選的地方是城西的靈濟宮。靈濟宮是道觀,楚明昭問裴玑是不是信道,裴玑瞥她一眼,笑說左右都是神仙,拜一拜總是好的,太-祖便十分推崇敬天法祖。
靈濟宮建于先朝太宗朝。彼時太宗皇帝有疾,夢二真人授藥,疾頓愈,乃敕建靈濟宮祀,封玉闕真人、金闕真人。靈濟宮四周古木深林,秋冬岑岑柯柯,無風風聲,日無日色,景色如畫。
但楚明昭總覺得靈濟宮這名字很像天山童姥的靈鹫宮。
從靈濟宮後山門出來,正要重新上馬車時,楚明昭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道觀。這個地方是太宗皇帝命人建造的,在某種程度上與先朝皇權有牽系。她忽然想,裴玑如今就是正朝着皇權靠攏的,他終有一日會不獨屬于她。
坐上馬車後,裴玑見楚明昭神色似有異,關切地問:“怎麽了?”
楚明昭默了默,忽而回首流眸:“我們會一直這樣麽?只我們兩個人。”
“肯定不啊,”裴玑見楚明昭聞言怔住,含笑捏了捏她的鼻尖,“将來我們還有孩子呢,怎麽會只我們兩個。”
楚明昭抿抿唇,心覺如今說這個似乎并不合适,正想岔開話頭,便被他一把拽到懷裏。
“一個媳婦已經不省心了,要那麽些作甚,”他在她嘴唇上流連片刻,“別總想些有的沒的。”他還想再說什麽,但轉念一思量,他如今說的話她未必會相信,便打住了。
踐行永遠比諾言更要緊。
楚明昭想起昨日中秋宴上的事,忍不住道:“柳韻那件事,楚明淑怎麽會摻和進去的?我昨日聽她說什麽木偶,沒準兒就是跟巫蠱厭勝有關系,從古至今拿這種來害人都是一害一個準兒,可楚明淑跟柳韻有什麽仇啊?”
裴玑笑道:“昭昭不要想這個了,太費腦。咱們來說說回去之後怎麽布置存心殿吧。”
到了莊子上,楚明昭驚訝地發現肅王竟然也在。她覺着她在場似乎有些不妥,便退去了廂房。
裴玑将今日楚圭傳召他的事與肅王父子講了一番,末了道:“皇叔現在都想不通這個理兒麽?咱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楚圭削藩是遲早的事,哪個皇帝都不會容忍這麽些異姓藩王環繞。”
裴祯挑眉道:“就算我們答應聯手,那然後呢?等鏟除逆賊之後又當如何?”
裴玑緩緩一笑:“咱們劃江而治,平分江山,如何?”
裴鼎父子一怔。旋即裴祯嗤笑道:“你這話騙鬼去吧。”
裴鼎沉着臉不說話。起兵不能意氣用事,一旦舉起大旗就不能回頭了,只可成不可敗,否則阖家老小的命都得搭進去。不過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答應跟着襄王一道起事,還有一層就是成事之後的擔憂。
先朝亡國之君廣和帝七歲登基,被楚圭暗害時也不過十四,并無子嗣,正統皇室這一支便算是斷了。襄王身為宗室之內威望最高的藩王,将來複辟後嗣位是順理成章的。
而襄王裴弈是個極其強勢的人。将來一朝推翻楚圭,那麽肅王一系的處境就十分尴尬了。古往今來從不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例子,當年太-祖屠戮功臣的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雖則有些功臣死得并不冤,但拔除功臣獲益最大的還是正統皇室。
裴鼎自問鬥不過裴弈,他擔心裴弈将來手握權柄後過河拆橋,反過來對付他。
但真的束手就擒等着楚圭宰割,似乎也不是法子。
“這是家父的意思,”裴玑轉向裴鼎,“父王交代說,寧可分而治之,也不可看着江山落于逆臣之手。不過皇叔若真是不答應,那就借五千兀良哈精銳給我們。”
裴祯脫口道:“不可能!”
裴玑挑眉道:“那我們掏錢雇。”
幾人正說話間,何随忽而進來說東廠的人找過來了,要回去報信時被護衛抓了,跟着便将兩個東廠番役帶了進來。
裴祯查看了兩人的腰牌又盤問了一番,發現的确是東廠派來的人,嘴角抽了抽。
不論如何處置這兩個人,怕是都要暴露他來京的事。如此一來,他跟他父親就算想撇清也難了。
這就是逼着他們反了。
裴玑蹙了蹙眉,命何随将人帶下去,回頭看向裴祯:“宗吉你看,你們若是再猶豫,你這宗可就吉不了了。”
裴祯面色沉凝。
裴鼎突然道:“我可以答應,但在此之前我想和你父王談談。”此事非童小可,他必須跟裴弈見一面。
“父親如今身在封地,不便前來。”
“你修書與他,廣寧距京城并不算遠,若是星夜兼程,兩日到京足夠了。屆時咱們各自調兵,一旦談妥便接應着離京。”
裴玑沉吟片時,道:“好,不過皇叔最好調幾千兀良哈精兵來,以防萬一。畢竟京軍也不好對付。”
裴鼎點頭應允。
裴祯猶有些不甘。他知道聯手不可避免,他與裴玑對峙兩個月,不過是想讓襄王一方做出更多讓步。但他總覺眼下他與父親還是太被動了。
亦且,他真是見不得裴玑這家夥得意。
裴玑将走時,裴祯掃了一眼朝他見禮的楚明昭,道:“弟妹當初到底怎麽嫁給景明的?”
楚明昭一怔,回頭看裴玑。
“弟妹不知道景明是他表字?”裴祯說着笑道,“也不知是哪個給他取的這個俗氣的表字,他死活都不肯說。臨邑王那表字是襄王殿下取的,名琰字成玉,多好。要我說,裴玑就該字圓珠,玑有個意思就是不圓的珠子,反着取個表字也挺好的……”說着便笑将起來。
裴玑斜他一眼:“不說這一聲,不當啞狗賣。”
裴祯不理會裴玑,繼續對楚明昭道:“我跟弟妹說,裴玑這家夥還給我取了個诨號叫裴吉祥,說祯就是吉祥的意思,弟妹說我上哪說理去……”
楚明昭忍不住笑了笑,她忽然覺得裴祯跟裴玑倒是更像親兄弟。
裴祯無視裴玑的眼神,朝楚明昭笑道:“弟妹跟我說說當初怎麽被他拐去的,我就把我知道的他從前幹的那些事都告訴弟妹,成不……”
裴玑不等他把話說完就狠狠剜了他一眼,拉了楚明昭就跑。
楚明昭卻忍不住好奇,裴玑從前到底幹了什麽事?
第二日,魏文倫如約前來。
裴玑在外書房接待了他。兩人敘禮畢,裴玑便單刀直入道:“所謂禮尚往來,我既幫你一個忙,你也當還我一個人情。”
“世子請講。”
“幫我将我岳丈一家轉移出城。”
魏文倫一愣,旋即意識到了什麽,驚疑不定地看着他。
裴玑挑眉道:“我也不怕你告發我,除非你想恩将仇報害死你業師一家。你不必知道我想幹什麽,你只需照着我說的做。皇帝将來知道了也不會将你如何,他如今正是吐哺捉發之際,你尋個由頭搪塞過去便是。”
魏文倫不可思議道:“世子選我作甚?”
“魏家離北城門近,方便行事,何況,”裴玑笑道,“我幫你解決了宋家那件麻煩事,你原本便欠我人情。”
魏文倫看着他面上的笑便忍不住想起當初他是如何奪走他的未婚妻的,當下冷冷一笑:“那若是我不肯幫忙呢?”
坤寧宮內,蔣氏看着楚明玥膝蓋上剛換過藥的傷,眉頭擰成了疙瘩:“這襄世子平素不着調,醉了酒更是瘋。”
楚明玥當時被裴玑從後面砸了腿,膝蓋一彎狠狠撲跌到了地上,雙膝剛好磕到了卵石上,當時就疼痛難忍。之後因為處理傷口便沒回郡王府,一直住在坤寧宮。
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因為養傷留在宮裏了。然而楚圭并沒怪罪裴玑,只說醉酒而已,情有可原。蔣氏滿腹怨氣無處發洩,只能宣了官姥姥來給女兒上藥。
楚明玥見蔣氏陰着臉,笑了笑,道:“母後氣什麽,本就知道父皇是這樣的人。橫豎咱們将來也不必靠他,沒的給自家找氣受。”
蔣氏深吸一口氣,忽而笑道:“姐兒發現了沒,照着這個勢頭下去,事情好似正在一步步應驗。那姐兒跟臨邑王回封地麽?”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圓房~